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术后并发症
这是一篇关于术后并发症的思维导图,术后并发症是指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由于手术操作或其他因素导致的与手术相关的不良后果。
编辑于2024-04-17 21:42:08术后并发症
术后出血
原因
术中止血不完全、创面渗血未完全、原痉挛的小动脉断端舒张、结扎线脱落、凝血功能障碍
表现
腹腔手术
明确诊断:超声检查及腹腔穿刺
24h内出现休克
心搏过速,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外周血管收缩
如持续出血,腹围可能增加
胸腔手术
胸腔引流管每小时流出血液量持续超过100ml
胸部X线平片
中心静脉压低于0.49kPa
每小时尿量少于25ml
输给足够的血液和液体后,休克征象和检测指标均无好转
术后循环衰竭鉴别诊断
肺栓塞、心律失常、气胸、心肌梗死、严重过敏反应
治疗
迅速在手术止血、清除血凝块、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
术后发热或低体温
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
主要原因
手术时间长(>2小时)
广泛组织损伤
术中输血
药物过敏
麻醉剂引起的肝中毒
处理
体温不超过38℃,不予处理
高于38.5℃,病人不适,可给予物理降温,对症处理
感染性发热
危险因素
拟用的预防抗生素被忽视
病人体弱
高龄
营养状况差
糖尿病、吸烟、肥胖
使用免疫抑制剂药物或原已存在的感染病灶
其他
手术中止血不严密、残留死腔、组织创伤
肺膨胀不全、肺炎、尿路感染、化脓性或非脓性静脉炎
低体温
轻度低体温
麻醉药阻滞机体调节过程
开腹、开胸手术热量散失
输注冷的液体或库存血
明显低体温的并发症
周围血管阻力明显增加
心脏收缩力减弱
心排出量减少
神经系统受抑制
凝血障碍
凝血系统酶失常
深度低体温
多出创伤的手术
输注大量冷的液体或库存血
预防
术中检测体温
输注大量冷的液体或库存血时,通过加温装置
必要时用温盐水反复灌洗体腔
术后注意保暖
呼吸系统并发症
肺膨胀不全
老年、肥胖、长期吸烟、有呼吸系统疾病者常见
常发生于术后48h
手术超过72h,肺炎不可避免
预防和治疗
叩击胸、背部,鼓励咳嗽和深呼吸,经鼻气管吸引分泌物。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和溶黏蛋白药物有效。有气道阻塞时,应行支气管镜吸引。
术后肺炎
易患因素
肺膨胀不全
异物吸入和大量分泌物
腹腔感染需要长期辅助呼吸者
肺栓塞
易患因素
年龄(50岁以上)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创伤、软组织损伤、烧伤
心肺疾病、肥胖
某些血液病、代谢病(糖尿病)
临床表现
突发性呼吸困难
胸痛、咯血、晕厥
不明原因的急性右心衰竭或休克、血氧饱和度下降
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P2亢进
治疗
一般处理:重症监护、绝对卧床、适当应用镇静、止痛药物缓解病人的焦虑和惊恐
呼吸支持:吸氧、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循环支持
溶栓、抗凝治疗
术后感染
腹腔脓肿和腹膜炎
表现
发热、腹痛、腹部触痛及白细胞增加
治疗
腹腔脓肿定位后可在超声引导下作穿刺置管引流,必要时需开腹引流
根据细菌培养的药敏结果针对性选用抗生素治疗
真菌感染
多为假丝酵母菌所致,常发生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病人
治疗
两性霉素B
氟康唑
切口并发症
血肿、积血和凝血块
甲状腺、甲状旁腺或颈动脉术后引起的颈部血肿,需尽快处理(因为血肿可迅速扩展,压迫气道)
原因
止血技术的缺陷
促成因素
服用阿司匹林、小剂量肝素
术后剧烈咳嗽、血压升高
原已存在凝血障碍
表现
切口部位不适、肿涨和边缘隆起、变色
血液有时经皮肤缝线渗漏
治疗
在无菌条件下排空血凝块,结扎出血血管,再次缝合伤口
血清肿
伤口液体积聚而非血或脓肿,与手术切断较多的淋巴管有关
皮下血清肿可用空针抽吸,敷料压迫,以阻止淋巴液的渗漏和再剧集
腹股沟区域的血肿多在血管手术之后,空针抽吸有损伤血管和增加感染的危险,可让其自行吸收
伤口裂开
主要原因
营养不良,组织愈合能力差
切口缝合技术有缺陷
腹腔内压力突然增高的动作,如剧烈咳嗽,或严重腹胀
表现
部分裂开:除皮肤缝线完整而未裂开外,深层组织全部裂开
完全裂开:切口全层裂开,有肠或网膜脱出
预防
①在依层缝合腹壁切口的基础上,加用全层腹壁减张缝线; ②应在良好麻醉、腹壁松弛条件下缝合切口,避免强行缝合造成腹膜等组织撕裂;③及时处理腹胀; ④病人咳嗽时,最好平卧,以减轻咳嗽时横膈突然大幅度下降,骤然增加的腹内压力; ⑤适当的腹部加压包扎,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治疗
切口未完全裂开:要立刻用无菌敷料覆盖切口,在良好的麻醉条件下重子缝合,同时加用减张缝线。
切口完全裂开:再缝合后常有肠麻痹,术后应放置胃肠减压。切口部分裂开的处理,按具体情况而定。
切口感染
表现:伤口局部红、肿、热、疼痛和触痛,有分泌物,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和白细胞增加
处理原则:在伤口红肿处拆除伤口缝线,使脓液流出,同时行细菌培养
泌尿系统并发症
尿潴留
常见原因:老年病人、盆腔手术、会阴部手术或蛛网膜下隙麻醉后排尿反射受抑制,切口疼痛引起膀胀和后尿道括约肌反射性痉率,以及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等
预防:凡是手术后6-8小时尚未排尿,或者虽有排尿,但尿量甚少,次数频繁,都应在下腹部耻骨上区叩诊检查,如发现明显浊音区即表明有尿潴留,
治疗:。尿潴留时间过,导尿时尿液量超过500m1者,应留置导尿管1-2日,有利于膀胱壁通尿肌收缩力的恢复。 有器质性病变,如骶前神经损伤、前列腺肥大等,需要留置导尿管4-5天。
泌尿道感染
主要原因
泌尿道原已存在的污染,尿潴留和各种泌尿道的操作
短时间(<48小时)膀胱插管的病人,约5%出现细菌尿,然面有临床症状的仅为1%。
急性膀胱炎表现: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难,有轻度发热;
急性肾盂肾炎表现:高热、腰部疼痛与触痛。尿液检查有大量白细胞和脓细胞,细菌培养得以确诊。
预防
严格要求无菌操作,防止泌尿系统污染,预防和迅速处理尿潴留
治疗
给足量的液体、膀胱彻底引流和针对性应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