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9章 职工薪酬
2024cpa会计科目第九章,本章内容阐述了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原则,考试时既可以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核,又可以结合差错更正等内容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2019年及2021年单独考核了计算分析题,近几年本章平均分值为3分左右。
编辑于2024-04-11 11:03:132024cpa会计科目第17章,本章属于非常重要的章节,其内容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可以各种题型进行考核。既可以单独进行考核客观题和主观题,也可以与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内容相结合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2018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均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近几年平均分值 11分左右。
2024cpa会计科目第十二章,本章内容可以各种题型进行考核。客观题主要考核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相关概念、亏损合同的处理原则、预计负债最佳估计数的确定、与产品质量保证相关的预计负债的确认、与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的判断等;同时,本章内容(如:未决诉讼)可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差错更正等内容相结合、产品质量保证与收入相结合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近几年考试平均分值为2分左右。
2024cpa会计科目第十一章,本章属于比较重要的章节,考试时多以单选题和多选题等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核,也可以与应付债券(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外币业务等相关知识结合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重点掌握借款费用的范围、资本化的条件及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量,近几年考试分值为3分左右。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2024cpa会计科目第17章,本章属于非常重要的章节,其内容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可以各种题型进行考核。既可以单独进行考核客观题和主观题,也可以与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内容相结合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2018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均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近几年平均分值 11分左右。
2024cpa会计科目第十二章,本章内容可以各种题型进行考核。客观题主要考核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相关概念、亏损合同的处理原则、预计负债最佳估计数的确定、与产品质量保证相关的预计负债的确认、与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的判断等;同时,本章内容(如:未决诉讼)可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差错更正等内容相结合、产品质量保证与收入相结合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近几年考试平均分值为2分左右。
2024cpa会计科目第十一章,本章属于比较重要的章节,考试时多以单选题和多选题等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核,也可以与应付债券(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外币业务等相关知识结合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重点掌握借款费用的范围、资本化的条件及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量,近几年考试分值为3分左右。
职工薪酬
职工和职工薪酬的范围及分类
职工的概念: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劳务用工人员等)
职工薪酬的概念及分类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终止劳动合同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包括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
分类
短期薪酬
定义:企业预期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12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辞退福利)
类型
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企业的短期奖金计划属于短期薪酬、长期奖金计划属于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职工福利费
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作为离职后福利)
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短期带薪缺勤
短期利润分享计划:是指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与职工达成的基于利润或其他经营成果的协议
非货币性福利
其他短期薪酬
离职后福利
定义: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属于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的除外
离职后福利计划按其特征可以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辞退福利: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之外所有的职工新酬,包括长期带薪缺勤、其他长期服务福利、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和长期奖金计划
短期薪酬的确认与计量
总体原则: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计入资产成本的除外。(区分受益对象:计入损益或资产成本
货币性短期薪酬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 在建工程(基建人员)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费用化支出(研发人员)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职工福利费 --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等
带薪缺勤
累积带薪缺勤
含义:带薪权利可以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
确认原则: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了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
相关说明
有些累积带薪缺勤在职工离开企业时,对于未行使的权利,职工有权获得现金支付。职工在离开企业时能够获得现金支付的,企业应当确认企业必须支付的、职工全部累积未使用权利的金额
企业应当根据资产负债表日因累积未使用权利而导致的预期支付的追加金额,作为累积带薪缺勤费用进行预计
非累积带薪缺勤
含义:带薪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
确认原则
企业应当在职工实际发生缺勤的会计期间确认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
通常情况下,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已经包括在企业每期向职工发放的工资等薪酬中,因此,不必作额外的账务处理
短期利润分享计划
处理原则:利润分享计划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企业应当确认相关的应付职工薪酬,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者相关资产成本
企业因过去事项导致现在具有支付职工薪酬的法定义务
因利润分享计划所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义务能够可靠估计
属于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视为义务金额能够可靠估计
在财务报告批准报出之前企业已确定应支付的薪酬金额
该利润分享计划的正式条款中包括确定薪酬金额的方式
过去的惯例为企业确定推定义务金额提供了明显证据
提示
企业根据经营业绩或职工贡献等情况提取的奖金,属于奖金计划,应当比照利润分享计划进行处理
企业在计量利润分享计划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时,应当反映职工因离职而没有得到利润分享计划支付的可能性(考虑职工离职情况)
非货币性福利
基本原则:企业向职工提供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无法可靠取得的,可以按照成本计量
以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相关说明:企业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应当先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归集当期应计入成本费用的非货币性薪酬金额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一非货币性福利
自产产品
基本原则: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量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相关收入的确认、销售成本的结转和相关税费的处理,与正常商品销售相同
账务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一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应付职工薪酬一非货币性福利 贷:库存商品
外购商品
基本原则:按照该商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入成本费用
账务处理
外购商品时: 借: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一非货币性福利 贷: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向职工提供企业支付了补贴的商品或服务
相关举例
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职工出售住房
