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主要包含法律基础、法律主体、法律责任等。欢迎点赞收藏!
编辑于2024-03-14 17:43:53总论
法律基础
法的渊源和分类
法的主要渊源
宪法(根本大法、最高效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法律(XX法)
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行政法规(XX条例)
国务院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XX地方XX条例)
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州、自治县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务委会批准
特别行政区的法
基本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规范性法律文件:特别行政区报人大常委会备案
规章
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 地方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
国际条约
属于国际法而不属于国内法的范畴
法的效力范围
时间效力
生效
明确规定一个具体生效时间
规定各种条件后开始生效
终止
明示终止
默认终止:新法优于旧法,后法优于前法
溯及力
新法对其生效前发生的行为和事件是否使用。 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我国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空间效力
域内效力
全国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均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局部
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民族自制地方制定的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在其管辖范围内有效
域外效力
对人的效力
中国公民
在我国领域内一律适用中国法律
在国外既适用中国法律,又适用居住国法律。发生冲突时,应遵循国际条例,协定和国际惯例解决
外国人
在我国领域内适用中国法律,除非在刑事领域内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
不享有选举权、担任公务员的权利,不承担服兵役的义务
法的效力冲突及其解决方式
一般原则
根本法优于普通法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新法优于旧法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特殊方式
法律之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行政法规之间由国务院裁决
谁制定,谁裁决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不一致时
国务院认为适用法规则用法规
国务院认为适用规章,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法的分类
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
根本法和普法
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
一般法和特别法
根据法的内容
实体法和程序法
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
国际法和国内法
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
公法和私法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变现形式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法律事实
法律事件
概念
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分类
自然现象(自然事件、绝对事件)
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或者生老病死、意外事故等
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相对事件)
社会革命、战争、重大决策的改变等
法律行为
概念
法律关系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行为
分类
是否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
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
积极行为(作为)
消极行为(不作为)
取得权利是否需要支付对价
有偿行为
无偿行为
作出意思表示的主体数量
单方行为(遗嘱、行政命令)
多方行为(订立合同)
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
要式行为
非要式行为
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
自主行为
代理行为
事实行为
概念
与法律关系主体的意思表示无关,有法律直接规定法律后果的行为
分类
无因管理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侵权行为、违约行为、遗失物的拾得行为、埋藏物的发现行为
法律关系
三要素
主体
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与国家
内容
权利
义务
积极义务:缴纳税款
消极义务:不得毁坏他人财产
客体
物、人身、人格、智力成果、信息
法律主体
法律主体的分类
自然人(生物学上的人)
范围:中国公民、居住在中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证据>证明>登记
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 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
法人
法人制度概述
法人设立中的责任承担
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
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产生的民事责任,第三人有权选择请求法人或者设立人承担
法人未成立的,其法律后果由设立人承受,设立人为二人以上的,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律承担后果
以法律代表人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
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伤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法人的合并
其权利和义务由“合并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法人的分立
其权利和义务由“分立后”的法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人的解散和终止
解散
法人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法人的权力机构决议解散
因法人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法人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证书被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终止:法人资格的丧失
法人解散
法人被宣告破产
法律规定的其他原因
法人的清算
清算期间法人存续,但是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活动
清算结速并完成法人注销登记时,法人终止 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清算结束时,法人终止
法人的分支机构
法人的分类
营利法人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非营利法人
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
捐助法人
宗教活动场所法人
特别法人
机关法人
农村集体经济法人
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
非法人组织
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
国家
法律主体的资格
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扣篮”这个动作谁都有权去做
能否扣篮成功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8周岁 无障碍 成年人
≥16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无障碍 未成年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8周岁(含)-18周岁 未成年人
≥18周岁 不能完全辨认 成年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8周岁 未成年人
≥18周岁 不能辨认 成年人
8周岁(含)-18周岁 不能辨认 未成年人
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等
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
醉酒的人犯罪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满12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
已满75周岁的人过失犯罪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
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可以从轻或减轻或免除处罚
又聋又哑的人
盲人犯罪
不负刑事责任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
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注: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行政责任
行政处罚(针对外部相对人)
警告、通报批评(声誉罚);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行为罚);行政拘留(人身自由罚)
行政处分(针对国家工作人员等相对人)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撒职、开除
刑事责任
主刑
管制
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总和刑期在35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附加刑
罚金、剥脱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