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藏象学说知识梳理
下图介绍了藏象学说脾与胃的相关内容,脾的生理特性、生理机能、别称、位置形态、与其他器官的关系,胃的生理特性、生理机能、别称、位置形态,适用于考研、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史上最全最经典中医基础理论之病因学说!下图介绍了病因学说的历史沿革和外感病因两个方面的内容,有含义、历代认识、探讨病因方法、六淫、疠气。赶快收藏下图学习吧!
史上最全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之三焦!下图概括了通行元气、运行水液、上焦、中焦、下焦的内容,有需要的同学赶快收藏下图吧!
下图讲述了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之肾与膀胱的相关知识,肾的生理特性、生理机能、别称、位置形态,膀胱的别称、位置形态、生理机能。中医学专业的朋友们抓紧收藏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脾
生理特性
脾气主升
脾主升清
“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将胃肠吸收的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头面,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 营养濡润全身。
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头、目
病理
脾不生清,气血乏源
头痛、头晕;目眩耳鸣;神疲乏力
升举内脏
维持脏器稳定,防止下垂
脾气下陷
谷道失约,谷气下流
久泻不止
脏器失于托举
脏器下垂、阴挺、脱肛
脾喜燥恶湿
无论外感湿邪、脾阳(气)亏虚,导致水液输布代谢障碍,易患内湿
痰饮水湿停聚,水湿不运
生理机能
主运化
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并转输全身的生理功能
运化谷食(固体)
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转输其精微(谷精)
上输心肺,化生气血,布散全身
向四周布散到其他脏腑、四肢百骸
途径2
运化水饮(液体)
指脾气的吸收、转输水精,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
脾能够将水饮化为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脏腑、四肢百骸的生理功能
脾气散精,上输于肺,肺气宣降,输布全身
向四周布散,发挥滋养濡润脏腑、四肢百骸
脏腑气化后多余水液,在脾运化作用下,经过三焦,下输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脾胃气机升降之枢纽作用,使全身津液随气之升降而上腾下达
途径4
主统血
脾气统摄血液在经脉内运行防止逸出脉外
意义
生理
脾气充足
化生有源
气能摄血
血行正常
脾气虚弱、气不摄血、溢于脉外
各种出血证
与形(体)、窍、志、液、时的关系
在体合肉,主四肢
脾气健运
肌肉丰满,坚实有力
四肢轻健
脾失健运
四肢失养
肌肉消瘦,痿费不用
四肢乏力、倦怠
益气健脾
治痿独取阳明
开窍为口,其华在唇
气血充足,上荣于口
食欲旺盛,进食知味,口唇红润
食欲不振、口淡无味、唇色淡白
湿热困脾
纳呆不饥,口甜黏腻
脾热
口苦唇红、肿痛、溃烂
脾胃阴虚
饥不欲食,口唇干裂
在志为思
思虑过度,所思不遂
脾气郁滞、不思饮食、脘腹胀闷
脾失健运,气血不足
思维活动减退
在液为涎
脾气健旺,涎上行入口,但不溢于口外
脾气虚弱
气不摄津,口角流涎
脾阴亏虚
涎少口干
与四时关系
主于长夏
脾的功能活动与长夏(农历6月)气候有关
《素问·金匮真言论》: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脾旺四时
脾属土、治中央,常以四时养四脏,旺于每季的最后十八天
四季之末,脾气旺盛,四脏方能得养
位置形态
脾位于腹腔上部,横膈下方,与胃相邻
别称
仓禀之官;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水之中州
孤脏
脾位居中焦为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脾气散精,将水精和部分谷精一同上输于肺;其中清纯部分经肺气的宣发,输布于皮毛、肌腠和头面诸窍而润泽,输送至皮肤肌腠的津液被利用后可化汗液排出体外,浓厚部分经肺气的肃降,下行濡润五脏六腑,输送至脏腑的水精,被脏腑利用完后化为浊液归肾或膀胱,经肾气的蒸化作用,浊中之清上升,经脾气之转输上达于肺,再次参与水液代谢,浊中之浊变成尿液排出体外
纳运失调
胃纳不佳,影响脾的运化与升清
腹胀泄泻
脾失健运,影响胃的受纳与通降
胃脘胀痛
升降反作
清气在下,则上为眩晕,下生飧泄,或内脏下垂
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燥湿不济
湿易犯脾,困遏脾阳,影响胃纳
热易犯胃,灼伤津液,影响脾运
纳运协调
胃主受纳为脾主运化奠定基础
脾主运化为胃主受纳提供能源与条件
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及精微物质的吸收
升降相因
脾主升清,转输精气,上传心肺
胃主降浊,浊阴下降,虚实更替
既保证了饮食的纳运正常,又维持了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
燥湿相济
脾性恶湿,脾阳健则湿得以运
胃性恶燥,胃阴足则食得以纳
保证纳运协调及升降相因的必要条件
胃
胃主通降
指胃气的向下通降运动以下传水谷及糟粕
胃气以降为顺
胃失通降
脘腹胀痛,大便秘结
胃气上逆
嗳气呃逆,恶心呕吐
胃喜润恶燥
胃为阳土,性喜湿润,邪气入胃,易从阳化热,灼伤胃阴,胃阴受损,易呈燥象
胃中津液充足,则能维持其受纳腐熟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
食热互结,口渴欲饮,口舌干燥,大便密结
急下存阴
胃热炽盛,胃阴亏损
滋阴养胃
胃主受纳水谷
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
胃主腐熟水谷
对饮食物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
食物入胃,依靠胃的腐熟作用粗分为清浊两部分,清者为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运化而营养全身。浊者下传小肠,小肠进一步泌别清浊
食欲正常,饥饱有时
胃不受纳
纳呆,脘腹胀满
胃不腐熟
胃脘疼痛,嗳腐食臭
受纳腐熟过亢
消谷善饥
隔下;腹腔之中;中空屈曲状,有大小弯
胃脘;水谷之海;胃家;太仓;
《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的依据:
饮食口味与脾运化相关
《灵枢·脉度》:“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水谷精微充足
气血化源不竭
水液输布正常
肌肉丰满,四肢轻健,口唇红润
水谷精微匮乏
气血化源不足
肌肉消瘦,四肢乏力
消化吸收功能减退
唇色淡白
食欲减退
腹胀便溏
水湿不运
困于头
头重如裹
滞于胸膈
胸闷、呕吐
积于体腔
水肿
困于四肢
肢困身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