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有惊无险的王奶奶
这是一篇关于有惊无险的王奶奶的思维导图,高钾血症与代谢性酸中毒、透析、急性肾损伤 急性间质性肾炎等。
编辑于2024-04-18 12:41:54有惊无险的王奶奶
高钾血症与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代酸病因
AKI患者代酸
肾脏排酸保碱功能障碍
肾衰竭
肾小管中毒
碱性物质丢失过多
严重腹泻
肠瘘
酸性物质产生过多
缺氧和组织低灌注
糖尿病
严重饥饿或酒精中毒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室性心律失常
心肌收缩力降低
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
诊断
案例中PH7.1,HCO3-12mmol/L
血气分析 血清PH值下降且血清HCO3-浓度异常降低
治疗
案例中PH7.1采取透析治疗
KRT 对存在容量超负荷和重度代谢性酸中毒的少尿或无尿AKI患者补碱 碳酸氢盐治疗、血清碳酸氢盐目标20-22mEq/L
高钾血症
定义
代谢性酸中毒
原发性HCO3-降低和PH值降低
高钾血症 血清K+浓度大于5.5mmol/L
高钾血症病因
AKI患者高钾
进入体内太多
口服含钾药物
静脉输入过多钾
大量输入保存期较久的库血
肾排钾减少
保钾利尿剂
盐皮质激素不足
低血容量
细胞内钾的移出
溶血
组织损伤
酸中毒
肾脏排钾减少
电生理影响
对肌肉
轻度高钾血症表现为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
重度高钾血症为去极化阻滞,导致肌无力
对心肌
自律性降低
兴奋性增高
传导性降低
收缩性降低
心电图改变
胸前导联中最显著的“尖峰”或“帐篷”状T波
PR间期延长
P波振幅降低
QRS波群时限增加
治疗
胰岛素联合葡萄糖
钙剂
有心脏病急症
透析
胃肠道阳离子树脂
透析
定义
是一种医疗程序,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患者。当肾脏无法正常过滤体内废物和液体时,透析可以通过人工方式来清除这些废物和液体。
类型
血液透析
子主题
俗称人工肾
原理
空心纤维的壁即透析膜,具半透膜性质
血液中的代谢分子和透析液中的电解质离子在纳米孔膜上扩散和对流,从而实现代谢分子的清除
胸膜透析
子主题
方法
透析液通过一个导管插入腹腔 通常是通过腹壁上的一个小口或手术在腹腔内置入导管
原理
透析液在腹腔内静置一段时间
废物和过多的液体会通过腹膜和透析液之间的扩散作用进入透析液中
然后将透析液排出体外
通常4-6小时进行一次
特点
更佳灵活方便
但可能引起感染,腹腔内炎症
直肠透析
子主题
方法
结肠透析是通过向人体结肠注入过滤水
进行清洁洗肠,清除体内毒素,充分扩大结肠黏膜与药物接触面积
然后再注入专用药液,使药液在结肠内通过结肠黏膜吸附出体内各种毒素
并及时排出,最后再灌入特殊中药制剂,并予保留
起到对肾脏治疗作用,并可降逆泄浊,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尿酸等尿毒症毒素
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
保持洁净
饮食控制
药物治疗
科学运动
感染问题
适应症
具有慢性肾衰的表现
尿素氮超过20mmol/l
血肌酐超过400μmol/l
急性指征
药物不能控制的高血钾
少尿,无尿
肾衰合并肾水肿,脑水肿,肺水肿
并发心包炎,消化道出血
药物不能纠正代谢酸中毒
具体疾病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病疾病
多囊肾
糖尿病肾病
自身免疫肾病
副作用
透析失衡综合征
透析使用综合征
低血压
透析中肌肉痉挛
急性肾损伤
定义
血肌酐48小时升高26.5μmol/l 或 在7 天内较基础值升高注50%或尿量<0. 5ml(kg . h)
症状
肝肾综合征
心肾综合征
肾毒性
败血症相关AKI
治疗
一般护理
营养支持,检测血钾浓度,防止代酸。
纠正贫血,血红蛋白浓度需要>70。
重度固氮血症(尿素>30-35 mmoL/L或肌酐>300-400µm ol/L)最好用透析治疗。
肾流量灌注处理
利尿剂冲刷肾小管
同时需要防止脱水
可停用的药物尽量停用
动脉造影剂慎用
透析
分类
肾前性
肾性
肾后性
慢性肾衰CRF
原发病
炎症反应
缺血
免疫反应
尿路梗阻
大分子沉积(淀粉样变性)
肾小管间质损伤
慢性炎症
慢性缺氧
肾小管高代谢(代偿?)
