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共同犯罪
这是一篇关于共同犯罪的思维导图,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适用于考试复习!
这是一篇关于客观要件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因为关系:有实害结果的地方就有因为关系的判断,结果,行为,行为主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的分类
正犯
数量上分为:单独正犯/共同正犯
方式上分为:直接正犯/间接正犯
共犯
教唆犯
帮助犯
正犯与共犯的关系
共犯从属性
共犯独立性认为,对教唆者、帮助者的定罪应独立判断,不用考虑实行者是否构成犯罪
共犯从属性(法考官方立场 ):实行者构成犯罪是教唆者、帮助者构成犯罪的前提条件
犯罪形态的从属性: 1.正犯未去犯罪,共犯无罪 2.正犯在预备阶段,犯罪中止;共犯构成犯罪预备 3.正犯在预备阶段,犯罪预备;共犯构成犯罪预备 4.正犯在实行阶段,犯罪中止;共犯构成犯罪未遂 5.正犯在实行阶段,犯罪未遂;共犯构成犯罪未遂 6.正犯在实行阶段,犯罪既遂;共犯构成犯罪既遂
共同犯罪的本质
实质原理:违法是一起的,责任是独立的,共同犯罪实际上是客观阶层的一种特殊现象,判断二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实际上仅是客观阶层的任务
形式的“相同性”:一起去制造违法事实
犯罪共同说:完全共同犯罪说要求主客观完全一致,观点已淘汰。 部分共同犯罪说,只要求二人有部分相同的地方即可。不要求定相同罪名
行为共同说(多数):只要行为人一起制造违法事实,违法具有一起性,就是共同犯罪,特别是不要求主观阶层的要素保持相同,也不要求定相同罪名。
共同正犯
客观违法阶层:”部分实行,全部负责“原则,
主观责任阶层:1、对责任年龄不做要求 2、对责任能力不做要求 3、对故意还是过失不做要求,
部分犯罪共同说:二人成立共同正犯,在主观上必须是故意,不能是过失。过失犯罪不够吃共同正犯,不赞成“过失的共同正犯”
行为共同说(多数说):成立共同正犯只要求在客观违法阶层具有意思联络,至于主观责任阶层,责任是独立的,即赞成过失的共同正犯
间接正犯
客观阶层
强制手段
强迫他人实施犯罪
强迫被害人实施自损行为
欺骗手段
欺骗他人,利用他人的过失行为,例医生拿毒针给护士,护士基于信任未查验就给病患使用
欺骗他人,利用他人的故意行为,例甲让乙打屏风,其实丙在屏风后面甲想让乙打死丙
欺骗被害人实施自损行为
主管阶层:必须是故意的,间接正犯是指使利用支配
客观违法阶层
教唆犯的成立条件:教唆行为引起正犯的违法行为
他人已经具有犯某罪的意图,此时教唆其犯该罪,不构成教唆犯,因为二者不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他人已经具有犯轻罪的意图,教唆他人犯重罪,构成重罪的教唆犯
他人已经具有犯重罪的意图,教唆他人犯性质相同的轻罪,不构成教唆犯,因为降低了法益受到的危险
他人已经具有犯重罪的意图,教唆他人犯性质不同的轻罪,构成该轻罪的教唆犯
教唆犯的既遂条件:教唆行为引起正犯的违法结果
主观责任阶层:要求主观上有故意
过失引起,不构成教唆犯
故意教唆实施不能犯,不构成教唆犯,例甲给乙一把空枪,让乙开枪打死远处的丙
成立条件:帮助行为促进正犯实施违法行为
既遂条件:帮助行为促进正犯制造违法结果
心理性帮助:对正犯产生心理性促进作用,例望风
主观责任阶层:要求主观上具有帮助故意
中立的帮助行为:1、主观上是否明知对方在犯罪 2、客观行为给对方犯罪是否起到了实质紧迫的促进作用
共同犯罪的参与时间
中途参与:承继的共同犯罪
中途退出:共犯关系的脱离,退出要求
教唆犯:打消犯意
帮助犯:消除物理性、心理性贡献
共同正犯:在预备阶段,消除物理性贡献和心理性贡献;在实行阶段需有效阻止对方犯罪
共同犯罪的特别问题
片面(单方)的共同犯罪
片面帮助。例甲欲杀丙,看到乙在追杀丙,暗中设置绳索绊倒丙(轻微伤),乙顺利杀丙且不知道甲帮了自己
肯定说:甲构成乙的故意杀人罪的片面的帮助犯,这里的犯罪是单向性构成。
否定说:甲不构成帮助犯,对家单独处理,但甲仅导致丙轻微伤,不构成犯罪,这种说法不合理所转而承认肯定说
片面实行。甲得知乙欲强奸丙,提前将丙打晕后退出,乙顺利强奸了妇女,但不知是甲打晕了妇女。
肯定说(多数):1.甲有帮助乙犯罪的参与意识,应对乙的违法事实负责,结合自己暴力行为,构成乙的强奸罪的片面的实行犯(正犯)。2.乙构成单独的强奸罪。
否定说(少数):1.甲不构成乙强奸罪的片面的实行犯,构成单独的故意伤害罪,但甲构成乙的强奸罪的片面的帮助犯。甲同时触发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的片面帮助犯,想象竞合择一重。2.乙构成单独的强奸罪
共同犯罪与身份犯
1.真正身份犯中,有身份者才有资格构成实行犯,无身份者只能构成共犯(教或帮) 2.有身份者要构成实行犯,要求实施了实行行为 3.分析路径:分别分析每个人,若同时触犯两个罪,想象竞合择一重
共同犯罪与不作为犯:作为义务人不作为的实行行为,非作为义务人教唆/帮助即构成;非作为义务人实行行为,作为义务人不作为的帮助,构成帮助犯。
共同犯罪与实行过限,判断标准:看是否超出了共同故意的范围。超出不负责。
共同犯罪与认识错误
共同正犯:先判断认识错误的类别,再进行分析
教唆犯或者帮助犯+正犯:先判断认识错误的类别,再进行分析
共犯人成为被害人:逐一分析共犯人
是否承认过失的共同正犯,例甲乙商量一起开枪打野猪,不慎打死路人丙,丙身上致命的子弹只有一颗,无法查明是谁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