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口腔-牙及牙槽外科思维导图
这是一个关于牙及牙槽外科思维导图,包含阻生牙拔除术、牙拔除术、拔牙创的愈合、牙拔除术的并发症等。
编辑于2023-12-07 15:30:37牙及牙槽外科 dental and alveolar surgery
牙拔除术 exodontia
适应证
牙拔除术的适应证是相对的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拔牙适应证正在不断变化
牙体病损
根尖周病
牙周病
牙折
根中1/3折断一般为拔牙适应证。根尖1/3折断可经治疗后观察
错位牙
额外牙
埋伏牙、阻生牙
滞留乳牙
治疗需要
病灶牙
颌骨骨折
术前评估与禁忌证
术前检查与评估
病史采集与全身状况评估
口腔检查与患牙评估
术前影像学检查
系统疾病对牙拔除术的影响及拔牙禁忌证
牙拔除术的禁忌证具有相对性
心脏病
2%利多卡因为宜 但如有Ⅱ度以上传导阻滞则不宜使用
易感人群:心脏瓣膜受损类疾病患者
致病菌:绿色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首选药物:青霉素(24小时后即可产生耐药株,2周后仍可存在) 14天内使用过或青霉素过敏患者可使用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如红霉素
标准预防用药:阿莫西林胶囊(成人2g,儿童50mw/kg)术前1小时口服
多牙需拔除的应一次拔除
拔牙禁忌证或暂缓拔牙
6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
近期心绞痛频繁发作(需稳定3个月以上)
心功能Ⅲ-Ⅳ级或有端坐呼吸、发绀、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等症状;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脏病合并高血压者,应先控制其高血压后拔牙
未控制的心率不齐,有三度或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阻滞、阿斯综合征(突然神志丧失合并心传导阻滞)病史者
高血压
药物以利多卡因为宜
血压高于180/100mm/Hg(24/13.3kPa),则应先控制后再行拔牙
高龄高血压患者在术前血压控制在163/90mm/Hg
造血系统疾病
贫血:血红蛋白在80g/L并且血细胞比容在30%以上,可拔牙
白血病:急性白血病为拔牙的禁忌证 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总数>4*10^9/L 中性粒细胞>(2-2.5)*10 ^9/L 中性粒细胞<1*10^9/L避免拔牙和手术(病人抗感染能力差)
恶性淋巴瘤
血小板计数高于100×10^9/L时进行 血友病(凝血Ⅷ因子缺乏) Ⅷ因子≥30%即可拔 大手术Ⅷ因子≥60%
控制原发病 力求减小创伤 拔牙创内填塞止血药物
糖尿病
拔牙时,空腹血糖以控制在8.88mmol/L(160mg/dl) I型糖尿病手术期血糖100-200mg/dl
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者,拔牙最好在早餐后1~2小时进行
甲状腺功能亢进
静息脉搏在100次/min以下,基础代谢率在+20%以下方可进行 麻药中勿加肾上腺素
肾脏疾病
