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2、体温测量:协助患者解开衣物,有汗应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水银端放置于病人腋窝深处贴紧皮肤、屈臂过胸加紧。
注意事项: (1)避免影响体温的各种因素,如运动、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坐浴、灌肠。(2)禁忌症:①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腔疾患、张口呼吸的患者禁忌测口温;②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出汗较多者,肩关节受伤或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禁忌腋温测量;③直肠或肛门手术、腹泻禁忌肛温测量,心肌梗死不宜测肛温。(3)测口温时,若患者不慎咬破体温表,首先应及时清除玻璃碎屑,在口服蛋清或牛奶,若病情允许,可进食粗纤维。
3、脉搏测量:协助患者手臂放松,手臂向上,护士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放在病人的桡动脉表面,计数30秒。
注意事项:(1)测脉搏前有剧烈运动,休息20—30分钟后再测量。(2)勿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的博动易与病人的脉搏相混淆;以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在桡动脉处,左手持表于眼前。(3)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乘以2;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1分钟。(4)脉搏短绌的患者,一名护士测脉搏,另一名护士听心率,同时测量1分钟,由听心率者发出“起”或“停”口令;记录为心率/脉率。
4、呼吸测量:测量脉搏后手仍然按在病人的手腕上,观察患者的腹部或胸部的起伏,一呼一吸为一次,计数为30秒。
注意事项:(1)测量呼吸前不必解释,在测量过程中不使患者察觉。(2)危重患者呼吸微弱,可用少许棉花置于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被吹动的次数,计时1min。
5、血压测量检查血压计。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者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 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者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厘米。 听诊器置于肱动脉位置。 按照要求测量血压,正确判断收缩压与舒张压。 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气,关闭血压计。记录血压数值。
注意事项:(1)定期检查、校对血压计。①测量前检查血压计:玻璃管无裂损、刻度清晰,水银充足无断裂,加压气球和橡胶管无老化、无漏气,袖带宽窄合适。②检查听诊器:橡胶管无老化、衔接紧密,听诊器传到正常。(2)“四定”:定时间、定血压计、定体位、定部位。
(3)袖带缠得太松,测得血压值偏高;袖带缠得太紧,测得血压值偏低。(4)袖带太窄,测得数值偏高;袖带太宽,测得数值偏听偏低。
(5)平心脏:手臂位置高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偏低;反之,则偏高。(6)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应重测。测量时,待水银柱降至“0”点,稍等片刻后再测量。
6、 取回体温计,读表正确(手不接触水银柱),放入含氯消毒液容器内。
7、 向患者告知体温、脉搏、血压值,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和呼叫器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