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胆管、胆囊超声
这是一篇关于胆管、胆囊超声的思维导图,胆管和胆囊的超声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医学诊断方法,用于观察胆管和胆囊的形态、大小、位置和内部情况,从而评估胆道系统的健康状况。
这是一个关于肝脏,胰腺超声的思维导图,肝脏和胰腺的超声检查是医学诊断中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这些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生理绪论,内环境稳态,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及反馈调节,人体的控制系统,内环境等于细胞外液(主体组织细胞),体液组成各部分,体液成分相差明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胆囊
长径7-9mm,前后径3-4mm,胆囊壁厚≤3mm
胆囊结石
典型
囊内团状强回声
后方声影
随体位移动
不典型
充满型:胆囊腔的无回声区(胆汁)消失,胆囊无正常轮廓或形态,胆囊前壁呈弧形或半月形强回声带,后伴声影
WES征:胆囊、结石、声影三联征,前方为增厚胆囊壁弱回声包绕中间结石的强回声,后方伴声影
胆囊颈部结石
泥沙样:结石质地柔软
急性胆囊炎
体积肿大,长径>9cm,前后径>4cm
壁:弥漫性增厚>0.3cm,水肿呈双边征
腔内:透声差,点状/絮状回声
多伴胆囊颈部结石嵌顿
超声Murphy征阳性,探头重压胆囊区有明显
胆囊穿孔后,壁外侧及周围有无回声区
慢性胆囊炎
胆囊肿大,壁厚毛糙,囊内沉积斑状物
萎缩性胆囊体积小,典型WES征
胆囊息肉样病变
胆固醇沉着症(息肉)
2D
胆囊壁增厚,内壁粗糙
单个或多个乳头状或桑葚样结节向腔内凸起<10mm
后无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基底较窄
CDFI:息肉内一般无血流信号
胆囊腺瘤
自囊腔向腔内隆起的乳头状/圆形的高/中等回声<15mm
基底宽,可有蒂
胆囊颈部和底部好发
直径<1.5cm不移动,无声影,警惕恶变
CDFI:可显示血流信号
胆囊腺肌增生症
胆囊壁增厚:弥漫性,节段性,底部局限性增厚
增厚的囊壁内小的液性囊腔
可合并囊壁内小结石显示为囊内斑点状强回声伴彗星尾征
胆囊收缩功能亢进
CDFI:无血流信号
胆囊癌
小结节型:呈等回声的无声影结节自囊壁突入腔内,宽基底,表面不光整,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好发于胆囊颈部
蕈伞型:肿块似蕈伞状自囊壁突入囊腔,边界不整,宽基底,呈弱或中等回声,周围常可见胆泥形成
厚壁型:囊壁不规则增强,常以底部和体部增厚明显,囊腔不规则狭窄,胆囊僵硬变形
实块型:囊腔消失,整个胆囊呈低回声不均质实变影,边缘不规整
混合型:厚壁型和蕈伞型混合
CDFI:癌肿内可见线状或点状血流
间接征象
肝实质浸润,转移
肝门部管状结构受压
淋巴结转移
鉴别诊断
胆管
肝内胆管结石
病因病理
好发于左右肝管汇合处和左肝管
梗阻近侧肝内胆管扩张
超声
肝内出现团状强回声,后伴声影
沿肝内胆管走形分布,与门静脉平行
结石阻塞部位以下胆管扩张,与伴行的门静脉呈“平行管征”
合并慢性胆囊炎,胆囊壁回声增强,管腔狭窄
合并胆汁淤积,扩张胆管内有密集光点沉积
肝外胆管结石
肝总管,胆总管,大多在胆总管下段
肝外胆管不同程度的扩张,其内可见结石
胆囊壁充血水肿,增厚
肝外胆管有不同程度扩张
胆管内可见形态稳定的团状强回声,后伴声影
该强回声团块边界清晰,有时可移动
胆管壁增厚
胆管炎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
胆管扩张
胆囊壁明显增厚
管腔透声差
胆管下段结石
合并急性胆囊炎,肝脓肿
硬化性
肝内外胆管壁增厚,回声强,肝内“=”样
胆管腔节段性/弥漫性狭窄
肝门区/胆囊周围肿大淋巴结
胆囊壁厚
胆管癌
均为腺癌
好发于肝门部左右肝管汇合处
直接征象
乳头型:似乳头状高回声结节向腔内突入,边缘不齐,无声影
团块型:团块状,分叶状或圆形填塞于扩大的管腔内,高回声或弱回声与管壁粘膜层分界不清
截断型/狭窄型:扩张的胆管远端突然被截断或呈锥形狭窄,阻塞端及周围可见边界不清高回声团块“鼠尾征”
病灶以上胆系明显扩张
肝脏弥漫性肿大
肝门淋巴结肿大或肝内转移灶
CDFI:病灶内可见点状/线状血流信号
梗阻性黄疸
肝内胆管扩张>3mm提示扩张
正常肝内胆管不易显示,若可见与门静脉伴行的平行管征则提示扩张
肝内胆管系统重度扩张,呈囊状/树杈状,相伴行的门静脉受压显示不清
肝外胆管扩张:肝总管内径>6mm,胆总管内径>10mm
胆囊无肿大
主胰管有无扩张:>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