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一、植物的水分生理
植物生理学,潘瑞炽,第七版,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考研,专升本。植物生理学其目的在于认识植物的物质代谢、能量转化和生长发育等的规律与机理、调节与控制以及植物体内外环境条件对其生命活动的影响。
根据徐涛老师的课,概述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至今改革开放所召开的各大会议及其内容
生物化学 第二版 刘国琴 张曼夫主编第四章 蛋白质的分离与鉴定 详细说明了蛋白质的分离与鉴定 内容包括蛋白质性质、蛋白质分离纯化、蛋白质鉴定
农学考研 生物化学 第二版 刘国琴 张曼夫主编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详细讲述了蛋白质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的主要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植物的水分生理
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植物的含水量
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
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吸附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
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自由水占总含水量的比例越大,则植物代谢越旺盛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2、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
3、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4、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水分跨膜运输的途径
植物体内的水分移动方式
扩散:通过磷脂双分子层运输水
集流:通过水孔蛋白运输水
水通道:由水孔蛋白组成,水孔蛋白是膜整合蛋白,组成了水分选择性跨膜运输的孔道
水分跨膜运输的原理
自由能和水势
化学势:1mol物质的自由能就是该物质的化学势
水势:就是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纯水的自由能最大,水势也最高(纯水水势为0)
溶液越浓,水势越低
渗透现象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细胞的水势
典型植物细胞水势(Ψw)组成为:Ψw=Ψm+Ψs+Ψp (ψm为衬质势,Ψs为渗透势,Ψp为压力势)
压力势Ψp:吸水膨胀为正值,失水收缩为负值
PS:
质壁分离将要分离时,压力势为0
细胞充分膨胀时,水势为0
在有液泡的细胞,典型的细胞水势为:Ψw=Ψs+Ψp(+Ψm)
种子形态时可忽略渗透势和压力势:Ψw=Ψm
细胞间的水分移动
相邻两细胞的水分移动方向,取决于两细胞间的水势差异, 水势高的细胞中的水分向水势低的细胞流动。
根系吸水和水分向上运输
土壤中的水分
重力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土壤颗粒间的孔隙下降的水分
毛细管水:指存在于土壤颗粒间的毛细管内的水分(是植物吸收的主要水分)
束缚水:土壤颗粒或土壤胶体的亲水表面所吸附的水合层(植物一般不能利用)
根系吸水
为什么根毛区的吸水能力最大?
1、根毛区吸水表面积大
2、根毛细胞壁较薄,且含有丰富的果胶,粘性和亲水性较强
3、根毛区的输导组织发达,对水分移动的阻力小
根系吸水的途径
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的部分移动,阻力小,速率快
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质膜,还要通过液泡膜
统称为:细胞途径
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 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率慢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传输途径可分为:
径向运输:指水分从土壤溶液中运输至木质部导管的过程
轴向运输:指水分在木质部导管向上运输至植物顶部的过程,即水分向上运输
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木质部导管运输到地上部分
根系吸水的动力
根压(主动吸水)(与根系生理活动有关):
概念:靠根部水势梯度使水沿导管上升的动力
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溢出液体的现象
吐水:从未受伤叶片尖端或边缘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在土壤水分充足,大气温度、湿度较高的环境条件下,比较容易见到)
伤流和吐水现象可以证明根压的存在
蒸腾拉力(被动吸水)(与蒸腾作用有关):
概念:叶片蒸腾时,气孔下腔附近的叶肉细胞因蒸腾失水而水势下降,所以从旁边细胞取得水分。同理,旁边的细胞又从另一个细胞取得水分,如此下去,便从导管要水,最后根部就从环境吸收水分。
蒸腾可促使植物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又可避免叶面收到高温灼伤。
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
1、土壤可用水分
2、土壤通气状况
3、土壤温度
4、土壤溶液浓度
暂时萎蔫:土壤不缺水,蒸腾作用太大致根系吸不到水,植物代谢紊乱。 (消除方法:遮阴、降温、增大空气湿度)
永久萎蔫:土壤缺水,根系吸不到水,需及时浇水 (消除方法:立即灌水)
蒸腾作用
概念: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片),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部位和指标
生理意义
1、是植物对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
2、有利于植物体内对矿物质和有机物的吸收以及运输
3、可以降低叶片的温度
部位
角质膜蒸腾
气孔蒸腾
指标
蒸腾速率(称为蒸腾强度或蒸腾率):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常用单位g/m/h、mg/dm/h。大多数植物白天的蒸腾速率是15~250g/m/h,夜晚是1~20g/m/h。
蒸腾效率:是指植物每蒸腾1kg水时所形成的干物质的克数。常用单位:g/kg。一般植物的蒸腾效率为1~8g/kg。
蒸腾系数(又称需水量):指植物每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克数。它是蒸腾效率的倒数。大多数植物的蒸腾系数在125~1000之间。
气孔:蒸腾过程中水蒸气从体内排到体外的主要出口,也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大门”,影响着蒸腾、光合、呼吸等作用
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蒸腾速率取决于水蒸气向外的扩散力和扩散途径的阻力
外界条件
1、光照,是影响蒸腾作用的主要外界条件
2、湿度,空气相对湿度增大时,蒸腾变慢
3、温度
4、风,微风促进蒸腾,强风可能引起气孔关闭
内部条件
气孔频度和气孔大小直接影响内部阻力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作物的需水规律
1、从萌芽到分蘖前期,植株耗水量不大
2、从分蘖末期到抽穗期,植株需水关键期
水分临界期(需水关键期):这个时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时期
3、抽穗到开始灌浆
4、开始灌浆到乳熟末期,第二个需水关键期
5、从乳熟末期到晚熟期
合理灌溉的指标
灌溉形态指标:茎叶颜色,生长速率
灌溉生理指标:叶片水势,细胞汁液浓度,渗透势,气孔开度
灌溉土壤指标:田间持水量,最大持水量
节水灌溉的方法
喷灌
滴灌
调亏灌溉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