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旅游影响
旅游学概论旅游学原理书内旅游影响资料,介绍了 经济影响、 社会文化影响、 环境影响、可持续旅游发展等。
编辑于2024-02-26 22:03:27旅游影响
经济影响
优点
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旅游创汇的优点
换汇率高,旅游产品的成本低于外贸商品成本 (旅游出口:接待入境旅游)
结算及时:旅游出口采取预付和现付方式,即接待国立即得到外汇。有利于旅游接待国的资金周转与安全。
免受关税壁垒的影响:不存在此类问题。 为了控制进口商品的数量,进口国以调高进口关税
通过发展旅游业来赚取外汇,对于支援国际贸易、弥补贸易逆差、平衡国际收支是一种理想的办法
有助于增加内需和回笼货币
拓宽回笼货币渠道 (使市场通行货币量与流通商品供应量相适应)
商品回笼(商品出售)
服务回笼(服务赚钱)
财政回笼(税收)
信用回笼(信贷)
增加目的地经济收入
国际旅游:外来”经济“注入
国内旅游:地区财富再分配,调节地区购买能力的作用
帮助相关行业的发展
根本原因:旅游业的综合性,需要相关部门和行业配合和支持。支持旅游者消费多元化
表现形式: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招商引资,促进城镇化建设
最终结果:优化经济结构
增加政府税收
税收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资金来源
国际旅游者的税收:签证费、海关税、机场税、消费税
旅游业各有关营业部门:营业税、所得税、执照税
旅游各从业人员的个人所得税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相关部门也在发展,从而扩大税收
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通过实现地区间财富”再分配“
扩大就业机会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业,劳动密集型行业
旅游业中就业岗位层次众多,许多工作不需要很高的技术
缺点
有可能引起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有可能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弃农业从旅游业
过度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
旅游活动有季节性
加大供需之间的矛盾,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闲置或严重失业问题,从而给接待国地区带来严重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物质大降价
居民收入减少
旅游活动受制于市场(不可控性)
旅游需求取决于客源地居民的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和有关旅游的流行时尚。具有不可控性。一旦客源地居民的兴趣爱好发生转移将会影响旅游地的市场。
敏感性产业
供给方面——旅游需求受到政治、经济、社会、自然因素的影响。一旦这些因素发生不利变化,旅游需求将会大幅下降,造成严重经济和社会问题。
措施
旅游业的发展应加强宏观调控和总体规划的必要性,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盲目开发。对于应当开发和优先开发地区大力支持和扶植,不宜发展旅游业的应加以限制。
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旅游乘数
含义:用以测定旅游者单位消费(额)对旅游目的地各种经济现象的影响程度的系数。
经济效益
直接旅游收入:入境旅客在旅游目的国停留期间所有消费开支
漏损:纳税、储存、购买进口
间接效应:购买当地商品服务是相关行业发展
诱导效应:支付员工薪资随之购买当地商品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相当于间接的3倍。
继发效应
旅游乘数=直接+继发效应
类型
营业额或营业收入乘数
收入乘数:旅游者的单位消费额对旅游目的地净收入或居民家庭收入的影响
就业乘数:某一特定数额的游客消费所创造的全部就业人数。
影响因素
旅游收入的漏损量
1/1-c+m 1/s+m 1-L/1-c+m
目的地的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
作用
分析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的近期影响,为国家地区旅游政策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社会文化影响
优点
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
旅游活动的开展具有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有助于突破常规环境对思维的束缚,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爱国情怀
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和促进世界和平
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
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树立国家形象的有效手段
缺点(对目的地)
(旅游者的)不良的”示范效应“
社区居民模仿旅游者的生活方式
国际旅游发生后,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
崇洋思想泛滥
干扰目的地居民的生活
当地文化被不正当商品化
正确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主要目的是在澄清认识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发展旅游对于社会文化de积极作用,抵制和最大限度缩小消极作用。
环境影响
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开展导致环境变化产生影响
积极
使历史建筑和古迹遗址得到维护、恢复和修整
使休闲和娱乐场所及相关娱乐设施的数量得以增加
使道路、交通运输服务等基础设施得以改善
是旅游接待地区的环境卫生得以重视和维持
最终取决于当地社会的认可
消极
长期大量接待来访旅游客,会使当地历史古迹的原始风貌甚至其存在寿命受到威胁
旅游接待设施的过度开发和建设,会使当地原有的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大规模旅游活动的开展将加剧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损害和破坏
使水和空气的质量下降并使噪声增加
是人口密度增大,交通堵塞。造成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相对减少
可持续旅游发展
定义: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
三原则
要求人们以长远的眼光从事旅游经济开发活动
对经济不断增长的必要性提出质疑
要求确保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活动的规模不会超过旅游接待地区未来亦有条件吸引和接待旅游者来访的能力
内容
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的理解,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
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改善旅游接待区的生活质量
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
核心要点:
从长远观点出发,全面认识旅游的影响,在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开发旅游业和开展旅游活动的需要方面,实现代际平衡。
直接目标:
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实现维护旅游环境质量与保证游客经历质量之间的均衡
旅游目的地怎么做?
一方面: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旅游经历的追求
一方面:确保环境质量不会因此下降,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经济效益:当地社区参与和旅游收益在各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分配
社会效益: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环境效益:做到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利用
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旅游承载力
是指不至于导致当地的旅游环境质量,和来访游客旅游经历质量 出现不可接受程度的下降这一前提下,一个旅游目的地所能接纳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
决定着一个目的地旅游发展的规模极限
旅游用地和接待设施规模
物质环境承载力
生态环境承载力
社会承载力/心理承载力
基于承载力的目的地的旅游管理
预防和控制消极影响采取有效措施
端正认识:追求经济收益的同时,强化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加强旅游发展规划,防止超负荷发展
健全法制,加强管理
加强宣传教育,进行旅游伦理建设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旅游产业结构更加完善
旅游可持续发展
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旅游业管理科学化、法制健全化 、国际化程度加深
旅游业国际地位上升
我国旅游业发展战略类型
适度超前发展战略
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
可持续性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