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外科—肿瘤
这是一篇关于14——肿瘤的思维导图,包含概述、癌症预防、实体肿瘤的常用治疗方法、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等内容。
编辑于2023-12-17 19:55:23肿瘤
概述
城市:肺癌、胃癌、肝癌、肠癌与乳癌 农村: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肠癌
分类
性质:良、恶、交界性
组织来源:癌(上皮)、肉瘤〈间叶)母细胞瘤(胚胎性肿瘤)
细胞形态、分化程度:鳞状细胞、腺细胞;低、中、高分化
命名规则:器官十分化程度十细胞类型十组织来源
因素
化学
通过亲电子基团与DNA共价结合,引起基因突变
致癌性化学
直接致癌物 间找致癌物经代谢产生最终致癌物
物理
生物
病毒
细菌、寄生虫
遗传
肿瘤有遗传倾向性、遗传易感性
内分泌
免疫
肿瘤细胞的分化
鳞癌
高分化鳞癌有大量角化珠 中分化鳞癌有少量角化珠,可见棘细胞样细胞 低分化鳞癌无明显角化珠和细胞间桥
腺癌
高分化腺癌由腺管构成,癌细胞呈单层柱状 低分化腺癌大部分形成实性团或条索,少部分形成腺管 中分化腺癌介于两者之间
侵犯和转移
直接蔓延
直接向周围组织扩散生长
种植性转移
在体腔或空腔脏器内
腹腔胃癌卵巢种植转移(krukenberg瘤)、胸腔
淋巴结转移
到区域引流淋巴结
大多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跳跃式淋巴结转移 胃癌的锁骨上淋巴结(virchownode) 皮肤淋巴管转移桔皮样改变
血道转移
到远处的器官和组织
肺循环、体循环、门静脉、交通支
临床表现
早期无表现
局部
肿块、疼痛、溃疡、出血、梗阻、转移
全身症状
贫血、低热、消瘦、乏力;恶病质
特殊表现
HBP(嗜铬细胞瘤
甲亢(甲状腺高功能腺瘤)
高钙、骨质疏松、尿路结石(甲状旁腺腺瘤)
颅内压增高(颅内肿瘤)
病理性骨折(骨肉瘤)
诊断
临床表现、病史、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常规化验、肿瘤标记物、特殊酶类、流式细胞术、基因检测
影像学检查
平片、造影、钼靶、CT、MRI、超声、同位素、内镜检查
病理形态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穿刺、涂片、刮片) 病理学检查
分期
T:原发肿瘤
Tis一原位癌(浸润前期癌) T0一未发现原发肿瘤 T1-4一按肿瘤大小和(或)局部侵犯的范围分类 Tx一无法判断肿瘤体积时
N:区域性转移淋巴结
N1-3一根据淋巴结大小和受累范围而定 Nx一指区域淋巴结受累与否未能作出估计
M:远处转移
M0一末发现远处转移 M1一发现远处转移
癌症预防
一级预防
多由环境因素引起(疫苗预防、改变生活方式、预防性手术) 近些年新增免疫及化学预防(COX-2抑制剂预防结直肠腺瘤、乙肝疫苗预防肝癌)
二级预防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癌症筛查) 及早处理胃肠道腺瘤、子宫颈非典型增生、慢性溃疡,另外通过筛查早期能发现肿瘤
三级预防
改善生存质量,对症性治疗(积极肿瘤治疗,积极支持治疗),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
实体肿瘤的常用治疗方法
外科治疗
预防性手术
治疗癌前病变,防止其发生恶变或发展成进展期癌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粘膜白斑病
诊断性手术
切除活检术,切取活检术,剖腹探查术
根治性手术
瘤切除术,广泛切除术,根治术及扩大根治术
姑息性手术
癌肿姑息切除,空腔脏器梗阻时转流或造口术,内分泌腺切除
减瘤手术
当肿瘤体积较大,手术无法根治,作大部切除,术后继以其他非手术治疗
复发或者转移灶的手术治疗
重建和康复手术
肿瘤外科操作原则
1.不切割原则 2.整块切除原则 3.无瘤技术原则
化学疗法
适应症
已能单独应用化疗治愈: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精原细胞瘤、Burkitt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可获得长期缓解:如颗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肾母细胞瘤、乳癌等 配合其它治疗有一定作用的肿瘤,化疗药物只能杀灭一定百分比的肿瘤细胞: 胃肠道癌、宫颈癌、膀胱癌、非小细胞肺癌等
