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少即是多》读书笔记
这本书针对当前经济低增长时代的新情况,提出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和全新幸福观,即“少即是多”——“少一点物质占有,多一些精神体验。”这是一种类似《断舍离》的使生活更轻松的人生整理术。尽管每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北欧自由生活方式并非只有住在北欧才能实现。如果现有的生活让你感觉不到幸福,只要放下负担,主动选择,你都可以尝试 Reduce(减少) —Reset(重新设定)— Rebuild(重建),去实行一种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一步步迈向真正的幸褔!
编辑于2024-01-01 17:51:48作者以认知科学为手术刀,层层解剖学习的底层逻辑,从刻意练习、间隔效应到心智模型,带你走出伪勤奋陷阱。书中没有鸡汤套路,只有经过验证的硬核方法论:如何用主动回忆取代重复阅读?怎样通过知识迁移实现举一反三?当一万小时定律遭遇脑科学实验,真相远比想象更震撼。这既是一本思维升级指南,更是一张高效学习的导航图——真正会学习的人,早就在用科学改写人生剧本!
生存、爱与被爱、自我价值的肯定、追求多样性,是人类的心理需求。挫败的根源,一是错误的信念、二是错误的行为,导致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本书强调所有蜕变始于信念改变,认为你相信什么,你就是什么样子。作者希鲁姆·W.史密斯是美国杰出的演讲家、畅销书作家和企业家,致力于帮助人们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
这是一本足以改变你思维世界的小书。在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书中作者将一门宽广、深奥的逻辑科学以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语言娓娓道来。它既没有刻板的理论教条,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而是一本必不可/多得的现实指南!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作者以认知科学为手术刀,层层解剖学习的底层逻辑,从刻意练习、间隔效应到心智模型,带你走出伪勤奋陷阱。书中没有鸡汤套路,只有经过验证的硬核方法论:如何用主动回忆取代重复阅读?怎样通过知识迁移实现举一反三?当一万小时定律遭遇脑科学实验,真相远比想象更震撼。这既是一本思维升级指南,更是一张高效学习的导航图——真正会学习的人,早就在用科学改写人生剧本!
生存、爱与被爱、自我价值的肯定、追求多样性,是人类的心理需求。挫败的根源,一是错误的信念、二是错误的行为,导致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本书强调所有蜕变始于信念改变,认为你相信什么,你就是什么样子。作者希鲁姆·W.史密斯是美国杰出的演讲家、畅销书作家和企业家,致力于帮助人们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
这是一本足以改变你思维世界的小书。在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书中作者将一门宽广、深奥的逻辑科学以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语言娓娓道来。它既没有刻板的理论教条,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而是一本必不可/多得的现实指南!
《少即是多》读书笔记
引言:生活富足≠感觉幸福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时代,从物质中去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
再把钱努力花掉,像这样用力“加速”的时代已然慢慢结束,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在新的时代,怎样生活才能幸福喜乐
多,不一定幸福
套用一句话:我挣了那么多的钱,为什么还过不幸福这一生
北欧人不够富有,着装朴素,使用旧物,劳动艰辛,有些地方甚至不通水电,但人们过得很幸福
过分地追求物质享受,很容易迷失自己
从物质中获得的满足感只能持续很短时间
选择的东西越少,越容易满足
