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流行病学》
预习流行病学第一、二章,顺手做的思维导图,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 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和制定 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 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后面的章节会持续更新……
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类方法。描述性研究包含个案调查、病例报告、病例分析,现况研究和生态学研究。现况研究也叫横断面研究,分为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类型,得到的是患病情况,不能得到发病率资料,不适用于病程较短的疾病,不能得出有关病因因果关系的结论。
已经开始学习《病理生理学》啦,这是第二章 疾病相关的基本概念的思维导图,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流行病学
第一章 绪论
1、定义
是一门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和制定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现代医学三大组成部分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3、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性研究(按是否事先设立对照组分类)
描述性研究
横断面研究/现况研究/患病率研究
疾病监测/流行病学监测
生态学研究(以群体为观察单位)
提出假设
分析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研究)
队列研究/前瞻性研究/随访研究/纵向研究
检验假设
实验性研究(前瞻性研究)
临床试验(遵循随机、对照、均衡、重复、双盲原则)
现场试验(基本单位:个人)
社区干预试验(基本单位:整个社区)
证实假设
类实验
理论性研究
4、观察法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5、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防控疾病的发生
第二级预防
慢性非传染病的“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传染病的“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在疾病的临床期合理治疗疾病并防止伤残、延长寿命
6、流行病学的重要观点
群体观点、社会医学和生态学的观点、比较的观点、多病因论的观点、概率论的观点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1、疾病的三间分布
人群(人间)、时间、地区(空间)
2、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发病指标
发病率(一般为一年)
急性病调查,动态指标
罹患率(单位为日、周、月、一个流行季节)
续发率/家庭二代发病率(分子分母中不包括首发病例)
患病率/现患率/流行率
时点患病率
期间患病率
慢性病调查,静态指标
感染率
死亡指标
死亡率/总死亡率/粗死亡率
病死率
死亡率=发病率*病死率
生存率
累积死亡(发病)率
标化死亡比
潜在减寿年数
伤残调整寿命年
3、疾病的流行强度
散发
发病率维持在历年的一般水平
暴发
地区局限,时间短
流行
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大流行
迅速蔓延、波及面广、发病率远远超过流行的水平
4、疾病的分布形式
人群分布
年龄
性别
职业
种族和民族
社会阶层
行为
婚姻和家庭
时间分布
短期波动/时点流行
例:食物中毒、伤寒、痢疾、化学毒物中毒
季节性
季节性升高
例:呼吸道传染病
严格的季节性
例:虫媒传播的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
周期性
例:未普及疫苗时的麻疹
长期变动/长期趋势/长期变异
例:高血压
地区分布
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
居住地人群
迁入的外地人群
由本地迁出的居住地人群
当地动物中的本病发生情况
5、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出生队列分析
移民流行病学
区别
发病率
分子:一定时间内的新发病例数
横断面调查;静态指标;慢性病调查
例:癌症、心血管病、血吸虫病、肺结核
不适于做病因学研究
患病率
分子:调查当时的患病人数(包括观察期内的新旧病例)
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动态指标;急性病调查
适于病因学研究
患病率受发病率和病程的影响
由于治疗水平的提高,病人免于死亡但并未恢复,导致患病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