各类急性肾病均应暂缓拔牙 肾功能代偿期,即内生肌酐清除率>50%,血肌酐<132.6μmol/L(1.5mg/dL),临床无症状,则拔牙无问题
肝炎
急性肝炎期间应暂缓拔牙
慢性肝炎肝功能有明显损害者,术前应作凝血功能检查,异常者应于术前2~3天开始,给予足量维生素K及维生素C,并给其他保肝药物
妊娠
怀孕的第4~6个月期间,进行拔牙或手术较为安全
月经期
暂缓拔牙
感染急性期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患者,单纯拔牙可能激素肿瘤并引起扩散,应视为禁忌。 一般应与肿瘤一同切除。
放射治疗前,位于照射部位的患牙,应在放射治疗前至少7-10天拔除或完成治疗。 在放疗后3~5年内不应拔牙,否则可引起放射性骨坏死 必须拔牙时,要力求减少创伤,术前术后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长期抗凝药物
对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小剂量阿司匹林者,如考虑停药的风险比拔牙后出血的危害更大,拔牙前通常可不停药,如需停药应在术前3~5天开始, 术后拔牙创内可置入碘仿海绵等止血药,并密切观察30 分钟后,无活动生出血方可离开。 术后次日无活动性出血,即可恢复血小板抑制类药物的服用。
长期使用肝素的患者,如停药,药效需在5个半衰期后方可消失,通常肝素静脉注射6小时后、皮下注射24小时后方可进行手术。
使用华法林,如停药应至少在术前3~5天,通常需要1周前停药 如停药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因而不能停药的情况下,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正常化比值应控制在1.5~2方可考虑拔牙。
长期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术后20小时左右是发生危象最危险的时期
此类患者在拔牙前应与专科医师合作,术前迅速加大皮质激素用量
精神疾患
合作问题
术前准备
患者的准备
手术医师的准备
患者体位
拔除上颌牙时,患者头部应稍后仰,使张口时上颌牙的平面约与地平面成45°角,患者的上颌与术者的肩部约在同一水平, 便于上臂用力,避免疲劳
拔除下颌牙时,应使患者大张口时下颌牙的平面与地面平行,下颌与术者的肘关节在同一高度或下颌略低
手术区准备
术前口腔冲洗或含漱可用0.05%氯己定溶液/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
拔牙术区使用1%碘伏消毒
器械准备
拔牙器械
牙钳
结构:钳柄、关节和钳喙
类型
使用:方法:摇动,扭转,牵引
牙挺
结构:刃,柄,杆
类型
按形状:直挺、弯挺和三角挺
按挺刃的宽窄和功能:牙挺、根挺和根尖挺
工作原理
杠杆原理
楔的原理
轮轴原理
使用
握法:掌握持,所产生的力量较大; 指握法,感觉更为敏锐
水平插入法
完整牙:由患牙的近、远中轴角切入,以牙槽突顶为支点
残根、断根:可从断面高的一侧切入
垂直插入法:
使用注意事项
绝不能以邻牙作支点,除非邻牙亦需同时拔除
除拔除阻生牙或颊侧需去骨者外,龈缘水平处的颊侧骨板一般不应作为支点
龈缘水平处的舌侧骨板,也不应作为支点
操作中应注意保护。必须以手指保护,以防牙挺滑脱伤及邻近组织
用力必须有控制,不得使用暴力,挺刃的用力方向必须准确
刮匙
作用
探查
除去异物
刮除病变组织
不搔刮牙槽情况
急性炎症:有脓(否则易致感染扩散)
乳牙拔除后不搔刮(下有恒牙胚)
