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骨髓增殖性肿瘤
骨髓增殖性肿瘤(主要介绍的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是一组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慢性克隆性疾病,以分化相对成熟的髓系细胞单系或多系持续过度增殖为主要特征。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思维导图,医学检验。一张图带你完全了解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骨髓增殖性肿瘤: 是一组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慢性克隆性疾病,以分化相对成熟的髓系细胞单系或多系持续过度增殖为主要特征。临床一般起病缓慢,肝、脾大,尤其脾大多见,随着疾病进展,可转化为急性白血病或骨髓衰竭。
一、慢性髓系白血病(CML),BCR-ABL1阳性
(一)概述:
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骨髓增殖性肿瘤,主要累及粒系,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多;出现不同分化阶段的幼稚粒细胞。90%以上患者白血病细胞中有特征性的Ph染色体及其分子标志BCR-ABL1融合基因。 临床病程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
(二)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苍白、乏力、盗汗、食欲减退、消瘦
2、出血:早期一般无出血,晚期约3%病人表现不同程度出血。
3、发热:多为低热,抗菌素无效,化疗后可退热(T<38℃)
4、骨疼:75%病人有胸骨压疼。
5、体征:肝脾大是其最凸显的体征。
(三)发病机制
与BCR-ABL1融合基因的形成导致细胞增殖异常有关。
(四)实验室检查
1、血象: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早期正常,少数略增高
(2)白细胞:显著增高,常>100X109/L,可达12~1000X109/L。慢性期以中性中、晚幼粒细胞增多为主,原始细胞常<2%。常伴嗜碱和嗜酸增多。
(3)血小板:
30%~50%初诊患者血小板明显增高,可达1000X109/L,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减少。血小板形态也会发生异常
2、骨髓象
(1)慢性期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粒红比值明显增高,一般>10:1.
粒系:以中幼、晚幼、杆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
红系:早期可增生,晚期明显增生受抑制
巨核系:早期可见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增多,易见小巨核细胞。
(2)加速期:
原始细胞在骨髓/血片中10~19%,外周血中嗜碱≥20%,PLT进行降低或增高。
(3)急变期:
原始细胞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
3、细胞化学染色:
NAP(中性粒细胞碱式磷酸酶染色)阳性率及积分明显降低,甚至为0分。
4、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验:
90%以上的CML可以检测出Ph染色体,即t(9;22)(q34;q11),相应的融合基因为BCR-ABL1。
(五)CML诊断标准
1、慢性期(具备下列五项中四项者可诊断):
(1)临床表现:临床症状或有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和脾大等。
(2)血象:白细胞计数增多,主要为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状粒细胞,原始细胞<2% 。
(3)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5%,为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状粒细胞;嗜酸和嗜碱粒细胞增多,可有少量幼红细胞。
(4)细胞化学染色:NAP积分降低或消失。
(5)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Ph染色体阳性,BCR-ABL1融合基因阳性
2、加速期(具有下列之一者可考虑为本期):
(1)治疗无效的进行性白细胞增高或脾大;
(2)治疗不能控制的持续性血小板增多(>1000X109/L ) ;
(3)治疗无关的血小板持续性减低(<100X109/L )
(4)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占10%~19% ;
(5)外周血嗜碱粒细胞>20% ;
(6)细胞遗传学显示有克隆演变
3、急变期(具有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本期):
(1)原始细胞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
(2)髓外浸润:皮肤、淋巴结、脾、骨骼或中枢神经系统;
(3)骨髓活检显示原始细胞灶性大量聚集。
(六)鉴别诊断
1、其他原因引起的脾肿大
肝硬化、疟疾、血吸虫病
2、类白血病
(1)其没有Ph染色体
(2)其无巨脾临床表现
(3)其NAP染色积分增高
(4)其无嗜酸。嗜碱粒细胞增高
3、骨髓纤维化:
(1)其无Ph染色体
(2)其外周血会出现幼红细胞,泪滴状RBC
(3)其活检有明显纤维化。
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四、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五、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非特指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