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项目成本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成本管理知识点,让你更快速更方便去了解学习。建议收藏!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编辑于2024-05-14 13:59:00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项目干系人管理背诵知识点,展示了项目干系人管理的主要过程和步骤,标明了与五大过程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识别干系人”位于启动过程组,“规划干系人参与”位于规划过程组,“管理干系人参与”位于执行过程组,而“监督干系人参与”则与监控过程组相关。这些关联说明了干系人管理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中的重要性。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项目采购管理背诵知识点,详细列出了包括范围管理计划、需求管理计划、沟通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采购管理计划以及成本基准在内的多项内容。这些计划为项目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指导,确保项目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计划进行。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项目风险管理知识点背诵,详细概述了项目风险管理的规划过程,强调了规划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具体步骤。首先,定义了如何实施项目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为后续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随后,流程进入风险识别阶段,包括识别单个风险以及整体项目风险的来源,并记录风险特征的过程。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全面了解项目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项目干系人管理背诵知识点,展示了项目干系人管理的主要过程和步骤,标明了与五大过程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识别干系人”位于启动过程组,“规划干系人参与”位于规划过程组,“管理干系人参与”位于执行过程组,而“监督干系人参与”则与监控过程组相关。这些关联说明了干系人管理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中的重要性。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项目采购管理背诵知识点,详细列出了包括范围管理计划、需求管理计划、沟通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采购管理计划以及成本基准在内的多项内容。这些计划为项目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指导,确保项目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计划进行。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项目风险管理知识点背诵,详细概述了项目风险管理的规划过程,强调了规划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具体步骤。首先,定义了如何实施项目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为后续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随后,流程进入风险识别阶段,包括识别单个风险以及整体项目风险的来源,并记录风险特征的过程。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全面了解项目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项目成本管理
1、项目成本管理的含义与作用、意义
项目成本管理是指规划、估算、预算、资金管理 、控制和决策等过程,旨在有效管理项目的成本,确保项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完成,并最大化项目利益。
1、规划成本管理:通过制定成本管理计划,明确项目的成本目标、方法和工具,为有效控制成本奠定基础
2、成本估算:通过对项目活动和资源需求进行估算,为制定预算和资源分配提供依据。
3、预算确定:根据成本估算结果,制定项目的预算,为项目提供经济支持。
4、成本控制:监督项目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距,采取措施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
5、决策支持:通过成本数据的分析,为项目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其做出更好的管理决策
6、绩效评估:评估项目绩效、识别成本效益不佳的领域,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项目绩效和成本效益。
2、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过程
3、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工具、技术、输入及输出
4、项目成本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何做好项目成本管理
1、成本估算不准确:由于项目中涉及的技术比较新颖,可能导致初期成本估算不准确,造成后续估算不足。
2、成本控制不力: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成本超支的情况,需要及时控制成本,避免对整个项目造成影响
3、做好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
1、精细化成本预算:在项目启动阶段,对项目成本进行更为细致的估算,考虑到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尽量避免估算偏差。
2、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设立专门的成本控制团队,定期审查项目的成本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采用敏捷方法管理成本:敏捷方法可以帮助项目团队灵活地应对变化,降低因需求变更而带来的成本增加。
4、持续监控和优化:持续监控项目的成本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不优化成本管理策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完成
5、与供应商合作: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到更好的价格和服务,降低项目成本 。
5、项目总预算、成本基准、管理储备、应急储备 的区别和联系
1、项目总预算
1、含义:项目总预算是指项目的全部成本预算,包括所有活动和工作包的成本
2、作用:项目总预算为项目提供了一个整体的成本控制目标,用于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
3、联系:项目总预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是成本基准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2、成本基准
1、含义:成本基准是项目总预算的正式批准的版本,是衡量实际成本绩效的标准
2、作用:成本基准用于对比项目实际成本的执行情况,帮助识别成本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
3、联系:成本基准是项目总预算的具体表现,反映了项目的实际成本目标
3、管理储备
1、含义:管理储备是为应对项目风险和未知的变化而预留的成本,由项目管理团队控制和分配
2、作用:管理储备用于处理项目中不可预见的风险和变化,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
3、联系:管理储备是项目预算的一部分,用于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变化,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4、应急储备
1、含义:应急储备是为应对已知的风险而预留 的成本,由项目管理团队控制和分配
2、作用:应急储备用于处理已经风险,帮助确保项目在面临风险时能够及时应对
3、联系:应急储备是对管理储备 的补充,用于应对已知风险的发生,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6、如何制定成本管理计划?步骤?内容包括哪些?
