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1年 口腔技能 第五站 病例分析
这是一篇关于2021年 口腔技能 第五站 病例分析的思维导图。2021年口腔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大纲病例分析要求考察的内容涉及7类牙髓病,为方便大家复习相关知识点,特整理此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1-06-04 21:54:47病例分析
一、 牙体牙髓疾病
龋病
浅龋
窝沟浅龋:墨浸状,探针粗糙或卡主
平滑面浅龋:白垩色点斑,或黄褐色点斑
中龋
酸甜食物、冷热刺激敏感,冷尤为甚
探诊:探到牙本质浅层,黄褐色病变组织。龋洞质软,有酸痛感或明显感
颈部牙本质龋的病变浅而宽,探痛明显
深龋
食物入洞短暂疼痛,冷水入洞一过性敏感,无自发痛
可复性牙髓炎:一过性疼痛或敏感
猛性龋
6~12个月内,多牙多牙面患龋
尤其在一般不发生龋的下颌前牙甚至切端的部位也有龋坏
唾液功能破坏或障碍时,少唾液,易患龋。如果是放射治疗引起,又称为放射性龋
继发龋
修复体底部或边缘
鉴别诊断
浅龋与牙釉质发育不全
浅龋与氟牙症
深龋与可复性牙髓炎
深龋与慢性牙髓炎
治疗原则
终止病变发生,保持牙髓正常活力,恢复牙齿外形和生理功能
牙髓病
可复性牙髓炎(即牙髓充血)
冷刺激短暂尖锐疼痛,去除刺激维持数秒
牙髓活力冷测试:一过性敏感
不可复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
自发痛、阵发痛、难定位
夜间加重
晚期化脓:热痛冷缓解
慢性牙髓炎
闭锁性
自发性,钝痛,时间长
咬合痛,叩痛
溃疡性
穿髓孔,自发钝痛,时间长,食物嵌入剧痛
增生性
无明显疼痛
息肉充满龋洞
牙本质敏感症
激发痛,机械刺激最敏感
残髓炎
曾做过牙髓治疗
强刺激温度试验有反应
去除患牙充填物,探查根管有反应或探寻到遗漏根管
逆行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表现
慢性牙髓炎表现
牙周病史,目前有严重牙周病表现
无引发牙髓病变的牙体硬组织疾病
牙髓坏死
牙冠变色,深龋穿髓孔探诊无感觉,电活力测试无反应
乳牙和年轻恒牙牙髓炎的治疗要点
二、 牙周疾病
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根尖不适、浮起、咬合痛
咬紧缓解
自发性持续钝痛
急性化脓性根尖炎的根尖周脓肿期
自发痛、剧烈持续跳痛
伸长感加重 咬合剧痛
急性化脓性根尖炎骨膜下脓肿期
疼痛最高峰。持续性搏动性跳痛极为剧烈
牙更觉浮起、体温升高
牙龈红肿、深部波动感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粘膜下脓肿期
自发性胀痛、咬合痛减轻
全身症状缓解
牙髓测试无活力,根尖部粘膜半球形隆起,波动明显
牙槽脓肿又名根尖周脓肿
慢性龈炎
慢性龈炎
咬硬物出血、探诊出血
牙龈鲜红暗红、肥大变厚
炎症水肿型:松软脆弱
纤维增生型:坚韧硬而有弹性
慢性牙周炎
附着丧失、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松动移位脱落
牙龈炎症、刷牙出血、牙龈暗红或鲜红
多个牙,对称,磨牙和下前牙重
局限型<30%,广泛型>30%
晚期:移位、嵌塞、继发性牙合创伤、根面龋、急性牙周脓肿、逆行性牙髓炎、口臭
侵袭性牙周炎
局限型:第一恒磨牙和上下切牙,女性青春期前后,早期牙齿松动移位,家族聚集性
牙槽骨吸收局限与第一磨牙近中垂直型骨吸收(弧形吸收)
前牙水平吸收
广泛型:30岁以下,3颗牙以上,牙槽骨破坏重、活动与静止期交替出现。全身治疗和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牙周脓肿
急性牙周脓肿
牙周炎晚期伴发症状。牙髓多有活力
牙龈出现椭圆形或半球状凸起、红亮波动感
牙周袋溢脓、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
药物性牙龈肥大
药物性牙龈增生
服药史:苯妥英钠(大仑丁)、硝苯地平(钙通道阻滞剂)、环孢菌素(免疫抑制剂)
全口、上下前牙为重球状、结节状、分叶状肥大
质地坚韧有弹性 不出血
妊娠性龈炎
个别或全口牙、前牙重
松软光亮、触之易出血
妊娠龈瘤洗下前牙唇侧多见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牙髓、牙周同时出现相应症状
牙槽脓肿排脓途径:根管引流(最佳);根尖至骨膜至粘膜(最常见):沿牙周组织排出(最伤);反复从牙周排脓(逆行性牙周炎)
逆行性牙周炎:烧瓶状
三、 口腔黏膜疾病
复发性口腔溃疡
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黄红凹痛
无角化或角化较差的粘膜
直径5~10mm,3~5个散在分布,14天愈合不留瘢痕
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腺周口疮)
口角、舌腭弓、软硬鄂交界处
直径>1CM,数目1~2个
大而深似弹坑,剧烈痛,愈合留瘢痕
白塞病