牙龈分离器
口腔动力系统
拔牙的基本步骤
麻醉
分离牙龈
牙龈分离器,紧贴牙面插入龈沟,直达牙槽突顶
挺松患牙
合适牙钳,张开钳喙,沿牙面插入已被完全分离的龈沟间隙内,推进至牙颈部外形高点以下,尽量向根方推入,保持钳喙与牙长轴平行一致,夹紧患牙,必须再次核对牙位
安放牙钳
尽量向根方推入,保持钳喙与牙长轴平行一致
患牙脱位
摇动
使牙松动的主要方式
适用于扁根的下颌前牙、前磨牙和多根的磨牙
次序:先向弹性大、阻力小、牙槽骨比较薄的一侧进行,而后沿唇(颊)-舌(腭)方向另一侧摇动
扭转
适用于圆锥形的单根牙,如上1-3,下3-5
牵引
拔牙后的检查及拔牙创处理
首先检查牙根是否完整、数目是否符合该牙的解剖规律,检查牙龈有无撕裂
刮匙探查拔牙窝
检查牙槽骨有无折断,折断骨片大部有骨膜附着者应予复位,基本游离者则取出。过高牙槽中隔、骨嵴或牙槽骨壁,可引起疼痛、妨碍创口愈合,并可能影响义齿修复,应加以修整
复位牙槽窝(如后需种牙则可不复位)
拔牙后注意事项
拔牙后24小时内不可刷牙或漱口。 拔牙当日应进软食,食物不宜过热。 避免患侧咀嚼; 勿用舌舔创口, 更不可反复吸吮 术后几天唾液有血丝都正常 保持口腔卫生
各类牙拔除术
上颌中切牙
牙根较直,近圆锥形单根,唇侧牙槽骨弹性较圆侧大且壁薄
先作扭转动作,较牢固应配合适度的摇动,唇侧为主
作直线牵引
上颌侧切牙
牙根稍细,两侧面略扁平,根尖微弯向远中
以摇动为主,扭转幅度要小于中切牙
牵引方向宜向下前并逐渐偏向远中
注意:防止断根
上颌尖牙
牙根横断面为椭圆形并略成三角形,牙根粗大,是口腔中最长的,唇侧骨板较薄
先向唇侧使用摇动,结合扭转但幅度要小
向唇侧向牵引拔出
注意:易发生唇侧牙槽骨骨折和牙龈撕裂
上颌前磨牙
扁根,断面呈颊腭径宽的哑铃状; 上4多根尖1/3或1/2处双根,腭根较细 上5 多为单根,颊侧骨壁较腭侧薄
先向颊侧小幅度摇动,感到阻力较大后,转向腭侧,逐渐增大幅度,同时向颊侧远中牵引
注意:不宜使用扭转力,以免断根
上6
较坚固,有三根,根分叉大,腭侧根最大,圆锥形,近中颊根多为扁平,远中期根多为圆形较细 周围骨质坚实,颊侧稍薄,颊侧又有颧牙槽嵴的加强
如较牢固,可先用牙挺挺松、再用牙钳先向颊侧、后向腭侧缓慢摇动
松动到一定程度,沿阻力小的方向,向下、远中、颊侧牵引拔出
取上6腭侧根,防止推入上颌窦
上7
多为三根,但较第一磨牙略细,也有颊侧两个根或三根完全融合者 周围骨质坚实,颊侧稍薄
同上6
同上6
上8
牙根变异较大,但多数为单根或颊、腭两根,一般向远中弯曲,周围的骨质疏松,远中为上颌结节
牙挺向后、下、外方施力,多可拔除
用牙钳在摇动的基础上,向下、远中颊侧牵引
注意:防止断根及上颌结节骨折
下切
牙冠小,牙根扁平而细短,近远中径小。多为直根, 唇及舌侧骨板均薄,尤以唇侧更甚
唇舌侧摇动,唇侧为主
向唇侧上方牵引
注意:牵引时应用左手拇指控制牙钳,防止碰伤对颌牙
下颌尖牙
单根牙,根较长略粗,横断面近似三角形,根尖有时向远中略弯, 唇侧骨板较薄
先向唇侧,后向舌侧反复摇动,可配合小幅度的扭转,唇侧为主
向上、向唇侧牵引
下颌前磨牙
锥形单根,有时根尖向远中略弯,横断面为颊舌径大的扁圆形 颊侧骨板较薄
主要颊舌向摇动,辅以小幅度的扭转
向上、颊侧、远中方向牵引
下6
近中及远中两根,其颊舌径大,扁平粗壮,略弯远中。有时远中可分为颊、舌两根,远中颊根扁圆,与近中根相似,但稍小;远中舌根细而圆,略呈沟状弯曲,断面为圆形
远中舌根术中易折断并遗留
如冠部破坏大,一般下颌磨牙钳不易夹紧,且易夹碎,可选用牛角钳
下7
多为两根,与第一磨牙相似,有时为一个融合的粗大牙根。 颊、舌侧骨板坚厚,颊侧还有外斜线加强
