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教师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第三章 教师的思维导图,包含了教师的职业理念(教师观)、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行为规范、教师心理等内容。
这是一篇有关教育学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包含了课程概述、课程组织、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内容,需要可收藏。
考教资的朋友们看过来,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 学生的思维导图,主要讲解了学生部分的内容,包含了师生关系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第三章 教师
第一节 教师的职业理念 (教师观)
教师职业的认识
定义:教师是学校中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师职业的性质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且教师是专业人员。
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且教师是教育者
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社会功能、经济待遇、从业要求、社会权利
教师职业的责任
搞好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培养学生具有强健的体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
专业理念
定义: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要求:1.学生为本 2.师德为先 3.能力为重 4.终身学习
专业知识
1.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2.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专业技能
教师的专业技巧:1.导入的技巧 2.强化的技巧 3.变化刺激的技巧 4.发问的技巧 5.分组活动的技巧 6.教学运用的技巧 7.沟通与表达的技巧 8.结束的技巧 9.补救教学的技巧
教师的专业能力:1.语言表达能力 2.人际交往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教学设计能力 5.教学实施能力 6.教学评价能力 7.把握信息技术能力 8.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9.终身学习能力
专业情意(基于对所从事专业的价值、意义深刻理解所形成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精神):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
教师的专业发展
定义:教师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不断获取新知识,增强专业能力,发展和提升专业性,成为合格的教师专业人员的过程。(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代表理论:针对职前教师、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发展阶段:准备阶段(职前阶段)——适应阶段(求生/新手阶段)——胜任阶段(巩固阶段,三至四年)——熟练阶段(成熟阶段,五年后)——专家阶段(最高级)
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理解教育创新的价值与类型
重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师职业的责任和价值
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1.终身学习(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前提) 2.教学反思 3.同伴互助 4.专业引领 5.课题研究
第二节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行为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
定义:教师在从事教育专业工作时所应遵循的价值取向、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调节和处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同事、教师与家长、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教师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道德包括职业道德)
私德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
特点:1.师德本身的专业性 2.师德要求的先进性 3.师德意识的自觉性 4.师德行为的示范性 5.师德影响的深远性
基本功能:1.调节评价功能 2.示范功能 3.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功能
解读并运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定义:道德评价是运用已掌握的道德标准对人的行为作出价值判断,通过运用道德概念进行道德推理、作出善恶判断的道德思维活动而实现,属于价值判断领域。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依据:1.坚持动机与效果统一原则 2.坚持目的与手段统一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形式:社会舆论、他人评价、教育传统习俗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艰巨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复杂性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职业行为指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具有道德责任。
特点:引导性、约束性、促进性、时代性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内容与要求:1.思想行为规范 2.教学行为规范 3.人际行为规范 4.仪表行为规范 5.语言行为规范
第三节 教师心理
教师的角色心理
教师角色的形成过程和条件
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段
角色意识心理结构:角色认知、角色体验、角色期待
教师角色定位: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知识传授者)、示范者、团体管理者和纪律维护者、父母代理者、朋友和知己、学习者和研究者
教师的心理特征
认知特征
观察力特征:(特点)客观性、敏锐性、精细性
思维特征:逻辑性、创造性
注意力特征:注意分配力
人格特征——情感特征、意志特征、领导方式
行为特征——明确性、启发性、参与性、多样性
教师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