口腔溃疡,眼炎性病变,生殖器外阴溃疡
口眼生殖器三联征
口腔念珠菌病 (口腔唯一真菌性疾病)
念珠菌性口炎
急性假膜型
雪口病、鹅口疮
色白如雪小斑点,出生2~8天
可擦去
急性红斑型
有名:抗生素口炎、抗生素性舌炎
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舌乳头萎缩
慢性红斑型
上颌义齿腭侧面粘膜,亮红色水肿
慢性增值型
口角内侧三角区
结节状或颗粒状增生
念珠菌性唇炎(下唇)
念珠菌口角炎
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
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的口腔真菌感染
口干发粘、红斑、疣状增生、表面结痂,形成结节,高出体表1~3cm,似皮角样损害
口腔白斑病
白斑
均质型
斑块型::白色或灰白色的均质型较硬斑块、质地紧密,轻度隆起
皱纹纸状:皱纸状或细小裂纹。舌腹和口底
非均质型
疣状型:乳头、刺毛状突起
颗粒型:颊粘膜口角。粘膜充血、白色损害呈颗粒状
溃疡型:增厚,白色斑块上有糜烂或溃疡,疼
扁平苔藓
扁平苔藓
精神创伤史,中年女性
口腔黏膜珠光白色丘疹,条纹。分糜烂型和非糜烂性
皮肤损害:Wickham纹,紫红色多角形丘疹。
四、 口外
牙外伤
牙震荡
牙脱位
牙折
干槽症
拔牙后3~4天,剧烈持续疼痛,放射至耳颞部、颌下、头顶
牙槽窝空虚、骨壁暴露、灰白假膜
腐败坏死物、臭味明显、探痛明显
智齿冠周炎
口臭、盲袋、阻生智齿、张口受限
颌面部间隙感染
口腔相关治疗史,牙痛史,外伤史、感染史、肿瘤、全身疾病等
皮肤红肿热痛
开口受限、吞咽困难功能障碍
全身反应、白C增多、中性粒C增多
口腔颌面部创伤
概论:1、牙列移位/咬合关系错乱为判断和骨骨折的重要体征 2、恢复咬合关系是治疗颌骨骨折的重要标准
窒息、出血、休克、颅脑损伤
软组织损伤
擦伤、挫伤、刺伤、撕脱伤、咬伤
硬组织
牙槽突骨折
颌骨骨折
颧弓颧骨骨折
眼眶骨折
口腔颌面部囊性病变
唾液腺疾病
黏液腺囊肿
外渗性
病因:创伤。无上皮衬里
潴留性
病因:阻塞。有上皮衬里
蛋清样
舌下腺囊肿
蛋清样粘稠液体
临床分类:单纯型、口外型(潜突型)、哑铃型
软组织囊肿
皮脂腺囊肿
中医:粉瘤。皮脂腺导管堵塞,分泌物潴留
临床:小如豆、大如橘;中央小色素点;囊肿内白色凝乳状(皮脂腺分泌物)
皮样或表皮样囊肿
皮样:皮肤+皮肤附件,好发口底、颏下。位置深
表皮样:无皮肤附件,位置浅
似面团样,穿刺乳白色豆渣样
甲状舌管囊肿
颈正中线,舌骨上下,随吞咽移动
舌根部凸起,含橄榄音
鳃裂囊肿
第二鳃裂:颈上部,大多在舌骨水平,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最常见最常考)
第一鳃裂:下颌角以上及腮腺区
第三第四鳃裂:颈根区
颌骨囊肿
牙源性
根尖囊肿
残余囊肿
始基囊肿
星网状层变性液化
含牙囊肿(滤泡囊肿)
囊壁附在釉牙骨质界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角化囊肿)
好发:下颌第三磨牙区、下颌支。黄、白色角蛋白样(皮质样)物质,可癌变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
非牙源性
球上颌囊肿
侧切牙和尖牙间
鼻腭囊肿
切牙管内或附近
正中囊肿
切牙孔后腭中缝任何位置
鼻唇囊肿
鼻底和鼻前庭内,X线不显影
口腔癌
舌癌
多发生在舌缘
淋巴结转移
舌背或过中线:对侧转移
舌前部:颌下及颈深淋巴结上、中
舌尖部:颏下或颈深中群
早期可转移
原因:淋巴管、血液循环;舌的机械运动频繁
转移率最高,远处转移至——肺
颊癌
转移:颌下及颈深上淋巴结
牙龈癌
高分化鳞癌
下牙龈癌多见,淋巴转移早:颌下-颏下-颈深淋巴结
口底癌
唇癌
子主题
下唇中外1/3间的唇红缘
转移少,预后好
中央性颌骨癌
好发下颌骨,尤其下颌磨牙区
诊断:下唇麻木
多数牙松动、脱落
X线:虫蚀状破坏
上颌窦癌
因不同壁而出现不同临床症状:内壁、上壁、外壁、后壁、下壁、眶下神经受累
早期无症状
转移:颌下,颈上部淋巴结,少远处转移
恶性黑色素瘤
症状:卫星结节、区域淋巴结增大
不能用活检
70%早期转移
肉瘤
软组织肉瘤:血液转移高
骨源性肉瘤
成骨型骨肉瘤——日光放射状骨刺
溶骨性骨肉瘤——骨质不规则破坏
恶性淋巴瘤
霍奇金
非霍奇金(多)
结内型与结外型
B细胞为主
霍奇金与非霍奇金临床表现基本一致,要以病理才能区分
侵入血流时,成为淋巴性白血病
NK/T淋巴瘤:中线坏死性肉芽肿,收发部位是鼻腔鼻窦
非洲淋巴瘤:不侵犯浅表淋巴结,也不发生白血病
三叉神经痛
扳机点,疼痛可自发,白天发作,春东多见
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或撕裂样剧痛,阵发性
止神经痛药(卡马西平)有效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三叉N排列(分三支),不过中线
五、 口修
牙体缺损
龋病缺损
其他:外伤、磨损、楔状缺损、酸蚀症、发育畸形(如:过小牙)
牙列缺损
龋齿、牙周病
牙体缺失
牙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