以低于企业支付的价格向职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处理原则(以提供包含补贴的住房为例)
规定了服务年限
基本原则:如果出售住房的合同或协议中规定了职工在购得住房后至少应当提供服务的年限,且如果职工提前离开则应退回部分差价,企业应当将该项差额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并在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服务年限内平均摊销根据受益对象分别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账务处理
出售住房时: 借:银行存款(向职工收取的款项) 长期待摊费用(企业补贴的金额) 贷:固定资产(购置价款、公允价值)
出售住房后,服务年限内每年摊销: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长期待摊费用
未规定服务年限
基本原则:如果出售住房的合同或协议中未规定职工在购得住房后必须服务的年限,企业应当将该项差额直接计入出售住房当期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向职工收取的款项) 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企业补贴的金额) 贷:固定资产(购置价款、公允价值)
离职后福利的确认与计量
含义: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除外
分类
设定提存计划
含义:企业向单独主体(如: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如: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
确认原则
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为换取职工在会计期间内为企业提供的服务而应付给设定提存计划的提存金,并作为一项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设定提存计划在计量义务或费用时不需要精算假设,通常也不存在精算利得或损失
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设定受益计划
设定受益计划与设定提存计划的区别
判断原则
计划福利公式不仅仅与提存金金额相关,且要求企业在资产不足以满足该公式的福利时提供进一步的提存金
通过计划间接地或直接地对提存金的特定回报作出担保
设定受益计划的核算步骤
步骤一:确定设定受益义务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
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采用无偏且相互一致的精算假设对有关人口统计变量(如职工离职率和死亡率)和财务变量(如未来薪金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等作出估计,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并确定相关义务的归属期间
根据资产负债表日与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期限和币种相匹配的国债或活跃市场上的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确定折现率,将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予以折现,以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应付职工薪酬丁字账的余额)和当期服务成本
步骤二:确定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
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资产的,企业应当将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
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
步骤三:确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服务成本
当期服务成本
过去服务成本
结算利得或损失
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
借:财务费用(净负债)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财务费用(净资产)
步骤四:确定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基本原则: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重新计量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在后续期间不应重分类计入损益,但是企业可以在权益范围内转移这些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金额
包括内容
精算利得和损失:由于精算假设和经验调整导致之前所计量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或减少
计划资产回报,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
计划资产的回报:指计划资产产生的利息、股利和其他收入,以及计划资产已实现和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
资产上限影响的变动,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
辞退福利的确认与计量
辞退福利的含义: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
辞退福利的确认和计量
内容
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不论职工本人是否愿意,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
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职工有权利选择继续在职或接受补偿离职
当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动时,对辞退的管理层人员进行补偿的情况
提示
在确定企业提供的经济补偿是否为辞退福利时,应当区分辞退福利和正常退休养老金。辞退福利是在职工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前,企业根据法律与职工本人或职工代表(如工会)签订的协议,或者基于商业惯例,承诺当其提前终止对职工的雇佣关系时支付的补偿,引发补偿的事项是辞退,企业应当在辞退时进行确认和计量
职工虽然没有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但未来不再为企业提供服务,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企业承诺提供实质上具有辞退福利性质的经济补偿,比照辞退福利处理。(内退:正式退休前,辞职福利、正式退休后,离职后福利)
实施职工内部退休计划的,企业应当比照辞退福利处理。在内退计划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定的确认条件时,企业应当按照内退计划规定,将自职工停止提供服务日至正常退休日期间、企业拟支付的内退职工工资和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等,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不能在职工内退后各期分期确认因支付内退职工工资和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而产生的义务
确认原则:企业向职工提供辞退福利的,应当在以下两者孰早日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所提供的辞退福利时
企业确认涉及支付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的成本或费用时
同时存在下列情况时,表明企业承担了重组义务
有详细、正式的重组计划包括重组涉及的业务、主要地点、需要补偿的员工人数及其岗位性质、预计重组支出、计划实施时间等
该重组计划已对外公告
提示
由于被辞退的职工不再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因此,对于所有辞退福利,均应当于辞退计划满足负债确认条件的当期一次计入费用,不计入资产成本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对于分期或分阶段实施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自愿接受裁减建议,企业应当将整个计划看作是由各单项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自愿接受裁减建议组成,在每期或每阶段计划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时,将该期或该阶段计划中由提供辞退福利产生的预计负债予以确认,计入该部分计划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当期管理费用
辞退福利的计量因辞退计划中职工有无选择权而有所不同
强制辞退:对于职工没有选择权的辞退计划,应当根据计划条款规定拟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数量、每一职位的辞退补偿等计提应付职工薪酬
自愿接受裁减:因接受裁减的职工数量不确定,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13 号--或有事项》规定,预计将会接受裁减建议的职工数量,根据预计的职工数量和每一职位的辞退补偿等计提应付职工薪酬
其他说明
辞退福利预期在其确认的年度报告期间期末后 12 个月内完全支付的,应当适用短期薪酬的相关规定
对于辞退福利预期在年度报告期间期末后 12 个月内不能完全支付的,企业应当适用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相关规定,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计入当期损益的辞退福利金额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确认与计量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含义
含义: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和辞退福利以外的其他所有职工福利
内容(假设预计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末以后12个月内不会全部结算)
长期带薪缺勤,如:其他长期服务福利、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和长期奖金计划
递延酬劳等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会计处理
设定提存计划:符合设定提存计划条件的,应当按照设定提存计划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设定受益计划:在报告期末,企业应当将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确认为下列组成部分
服务成本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
重新计量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
与设定受益计划不同,为了简化相关会计处理,上述项目的总净额应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