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思维导图。该导图介绍了税制要素和税收分类、财产税、消费税、所得税、流转税等内容。可供您参考学习。
编辑于2021-06-13 18:20:26第十四章 税收制度
税制要素和税收分类
税制要素★
指构成一国税收制度的主要因素
具体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和免税、违章处理、纳税地点等
其中,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是税制的基本要素
纳税人
即纳税主体,指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
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扣缴义务人
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课税对象
即征税客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课税的目的物
现代税制下主要的课税对象有:所得、消费、财富
税源
指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是以收入的形式存在的
税目
即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划分,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
计税依据
指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它规定了如何确定和度量课税对象,以便计算税基
主要依据分别是计税金额(从价税)和计税数量(从量税)
税率
是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应征税额=课税对象×税率
分类
比例税率
指对于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量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税的一种税率制度
包括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
定额税率
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税额的一种税率制度
它是以绝对金额表示的税率,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
分为单一定额税率、差别定额税率、幅度定额税率和分类分级定额税率
累进税率
税率随着课税对象的增大而提高
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累退税率与累进税率正好相反
纳税地点
纳税人应当缴纳税款的地点
一般而言,纳税地点与纳税义务发生地一致。不一致的特殊情况如与总公司不在同一地点的分公司的利润在总公司汇总纳税
税收分类★
按课税对象
流转税
指以商品交换和提供劳务的流转额为征收征税对象的税收
流转税是我国税收收入中的主体税种,占税收总收入总额的60%左右,主要流转税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等
所得税
指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目前我国已经开征的所得税有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财产税
指以各种财产(动产、不动产)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我国目前开征的财产税有房产税、车船税、契税等
资源税
指对开发和利用国家自然资源而取得级差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包括资源税、土地使用税等
行为税
指对某些特定经济行为开征的税,目的是贯彻国家政策,包括印花税、城市建设维护税等
计量课税对象的标准不同
从价税
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依据的税收,如增值税、所得税等
从量税
以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量或体积为计税依据的税收,如我国消费税中的啤酒、汽油、柴油等课税项目采用的就是从量税的形式
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价内税
税款构成商品或劳务价格组成部分的税收
消费税属于价内税,增值税在零售环节采取价内税
价外税
税款作为商品或劳务价格以外附加的税收
增值税在零售以前,各环节采取价外税
税负能否转嫁
直接税
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税负、不发生税负转嫁关系的税收
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
间接税
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收
各种流转税税种
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
中央税
中央管辖课征并支配的税种,如我国目前的消费税、关税
地方税
由地方管辖课征并支配的税种。如我国目前的契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
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属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享有并按照一定比例分成的税种。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财产税
是对所有以财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
特点
优点
①符合税收的纳税能力原则;②课税对象是财产价值,税源比较充分且相对稳定,不易受经济变动因素的影响;③征税原则是有财产者纳税,无财产者不纳税,具有收入分配功能;④财产税属于直接税,不易转嫁
具体包括产权所有人、承典人、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
缺点
①税收负担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②收入弹性较小;③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的形成可能带来障碍
房产税
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照房屋的计税价值或租金收入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税
纳税人
在我国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内拥有房屋产权的单位和个人
征税范围
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的房屋
税率
我国现行房产税采用比例税率。从价计征和从租计征实行不同的标准比例税率。从价计征的,税率为1.2%。从租计征的,税率为12%
计税依据
房产税以房产的计税价值或房产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
消费税
含义
对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其目的是调整产业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平均税率一般较高
征税范围
采取列举征税办法
纳税人
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税目
消费税采取按产品列举税目的方法,我国征收消费税的消费品有烟,酒,高档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成品油,摩托车,小汽车,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电池和涂料共15类消费品
税率
税率有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大多数应税消费品采用1%~56%的比例税率;啤酒,黄酒和成品油适用于定额税率;白酒,烟卷等应税消费品实行定额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复合计税
计税方法
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从量定额,或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计税方法计算应纳税额
流转税
亦称商品税,指所有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
商品流转额是指销售商品的收入额;非商品流转额是指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保险以及各种服务性行业的营业收入额
特点
课征普遍;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或交易额为计税依据;普遍实行比例税率,计算简单,便于征收管理
增值税
以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增值额为课征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税种,其收入居各税种之首
特点
①不重复征税,具有中性税收的特征;②逐环节征税,逐环节扣税,最终消费者是全部税款的承担者;③税基广阔,具有征收的普遍性和连续性
优点
①能够平衡税负,促进公平竞争;②既便于对出口商品退税,又可避免对进口商品征税不足;③在组织财政收入上具有稳定性和及时性;④税收征管可以互相制约、交叉审计
类型
消费型增值税
即允许扣除购入固定资产中所含的税款,这种类型的增值税从全社会看,全部生产资料都不课税,课税对象只限于消费资料
是一种体现鼓励投资政策的增值税
收入型增值税
即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折旧中所含的税款,这种类型的增值税从全社会看,课税对象相当于国民收入
是完全的增值税
生产型增值税
即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中所含的税款,这种类型的增值税从全社会看,课税对象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
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复征税,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增值税
征税范围
包括货物的生产、批发、零售、进口四个环节
2016年5月1日以后,营改增试点行业扩大到销售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覆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纳税人
凡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
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税率和征收率
适用于一般纳税人
四档税率
13%
除列举或适用低税率的外,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税率为13%
9%
①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
生活必需品
粮食在内的农产品、自来水、暖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食用植物油、冷气、热水、煤气、居民用煤炭制品,食用盐
农业生产资料
农机、饲料、农药、农膜、化肥、沼气
文化用品
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其他
二甲醚
②提供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
6%
提供增值电信服务、金融服务、生活服务,除不动产租赁以外的现代服务,除转让土地使用权之外的销售无形资产
0
纳税人出口货物,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符合规定的境内单位和个人跨境销售服务,无形资产行为。
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和特定一般纳税人
均按3%的征收率计征,但销售自行开发、取得、自建的不动产以及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按5%计征
计税方法
一般纳税人扣税法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进项税额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进口货物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所得税★
对所有以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
特点
①税负相对比较公平(量能负担,有减免项目);②所得税类以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不重复征税,不影响商品相对价格);③税源可靠,收入具有弹性(税源扩大,累进税率)
企业所得税
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的一切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为避免重复征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
税率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0%
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企业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税收优惠规定的减免和抵免税额
征收管理
纳税年度自公历每年1月1日~12月31日
注册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
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
一年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不满183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
课税对象
共九项:①工资、薪金所得;②劳务报酬所得;③稿酬所得;④特许权使用费所得;⑤经营所得;⑥利息、股息、红利所得;⑦财产租赁所得;⑧财产转让所得;⑨偶然所得
税率
①~④项称为综合所得,适用3%~45%的超额累进税率;⑤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⑥~⑨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应纳税额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方法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60000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财产转让所得,已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税收优惠
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情形
①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②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③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④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⑤保险赔款;⑥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⑦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⑧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⑨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的免税所得;⑩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
减征个人所得税的情形
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所得;因自然灾害遭受重大损失的
2020年考试大纲:掌握税制各要素,理解税收分类的基本方法,辨别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的基本特点,掌握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