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房奴: 房贷在二三十年的利息总是和房产价值差不多,这是精算师演算的结果
定投的策略
1、标的是什么
2、长期究竟是多久
3、定期究竟是多长的间隔
4、每次投入至少多少金额
5、出现意外时,怎么办
定投标的:那些在交易市场上可购买、可交易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或者是可以在交易市场上购买的指数型基金、ETF等等
如何选择股票: 直接选择市场上所有人都最看好的股票。
在深交所买万科,上交所买茅台,纳斯达克买苹果,港股就是腾讯
有没有只涨不跌的标的
巴菲特推荐普通人购买 标准的普尔500指数,对应沪深300
没有只涨不跌的标的,只有长期来看只涨不跌的标的
交易市场对那些长期投资者来说不是零和游戏,因为他们的增长主要来自经济增长,不是他人短期亏损。
定投是长期持续投入的行为,所以标的必须满足长期看涨的属性。
债券、黄金、房产 都不是合格标的,以及巴菲特的科技股
学英语,每天早上朗读一小时,比啥都强。英语学不好,很简单就是说少了
写作,就是提高阅读量
所有人都应该培养主动型人格
主动的人为自己工作。
被动的人潜意识就会分清楚什么是自己该干的,什么是跟我没关系的
主动的人不会糊弄自己,应该对的起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一切独立思考者都是主动的,自发的去发现问题,自发验证结果,以及调整、纠正
一切学习能力差、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差,分析能力、行动能力匮乏,都是属性被动的结果
大多数主动的人,不知道边界
大部分的有效关系,都需要其中一方的主动,两个被动,就慢慢断了联系。
为了有效社交,必须把自己变成一个在这方面主动的人。
主动的第一个边界是自己
在自身范围内,一切都应该采用主动态度。
在自身范围之外,超出主动边界之后,主动产生的可能是副作用。
比如,家长“我们这一代已经这样子了,”寄希望于下一代
家长应该主动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主动的第二个边界是控制范围
一些事上,技巧百分之百的作用,另一个极端上,只有运气才100%
定投的人,最珍惜的是自己的场外赚钱能力,因为那是一切增长的基础
凡事能对你产生重大影响的,都不是你能控制的,决定性因素,都在你的主动边界之外
驾驭趋势的最优策略,是主动的被动
绝大多数的平庸,根源是把时间浪费在与趋势无关的选择上
一个决策是否重大,是否有意义,只看一个衡量标准, - 它是针对趋势的选择吗
所谓教育,就是一个个体所在的系统想让他变成什么样子
每个人都深处环环相扣的系统中,圈子、文化、社会、国家、世界
基金分两种,主动型和被动型
投资的周期越长,被动的优势越大
投资的额度越大,被动的优势越大
信命这件事,无非是以为过去必然影响将来
真正主动的人完全不信命,因为会通过简单正确的逻辑思考发现,有时候我们可以彻底切段过去与将来那看似必然的联系
所谓的完全不信命,尽量不让自己过去中不好的部分影响到自己的未来
对于长期的理解,决定你的结果
人么,越是对现状不满,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是强烈。希望马上摆脱
经济周期正在逐步缩短
康波
一个上升加一个下降,构成一个周期
判断趋势,至少需要2个周期
信息的高速流动,使得全球化协作连贯更为容易,危机不断产生,但修复速度越来越快
一个波动周期大约是3-5年,7年左右已然是2个大周期了
对长期的理解,决定随后很多结果:
你的 投资标的值得拥有两个大周期以上吗?
你的定投行为,如何持续2个周期以上?
理解长期的价值,主动边界内外的决策会发生变化
这个人或这件事,在2个大周期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两个大周期之后的我会变成什么样子?
两个大周期之后的我应该如何面对同样的人或事?
在自己的主动边界之外,运用认知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强迫自己看到主动边界之外的趋势在边界内外发生的作用,进而得到修正之后的思考结果,竟然能够改变自己内在的心态和外在的状态。
普通人的极端优势
巴菲特的钱,是零成本甚至负成本。因为绝大部分钱,都是来自他的保险公司提供的几乎没有时间限制的钱
愚蠢和愚昧的区别以及被动聪明
被动的聪明是指,一个人可能并不聪明,但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式行动,以至于随后的以为决策和行为都自动变的更聪明
有伟大的目标和没有伟大的目标,会让你身处在镜像世界中截然相反的两侧
粗暴好用的方法:
为自己想做、正在做的事情拼命赋予伟大的意义
镜像外另一侧的众生相
最大的问题:是投资者买了他根本不懂,也根本无法判断合理价格的标的
无论涨跌,无法判断是否合理。
出手的依据,只不过是所谓的 跟着感觉走
最惨的半吊子,是明明做了长期决策,却最终半途而废的人
我必须想办法把同一份自己的时间卖出许多次-写畅销书就是这样的方法
总结
在你的主动边界之内,不断增强心理建设,并且拼命想办法在场外赚钱
与此同时,在主动的边界之外,主动地选择一个绝对值得长期持有的标的,用你在场外赚到的钱,定期投入。
长此以往,你就可以借助趋势产生的神奇的被动力量,摆脱阶级固化的舒服,获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