《道德经》中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畋猎令人心发狂
“少即是多”的生活哲学
他所倡导的关于幸福的全新价值观重点在于,生活形态看上去很朴素,但内涵却极尽丰富
我们要根据具体的现实生活处境,灵活的调整自己的收入来源、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要建立一个既自由自在又富于流动性的简单生活形态
一、从加法时代来到减法时代
以前的幸福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在少时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我们的快乐往往来自于对金钱和物质的追逐和获取
可以为了家里添置彩电而欢欣雀跃,也会因为获得梦寐以求的自行车而开心良久
然而物质带来的新鲜感和兴奋感往往是短暂而浮躁的,只有持久的、发自内心的感触和体验才是幸福感的源泉
现在对幸福的思考
更何况现今物质资源丰富,想要得到并不是难事,又谈何从物质中获得幸福
该过减法生活的时刻已经来临,只有学会对物品进行舍弃和精简,追求内心体验过于物品添加,才能让人感到安宁和喜乐
二、尝试工作与生活泾渭分明的双城生活
什么叫双城生活呢
双城生活和我们过去的别墅生活是不一样的
别墅生活的概念是我在城里有一个不错的房子,我在郊外要有一栋豪宅,这个豪宅就是用来享受的
所以很多人为了得到郊外的这个豪宅,基本上这辈子就为这事努力了
事实上大量的人是工作到40岁50岁以后,他才有能力在郊外买一所豪宅
但这已经是幸运的人,大部分人一辈子也做不到
真正的双城生活
作的时候在较为方便的繁华地段
休闲的时候能够远离喧嚣
哪怕每一处居所都很简洁、朴素,只要能够满足正常生活需求
举例:北欧人基本上都是双城生活
他们在城里边有房子,他们工作生活在这
但是一到周末,他们就跑到郊外去住了
双城生活的好处
可以利用市中心与郊区的价格差生活,能够接触到新的刺激与体验
当社会环境发生改变时,这种充满弹性的生活也能让你有选择其一的权利
这样的生活方式就能让人感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充实
三、降低满足“阈值”,只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
幸福和阈值有关
阈值又叫临界值,是指释放一个行为反应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
举例
年少时的朱元璋家里很穷,常常饿肚子,有次饿晕在街上,一位老婆婆熬了一碗美味的“珍珠翡翠白玉汤”(烂豆腐、烂菜叶、剩饭)救了他的命
做了皇帝的朱元璋,尝尽天下美味珍馐,有次生病了什么也吃不下,想起了那碗珍珠翡翠白玉汤
御厨如法炮制后,却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
感悟
在一穷二白的时候,一碗残羹冷炙是美味佳肴
但当尝过山珍海味,当年的美味就不过如此了
阈值就像是水位,低的时候,人容易满足
当阈值随着拥有的资源而水涨船高,就很难产生满足感,或是满足的时间很短
而降低阈值,降低对物质的期待,幸福感就容易不请自来
经典名言
俗话说:“知足常乐”
《格言联壁》中说:“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弱水三千,只取瓢饮
选择简朴的生活,少即是多
如何减少阈值,收获幸福
真正的幸福,由日常生活里一点一滴不经意的悦感积累而成
无条件地舍弃
为了自由地生活,必须无条件地舍弃一些东西
举例
对于一两年都没有穿过的衣物,就可以捐赠或扔掉,为家庭腾出多的空间
《断离舍》中说
通过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从而让人变得开心
家里越整洁有序,心情越容易愉悦
详情可参考《断舍离》读书笔记
舍弃无用社交
舍弃一些无用社交,才让我们从忙碌的时光中抽离出来,让身心休养生息
举例
陈道明是娱乐圈的一股清流
他不爱社交,没事的时候,喜欢弹琴,画画,抄经,做手工
闲暇时光,他喜欢缝制各种包包,有时,夫妻同坐窗下,各忙各的,窗外落叶无声,屋内岁月静好
舍弃攀比
不要在意别人有的,而要看到自己拥有的,快乐才会常伴左右
无休止地攀比,只会拖拽我们滑入欲壑难填的深渊
举例
美国富裕流感
几年前,美国出现了一个社会问题叫“富裕流感”,也就消费传染病,大家相互攀比购物,如果比不过,就会自卑,然后产生购物冲动
为了维持富裕生活,他们增加工作时间,背负更多债务
然而这些由透支身体和负债构建起来的幸福,随着次贷危机的影响,幸福感随之下降
一弟子问师傅,生活太累,如何轻松
师傅回答:“累,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源于攀比。”
