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科学061下肢骨、关节损伤003
外科学下肢骨、关节损伤思维导图,总结了 解剖特点、 分类、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等。
目的:病史采集是疾病诊治的重要步骤,要做到准确、完整,同时重视沟通技巧及尊重患者隐私。包含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妇科疾病常见症状的鉴别要点。
这是一篇关于妇产科学思维导图,涵盖了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内、外生殖器、血管、淋巴和神经、骨盆及骨盆底、临近器官、乳房,介绍详细,描述全面,希望对感兴趣的小伙伴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外科学061下肢骨、关节损伤003
重点难点
掌握
股骨颈骨折、胫腓骨骨折的移位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髋关节后脱位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熟悉
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干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了解
髌骨骨折、跟骨骨折、跟腱断裂和膝部韧带损伤的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第九节 胫腓骨骨干骨折
一、概述
胫骨位于皮下,前方的胫骨嵴是骨折后手法复位的重要标志。
胫骨干横切面呈三棱形,在中、下1/3交界处变成四边形。
在三棱形和四边形交界处是应力集中部位,易致骨折。
胫腓骨干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
二、解剖特点
骨筋膜室 小腿的肌筋膜与胫骨、腓骨和胫腓骨间膜一起构成四个筋膜室。
由于骨折后骨髓腔出血,或肌肉损伤出血,或血管损伤出血,均可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
三、分类及受伤机制
受伤机制
直接暴力,间接暴力
分类
①胫腓骨干双骨折;
②单纯胫骨干骨折;
③单纯腓骨骨折。
临床上以胫腓骨干双骨折为最多见
四、临床表现
外伤病史
下肢畸形:骨折专有体征
注意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经力的传导,多数合并后踝骨折。
五、影像学检查
六、治疗
胫腓骨骨干骨折的治疗目的
矫正成角、旋转畸形,恢复胫骨上、下关节面的平行关系,恢复肢体长度。
无移位的胫腓骨干骨折采用石膏固定。
不稳定的胫腓骨干双骨折采用微创或切开复位,可选择钢板螺钉或髓内针固定。
软组织损伤严重的开放性胫腓骨干双骨折,在进行彻底的清创术后,选用髓内针或外固定架固定,同时作局部皮瓣或肌皮瓣转移覆盖创面,避免内固定物或骨质暴露。
第十节 踝部骨折
踝关节由胫骨远端、腓骨远端和距骨体构成。
踝部骨折占成人骨折的7.6%
二、分类
踝部骨折的分类
1.Ⅰ型内翻内收型
2.Ⅱ型分为两个亚型
①外翻外展型
②内翻外旋型
3.Ⅲ型外翻外旋型
4.垂直压缩型
三、临床表现
踝部肿胀明显,瘀斑,内翻或外翻畸形,活动障碍。
检查可在骨折处扪到局限性压痛。
四、影像学检查
五、治疗
先手法复位外固定,失败后切开复位内固定。
无移位的和无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单纯内踝或外踝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有移位的单纯内踝或外踝骨折应手术治疗。
Ⅰ型骨折(双踝骨折)、Ⅱ型骨折(三踝骨折)、Ⅲ 型骨折,骨折移位且不稳定的均应手术治疗。
第十一节 踝部扭伤
踝关节关节囊纤维层增厚形成韧带,主要有三组:
①内侧副韧带;
②外侧副韧带;
③下胫腓韧带。
二、病因
踝关节处于跖屈位,若遭受内翻或外翻暴力,使踝部韧带过度牵拉,可导致韧带部分损伤或完全断裂。
踝部扭伤后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斑,活动踝关节疼痛加重。
检查可以发现伤处有局限性压痛点,踝关节跖屈位加压,使足内翻或外翻时疼痛加重。
四、治疗
急性损伤应立即冷敷,以减少局部出血及肿胀。48小时后可局部理疗,促进组织愈合。
对反复损伤韧带松弛、踝关节不稳定者,宜采用自体肌腱转移或异体肌腱移植修复重建踝关节稳定性。
第十二节 足部骨折
跟骨是足骨中最大的骨,以松质骨为主,呈不规则长方体而略有弓形。
跟骨后端为足弓的着力点之一。
跟骨与距骨形成距跟关节。
跟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9%,占足部骨折的30.3%。
由跟骨结节与跟骨后关节突的连线与跟骨前结节最高点——后关节突连线形成的夹角称为跟骨结节关节角(Böhler角),正常时约为25°~40°。
三、分类
Sanders分型
Ⅰ型骨折指无论有几条骨折线,但没有移位。
Ⅱ型骨折指后关节面损伤成两部分的骨折。
Ⅲ型骨折是指后关节面损伤分成3个部分的骨折。
Ⅳ型骨折是指后关节面损伤分成4个及4个以上的骨折块。
严重粉碎骨折,最大骨块小于3cm,称为跟骨骨性毁损伤。
在坠落伤后出现跟部疼痛,肿胀,皮下瘀斑,足底扁平及局部畸形,不能行走。
检查跟部有局限性压痛,跟骨横径较健侧增宽。
跟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恢复距下关节的对位关系和跟骨结节关节角,纠正跟骨变宽,维持正常的足弓高度和负重关系。
非手术治疗
闭合撬拔复位疗法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微创切开复位解剖钢板、骨栓加压内固定
关节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