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汉武大帝全传林文力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篇关于汉武大帝全传 林文力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思维导图,该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通过描述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和民族关系等方面的活动和成就,试图客观反映汉武帝波澜壮阔的一生。
编辑于2024-03-05 10:49:37这是一篇关于汉武大帝全传 林文力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思维导图,该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通过描述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和民族关系等方面的活动和成就,试图客观反映汉武帝波澜壮阔的一生。
这是一篇关于秦始皇全传 林若初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十章 权臣当道二世亡,第九章 身死沙丘遇变局,第八章 苛政虐民失人心,第七章 宣誓权威游四方,第三章 王风初显欲亲政,第六章 修明法度定律令,第五章 削平群雄灭六国,第四章 大权在握任能臣,第二章 落魄王孙遇贵人,第一章 赢秦变法终崛起。
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从细微处读懂真正的古代中国,就像是一台显微镜,通过检验一滴血、一个细胞的变化,来判断整个人体的健康程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汉武大帝全传 林文力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思维导图,该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通过描述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和民族关系等方面的活动和成就,试图客观反映汉武帝波澜壮阔的一生。
这是一篇关于秦始皇全传 林若初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十章 权臣当道二世亡,第九章 身死沙丘遇变局,第八章 苛政虐民失人心,第七章 宣誓权威游四方,第三章 王风初显欲亲政,第六章 修明法度定律令,第五章 削平群雄灭六国,第四章 大权在握任能臣,第二章 落魄王孙遇贵人,第一章 赢秦变法终崛起。
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从细微处读懂真正的古代中国,就像是一台显微镜,通过检验一滴血、一个细胞的变化,来判断整个人体的健康程度。
汉武大帝全传 林文力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传奇少儿故事多
汉武帝刘彻,母亲王娡,怀孕时“梦日入怀”,父亲汉景帝同时梦到红毛猪下凡,是大贵之兆,于是为其取名为“彘”。四岁时聪明稳重,被封胶东王。
“金屋藏娇”——姑姑馆陶长公主手握重权,只有一女叫刘阿娇。王娡与馆陶长公主做了儿女亲家,成了同盟,由长公主出面,打败了太子刘荣及其母亲栗姬,保举刘彻于7岁成为太子。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王娡极有心计,刘彻也是聪明、会察颜观色能说会道的孩子。
打败梁王,坐稳太子之路。博文强识,学习百家思想。9岁改名为彻,意思是懂的多,思想清楚明白。
第二章 少年天子显身手
16岁继承帝位,召集有学有才之士来朝中发表看法,召来了儒学大家董仲舒。董仲舒主张天人合一、大一统、独尊儒术等思想,受到了刘彻的肯定和赏识,在全国推行儒家学说。
儒学与窦太后的黄老思想相违背,与皇室旧族的利益有冲突,被强行叫停。刘彻年轻无实权,开始低调韬光养晦。
刘彻的姐姐平阳长公主府中的歌女卫子夫成了新宠,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全家都入朝为官,最出名的是弟弟卫青。
6年后,窦太后去世,刘彻开始树立儒学地位,置五经博士,兴办国立太学,在全国推广儒家思想。地方开始建立统一教育体系。公孙弘、贾谊是有名的博士,全国学风兴起,打破官员垄断,使平民有入仕途径。
第三章 中央集权施铁腕
削弱相权—丞相一职多为忠厚耿直的功臣担任,相权与皇权逐渐冲突。刘彻把丞相职权收回,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丞相成了传话筒和执行者,到了后期基本成了替罪羊。
建立内朝——成立中书令,由宦官担任,避免内外乱政。形式为后代的内阁雏形,为皇帝直接管理,与外朝丞相分管内外,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继续迁徙豪强到关中地区,打击作奸犯科的大族,任命酷吏,大力治理地方,起到了保护农民,维护治安的目的。
削藩—汉景帝时期晁错提出并实施,引发“七国之乱”,以晃错被诛杀后叛乱依然未停,景帝派兵好不容易压制。到汉武帝时期,各诸侯国尾大不掉,对皇权造成严重威胁。刘彻采取主父偃意见,实行“推恩令”,改分封制为世袭制,从内部分化各诸侯。对反叛的诸侯一律严惩,取缔封国,设郡,统一归中央管。大大削弱是诸侯实力,加强中央集权。
改变选人用人机制—打破以富、贵、亲为旧制的用人方式,以公车上书、察举、选孝廉、太学养士等方式,培养和选任有才能的人进入中央和地方,对巩固皇权开创盛世十分有效。酷吏——坐稳江山的打手,以张汤为主要人物,名为监察御史,实际对全国豪强大族和普通百姓严刑峻法,曲意逢迎上意,以酷掩贪。
第八章 远征西域定三边
前138年,张骞通西域—本意是联络大月氏对抗匈奴,中途被匈奴扣留十余年,后逃跑,经过大宛国、康居国后到达月氏。但月氏距离大汉实在太远,拒绝与汉合击匈奴。张骞考察了周边各国的风土人情后回国,前后历时12年。前115年,张骞出使乌孙等西域各国,各国都派使团到汉朝朝见进贡,从此汉与西域各国建立了联系。“丝绸之路”初具雏形。
设立张掖、酒泉、武威、敦煌郡。征讨大宛,引进葡萄、汗血宝马。征讨东越及南越,把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加进版图。对东南沿海地区的治理进一步加强。征讨西南夷,出兵朝鲜,设郡县,使中国版图进一步扩大。
第九章 倡导汉赋重科技
汉武帝喜好读书,大力搜集遗留下来的古书并命专人整理收藏。为司马迁写《史记》、刘向创造目录学说创造有利条件。
司马相如——西汉大文学家,擅长写赋,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天。《子虚赋》、《上林赋》都十分有名。东方朔——以文学得官,诙谐自省。汉武帝本人也擅长写赋,《李夫人赋》流传至今。
设置乐官——乐府,重视礼乐教化,对诗歌、谱曲贡献很大,有著名的音乐家李延年《佳人曲》。改正朔、易服色——设置历法,实施太初历,基本明确了二十四节气、一年有365天、闰月闰年、十二时辰等。根据战国时期齐人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即土木金火水循环,秦为水德,属黑,为数字6,主刑杀,以严刑峻法产国。汉朝为土德,尚黄色、为数字5.