颊、舌向摇动力量扩大牙槽窝,松动后向颊侧上方牵引;有时舌侧骨板薄,术中应注意感知,此时可向舌侧加大力量,并向舌侧牵引脱位
下8
低位的下颌第三磨牙应注意下颌管的位置 舌侧骨板薄,有时根尖骨质几乎缺如,应注意防止将根推入口底和咽旁
牙根拔除术
指将牙冠已破坏遗留于牙槽骨内的残根和牙拔除术中折断的断根取出的方法
指征
对于残根、断根,特别是根周组织有各种病变者,原则上都应拔除
断根短小(指5mm以下),根周组织无明显病变,继续取根创伤过大,或可能引起神经损伤、上颌窦穿孔等并发症,可考虑不拔除,注意观察即可
根钳取根法
高位的残根、断根可用根钳直接拔除
断面在牙颈部或更高时,将牙龈分离后,用根钳取根法
牙挺取根法
高位断根选择直牙挺; 低位断根使用根挺; 根尖1/3折断选用根尖挺 弯挺适用于后牙
支点:牙槽中隔、牙槽窝壁或腭侧骨板
根挺拔除断根的关键:将挺刃插入牙根与牙槽骨板之间
如牙根断面是斜面,根挺应从斜面较高的一侧插入
翻瓣去骨法
定义:用外科手法切开部分黏骨膜而形成带蒂的软组织瓣,显露下方骨壁,凿除适量的牙槽骨,显露牙或牙根后,再将牙/牙根拔除的方法
适用:任何用根钳和牙挺取根法无法拔出的牙根 缺点:对组织创伤大,且去除牙槽骨会导致牙槽突变窄、变低,不利于义齿的修复
切口
切口范围大于去骨的范围,切口的位置要保证瓣复位缝合后下方有骨支持,切口距术后骨创缘至少6~8mm
蒂部宽于游离部,使整个瓣有良好血供
常用的切口有梯形、角形和弧形
纵形切口勿超过前庭沟,否则易出血,术后肿胀重
附加切口应位于牙面的近中或远中轴角,与龈缘约成45°角。不应在龈乳头作纵切口,避免破坏乳头形态;也不要切在牙面的颊侧,否则可能在颊侧附着龈形成小缺损
注意:下颌前磨牙区设计瓣时,应避免伤及颊神经 下颌磨牙后区的切口,但应注意勿太偏舌侧,以免损伤舌神经
翻瓣
牙槽突的软组织瓣应为全厚黏骨膜瓣
去骨
以暴露牙根,能插入牙挺或根钳可以夹持为度,去骨宽度切不可暴露或伤及邻牙牙根
拔出牙根
进入上颌窦的牙根取出方法
常见于:上6的腭侧根和上7的近中颊根
可能出现情况
牙根完全进入上颌窦
表现:阻力突然消失,牙槽窝内不见牙根,根尖上方探及大空腔 鼻腔鼓气时,出现牙槽窝漏气征象; X线检查可见牙根位于窦腔内
取出方法:翻瓣去骨法,为减少损伤,可结合冲洗法
窦底已穿破而牙根黏附于窦底黏膜上
表现:可能出现牙槽窝漏气现象 X线检查牙根位于窦底穿通处的边缘,未远移
牙根移至窦底黏膜下方,未穿破黏膜
无牙槽窝漏气征象 X线检查牙根未超越上颌窦底
牙根未完全进入窦腔内,通常可直视下发现并取出
阻生牙拔除术
阻生牙(impacted teeth)
定义:指由于邻牙、骨或软组织的阻碍而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能萌出的牙
常见牙:上、下颌第三磨牙,其次上3和下5
适应证
引起冠周炎的阻生牙
阻生牙龋坏或导致邻牙龋坏者
阻生牙引起食物嵌塞者
阻生牙压迫导致邻牙牙根吸收者
因阻生牙压迫导致邻牙牙周组织破坏者
阻生牙导致牙源性囊肿或肿瘤者
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阻生牙
可能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诱因的阻生牙
因完全骨阻生而被疑为原因不明的神经痛或病灶牙者
正颌手术需要拔除者
预防下颌骨骨折
禁忌证 (8可保留的情况)
正位萌出达邻牙 牙合 平面,经切除远中覆盖的龈瓣后,可暴露远中冠面,并可与对颌牙建立正常咬合关系者
第二磨牙已缺失或因病损无法保留时,如阻生第三磨牙近中倾斜角度不超过45°角,可保留做为修复用基牙
