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正式统一,收取六国兵器,迁徙六国富豪。把六国兵器重新铸成十二个铜人立于宫殿旁,被视为太平盛世到来。六国富豪迁入咸阳,原有影响力及财力大为削弱,也不能反叛。从政治和经济上稳定了国家。
创帝号,废谥号。由三皇五帝中,给自己称呼为皇帝,自称为朕,称为秦始皇。以区别以往的王。皇帝名称一直延用2137年,至袁世凯后废除。
建立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为文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直到明朝朱元璋时废止。御史大夫为副丞相,监察百官。太尉为最高军事长官,武官之首。),推行郡县制,完善军事、监察与谏官制度(公车上书,鼓励百姓上书谏言),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为小篆,未至普及就被隶书取代,汉代以后推行的文字都为隶书),货币只有黄金及铜钱。“孔方兄”一直使用到清朝末年。改善土地和户籍制度,开疆拓土,修建灵渠(连通珠江及长江水系,至今2200年仍然发挥作用)。
三公九卿制延续800年,至隋朝杨坚设立三省六部制终止。明朝朱元璋去掉三省,改为六部。周朝时为分封制,秦时改为郡县,郡的级别比县高。军事制度为秦朝根本制度,为统一作出贡献,但是大一统以后军事制度改动不大,太过严苛,不适用与民休养生息,导致最终的秦末农民起义。由李斯制定《秦律》,以法家思想治理天下,严刑峻法,轻罪重罚。著名的特点是连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