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第二章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学第二章的思维导图,从教育本质、教育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干货满满,需要可收藏。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学第一章教学的由来和使命的思维导图,包括教育学的领界、教育学的嬗变、教育学的使命三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原理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教育本质和教育功能
教育本质
本质主义的教育本质观
何为本质
本质
"本"指的是事物的根基和主题,“质”指的是事物的直接规定性。事物的本质就是关于该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是此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原因,既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稳定的、普遍的特性
特点
事物的本质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内部联系所构成的,而不是该事物与外部联系方面
本质所反映的内在矛盾是一贯的、稳定的、深刻的,而不是随外部条件随时变化的
事物本质的改变,就是质的规定性的改变,就是对事物的彻底否定
何为本质主义
本质主义是一种认识论路线,是以本质范畴、本质信念与本质追求为基本特征的一种认识论。本质主义者认为事物都可以分为现象和本质两部分。本质是事物一般、普遍的属性,是外部形态或现象的依据。本质主义是一种信仰本质存在并致力于本质追求和表述的知识观和认识论路线
历史上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上层建筑说
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是通过培养人为政治经济服务的一种社会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教育与生产关系的联系是直接的、无条件的,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是通过生产关系为中介的
生产力说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而劳动力是生产力的主要因素。科学实验从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实践以后,科学而技术的发现发明往往来自科学实验,这种科技成就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生产力必须通过教育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教师的劳动是生产劳动,教师已成为总体工人中的一员。教育就是人类的自身生产,实现了劳动力的再生产,把潜在的劳动力变成直接的劳动力。
双重属性说
特殊范畴说
特殊范畴说的教育本质观认为对教育的研究应该抓住教育的内在矛盾,寻找教育的特殊性,从而得出教育是独特的社会现象,是特殊的社会范畴的结论,该学说认为教育是独特的而非一般地社会现象,是特殊的社会范畴,教育既不属于上层建筑,也不属于经济基础,更不属于生产力。教育像语言一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范畴。1.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2.教育的本质是传授知识或传递社会经验的工具3.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反本质主义的教育本质观
反本质主义的核心观点
第一个批判集中在人类对尸体的信仰上,即认为本质主义是真实存在的实体,而反本质主义者认为终极本质观可能只是一种信仰,而非真实的存在
集中在本质信念或假定上,及万事万物到底有没有本质这回事,或者到底有没有一成不变的本质
集中在符合论的语言观上
集中在本质主义的目的假设及其引起的学术与政治后果
反本质主义反对的是本质主义的思维特点,而不是本质本身
反本质主义认为教育具有本质,只不过本质是多元的、发展的,而不是唯一的
反本质主义思维的提出,是教育研究追求学术自由与反对学术霸权的良好开端
本质主义者对反本质主义者的批判
反本质主义消解了教育研究的本体论思维或本体论信仰,是新的不可知唯心论的抬头
反本质主义的理论依据——后现代思想具有局限性,所以反本质主义思维具有局限性
我国根本不存在本质主义,所以无须反本质主义,而应用温和的方式去挽救本质
如何认识教育学反本质主义思维
它的提出,使我们的教育研究有了新的品格和面貌。在此,教育学领域内反不反本质主义已经退居次要地位,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中国教育学研究者的理智品格、学术责任、思想勇气与生存智慧,它倡导了一种耳目一新的学术思想和学术风气
当前关于教育本质达成的共识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活动应是教育的首要本质,是有关教育本质的根本性问题。教育产生于社会需要,是社会继承和延续、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教育之所以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还有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人类的教育凭借语言文字的物质外壳来实施,不致因个体的死亡而消失,是一种人类才具有的有意识的活动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是教育的一个根本特征,从教育活动的目标看,它也不同于其他有意识地以人为直接对象的活动。它是以传递社会经验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教育是造就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
1.通过有目的的社会经验的传递,要引起接受者身心预期变化 2.人的身心两方面的预期变化不是受遗传规律决定的遗传素质的自然发育,成熟,也不是通过营养改善、身体锻炼、医疗手段的运用导致的,而是接受者在一定背景知识下,运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解释社会经验的结果。
教育功能
含义
指的是教育的作用,是教育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它往往指向教育活动已经产生或将会产生的结果,尤其是指教育活动所引起的变化、产生的作用
分类
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作用对象)
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层次上)
正功能和负功能(性质与作用方向)
筛选功能和协调功能(客观性能)
筛选功能:指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教育客观上所发挥的对个体的选拔的过程。学校教育的层层筛选形成人的受教育水平的差异,同时也由此造成人的社会分层和社会职业的不同 协调功能:一是它在发挥筛选功能的同时又依赖于自身的力量使得这种筛选成为社会的需要,没有这种筛选,社会发展将是不协调的,二是客观上形成人的发展差异的同时又在通过教育尽量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发展差异,在这种意义上,教育始终起着调节器的作用
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个体功能
表现为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教育培养个体的主体性
教育促进个体独特性的形成
表现为教育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促进个体思想意思的社会化
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社会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变革的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通过生产人力资本,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教育通过生产科学知识和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对文化的传播、保存与交流功能
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教育的正功能和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