虽邻牙龋坏可以治疗,但因骨质缺损过多,拔除阻生牙后可能导致邻牙严重松动,可同时保留邻牙和阻生牙
7拔除后,如8 牙根未完全形成,可自行前移替代7,与对颌牙建立正常咬合
完全埋伏于骨内无症状的阻生牙,与邻牙牙周无相通,可保留观察(可能有囊肿)
阻生牙根尖未发育完成,其他牙齿因病损无法保留时,可将其拔出后移植于其他牙齿处
6龋坏无法保留,如8非颊舌位(最好是前倾位),拔除6后,间隙可能因7、8的自然调整而消失,配合正畸治疗
如果阻生牙的拔除会造成其周围神经、牙齿或原有修复体的损伤,可将其留在原位观察
阻生牙拔除术前准备
临床检查: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口腔检查
影像学检查
下8阻生牙的分类
阻生牙阻生的角度:8牙体长轴与7牙体长轴所成的角度 垂直、近中、水平、倒置、远中、舌向、颊向阻生
阻生牙与下颌支前缘的关系 I类:阻生牙牙冠的近远中径完全位于下颌支前缘的前方 Ⅱ类:一半以内的阻生牙牙冠的近远中径位于下颌支内 Ⅲ类:一半以上的阻生牙牙冠的近远中径位于下颌支内 I-Ⅲ,难度递增
阻生牙与 牙合 平面的关系 高位阻生;牙的牙合平面到达或高于7的牙合平面 中位阻生:牙的牙合平面位于7的牙合平面和牙颈线之间 低位阻生:牙的牙合平面低于7的牙颈线 上8相反
其他影响拔除难度因素
牙根形态/牙周膜或牙囊的宽度/周围骨密度/与邻牙的关系/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
拔牙器械准备/知情同意/麻醉及体位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
阻力分析
冠部阻力
软组织阻力
来自阻生牙上方覆盖的龈瓣,对阻生牙牙合向和远中向脱位形成阻力 经切开、分离软组织即可解除
骨阻力
来源于包裹牙冠的骨组织,主要是牙冠外形高点以上的骨质 垂直阻生的冠部骨阻力多在远中, 近中或水平阻生的冠部骨阻力多在远中和颊侧。 该阻力可通过分切牙冠或/和去骨的方法解除
根部阻力
来自牙根周围的骨组织,是主要的拔牙阻力
阻生牙倾斜度 牙根形态 根尖形态 周围骨组织密度
去除根部骨阻力的方法有分根、去骨、增隙
邻牙阻力
7产生的妨碍阻生牙拔除脱位的阻力,大小视阻生牙与7的接触程度和阻生的位置而定 经分冠和去骨解决
拔除步骤
麻醉
为减少术中出血、保证术野的清晰和方便操作, 可在阻生牙颊侧及远中浸润注射含血管收缩剂(肾上腺素)的麻药
切口
注意:舌神经在下8处常位于黏膜下,有的位置较高,术中远中切口勿偏舌侧,勿过长,以免损伤舌神经
阻生牙埋伏很深,可选用三角瓣切口,该切口是在袋型切口的基础上,在7近中或远中颊面轴角处附加一个向前下斜行与龈缘约成45°角的减张切口, 附加切口与龈沟内切口必须保持钝角以保证基部足够宽(提供足够的血供),长度不能超过前庭沟底
颊侧切口:不可切在龈缘中间(张力过大) 不可切在龈乳头(引起坏死)
翻瓣
原则上以显露术区即可,颊侧不要超过外斜嵴,舌侧不要越过牙槽嵴
去骨
原则:显露牙冠的最大周径; 尽量保持颊侧骨皮质高度; 根据患牙拔除难度以及切割牙冠方式确定去骨量
注意:去除颊侧骨板时先垂直后水平 舌侧及近中牙槽骨原则上不能去除(否则可能伤及舌神经、7及7牙骨质) 由于舌神经位于舌侧软组织内,可能平行于牙槽嵴顶行走,为避免损伤神经,在远中去骨时尽量不要超过中线
增隙
利用松质骨的可压缩性,扩大牙周间隙,解除根周骨阻力的方法
分切患牙
包括:截冠、分根
目的:解除邻牙阻力、减小根部骨阻力
优点:减小创伤、减少操作时间、降低并发症
方法:纵分法:根分叉高时 斜分法:近中阻生 横分法:水平阻生