继发性进行性肾小球硬化
急性间质性肾炎
概述
定义:损伤肾小管和间质导致肾功能下降的肾炎
主要表现:发热、血尿、蛋白尿
病理表现(金标准)
肾间质炎细胞浸润
间质水肿
肾小管损伤
HE染色特点:肾间质单核淋巴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
电镜下特点: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引起可表现为肾小球足细胞足突弥漫性融合
质子泵抑制剂
代谢性疾病:乙二醇中毒、溶瘤综合征
细菌感染:布鲁氏菌、军团菌、白喉、钩端螺旋体等
寄生虫感染:弓形虫感染
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EB病毒、汉坦病毒、丙肝病毒、HIV、腮腺炎、多瘤病毒
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肿瘤:淋巴瘤、骨髓瘤
症状
非特异性症状
无临床表现
肾功能进行性恶化
药物相关性症状
发热
皮疹
关节酸痛
腰背痛
检查
血液检查
小管功能障碍: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血WBC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贫血
血清学检查
血肌酐及尿素氮升高
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
自身免疫相关血清学指标异常
尿液检查
无菌性白细胞尿
血尿
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罕见)
诊断
有近期用药史
药物过敏表现
尿检异常
肾小管及小球功能损害
病因
药物过敏反应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抗癫痫药
利尿剂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H2受体阻断剂
肾穿刺
操作步骤
体位
受检者取俯卧位,腹部肋缘下垫以5-10cm棉枕
双上肢置于两侧,头向一侧斜,平静呼吸
皮肤消毒
使用1%碘伏消毒液消毒2遍
消毒范围:上至肩胛下线,下至髂后上棘连线,两侧至腋后线
穿刺针
使用全自动穿刺枪
穿刺点定位
实时B超定位与引导
局麻
使用1%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
标本
标本长度:肾组织长1.0-1.5cm
通常1~2次取到足够肾组织
合格组织应包括皮质和髓质
不够或空穿时可重复穿刺
步骤
局麻后切开皮肤,超声引导下进针
当针尖抵肾被膜时,患者吸气后憋气,发射活检枪迅速拔针
常规取2~3针,同定标木,分别送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检查
术后穿刺点加压沙袋20min,平卧24h,多饮水,观察尿常规及血压变化
取材成功标准:获得10个以上肾小球
送检
分割肾组织及处理,即刻送检
行光镜、免疫病理和电镜检查
光镜:1%的中性福尔与林溶液和或升汞-苦味酸
电镜:3.75%的冷戊二醛
免疫荧光:低温生理盐水纱布
特殊要求者用相应的固定液
并发症及处理
并发症
血尿
术后镜下血尿(绝大多数)
肉眼血尿2-7%
肾周血肿
肾活检后3~5d低热、腰痛(B超证实)
小血肿卧床休息自行消散(无后遗症)
较大血肿3月内吸收
尿潴留
协助排尿或行导尿术
明显肉眼血尿、尿中血凝块多者,易尿路梗阻导致严重尿留
应行经皮膀胱穿刺导尿或三腔导尿管导尿,及反复冲洗膀胱
动静脉瘘
术后动静脉瘘者少数
伤口处理
敷以纱布,胶布固定
相关药物
吲哚美辛
原理
解热镇痛药
口服吸收快
血药浓度3小时达峰值
半衰期2~3小时
应用
抗炎
镇痛
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不宜长期使用
不良反应
头痛
眩晕
胃肠不适
严重时可致血液问题
药物相互作用
增加出血风险
影响血糖和洋地黄类药物浓度
蒙脱石散
原理
天然蒙脱石提取,对消化道毒素有吸附作用,修复粘膜
药动学
不吸收
不影响生理功能
排出攻击因子
适应症
治疗成人及儿童腹泻
辅助食道、胃、十二指肠疾病
禁忌
对成分过敏者慎用
婴儿不建议使用
不良反应
偶见便秘或大便干结,可停药或减量
奥美拉唑
作用机制
抑制H+/K+ ATP酶
形成活性代谢物
减少胃酸分泌
适应症
胃食管反流病
消化性胃溃疡
卓艾综合征
不良反应
一般不良反应
头痛
头昏
口干
恶心
腹胀
失眠
肾损害的表现形式
急性间质性肾炎
药源性急性间质性肾炎
慢性肾病
不良反应(肾损伤)
急性间质性肾炎(AIN)
老年人中AIN的病因
肾损害的风险因素
长期或高剂量使用
急性肠胃炎
病因
重度腹泻患者更可能是细菌性病因引起
87%的病例中鉴定出细菌性病原体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快速起病的腹泻
持续时间少于2周
伴随症状
恶心
呕吐
发热
腹痛
其他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
体重减轻和乏力
水样泻
血便或黏液样便
排便时常有疼痛
发热常见
镜检可见红细胞和炎症细胞
发病机制
肠毒素与细胞内腺苷环化酶作用
胞内cAMP水平升高
可能病原体
侵袭性细菌
肠道病毒
溶组织内阿米巴或细胞毒性微生物
体征
轻度弥漫性腹部压痛
约半数患者发热
肠鸣音活跃
警示症状及体征
严重容量不足/脱水
粘膜干燥、皮肤弹性下降
口渴增加、精神状态改变
头晕、头痛
心动过速、心悸;低血压
晕厥前兆或晕厥;虚弱、疲劳
尿量减少,尿液浓缩
肾功能或电解质异常
血便/直肠出血
体重减轻
严重腹部疼痛
诊断
结合临床病史
实验室检查
病毒性:粪便白细胞和隐血试验阴性
细菌性:粪便存在白细胞、隐血、乳铁蛋白或粪便培养阳性
粪便检测
进行粪便微生物学检测的情形
治疗
一般处理
补液和维持营养,必要时调整饮食
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对症药物治疗
腹痛:山莨菪碱等解痉药物
腹泻: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
呕吐:肌注甲氧氯普胺、氯丙嗪或异丙嗪
胃酸分泌过多:静滴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或奥美拉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