不依赖金钱,多花心思
作者认为,从物质中获得的幸福感是短暂的,从个人感觉和体验里得到的幸福才更为持久
把“没有钱”当做借口,问题将永远无解
既然没有钱,那就想想没有钱的活法
举例
如果因为降薪而烦恼,不如换一份工作,减少在外吃饭的次数,降低消费,或者搬到消费水平较低的地方
如果没有钱很难出国,我们可以变通想办法,申请奖学金,或者半工半读,都切实可行
如果没有钱,只要肯花心思,同样可以让生活变得有趣
比起金钱,更重要的是获得精神层面的充实感
可以培养一些爱好
读书、运动、书法、音乐、野外探险旅游等
其实不需要花太多,但是这些将更好地提升生活的乐趣,舒缓压力,放松心情
降低阈值,珍惜生活中的小确幸
小确幸,第一次是出现在作家村上春树文章中,它的意思是, 小小的确定的幸福
比起短暂的大幸福,长久且可持续的“小确幸”更让人感到满意
举例
下班骑自行车经过浓荫如密的小径,犹如穿越时光隧道,你突然觉得好浪漫
女儿画了一幅画送给你,你觉得没有白白辛苦
爱人偷偷帮你洗了内衣,你突然觉得好幸福
主动求变
升职并不能带来更为持久的幸福感,个人品牌和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才可能让幸福感持续下去
古话说:“变则通,通则久。”
作者告诉我们,要学会打破常规
一个人墨守成规,他的思维会变得僵化和呆板,所以必须主动寻求变化,常常采取一些建设性的破坏
举例
改换上班线路、尝试自己不爱的食物、逛一逛平时不感兴趣的商店
经常给视觉、味觉新的刺激,不至于被陈旧的常识所束缚
主动求变的另一个做法,是要创造“复业”
复业,是一种避险策略,即使失去任何一项工作,也不会对自己有太大挫伤
俗话说:“别在一棵树上吊死。”
把所有幸福寄托在一项工作中,不如多创几个“复业”。
很多“中年危机”就是这样,忠心耿耿为企业付出了最好的青春,到最后却被裁员,无路可退
五、如何获得新时代的幸福
所谓新幸福,就是摆脱金钱、时间、场所等外物的束缚,让我们重新拥有自由
1、 从“厉行节约”到“主动选择简朴”
幸福感最高的北欧国家民众并不是在生活上擅长自我约束、极度节约,而是在经过慎重选择之后,自发地决定要这样生活
从北欧国家的富裕阶层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就可以看出,这属于他们的“主动选择”
他们在物质上虽然简单,精神上却非常富足
将时间与金钱投入到积累人生体验和感受上,而不是消耗在对物质的追求里,就会收获精神层面的富足
而一旦养成简单的生活习惯,就会享受其中
2、 从“拥有金钱”变成“拥有时间”
无论是渴望金钱还是时间,都要弄明白自己到底“为什么想要”,并能轻松驾驭
如果不知道追求、拥有他们的目的,得到再多也没有意义
3、 与其追逐地位的提升,不如追求自由
如果一个人在公司得到提升,我们一般会认为他拥有了更高的地位,在一个充满竞争性的环境成为最后的赢家
但同时你要知道,他也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工作时间,更复杂的人际关系,更大的业绩压力
如果你换一种思路,只要你的工作能够令你充满成就感,并且可以让你在自己的专业上不断成长,那就是正确的选择
4、与其在一流企业就职,不如从事自由职业
做一名自由职业者不但在收入上有很好的回报,工作方式还很自由,比上班族要幸福的多。在美国,有四分之一劳动人口属于自由从业者
想要获得幸福,就要贴近工作的本质,从专注于工作本身的投入感和成就感中去寻找满足与自由
我们不是鼓吹大家都辞去公职从事自由职业,而是主张即便是一名上班族,我们也应该尽力创造一种可以自由发挥、决断的弹性工作方式
5、与其一味推销自己,不如提供帮助
如果在工作中低人一等,想要与更高级别的人平起平坐,就要学会不卑不亢、自爱自信
与其花力气自我推销,不如把精力投放在自我精进上,当自己能够为他人提供帮助时,就意味着你已经成功了一半
6、 做不依赖任何平台、靠实力说话的人
在名企身居高位,自然会让各界人士趋之若鹜,就连邻居都会心生羡慕:“你的工作真不错呢。”
但是不是你一旦离开公司,你的光环就会褪去
但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里,如果你能坚持学习,运用新媒体,那么过去你是否拥有地位和名声就变得不重要了
最后能够持续发光发热的人,一定是那些不依赖于任何平台,靠实力说话的人
7、 以愉悦的心态面对辛苦
辛苦的感觉来自“被迫而为”,而愉悦则来自于“主动想做”
只要我们具备调整心态的意识,就可能把他人眼中的辛苦变成我们全新的幸福
8、 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如果我们被固有的常识束缚,就不可能获得新的幸福
因为常识是过去的人所总结的经验,相信常识,自然也就很难从旧式价值观里脱身
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去想想“幸福到底是什么”,不要让那些物质主义影响到你
