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药理学—肾上腺皮质激素药
药理学考试重点,总结了药动学、药理作用一应激反应、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禁忌症、用法和用量等。
人感染禽流感重点内容,人感染禽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且临床表现会随感染亚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轻症类似普通感冒,重症可出现肺出血、脓毒症、休克、瑞氏综合征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
牙拔除术重点内容,内容涵盖拔牙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拔牙创的愈合以及牙拔除术的常见并发症及防治。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口腔卫生保健重点内容,内容涵盖口腔卫生和口腔保健两大部分,刷牙注意事项:刷牙顺序一从一侧、刷牙时间一至少2min、刷牙次数一最好在餐后和睡前各刷牙1次,每天至少刷牙2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药
肾上腺皮质
球状带—盐皮质激素
束状带—糖皮质激素
网状带—性激素
糖皮质激素
药动学
吸收
口服、注射
分布
入血后90%与血浆蛋白和皮质激素转运蛋白结合
肝肾功能障碍→血浆蛋白+皮质激素转运蛋白减少→结合型药物减少→药效增强
雌激素→皮质激素转运蛋白合成增加→结合型药物增多→药效减弱
代谢
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只能用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
可的松、泼尼松(无活性前体药物)经肝转化→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有活性)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等肝药酶诱导剂与皮质激素合用时→加快其分解→增加用量
药理作用—应激反应
抗炎
特点
抗炎不抗菌(不能抗感染)—用于严重的感染
应用
急性炎症—减少渗出,缓解红肿热痛
慢性炎症—减轻瘢痕
机制
抑制炎症相关因子的基因转录
促进抗炎因子的基因表达
抑制炎症相关受体基因的表达
抗免疫
小剂量—抑制细胞免疫
大剂量—抑制体液免疫
抗毒
不能中和细菌毒素
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力,缓解中毒症状
迅速退热
减少内热源的产生
降低体温调定点对内热源的敏感性
稳定溶酶体膜
抗血液系统疾病—促进骨髓造血
增加红细胞、血小板数量
增加中性粒细胞数量(但功能下降)
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促凝血
减少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数量
抗休克
首选—感染性休克
维持糖皮质激素对儿茶酚胺的“允许作用”
减少NO过量生成
抑制炎症、免疫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欣快,激动,失眠
偶可诱发精神失常
儿童惊厥或癫痫
抗过敏,对下丘脑和垂体负反馈(非基因介导的效应)
可致医源性肾上腺皮质萎缩
临床应用
替代疗法—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生理剂量)
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过敏性疾病(大剂量,长程)
哮喘治疗一线药物
严重感染
应用目的
制止危重症状的发展→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
应用原则
与足量有效抗生素合用(以防加重感染)
短用(症状缓解即停)
先停(先于抗菌药停)
病毒和真菌感染一般不用(需要免疫力)
各种休克,感染性休克首选
血液病
解除炎症症状及抑制瘢痕形成
不良反应
持续超生理剂量使用引起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柯兴氏征)
满月脸,水牛背,腹部肥胖,四肢消瘦
皮肤菲薄,易于感染,不易愈合
高血压,高血糖,低血钾
食欲增加,消化性溃疡
负氮平衡(蛋白质分解>合成),骨质疏松、骨坏死
欣快,失眠,精神病,癫痫
诱发和加重感染
诱发和加重溃疡
诱发和加重胰腺炎和脂肪肝
诱发和加重骨质疏松、骨坏死
抑制创口愈合,影响生长发育
精神病、癫痫
糖尿病
高血压,青光眼
白内障(儿童易发生)
致畸(孕妇禁用)
停药反应
反跳现象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不全(停药症状)
原因
长时间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停药后出现的低激素状态
表现
低血糖,低血压,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情绪消沉
防治
尽可能避免长时间给药
逐渐减药,不可骤然停药
晨起给药,隔日疗法
禁忌症
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病毒、真菌感染)
骨质疏松、骨折愈合期
高血压,糖尿病,心肾功能不全
妊娠
癫痫、精神病
用法和用量
大剂量冲击疗法—急重症抢救
一般剂量长期疗法—抗自身免疫反应
小剂量替代疗法—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肾垂体功能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