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_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这是一篇关于第三章_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的思维导图,语文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必修的基础学科之一。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目标,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一篇关于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性质、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和发展演变的思维导图,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第六章 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思维导图,包含我国古代识字与写字教学 、 现代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实验、对外汉字教育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第三章: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56)
第一节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书56)
1904癸卯学制施行,语文单独设科,从1904—1949年,课程名称使用过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讲经读经、国文、国语等
1949在叶圣陶建议下改为“语文”
195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拟定的《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中解释语文定义:“所谓语文,应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语体文。”但以后仍有不同理解
2003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提高“语文素养”的概念,从语文素养的高度强调语文课程的基础地位
2017“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自查
语文课程名称评述
“语文”这一术语,是在“国语”和“国文”并存时期(1920—1948)在朱自清、叶圣陶及其他教育家、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的文章中开始使用的。
第二节 语文课程的价值转型与目标重建(书65)
价值转型(65)
首先
其次
目标重建(66)
确立了新的知识观
新课程突破原课程的知识
确立了新的学生观
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语文课程目标的特点(66)
三维度五领域
三维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
纵向维度,隐性线索
五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横向维度,显性线索
明确性和模糊性
连续性和阶段性
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68)
推导“空瓶罐”
导向作用
推进作用
控制作用
评价作用
管理作用
第三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简析(书70)
综合性学习(书77)
名词解释
综合性学习旨在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品质。它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与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
综合性学习的阶段目标有
(1)乐于探究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具有问题意识
(2)自主学习
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究
(3)主动参与
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地投身其中,善于与他人合作
(4)勤于动手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综合运用,整体发展能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综合性学习的形式
教师
集体教学
小组教学
个别教学
学生
参观法
讨论法
调查法
……
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
综合性
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自主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探究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开放性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要注意开发课内资源,还要利用好课外资源,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
四、普通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22版?)(书78)
小任务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任务群
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水平
学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