1、制定成本管理计划:
1、明确需求:了解项目的成本管理需求,包括成本估算、预算、控制的要求
2、确定参与者:确定项目成本管理的参与者和责任,包括成本管理团队成员和其它相关方
3、收集信息:收集项目相关的成本信息,包括历史数据、资源成本、成本估算技术等
4、制定计划:根据项目需求和收集的信息,制定成本管理计划,明确成本估算、预算和控制方法的过程
5、审批和发布:将成本管理计划提交给相关方进行审批,并在获得批准后发布给项目团队执行。
2、成本管理计划的内容
1、成本估算方法:明确成本估算的方法和技术,如专家判断、参数估算、类比估算等
2、成本预算:确定项目总预算和阶段预算,包括各阶段和活动的成本预算
3、成本控制:描述如何监控和控制项目成本,包括制定成本绩效指标、监控成本变更等
4、成本基准:确认成本基准的制定方法和依据,以及如何更新和维护成本基准
5、成本管理工具:列出用于成本管理的工具和技术,如成本绩效分析、挣值管理等。
6、成本管理流程:描述成本按理的流程和步骤,包括成本估算、预算和控制的具体过程
7、角色和责任:明确成本管理团队成员 的角色和责任,以及与其他相关的沟通和协作方式
8、变更管理:描述如何处理成本变更,包括评估变更影响、批准变更请求等
9、风险管理:说明与成本管理相关的风险,以及如何识别、评估和应对这些风险
10、审批和发布:明确成本管理计划的审批和发布流程,确保计划得到相关方的认可和支持。
7、成本估算的步骤、成本估算表如何编制
1、成本估算的步骤
1、确定估算基础:明确估算的基础、如资源成本、工作量、成本类型等
2、收集数据:收集项目所需的数据,包括资源费用、材料费用、设备费用等
3、确定估算方法:根据项目需求和可用数据,选择适合的估计方法,如专家判断、参数估算、类比估算等
4、进行估算:根据选定的方法和数据,进行成本估算,得出成本估算结果
5、评审和调整:对估算结果进行评审,确保估算的准确性,并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6、编制成本估算表:将估算结果整理成表格或图表,清晰地展示各项目成本估算数据。
2、成本估算表的编制
1、项目名称:项目或阶段的名称
2、估算日期:进行估算的日期
3、估算方法:使用的估算方法,如专家判断、类比估算
4、成本项:具体的成本项,如人工成本 材料成本、设备成本
5、成本单位:成本的计量单位,如人工成本为人工时,材料成本为单位材料数量
6、数量/工时:成本项对应的数量或工时
7、单价/工时费率:每个单位的工时或工时费率
8、总成本:各成本项的总成本,即数量/工时乘以单价/工时
8、成本预算的步骤
1、确定预算单位:确定成本估算的基本单位,如货币单位、工时等。
2、确定成本估算方法:选择合适项目的成本估算方法,如类比估算、参数估算、三点估算等
3、确定成本管理计划:制定成本管理计划,确定如何规划、估算、预算、控制和报告成本
4、估算项目成本:根据项目范围、资源需求等信息,估算项目的总成本
5、制定成本预算:根据项目成本估算,确定项目的成本预算,即项目的总预算
6、制定成本基准:经过批准的成本预算形成成本基准,用于监控和控制项目成本
9、成本预算形成过程
1、成本估算:根据项目的范围、资源需求等信息,估算项目的总成本
2、成本预算:根据成本估算结果,确定项目的成本预算,即项目总预算
3、成本基准:经过批准的成本预算形成成本基准,用于监控和控制项目成本
4、成本基准:它是经过批准的项目总成本,包括所有已批准的变更。成本基准用于度量和监控项目绩效。
10、成本预算表编制
成本预算表是根据成本估算和成本预算过程确定的,用于记录项目的各项成本,包括人力、材料、设备等。表格内容通常包括项目名称、成本估算日期、估算方法、成本项、成本单位、数量/工时、单价/工时费率、总成本和备注等字段
11、成本估算和成本预算的联系
1、定义
1、成本估算是对项目所需资源的成本进行估计,通常在项目启动阶段进行,用于确定项目的总体成本
2、成本预算是在成本估算的基础上,将估算的成本分配到项目的各个活动或工作包中,形成项目的总预算
2、时间
1、成本估算通常在项目启动阶段中进行,用于制定项目计划和预算
2、成本预算在成本估算之后,项目计划确定之前 进行
3、目的
1、成本估算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项目的总体成本,为项目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2、成本预算的目的是将项目总成本分配到各个活动或工作包中,为项目实施提供经费支持
4、内容
1、成本估算主要关注项目整体的成本,包括各种资源的估算
2、成本预算主要关注将项目总成本分配到各个活动或工作包中,形成详细的预算计划
5、结果
1、成本估算的结果 是项目的总体成本估算,通常以金额或资源工时表示
2、成本预算的结果是项目的详细预算计划,包括各个活动或工作包的预算分配
12、如何做好成本控制,成本超支如何解决
1、制定详细的成本管理计划:包括成本估算方法、成本控制方法、变更控制过程等
2、确定成本基准:根据项目范围、进度和质量要求确定项目的成本基准,作为度量项目实际成本表现的基准
3、进行成本估算:根据项目范围,资源需求等确定项目的成本估算
4、制定预算:根据成本估算结果制定项目预算,并确保预算合理、可行
5、实施成本控制:监控和控制项目的成本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成本偏差
6、采取成本节约措施: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根据需要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如优化资源利用、降低不必要的开支等
7、及时处理成本超支:如果项目出现成本超支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如重新评估预算、寻找节约成本的途径、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等。
13、成本类型
1、直接成本:直接与项目活动相关的成本,如人力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
2、间接成本:与项目活动相关但不直接归属于特定活动的成本,如管理费用 、行政费用
3、固定成本:不随项目规模或活动量变化而变化 的成本,如租金、固定工资等
4、可变成本 :随项目规模或活动量变化而变化 的成本,如材料费用、临时工资等
5、管理储备:用于处理项目管理中未知风险的储备 ,属于管理层保留的成本
6、应急储备:用于处理项目管理中已知未计划风险的储备 ,属于项目团队保留的成本
7、残值: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后的价值,可能影响项目的成本估算和决策。
14、成本管理与其它项目管理知识领域的关系
1、范围管理:范围管理确定了项目的具体工作内容,直接影响成本估算和控制
2、时间管理:时间管理确定了项目活动的时序关系,对成本估算和进度控制有重要影响
3、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影响着产品或服务 质量水平,进而影响成本和客户满意度
4、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人员的配置与管理,直接影响到成本估算和控制
5、沟通管理:沟通管理保证了信息的准确传递,有利于准确把握成本相关信息
6、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进行识别和应对,对成本有影响
7、采购管理:采购管理涉及到外部资源的获取和管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本
8、利益相关方管理:利益相关方管理涉及到各方面的需求和期望管理,影响项目的成本估算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