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六章 财政管理体制
经济师-经济学基础章节思维导图,一张图帮助大家了解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方便知识点的查找,有利于复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substantive procedures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会计科目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第六章 合同的保全
固定资产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存货
初级会计实务思维导图
应收及预付款项
第十六章 财政管理体制
一、 财政管理体制内容与分类
(一)含义
政府之间+根本制度
(二)内容
1. 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
2. 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
四个原则:受益、效率、区域、技术
3. 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
主要标准:税种属性
四个原则:集权、效率、恰当、收益与负担对等
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是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
4.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三)类型
1. 财政管理体制两种模式
财政联邦制模式
美、印、加、德、大、墨、俄
财政单一制模式
法、英、日、韩、意
2. 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
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管理体制
(四)作用
1. 保证各级政府财政职能的有效履行
2. 调节各级和各地政府及其财政之间的不平衡
3. 促进社会公平,提高财政效率
二、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一)主要内容
1. 支出责任划分
中央财政支出:国防、武警经费、外交支出、地质勘探费、中央需要支出的相关费用
地方财政支出:地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经费、民兵事业费、地方需支出费用
2. 收入划分
中央财政收入:关税、海关代征的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证券交易印花税、车辆购置税、出口退税、船舶吨税
中央与地方共享财政收入:得到、资源、增值
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固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二)改革的主要成效
1. 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2. 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3. 促进了产业机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三)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1. 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适度加强中央财政事权
明确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
明确区域性公共服务为地方财政事权
调整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
2. 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将收入周期性波动较大、具有较强再分配作用、税基分布不均匀、税基流动性较大、易转嫁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
三、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一)财政转移支付及其特点
1. 含义
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协调上下级财政关系
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庇古
弥补收支差额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最基本作用
2. 特征
完整、对称、科学、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法制
(二)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 财政转移支付分类
均衡拨款与专项拨款
美国是少有的没有建立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的国家
2.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分类
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教育、医疗、社保、支农
(三)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任务
1. 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稳定增长机制
2. 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
四、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一)总体要求
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税收返还制度
2. 坚持财政事权由中央决定
3. 坚持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坚持法治化规范化道路
5. 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
(二)划分原则
1. 体现公共服务受益范围
2. 兼顾政府职能和行政效率
3. 实现权、责、利相统一
4. 激励地方政府主动作为
5. 做到支出责任和财政事权相适应
(三)主要内容
1. 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
A. 适度加强中央的财政事权
B. 保障地方履行财政事权
C. 减少并规范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
D. 建立财政事权划分动态调整机制
2. 完善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划分
A. 中央的财政事权由中央承担支出责任
B. 地方的财政事权由地方承担支出责任
C. 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区分情况划分支出责任
3. 加快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