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皮肤性病学005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皮肤性病学005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思维导图,总结了荨麻疹类皮肤病、湿疹、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治疗等。
编辑于2024-03-25 19:01:59第5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第一节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
【定义】是由于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皮肤黏膜接触部位产生的急性、亚急性、慢性炎症反应
【病因和发病机制】
1.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①无任何变态反应机制参与,而是接触物因本身具有强烈刺激性/毒性而引起直接刺激的结果;
②足够浓度、足够接触时间下,对任何人而言均可发生;
③无一定的潜伏期;
④皮损多局限于直接接触部位,境界清楚;
⑤停止接触后皮损可消退
2.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①接触物(半抗原)本身无刺激性,皮肤与之接触后多无不良反应; 但少数具有特殊过敏体质的人在接触后,经过一定时间潜伏期(4~20d),再次接触同样致敏物时,接触部位的皮肤黏膜可发生变态反应性炎症(一般是Ⅳ型超敏反应);也有因长期反复接触而敏感反应越来越轻,以至于再接触时不再发生反应(硬化(hardening)现象);
② 皮损往往广泛、对称性分布;
③易反复发作;
④皮肤斑贴试验阳性
3.光毒性&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少数化学物在接触皮肤后需经一定的日光(紫外线)照射后才可引起皮炎;其中,当皮肤接触一定量的光敏剂(如补骨脂),继而照射适量光时,人人均可发生光毒反应(称为“光毒性接触性皮炎”);由免疫系统参与的光敏反应则称为“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临床表现】
急性
起病较急;皮损多局限于接触部位
典型表现:境界清楚的红斑,形态和接触物有关;其上有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明显并出现水疱/大疱,疱壁紧张、内容清亮,破溃后呈糜烂面,偶可发生组织坏死;自觉瘙痒/灼痛,搔抓后可引起远隔部位产生类似皮损,少数可有全身症状;去除接触物后经积极处理,一般1~2w内可痊愈,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
亚急性
接触物的刺激性较弱/浓度较低;表现为轻度红斑、丘疹,境界不清楚
慢性
长期反复接触可使局部皮损慢性化;表现为皮损轻度增生和苔癣样变
特殊
化妆品皮炎:接触化妆品/染发剂所致急性、亚急性、慢性皮炎
尿布皮炎 (napkin dermatitis, diaper dermatitis):是由于尿布刺激(特别是粪便中的酶类)引起婴幼儿尿布接触部位(臀部、外阴、股部)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或糜烂;边界清楚,形态和尿布包扎范围一致;易继发念珠菌和细菌感染,可反复发作
漆性皮炎:油漆或其挥发性气体引起的皮肤致敏,多累及暴露部位
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空气中的化学悬浮物(如喷雾剂、香水)导致暴露部位(如上眼睑、面部)的炎症
【鉴别诊断】
注意鉴别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治疗】
第二节 湿疹(eczema)
【病因】复杂且有个体差异;过敏体质是最重要的内因,可能和遗传因素相关;外因可能和本病的发生和加重相关
【病理】
急性湿疹
表皮内海绵形成;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慢性湿疹
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明显肥厚,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壁增厚、胶原纤维变粗
【临床表现】
急性
常迅速、对称性的出现;在弥漫性潮红、轻度水肿的基础上出现密集、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小水疱,常融合成片,边界不清,多渗出,继而糜烂和结痂;伴剧烈瘙痒, 夜间尤甚
剧烈搔抓、滥用药物、热水洗烫可使病情加重,甚至继发感染,引起脓疱、脓痂、淋巴结肿大、发热、疱疹性湿疹;经适当处理后可消退,也可演变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在外因和内因刺激后又可急性发作)
亚急性
多因急性湿疹炎症减轻或不恰当处理后病程较久发展而来
表现:红肿、渗出减轻,但仍有少量小丘疹/丘疱疹起伏,伴糜烂、结痂和鳞屑,瘙痒仍明显;病程可达数周,可急性发作,迁延不愈时可慢性化
慢性
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来;多局限于手足、小腿、股部、外阴和肛周
表现:肥厚的浸润性斑片,边界清楚,部分可有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明显(注意: 人卫版教材认为也可有色素减退),周围可见散在小丘疹;阵发性剧烈瘙痒,因搔抓而出现抓痕、糜烂、渗出、血痂;病程可达数月、数年,受刺激后可急性发作
特殊类型
局限性
手部湿疹:起病缓慢,表现为手部干燥暗红斑,局部浸润肥厚,边界清楚,角化明显,易发生皲裂
指部湿疹:常使甲变形、出现横沟
乳房湿疹:多见于哺乳期女性;表现为乳头/乳晕处有丘疹、丘疱疹、糜烂、渗出、裂隙;仅发生于乳头部位时称为乳头湿疹
外阴/阴囊/肛门湿疹:可有皮肤显著肥厚
静脉曲张性湿疹:好发于小腿内侧下1/3,伴相应部位的静脉曲张;初发皮损暗红, 以密集成片的小丘疹为主,易渗出、糜烂,久之浸润增厚;一旦出现溃疡则不易愈合
泛发性
自体敏感性湿疹:由于患者对自身内部/皮肤组织产生的某些物质过敏所致
钱币状湿疹:好发于四肢;表现为密集小丘疹/丘疱疹融合形成圆形/类圆形钱币状斑片,边界清楚,直径1~3cm;急性期红肿、渗出明显,慢性期皮损肥厚、色素沉着, 表面覆以干燥鳞屑,自觉剧烈瘙痒
婴儿湿疹/“奶癣”:分脂溢型、干燥型、渗出型
乏脂性湿疹/裂纹性湿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皮肤表面水分脱失,皮脂分泌减少所致
