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军备竞赛》专题之“岛链围剿”
这是一篇关于《军备竞赛》专题之“岛链围剿”的思维导图。军备竞赛(Arms race)是指和平时期敌对国家或潜在敌对国家互为假想敌、在军事装备方面展开的质量和数量上的竞赛。各国之间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竞相扩充军备,增强军事实力,是一种预防式的军事对抗。
这是一篇关于世界帝国脉络图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波斯帝国(伊朗),盛唐帝国 (中国),蒙古帝国(中国),阿拉伯帝国(中东),美利坚帝国(美国),大英帝国(英国),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汉帝国(中国),罗马帝国(西欧)。
日美贸易战肇始于1960年代,激化于1970年代,高潮于1980年代,基本上跟日本制造业的重生、崛起、鼎盛三个阶段相契合。从1960-1990这三十多年间,日美之间爆发了无数次贸易纠纷,其中行业层面的大型贸易战共有6次,宏观层面的贸易决战有2次。
北溪一号断供风险传导,目前北溪一号虽未断供,但后期风险犹存,连锁反应巨大:欧洲能源危机存在不确定性/能源供需矛盾支撑价格.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军备竞赛》专题之“岛链围剿”
导火索:退出《中导条约》
重启射程500-5500公里的路基导弹
中美贸易战升级,向各大领域蔓延
金融、资本市场、汇率、军事等
“印太战略”
印美签署《军事情报共享协议》
西亚遏制中国的战略点
未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目标国
美国太平洋战略点
台湾岛
“不沉的航空母舰”
菲律宾
南海遏制中国的关键点
所以美国迫切需要退出《中导条约》,发展相应的路基导弹以及升级海军导弹和空军打击能力,强化军工的主导作用
中国火箭军的打击范围能延伸至第三岛链
新西兰
澳大利亚
夏威夷群岛
阿拉斯加
硫磺列岛
小笠原诸岛
伊豆群岛
关岛
钓鱼岛
琉球群岛
阿留申群岛
“岛链”概念: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在冷战时期提出,沿着亚洲东岸,用零星岛屿形成一个链条,把前苏联给围堵起来。
美国雷神公司设计、生产
“战斧”式巡航导弹
新版战斧将在2020年服役
海基导弹,但可以改良成路基导弹
射程1600公里,具备隐身技术
“东风—26C”中远程路基导弹
“关岛杀手”
射程5500公里,突破第三岛链的关键武器
“东风—21D”中程路基导弹
“航母杀手”
射程1500公里,针对第一岛链和美军舰队
中国
海权意识觉醒,开始向东和向南进行突破
贸易战升级,绝不妥协,深化改革,升级军备
火箭军具备全球最强的陆基导弹打击能力
俄罗斯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好战分子”博尔顿
俄罗斯总统:”铁腕强人“普大帝
双方的会面气氛融洽,心照不宣
只要美国先退,《中导条约》就失去约束力
俄罗斯要把“锅”让美国来背
美国
退出《中导条约》
“我们现在必须要研发新武器了”
“不能放任中国和俄罗斯造武器”
加大美国军工业发展、加大国防开支、提升就业
摆脱“通俄门”的困扰,进行洗白
中国火箭军已经开发出最多样化的导弹系统
贸易战升级后,开始全面转向和扩大
辅助目标
激发欧洲的不安情绪,促使欧洲资本回流美国
促使欧洲加大军费开支,间接支持美国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