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咽科学002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总结了咽和颌面部脓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咽部和颌面部肿瘤等知识点。
编辑于2024-03-25 23:18:13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咽科学002
第四章 咽和颌面部脓肿
一、扁桃体周脓肿(peritonsillar abscess)
【病因】多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特别是慢性扁桃体炎屡次急性发作者)
【病理】多单侧;分前上型(位于扁桃体上极和腭舌弓之间,最常见)、后上型(位于扁桃体和腭咽弓之间)
【临床表现】青壮年多见
症状
急性扁桃体炎发病 3~4d 后,发热仍持续/加重;一侧咽痛明显,吞咽时尤甚,可放射;严重时可有语言不清、张口困难(翼内肌受累)
检查
急性面容,头偏向患侧,患者多以手托患侧颈部以减轻痛苦
早期周围炎时,可见一侧腭舌弓显著充血;前上型可见患侧悬雍垂红肿、向对侧偏斜,腭舌弓上方隆起,扁桃体被遮盖而被推向内下方;后上型可见扁桃体被推向前下方;同侧下颌角淋巴结肿大
隆起处穿刺可有脓
并发症
咽旁脓肿、喉炎/喉水肿、颈内静脉血栓、化脓性颈淋巴结炎、败血症
【鉴别诊断】
1.咽旁脓肿:肿胀部位位于咽侧下颌角部,伴颈侧上部压痛;患侧扁桃体、咽侧壁被推向中线;扁桃体本身无病变
2.智齿冠周炎:牙冠上覆盖肿胀组织、牙龈红肿,可扩展到腭舌弓,但扁桃体、悬雍垂一般不受累
3.脓性颌下炎:口底急性弥漫性蜂窝织炎;口底/颌下有痛性硬块,舌体抬高,压舌/伸舌疼痛,张口受限,但无牙关紧闭
4.扁桃体恶性肿瘤:一般无发热,扁桃体多迅速增大且有溃疡
【治疗】
脓肿形成前
按急性扁桃体炎处理:足量抗生素、输液;适量糖皮质激素
脓肿形成后
穿刺抽脓:可明确脓肿是否形成以及脓肿部位
切开排脓:前上型在脓肿最隆起处切开;后上型在腭咽弓处切开
扁桃体切除术:炎症消退 2w 后进行
二、咽后脓肿(retropharyngeal abscess)
三、咽旁脓肿(parapharyngeal abscess)
【病理】早期表现为蜂窝织炎,随后发展为脓肿
【临床表现】
症状
全身症状:发热、寒战、出汗、头痛、食欲减退
局部症状:咽旁/颈侧剧痛、吞咽困难、言语不清、张口困难(侵犯翼内肌)
检查
急性面容;颈部活动受限、肿胀,触之坚硬,压痛明显;形成脓肿时有波动感;患侧咽侧壁隆起、充血,扁桃体被推往中线但自身无红肿
咽部CT、诊断性穿刺抽脓
并发症
周围扩展:咽后脓肿、喉水肿、纵隔炎
侵蚀颈内动脉:致命大出血
侵蚀颈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
【治疗】
脓肿形成前
全身足量抗生素;适量糖皮质激素
脓肿形成后
立即切开排脓(颈外入路);术后继续防治感染
第五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定义】
1.睡眠呼吸障碍(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 SDB):是一组和睡眠相关,以异常呼吸事件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疾病;表现为睡眠时呼吸的节律和幅度发生异常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 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常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并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2 型糖尿病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
【病因】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导致气道不同程度的狭窄(特别是口咽腔狭窄)、上气道扩张肌肌张力异常、呼吸中枢调节功能异常
【临床表现】多见于中年肥胖男性
症状
睡眠中打鼾:随年龄和体重增加而渐重;呈间歇性,伴反复呼吸暂停现象白天嗜睡
其它:晨起后头痛、血压升高、咽部干燥;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性功能减退、夜尿频多;儿童可出现遗尿、学习成绩下降、胸廓发育畸形、生长发育慢
合并症: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2 型糖尿病
体征
一般体征:较肥胖、颈围大;儿童可见发育不良和畸形
上气道体征:口咽腔狭窄、扁桃体肥大、软腭组织肥厚、悬雍垂过长;尚可见其它引起上气道狭窄的因素,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腺样体肥大、舌扁桃体肥大
检查
多导睡眠图(PSG):诊断金标准;可监测口鼻气流、血氧饱和度、胸腹呼吸运动、脑电图、眼电图、体位、肌电图
1.呼吸暂停:睡眠时口鼻气流停止(较基线水平下降≥90%),持续≥10s;包括中枢性、阻塞性、混合性