9、 小众市场更具消费力
无论是打工还是创业,都应该瞄准小众。小众更能汇聚力量,也更容易感受到品牌的热忱,销售成果当然也更加显著
10、 比起短视的加薪,更应重视个人品牌的积累
不要一味的追着眼前的东西跑,而要珍惜随之而来的际遇
在这个缺乏持续性的年代,唯一能够保证持续发展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及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促进个人口碑的提升
11、在咖啡馆、公园、健身房等场所办公
现代社会的工作方式,并非一定要局限于具象的办公室,成天关在里面做事
只要能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尝试移动办公未尝不可
不要拘泥于办公室的具体形式,可以把所有的场所都当成是自己的办公室
12、借助生活方式这个共同语言拓展自己的世界
掌握一门任何人都听得懂的“共同语言”非常重要
举例:运动、红酒、美食、文化或是历史方面的话题都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它标榜的是你的生活方式
13、比起短暂的大幸福,长久且可持续性的“小确幸”更令人感动
“小确幸”是这样一种幸福——虽然欲望本身并不庞大,但只要能让人确确实实的感受到,哪怕真的是微不足道,也足以让人把日子好好的过下去
真正的幸福,来自于自己的体验,它是由寻常度日间一点一滴不经意的喜悦感堆积而来
14、在方便快捷的时代,刻意追求一些“不便”
在这个方便快捷的时代,人需要刻意去追求一些“不便”
“不便”如果是被迫的,就会非常痛苦,而如果是主动选择,就可能乐趣多多,利于形成新的刺激,让满足感的阈值下降
15、比起金钱,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充实感
不管是从团队合作中获得成就感,还是拿着很低的薪水却能不断学习成长,只要工作这件事变得令人愉悦、充实,压力就会被逐渐化解
通过工作来让自己成长,就会不断发现新的挑战,使得工作意趣盎然,对未来充满信心
16、提高工作效率,改变“重量不重质”的习惯
高效工作能够带来成就感,而持续的成就感能够造就一个高满意度的生活状态
17、从“以他人为中心”转变为“以自己为中心”
在体验人生的过程中,如果缺乏足够的自我判断训练,就很容易被其他人影响
记得在漫长的时光里坚守自己想要的
18、改变每天既定的生活模式,享受变化
去寻求变化,喜欢变化,享受变化吧
一定会给你带来无数新的邂逅和全新的发现
四、“新幸福”的十个条件
享受工作
这和工资高低没有关系,而关乎工作是否开心,是否觉得有挑战性和成就感,能不能让你学到东西
不断成长、进步,并能为之感到满足
有关系亲密的朋友和家人
如果工作顺利,却没有可以亲密分享的家人和朋友,这谈不上愉快,更没有幸福可言
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这并不是说你必须拥有多么庞大的资产,或是必须有相当高的收入,只要可以满足自己安定的生活就可以了
身心健康
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灵才能全心全力的去工作、去生活、去奋斗、去进取
拥有富于刺激性的兴趣和生活方式
成年进入社会后,又习惯将人脉圈与利益圈捆绑在一起,但如果没有一两个让自己充分享受的兴趣,就无法拥有纯粹而不带功利色彩的社交圈
拥有一定的时间自由
拥有可以完全自行支配的时间,可以陪伴重要的朋友和家人
选择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
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有着怎样的活法,用心挑一个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关乎幸福
具备有效的思维习惯
总是推卸责任充当受害者的人,经常处于消极状态的人,习惯性寻找借口的人,被固有常识局限并难以突破的人,都很难邂逅幸福
能够放眼未来
幸福指数下降的第一原因,就在于人们看不到自己的未来,继而心生不安
感觉自己正在向目标迈进
循序渐进而又充满目标感的生活是踏实的,最幸福的感觉是永远在路上
书籍信息
作者: [日]本田直之
毕业于明治大学商学院产业经营系,在美国国际管理研究生院获得经营学硕士(MBA)学位
兼任日本财务学会董事、法人顾问会计董事、美国环球视野科技公司董事
副标题: 北欧自由生活意见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 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