拔出患牙
处理拔牙窝
用生理盐水对拔牙窝进行清洗和/或用强吸的方法彻底清理拔牙时产生的碎片或碎屑, 对粘连在软组织上的碎片可用刮匙刮除,但不能过度搔刮牙槽窝,以免损伤残留牙槽骨壁上的牙周膜而影响伤口愈合 舌侧骨板如折裂,应压迫复位,如已与骨膜分离,去除 压迫复位扩大的牙槽窝,修整锐利的骨缘,取出游离的折断骨片
缝合
缝合切口时,要先缝合组织瓣的解剖标志点,如切口的切角和龈乳头(可以避免缝合时组织瓣移位)
术后医嘱
如有肿胀、疼痛、开口困难、吞咽疼痛等现象,立即给予冷敷,消炎止痛药物,48h内热敷
各类下颌阻生牙的拔片方法
垂直阻生
患牙已完全萌出,根部骨阻力不大,可分离牙龈后用牙挺直接拔除 患牙未完全萌出,存在较大软组织阻力,可将患牙牙合面及远中龈瓣切开、翻瓣、完全消除软组织阻力后再用牙挺拔除。 将牙挺置于患牙近中,以牙槽突为支点,以楔力为主,逆时针向远中转动,使患牙获得向上后的脱位力
近中阻生
对邻牙和根部阻力不大的高位近中阻生牙,多可直接挺出 其余大多分牙法
水平阻生
远中阻生
倒置阻生
牙胚
上颌阻生第三磨牙及其他阻生牙拔除
上阻生8拔除
切口
翻瓣
去骨、增隙
分牙、挺松、拔除
清理牙槽窝与缝合
术后医嘱
上8分类
根据阻生牙与上领窦之间的关系: 与窦底接近:两者间无骨质,仅有一薄层组织 不……………:两者间有2mm以上的骨质
阻生尖牙拔除
上颌前部埋伏额外牙(也称多生牙)拔除
其他埋伏阻生牙的拔除
拔牙创的愈合
拔牙创出血和血凝块形成
15~30分钟后出血停止形成血凝块封闭创口 血块作用:保护创口、防止感染、促进创口正常愈合
血块机化、肉芽组织形成
24小时开始机化 7天机化完成
结缔组织和上皮组织替代肉芽组织
3-4天更成熟的结缔组织开始替代肉芽组织, 至20天左右基本完成。 术后5-8天开始形成新骨
原始的纤维样骨替代结缔组织.
骨质的密度较低,X线检查仍可看到牙槽窝的影像
成熟的骨组织替代不成熟骨质
3~6个月后重建过程基本完成
牙拔除术的并发症
术中并发症
晕厥
与局部麻醉时发生者相同
牙根折断、牙及断根移位
牙根折断最常见
原因
a.拔牙钳位置.方向错误
b.钳子选择不当
C.牙冠有广泛龋坏.
d.牙体过脆
e.牙根外形变异
f.根尖骨过度致密或粘连
g.暴力拔牙
软组织损伤
牙龈损伤
多为撕裂伤 主要发生于拔牙安放牙钳时,将牙龈夹人钳喙与牙之间;或因牙龈分离不彻底,牙与牙龈仍有连接的状况下,随牙拔出而发生牙龈撕裂
邻近软组织损伤
骨组织损伤
牙槽突骨折
多因拔牙用力不当
拔除上8时,如挺出方向不当,向远中施力过大,易造成上颌结节骨折。 拔除下8挺出时,可造成舌侧骨板骨折。 上3拔除时,容易发生唇侧骨板骨折
发现牙槽突骨折,如牙已拔出,骨片一半以上无骨膜附着,应取出骨片 若骨片大部有骨膜附着,可将其复位,牙龈拉拢缝合
下颌骨骨折
好发部位:下颌角
直接原因:暴力
邻牙、对颌牙损伤
邻牙
修复体脱落、邻牙牙体损伤
所用牙钳的钳喙过宽或安放牙钳未与牙长轴一致
牙挺使用不当,以邻牙作支点
对颌牙
拔牙脱位力控制差
神经损伤
下牙槽神经损伤
治疗可使用减轻水肿、减压的药物,如地塞米松、地巴唑;促进神经恢复药物,如维生素B1、B6、B12等;亦可用理疗。 下牙槽神经损伤多可在半年内恢复
舌神经损伤
下颌阻生齿远中切口过于偏向舌侧
颞下颌关节损伤
多因开口过大、时间过长 拔除下颌牙引起TMJ不适
术中出血
口腔上颌窦交通
多发生于上颌磨牙取根致牙根移入上颌窦,窦底穿孔; 也可因磨牙根尖病变致窦底骨质缺如,搔刮病变时穿破窦底
后果:可引起上颌窦感染,或以后形成口腔上颌窦瘘
处理方法
直径2mm左右小的穿孔,可按拔牙后常规处理、待其自然愈合 注意:患者切忌鼻腔鼓气、吸食饮料、吸烟,避免强力喷嚏,并预防感染