2.低通气:睡眠时口鼻气流较基线水平降低≥30%伴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0.04,持续≥10s;或口鼻气流较基线水平降低≥50%伴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0.03/微觉醒,持续≥10s
3.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是指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低通气的次数
4.睡眠呼吸紊乱指数(RDI):是指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低通气和呼吸努力相关微觉醒的次数
【诊断】
【治疗】
一般治疗
减肥、戒酒、建立侧卧位睡眠习惯、治疗合并症
内科治疗
持续正压通气(CPAP)、应用口器治疗
外科治疗
一期手术:如鼻腔重建术、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UPPP)(最常用)
二期手术:如下颌骨前移术、气管切开术
第六章 咽部和颌面部肿瘤
一、鼻咽纤维血管瘤(angiofibroma of nasopharynx)
【病理】鼻咽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致密结缔组织、大量弹性纤维和血管组成
【临床表现】多见于 10~25 岁青年男性
症状
出血:多为首诊主诉,表现为阵发性鼻腔/口腔出血,可为鲜红色血液;常伴贫血鼻塞:伴流涕、闭塞性鼻音、嗅觉减退
其它:耳鸣、耳闭、听力下降;眼球突出、视力下降;面颊部隆起;头痛、脑神经麻痹
检查
前鼻镜:一侧/双侧鼻腔有炎性改变;收缩下鼻甲后可见鼻腔后部淡红色肿瘤间接鼻咽镜:鼻咽部红色肿瘤,表面光滑而富有血管
影像学:显示肿瘤位置、大小、形态、累及范围、骨质破坏程度、周围解剖关系;增强 CT 有诊断价值
DSA:了解肿瘤供血动脉,进行栓塞以减少术中出血
术前禁忌活检
【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术前行血管栓塞、术中控制性低血压可减少出血
二、颅咽管瘤
【特点】颅咽管发育异常,拉特克囊残余上皮增生形成;肿瘤位于腺垂体蒂部;生长缓慢, 早期症状不明显,后期可表现为内分泌失调、视力和视野改变、颅内压增高(阻塞室间孔)
三、鼻咽癌(carcinoma of nasopharynx)
【病因】遗传因素、EB 病毒、环境因素(如进食腌制食品的习惯)
【病理】最常见的头颈部肿瘤;绝大多数为低分化鳞癌
【临床表现】早期症状不典型
症状
鼻部症状:早期即可出现回吸涕带血;瘤体增大后可出现鼻塞(单侧→双侧) 耳部症状:耳鸣、耳闭、听力下降、鼓室积液;易误诊为分泌性中耳炎
颈部淋巴结肿大:较常见,甚至占 60%首发症状;表现为颈深上群淋巴结进行性增大,质硬、不活动、无压痛
脑神经症状:常先侵犯Ⅴ、Ⅵ(累及破裂孔有关),继之以Ⅱ、Ⅲ、Ⅳ,出现头痛、面部麻木、眼球外展受限、上睑下垂;也可累及Ⅸ、Ⅹ、Ⅺ、Ⅻ(和受累淋巴结肿大有关),出现软腭瘫痪、呛咳、声嘶、伸舌偏斜
张口困难:见于晚期
远处转移:骨、肺、肝
检查
鼻咽部:间接鼻咽镜/鼻咽喉镜/鼻内镜可示肿瘤好发于鼻咽顶前壁、咽隐窝,表现为小结节状/肉芽肿样隆起,表面粗糙不平,易出血;早期表现可不典型,如仅表现为黏膜充血、血管怒张或一侧咽隐窝较饱满
颈部:可触及淋巴结脑神经检查:有受累
EB 病毒血清学检查:辅助诊断指标
影像学
鼻咽部穿刺活检:可确诊
【治疗】
放疗
首选治疗方法;T1、T2 期可单纯放疗,T3、T4 期则放疗+化疗
手术
适应证:①根治性放疗后 3 个月鼻咽部原发灶残留,病变局限;②根治性放疗后,颈部淋巴结残留/局部复发
化疗
可增强放疗敏感性
四、扁桃体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 of tonsil)
【病理】扁桃体癌、肉瘤等
【诊断】
症状
早期:咽部不适、异物感;一侧咽痛,吞咽时明显
晚期:咽痛加剧、吞咽困难、说话不清、呼吸困难
检查
一侧扁桃体明显肿大,表面溃烂/结节状隆起,触之较硬,易出血,和周围组织粘连不动;同侧下颌角淋巴结肿大、质硬、不活动、无压痛
影像学
【治疗】对放射线敏感的恶性淋巴瘤、未分化癌、病变范围广以致手术难以切除的鳞癌宜用放疗;病变局限于扁桃体者可行扁桃体切除;下颌角淋巴结肿大者行淋巴结清扫
五、喉咽恶性肿瘤
【病理】梨状窝癌(最常见)、环状软骨后区癌(环后癌)、喉咽后壁癌;95%是鳞癌,易发生黏膜下转移和颈淋巴结转移
【临床表现】
症状
早期:咽喉部不适、吞咽梗塞感
中晚期:吞咽疼痛、同侧反射性耳痛;进行性吞咽困难、流涎、痰中带血;累及喉腔时可有呼吸困难、声嘶
检查
间接喉镜检查、纤维喉镜检查;颈部检查;影像学检查
【治疗】根据侵犯范围采取不同的术式,配合以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六、咽旁间隙肿瘤
【病理】80%是良性肿瘤,50%来自于涎腺(混合瘤),30%为神经源性肿瘤(如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副神经节瘤);20%为软组织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初期多无症状;咽部症状最常见,表现为咽异物感、吞咽不适、言语含糊不清和鼻塞,个别病人可有呼吸不畅/呼吸困难;尚有颈颌肿物、神经受累症状(如同侧声带麻痹、呛咳、咽痛、面部麻木、伸舌偏向患侧、患侧舌萎缩、Horner 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