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DLT 1476-2015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解析,包含安全帽、 安全带、 安全绳、 速差自控器、自锁器、 缓冲器、 导电鞋等。
这是一篇关于GBT 27431—2023合格评定 测量设备期间核查的方法指南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总则,5 期间核查的文件和记录,6 设备计量特性的期间核查,7 设备功能性和安全性的期间核查。
这是一篇关于仪器期间核查基础知识培训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期间核查定义,期间核查目的,期间核查依据,哪些设备/情况下需要做期间核查?,问题一设备维修后不需要做期间核查吗?,问题二为什么不对所有的设备进行期间核查?
这是一篇关于CMACNAS实验室8大计划11大知识点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室八大计划,一、四个唯一性标识,二、十大岗位设置,三、33211要素,四、技术委员会,五、电子文件和电子记录应做到“三个加”,六、三种更改,七、单位关键岗位,八、实验室需要授权的 5 类人员,九、人员培训的五种形式,十、期间核查的方式,十一、实验室持证上岗的人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DL/T 1476-2015 电力安全工器具 预防性试验规程-6.1
6.1 个体防护装备
6.1.1 安全帽
6.1.1.1 外观检查
永久标识和产品说明等标识应清晰完整:安全帽的帽壳、帽衬(帽箍、吸汗带、缓冲垫及衬带)、帽箍扣、下颏带等组件应完好无缺失。
帽壳内外表面应平整光滑,无划痕、裂缝和孔洞,无灼伤、冲击痕迹。
6.1.1.2 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6.1.1.3 试验方法
冲击性能试验方法按 GB/T2812 进行。
耐穿刺性能试验方法按 GB/T 2812 进行。
6.1.2 安全带
6.1.2.1 外观检查
商标、合格证和检验证等标识应清晰完整;各部件应完整无缺失、无伤残破损。
6.1.2.2 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2,试验后应无变形或破断。
6.1.2.3 试验方法
静负荷试验连接形式见附录 A图A.1,按表 2所列种类、对应的静拉力和时间,拉伸速度为100mm/min。
6.1.3 安全绳
6.1.3.1 外观检查
绳体应光滑、干燥,无每变、断股、磨损、灼伤、缺口等缺陷;各部件应顺滑,无材料或制造缺陷,无尖角或锋利边缘;护套(如有)应完整、无破损。
6.1.3.2 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3。
6.1.3.3 试验方法
静负荷试验方法按 6.1.2.3 进行。
6.1.4 速差自控器
6.1.4.1 外观检查
外观应平滑,无材料和制造缺陷,无毛刺和锋利边缘;各部件应完整无缺失、无伤残破损。
安全识别保险装置(如有)应未动作。
用手将速差自控器的安全绳(带)进行快速拉出,应能有效制动并完全回收。
6.1.4.2 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4。
6.1.4.3 试验方法
将速差器钢丝绳(或合成纤维带)在其全行程中任选5处,进行拉出、制动。
6.1.5 自锁器(含导轨式、绳索式)
6.1.5.1 外观检查
各部件应完整无缺失;本体及配件应无日测可见的叫凸痕迹;本体为金属材料时,无裂纹、变形及锈蚀等缺陷;所有铆接面应平整、无毛刺,金属表面镀层应均匀、光亮,不允许有起皮、变色等缺陷;
本体为工程塑料时,表面应无气泡、开裂等缺陷。
自锁器上的导向轮应转动灵活,无卡阻、破损等缺陷。
6.1.5.2 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6.1.5.3 试验方法
6.1.6 缓冲器
6.1.6.1 外观检查
各部件应平滑,无材料和制造缺陷,无尖角或锋利边缘。
织带型缓冲器的保护套应完整,无破损、开裂等现象。
6.1.6.2 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 3,其中施加静拉力为 1200N。
6.1.6.3 试验方法
6.1.7 导电鞋
6.1.7.1 外观检查
鞋体内外表面应无破损。
6.1.7.2 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 5。
6.1.7.3 试验方法
直流电阻试验按GB 21146进行。
6.1.8 个人保安线
6.1.8.1 外观检查
线夹完整、无损坏,线夹与电力设备及接地体的接触面无毛刺。
导线无裸露部分,导线外覆透明护层应均匀、无龟裂。
6.1.8.2 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6。
6.1.8.3 试验方法
采用电流—电压表法的直流电压降法方式来测量,试验电流应不小于30A。
按测量的各接线鼻间长度与直流电阻值,计算每米的电阻值。组合式测量接线示意见附录B图 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