抗肿瘤药物
细胞毒类:环磷酰胺、氮芥 抗代谢类:5-FU、替加氟 抗生素类:丝裂霉素、平阳霉素 生物碱类:羟喜树碱、紫杉醇 激素/抗激素类:他莫昔芬、甲状腺素 其它
化疗方式
诱导化疗:首选治疗或唯一可选治疗
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减少术后复发
转化化疗:肿瘤降期
化疗毒副作用
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毛发脱落、血尿、免疫功能降低合并感染
放射治疗
放射线
电磁辐射:X线、γ线 粒子辐射:α射线、β射线、其他
放射治疗机的种类
加速器 60Co远距离治疗机 137Cs中距离治疗机 X线治疗机
方式
远距离治疗
近距离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适形放射治疗
应用
根治性放疗
姑息性放疗
放疗结合手术、化疗的综合治疗
适应症
高度敏感:淋巴造血系统胂瘤、性腺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肾母细胞瘤等低分化肿瘤
中度敏感:鳞状上皮癌及一部分未分化癌,如基底细癌、 宫颈鳞癌、鼻咽癌(未分化癌,淋巴上皮癌)、食管癌,乳癌,肺癌等
低度敏感:胃肠道腺癌、软组织及骨肉瘤等
副作用
骨髓抑制、皮肤粘膜改变、胃肠道反应
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
皮肤乳头状瘤
系表皮乳头样结构的上皮增生并向表皮下乳头状伸延,易恶变
乳头状疣
非真性肿瘤,表面外突乳头状
老年性色素疣
非真性肿瘤,多见于额部常伴有色素,基底平,增大可恶变
皮肤癌
皮肤基底细胞癌
来源于基底细胞,发展慢,浸润性生长,很少淋巴道和血道转移 伴色素者称色素性基底细胞癌,外观易误认为恶性黑色素瘤 质地硬,破溃者呈鼠咬状溃疡,好发于头面部 放疗敏感,早期可手术切除
鳞状细胞癌
早期即可呈溃疡,隆起呈菜花状;常继发于慢性溃疡或窦道开口 易浸润及淋巴结转移 手术切除+区城淋巴结清扫为主,切除不彻底易复发
痣与黑色素瘤
黑痣
为色素斑,可分为皮内痣、交界痣、混合痣 当黑痣色素加深、变大、或有搔痒、疼痛时,为恶变可能
皮内痣:癌细胞位于表皮下真皮层,高出皮面;表面光滑,可存有汗毛(毛痣),少见恶变
交界痣:多见于手、足;癌细跑位于基底细胞层,向表皮下延伸;扁平,色素较深;易恶变
混合痣:皮内痣与交界痣同时存在
当黑痣色素加深,变大、或有搔痒、疼痛时,为恶变可能,应切除+病理学检查
黑色素瘤
为高度恶性肿瘤,发展迅速。手术治疗为局部扩大切除术,4~6周后行区域淋巴结清扫 免疫治疗:卡介苗或白介素+干扰素
脂肪瘤
为正常脂肪样组织的瘤状物,分叶状,质软;好发于四肢、躯干、皮下
深部者易恶变,应及时切除
家族性痛性脂肪瘤
纤维瘤及纤维瘤样病变
纤维黄色瘤
位于真皮层及皮下。常由不明原因的外伤或瘙痒后小丘瘆发展所致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
多见于躯干。来源于皮肤真皮层,故表面皮肤光薄 低度恶性,具假包膜,手术切除应彻底
带状纤维瘤
位于腹壁,非真性肿瘤,为腹肌外伤或产后修复性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
神经鞘瘤
见于四肢神经干分布部位;良性 分为中央型(梭形,手术需纵行切开剥除)和边缘型(易切除)
神经纤维瘤
为多发性,大多无症状。 本病可伴有智力低下, 或原因不明头痛、头晕,可有家族聚集性
血管瘤
毛细血管瘤
多见于婴儿。瘤体境界分明 ,压之可稍退色,释手后恢复红色
海绵状血管瘤
一般由小静脉和脂肪组织构成, 见于皮下、肌肉、内脏 治疗:血管瘤切除术
蔓状血管瘤
由较粗的迂曲血管构成,大多数为静脉,也可有动脉或动静脉瘘,部分惠者出现肢体增长、增粗 争取手术切除
囊性肿瘤及囊肿
皮样囊肿:囊性畸胎瘤
皮脂囊肿
非真性肿瘤,为皮脂腺排泄受阻所致潴留性囊肿,头面部、背部常见 表面有小黑点,内含豆腐渣样油脂 常继发感染,感染控制后方可手术切除
表皮样囊肿
为明显或不明显的外上致表皮基底细胞层进入皮下生长而成的囊肿 常见于皮肤摩擦部位,如臀部、肘部
腱鞘/滑液囊肿:慢性劳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