导图社区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总结~~干货满满,有需要的朋友赶紧收藏吧!
编辑于2023-12-04 18:20:32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两种历史观
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心史观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存在
自然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受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物质生产方式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
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
非意识形态
自然科学和语言学、形式逻辑
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相对独立性突出表现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
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求的物质力量
基本要素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一切自然物质
劳动者
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
重要因素:科学技术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
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基本类型(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相互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生产力所决定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观念上层建筑
一定意识形态指导建立,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政治上层建筑
现实的力量,影响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国家
按照地域来划分国民
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以及征收赋税来维系
国体与政体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
相互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性质、变革的方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英雄史观
缺点
否认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
唯意志论
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
宿命论
群众史观
体现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方法论原则
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
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
从人与历史的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
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个人
历史人物
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
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局限: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
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
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阶级分析方法
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
同他们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评价和考察
普通个人
群众、阶级、政党、领袖
群众
划分阶级
阶级
其地位受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影响
政党
领导阶级
由阶级中最有觉悟、最积极的分子组成
领袖
主持政党
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
交往
一定历史条件下现实的个人、群体、阶级、民族、国家之间在物质和精神上的相互往来、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活动
作用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社会关系的进步
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世界历史
基本特征:普遍交往
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的变革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社会进步
集中表现:社会形态的更替
重要标志:人的发展程度
主要表现
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三个阶段
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
资本主义社会
自由个性阶段
共产主义社会
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发展
历史选择性
社会发展的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一个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们群众的选择性
文明及其多样性
文明: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文明的多样性
每一种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尊重和保护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生
文明形态
文明存在的形式或呈现样态
时间维度划分
农耕文明
工业文明
信息文明
社会形态划分
奴隶社会文明
封建社会文明
资本主义文明
社会主义文明
空间划分
西方文明
中华文明
印度文明
阿拉伯文明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
定义: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矛盾转化
社会主要矛盾双方的内容发生一定变化
矛盾地位发生变化
表现: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阶段性特点
阶级斗争(直接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体现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根源
阶级之间物质利益
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类型
政治斗争
思想斗争
经济斗争
广义社会革命
社会基本矛盾所引起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基本变革的统称
推翻旧制度和旧社会、建立新制度新社会
对体制机制进行深刻改造并对社会进步有深远影
推动作用
社会形态的更替
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革命
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作用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
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文化
广义文化
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产物
狭义文化
人类的精神生产活动及其结果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引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
受经济条件的首要的、决定性影响
二者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推进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