直径2~6mm中等大小穿孔,也可按上述方法处理,如将两侧牙龈拉拢缝合,进一步固定保护血凝块,更有利于自然愈合
交通口大于7mm,需用邻位组织瓣关闭创口
其他并发症
牙及异物的误吞、误吸
器械折断
拔牙后反应和并发症
拔牙后反应性疼痛
24h内
术后肿胀反应
特别翻瓣术后出现 易发生于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多出现在前颊部。与翻瓣时的创伤、瓣的切口过低或缝合过紧也有关
开始于术后12-24小时,3-5天内逐渐消退 防止方法:黏骨膜瓣的切口尽量不要越过移行沟底; 切口缝合不要过紧,以利渗出物的排出; 术后冷敷、或加压包扎
术后开口困难
拔除下颌阻生牙时,颞肌深部肌腱下段和翼内肌前部受创伤及创伤性炎症激惹、产生反射性肌痉挛造成 明显开口受限可用热含漱或理疗帮助恢复
拔牙后出血 (常见原因及如何防止)
原发性出血
继发性出血
全身因素
如应用抗凝药物等
局部因素
拔牙术后感染
预防拔牙创慢性感染的要点是牙拔除后,仔细检查清理拔牙创
干槽症(dry socket)
以疼痛和拔牙创愈合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拔牙术后并发症
发生率依次为:下8、下6、下7
主要表现:牙槽窝骨壁的感染
感染学说、创伤学说、解剖因素学说以及纤维蛋白溶解学说
诊断标准:拔牙2~3天后有剧烈疼痛(持续性)、并可向耳颞部、下颌区或头顶部放射,一般镇痛药物不能止痛;拔牙窝内空虚,或有腐败变性的血凝块,腐臭味强烈
治疗原则:通过彻底的清创及隔离外界对牙槽窝的刺激,以达到迅速止痛、促进愈合的目的
治疗方案:通传导阻滞麻醉,在完全无痛的情况下彻底清创。 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棉球反复擦拭,去除腐败坏死物质,直至牙槽窝清洁,棉球干净无臭味; 不要用刮匙反复搔刮牙槽骨壁,只在有大块腐败坏死物时用刮匙。 用生理盐水冲洗牙槽窝。 将碘仿炒条填入拔牙创
皮下气肿
口角糜烂
牙 槽 外 科
修复前外科
指为使义齿取得良好的固位和稳定,有效地行使咀嚼功能的外科技术
牙槽突修整术
目的矫正牙槽突各种妨碍义齿戴入和就位的畸形; 去除牙槽突区突出的尖或嵴,防止引起局部疼痛; 去除突出的骨结节或倒凹; 矫正上颌前牙牙槽突的前突。 注意:手术应在拔牙后2~3个月
孤立的小骨尖,用钝器垫以纱布,直接锤击将其挤压平复
较大范围的修整:切口-翻瓣-暴露骨突-咬骨钳/骨凿去除骨尖-骨锉锉平-冲洗术区-缝合
腭隆突修整术
腭隆突做出X形切口
下颌隆突修整术
下颌隆突位于下颌尖牙及前磨牙的舌侧
沿牙槽嵴顶偏舌侧作与牙槽弓平行的弧形切口
上颌结节肥大修整术
牙槽突重建术和唇颊沟加深术
引导骨再生术
其他牙槽外科手术
唇系带矫正术
常用V形切除术
舌系带矫正术
先天性舌系带过短主要表现:舌不能自由前伸运动,勉强前伸时舌尖成W形; 舌尖上抬困难; 出现卷舌音和舌腭音发音障碍
先天性舌系带异常的矫正术在2岁后进行为宜
口腔上颌窦瘘
口腔上颌窦交通形成慢性瘘管,即口腔上颌窦瘘
治疗:首先控制上颌窦感染。可经瘘口行上颌窦冲洗,同时给以滴鼻剂和抗生素
治疗后瘘口常缩小,可用硝酸银或三氯醋酸液烧灼瘘管上皮, 用器械削刮去除上皮,重复进行可使其自然愈合。仍不愈合者,可用前述颊或腭瓣关闭瘘口 术中应先确定骨缘位置,距骨缘2~3mm切开软组织,形成新鲜创面,转移瓣缝合后,下方应有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