第十章 求仙访道重祭祀
封禅泰山,“山呼万岁”,从此“万岁”成了皇帝专用名词。广招方士,求仙东海,想要长生不老,一直不得所愿。晚年醒悟过来,遣散方士。
第十一章 晚年悔过轮台诏
大兴士木、穷奢极欲、好大喜功、喜好女色,尤爱歌舞和打猎。
陈阿娇因巫蛊之祸被废,幽禁长门宫。卫子夫成为皇后并生太子刘据。刘据性格谦和宽容,与汉武帝大不一样,并不受宠。朝堂上形成太子党与皇帝党,随着卫青、霍去病等卫氏靠山的去世,卫家逐渐败落。宦官和酷吏构陷太子,使父子离心离德。后奸臣江充捏造巫蛊案,汉武帝大怒,太子刘据被逼造反兵败自杀,卫子夫自杀。
受巫蛊之乱死了很多人,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刚刚出生就被关进天牢,由牢头丙吉照顾而未死。汉武帝查清真相后追悔莫及,建造思子宫。长年征战及天灾人祸使大汉王朝迅速衰落,汉武帝反思自己的过错,下罪已诏,称为《轮台诏》,重视农桑,开始休养生息。
杀母留子——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为防外戚干政杀死钩弋夫人。立霍光等5人辅政。汉武帝死后葬于茂陵,为汉代帝王中最大的陵墓。
夜郎自大
李夫人成语:倾国倾城、姗姗来迟、绝世佳人
第七章 马踏匈奴定北境
匈奴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野蛮凶悍,中原人对之闻风丧胆。冒顿单于继位后,对汉朝形成巨大威胁。马邑之谋——打开以武力对抗匈奴之门。汉武帝发兵30万,埋伏在马邑附近。由于计划不周,经验不足,匈奴未进包围圈而逃跑。
卫青为大将军,其三子均被封侯。侄子霍去病18岁首战即胜,崭露头角。后卫青与霍去病一同为抗击匈奴主要将领,最终把匈奴主力击败。
苏武牧羊——坚贞不屈的忠义之士。作为出使匈奴的使者,被流放到北海十九年,直到汉昭帝时才回国。
第四章 改革军制抓兵权
扩充禁军——选任精兵建立期门郎和羽林军归皇帝直接管辖,三辅、执金吾、卫尉形成三级军事系统,加强皇权统制。完善军队体系,扩充兵源。
第五章 经济天才解危机
汉初轻傜薄赋,与民生息为汉武帝留下了60年的宝贵遗产。汉武帝穷兵黩武,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只用20年就没钱了。汉武帝开始改革币制,黄金不动,把铜制币一改再改,三铢钱、四铢钱、最终由中央统一制作铜钱五铢钱,禁止民间私自铸造。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将铸币权集中到中央,规范了货币的使用标准一直沿用到隋朝。
算緍、告緍制度——由于国库空虚,鼓励举报有财产的人。把中产阶级、高利贷者从农民及奴隶身上剥削的财物收归国有。副作用也很明显——物价飞涨,钱财贬值。商业手工业一度废弛。后期引发官商勾结
盐铁官营——把制盐、冶铁收归国有。均输平准——把上供的物资运输到皇宫,就近就便原则,减少了运费,增加了物资的质量和实际价值。实际是官府与商争利,平抑物价,贱买贵卖,国家利润不断增加,这两项措施使汉朝有粮有钱,逐渐富裕。榷酒酤——垄断制酒卖酒,利益全归中央。
第六章 惠民施德兴水利
龙首渠——又称坎儿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地下水渠,位于陕西,灌溉良田。白公渠——在郑国渠基础上修建,沿用至1106年,为沿岸百姓带来很大利益。
移民屯垦——在卫青、霍去病把匈奴打跑后,对大漠地区垦荒戍边,兵民结合。赈恤灾民——水灾、蝗灾、旱灾等贫民、饥民、流民进行抚恤
尊老重孝、赈恤灾民、释奴郝罪。汉武帝重视农业,七次下诏尊老敬老
重法治、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治国理念,在全国推广,同时兼收并蓄,吸收法家、纵横家等思想和人才,共同治理国家。
金屋藏娇——造座大金屋,给阿娇住。7岁小儿的话,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也许是真聪明也许是母亲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