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
《道德经》是一本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王弼版的《道德经》不仅传播量大,而且对道家学说的研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本篇思维导图是道德经46~54章读书笔记个人分享,可以收藏慢慢学。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本篇思维导图是关于论语第17章阳货和第18章微子的读书笔记分享,知识点很多,可以收藏慢慢学。
论语15~16篇读书笔记分享。《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圣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圣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圣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书籍简介
作者: [美] 莫提默·J. 艾德勒 / 查尔斯·范多伦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页数: 376
定价: 38.00元
豆瓣评分 8.4
内容简介-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
第一部分 主动的阅读
主动阅读:为获得资讯,求理解而阅读
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
阅读时提出问题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什么
作者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全部还是部分有道理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把书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为什么记笔记
让你保持清醒
主动阅读伴随思考,思考更适合用语言表达出来
记下自己的感想,有助于记住作者的感想
如何做笔记
在重点上画底线
在画底线处在画一条强调
在空白处画符号,强调十个以内重要内容
在空白处记下重要部分的页码
圈画关键词
空白处做笔记
三种方法
结构笔记——全书架构
概念笔记——作者观点
辩证笔记——讨论情景
第二部分 基础阅读:讲了什么
学习阅读的阶段
阅读准备阶段
会读简单读物
快速建立词汇
精炼前面所学技巧
第三部分 检视阅读:阅读理解
如何略读
先看书名页或序:了解主题
研究目录页:了解基本架构
检阅索引:评估涵盖哪些议题
书衣介绍:简介主旨
如何读难读的书
从头到尾读一遍
碰到不懂的跳过
读第二遍的时候,更好懂了
阅读的速度
用不同的速度读不同的书
用手辅助阅读,更专注
速度不可增加理解力
第四部分 分析阅读:咀嚼消化
找出这些书在谈些什么的四个规则
知道自己在读哪一类书
使用简洁语言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将主要部分按顺序和关联性列举出来
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诠释书的内容和讯息
通过书中的关键词与作者达成共识
找出重要单字
确认这些词最精准的意义
从关键句中判断作者的主旨
找出作者论述,用相关的句子重新架构出来
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未解决,其中哪些是作者认为无法解决的
像沟通知识一样评论一本书
批评式阅读的条件
读者先读完一遍,不要急着评论
避免争强好辩或盲目反对
区分真正的知识和个人的观点
理想化辩论满足的条件
注意辩论不带入情绪
把自己的前提和假设摊出来,知道自己的偏见是什么
理性,从对方立场来想
批评观点的标准
证明作者知识不足
证明作者知识有错误
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证明作者分析不够完善
第五部分 主题阅读:比较阅读
读有关主题的书并运行主题分析
五个步骤
找到相关的情节
浏览准备阶段的书,找出最相关的主题
你及你关心的主题才是基本的重点
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根据主题创造一套中立词汇
由你来建立共识,而不是你跟着他们走
厘清问题,建立主旨
建立一个中立主旨,列出一连串问题
多数作者能对问题提供回答
界定议题
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
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
分析讨论
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
议题之间的关系要界定清楚
第六部分 阅读的最终目标
增长心智
书的金字塔
跟你一起成长的书
把自己有特殊价值的书拿出来,帮助自己不断成长
主动阅读可以帮助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学习如何阅读,如何生活
当心智反应和书中经验合二为一,就不用再读
娱乐消遣或接受资讯
扫描一下即可
金句摘抄
心智就跟肌肉一样,如果不常运用就会萎缩。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和理解
对一本书来说,血肉和骨架一样重要
用你自己的话来说,是测验你懂不懂一个句子的主旨的最佳方法
阅读,是没有外力帮助,只凭内心的力量,玩味眼前文字,慢慢提升自己,把模糊的概念理解清楚的过程
最重要的就是要发现问题,或是找到书中想要回答的问题
要养成习惯,除了不断地运作练习之外别无他法
大多数人会以赢得辩论为目标,却没想到要学习的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