【诊断】注意湿疹诊断的“五性”:对称性、多形性、渗出性、瘙痒性、复发性
【鉴别诊断】
1.接触性皮炎(如下表)
2.神经性皮炎(如下表)
【治疗】
一般治疗
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抓、烫、肥皂擦洗、滥用药物);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内用药物
抗组胺药:最常用
渗出明显:可服用抗纤溶酶剂(如6-氨基己酸)
中草药:以清热除湿、凉血祛风为主
糖皮质激素:一般不宜使用
局部治疗
药物治疗:常用煤焦油、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和抗真菌药;根据皮损类型, 分别选用不同药物和剂型
物理治疗:光疗(UVB)、水疗;用于慢性局限性湿疹经其它治疗无效时
脱敏治疗
必要时采用
第三节 荨麻疹类皮肤病
一、荨麻疹(urticarial)
【定义】皮肤黏膜由于暂时性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局限性水肿,俗称“风疹块”
【病因】食物、感染、药物、呼吸道吸入物和皮肤接触物、物理因素、精神和内分泌因素、系统性疾病、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异常
【发病机制】
1.急性荨麻疹:常由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所致,包括速发相(主要由组胺介导)和迟发相(主要由LT介导);致病原容易寻找,常见的如食物、药物、感染,可为全抗原,也可为半抗原;物理因素也可诱发
2.尚有Ⅲ型超敏反应介导的荨麻疹(常伴血管炎)和非免疫性机制介导的荨麻疹
【临床表现】
急性
原发性皮损:突然发病,很快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呈淡红色/苍白色,表面凹凸不平(橘皮样外观);有剧烈瘙痒、烧灼感、刺痛感;可泛发全身或较局限,皮损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4h,但可此起彼伏,消退后不留痕迹
消化道受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呼吸道受累:喉头水肿→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甚至窒息(需及时抢救)
全身症状:部分可伴低热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慢性
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且每周发作至少2次者;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轻时重,可迁延1~2个月或更久;常与感染、系统性疾病有关
物理性
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dermatographism):患者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其皮肤数分钟后,该处即隆起呈现风团样划痕,约半小时后可自行消退;也有表现为迟发型
压力性荨麻疹(pressure urticarial):发生于较重压迫4~6h后(特别是臀部、足底和系腰带处);被动转移试验阴性
寒冷性荨麻疹(cold urticarial):组胺是主要介质
家族性:多AD遗传;从婴儿开始,终身难愈;表现为遇冷后出现风团,伴头痛、发热、关节痛和白细胞增高;被动转移试验阴性
获得性:多见;从儿童/青少年开始;表现和家族性类似,但被动转移试验可阳性
热性荨麻疹
先天性:多AD遗传;幼年期开始发病;表现为43℃温水接触刺激后1~2h在接触部位出现风团
获得性:温水接触刺激后数分钟在接触部位就可出现风团,持续1h后即消退
日光性荨麻疹(actinic urticarial):发生于光线(特别是波长300nm左右的紫外线)照射数分钟后,表现为暴露部位出现红斑和风团,1~2h后可自行消退
震颤性荨麻疹:皮肤在被震动刺激(包括慢跑、毛巾来回摩擦、剪草机、摩托车)后几分钟内出现局限性水肿和红斑,持续30min左右
特殊
胆碱能性荨麻疹:多见于青年人;运动、出汗、情绪紧张为诱因,由于局部体温升高,引起乙酰胆碱释放并作用于肥大细胞所致;表现为1~3mm左右圆形丘疹性风团, 周围有一较大红晕,散在分布而不融合;有剧烈瘙痒、麻木和烧灼感,有时仅有剧烈瘙痒而无皮疹;在1~2h后消退,可反复发作;部分可伴对乙酰胆碱的全身性反应(如头晕、出汗、流涎、头痛、腹痛、腹泻,严重时可致晕厥);1:5000乙酰胆碱局部离子透入/肌注可诱发
接触性荨麻疹:皮肤直接接触变应原后出现
水源性荨麻疹:皮肤接触水的部位出现(和水温无关)
运动性荨麻疹:运动开始5~30min后出现;但并非由被动性体温升高所致(VS胆碱能性荨麻疹)
【鉴别诊断】
1.丘疹性荨麻疹(urticarialpapulosa)/急性单纯性痒疹:中心有丘疹/小水疱的风团,有明显瘙痒;多见于儿童,多数和虫咬相关
2.荨麻疹性血管炎
3.伴腹痛:外科急腹症
4.伴明显发热:药疹、伴其它感染
【治疗】
病因治疗
尽量寻找病因并加以去除(特别是急性荨麻疹)
系统药物
急性荨麻疹
抗组胺药:主要治疗药物;一般选用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
维生素C和钙剂:可降低血管通透性
解痉药:伴腹痛者
抗生素:伴脓毒血症/败血症者
抢救措施:适用于病情严重,伴休克、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者
0.1%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肌注;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糖皮质激素:肌注/静注;但应避免长期使用
氨茶碱:静注;特别是支气管痉挛严重者
气管切开和心肺复苏
慢性荨麻疹:首选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可联合使用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和H2受体拮抗剂);可酌情选用利血平、氯喹、雷公藤等其它药物
物理性和特殊类型荨麻疹:在抗组胺药基础上,使用其它药物
中医药治疗
外用药物
夏季:止痒液、炉甘石洗剂
冬季:止痒乳剂(如苯海拉明霜)
日光性荨麻疹:局部遮光剂
脱敏治疗
适用于季节性吸入物过敏或其它致敏原过敏者
二、血管性水肿(angioedema)/巨大荨麻疹
【定义】是一种发生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