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由于缺乏对外的文化教育交流,自身也不注意变革,到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教育依然保持传统封建教育的特点,甚至呈现病态发展的景象。
这张思维导图讲述了教育心理学-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系统归纳了基础理论、罗杰斯的人本理论等知识,方便大家记忆和学习。
这是一张有关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的思维导图,详细的归纳了思想渊源、理论取向、基本观点、应用等内容。
这是一张关于学习及其理论--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的思维导图,归纳了早期的认知主义、认知-发现说、有意义接受说、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马克思主义原理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第九章 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教育改革措施
太平天国的教育
对儒学的批判
禁书衙
文风、文字
文风:主张简体字
文字:文以纪实
科举
内容
废除四书五经中出题,突出策论
对象
废除门第、籍贯的限制
开设女科
建立了普及教育组织,改革教育内容
设两(未实施)
编写教材,学习西学 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宗教教育
评价
动摇
教育平民化
经世致用
普及教育
教会学校
洋务运动前---兴起、发展 新文化运动后---收回教育权运动
代表性学校
英华书院:第一所面向华人招生(马六甲)
马礼逊学堂:第一所本土
宁波女塾:传教士办的中国第一所女学
机构
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改组:中华教育会
课程
宗教、外语、西学、儒学
发展
初期:规模小,有的学校免收学费
后期:规模大,分初中高 学费高
性质
产物、不能独立的表现
影响
进程、特征
开拓视野
新式学堂的教师来源
改革派的教育主张
代表人物:龚自珍、魏源
教育思想
不拘一格降人才
社会发展 单一---多样化
改科举---多类型人才
复兴经世致用的学风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教育改革
兴办学堂
目的
内容:西文、西艺、四书五经
类型
外国语学堂: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
简介
被动开放的产物,我国第一所官办的新式学堂
初期:英文馆、天文馆、算学馆
中国近代最早的化学实验室、博物馆
并入京师大学堂
特点
教育目的
课程内容
组织形式上:班级授课制(中国最早)
教育方法: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
意义
领头羊作用---洋务学堂开端---近代教育开端
北京---社会关注的焦点
军事学堂:福建船政学堂
福建船政学堂
简介:左宗棠1866---近代第一个最大的轮船工厂---造船+人才培养
宗旨:习学洋技
培养造船和驾驶人才
分为
前学堂:造船
后学堂:驾驶人才
后期
绘事院:制作图纸
艺圃:在职培训学校
近代在职教育
时间最久、最成功
摇篮
实业技术学堂
新旧杂糅
新特点
教育内容:西文、西艺为主--学以致用
教育组织形式
教育方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
办学性质:专科性学校
旧特点
缺乏全国性整体规划+学制系统
四书五经
管理
封建官僚习气,效率低下
受洋人挟制
中国近代教育化
动摇瓦解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
留学教育
幼童留美
奏请人:容闳
30---4年120---15年
结果:失败,中途撤回
留学教育的先河
新型知识分子
派遣留欧
奏请人:沈葆桢、李鸿章
学生来源
结果
海军将领
造船人才
中国海军教育事业
外交、实业人才
名副其实的一步
传统教育
新式人才
思想解放
张之洞--中体西用
简介:《劝学篇》全面、系统阐述---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内篇:中学(旧学)---四书五经、三纲五常
外篇:西学(新学)---西政、西艺、西史
联系: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可偏废
历史作用
西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引进西方科学与制度
启动近代教育步伐,打破旧学说
传统教育价值观 扫清障碍
局限性
根本目的:维护--- 阻碍维新运动+中国思想启蒙运动
没有克服中西学内部的矛盾,直接嫁接,必然引起二者内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