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经耻骨后尿道中段悬吊术围术期护理
这是一篇关于经耻骨后尿道中段悬吊术围术期护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出院宣教,并发症,术后护理,术前护理,原理,定义、发病率和手术方式。
编辑于2024-05-14 22:47:41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感染性休克是一种由于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且常见的临床病症。详细列出了感染性休克的病因,主要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真菌感染,其中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在发病机制方面,脑图列出了引发感染性休克的关键因素,包括低血压、心率加快、发热、难以呼吸和意识改变等。
这是一篇关于静脉血栓栓塞预防护理的思维导图,介绍了VTE的基本概念,即血液在静脉内异常凝结导致的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具体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列举了VTE的预防措施,分为基础预防、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三大部分。机械预防部分则详细说明了通过穿戴医用弹力袜(如抗血栓袜)、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和足底加压泵等器械,利用其机械原理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血液瘀滞,从而预防VTE。药物预防部分则提到了使用口服或胃肠外抗凝药物,如凝血酶间接抑制剂、凝血酶直接抑制剂等,来预防VTE。整个脑图以清晰的结构和详细的内容,为公众提供了关于VTE预防的全面指南,有助于增强公众对VTE预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这是一篇关于经耻骨后尿道中段悬吊术围术期护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出院宣教,并发症,术后护理,术前护理,原理,定义、发病率和手术方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感染性休克是一种由于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且常见的临床病症。详细列出了感染性休克的病因,主要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真菌感染,其中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在发病机制方面,脑图列出了引发感染性休克的关键因素,包括低血压、心率加快、发热、难以呼吸和意识改变等。
这是一篇关于静脉血栓栓塞预防护理的思维导图,介绍了VTE的基本概念,即血液在静脉内异常凝结导致的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具体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列举了VTE的预防措施,分为基础预防、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三大部分。机械预防部分则详细说明了通过穿戴医用弹力袜(如抗血栓袜)、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和足底加压泵等器械,利用其机械原理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血液瘀滞,从而预防VTE。药物预防部分则提到了使用口服或胃肠外抗凝药物,如凝血酶间接抑制剂、凝血酶直接抑制剂等,来预防VTE。整个脑图以清晰的结构和详细的内容,为公众提供了关于VTE预防的全面指南,有助于增强公众对VTE预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这是一篇关于经耻骨后尿道中段悬吊术围术期护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出院宣教,并发症,术后护理,术前护理,原理,定义、发病率和手术方式。
经耻骨后尿道中段悬吊术围术期护理
定义、发病率和手术方式
压力性尿失禁是正常状态下无漏尿,而在腹压突然增加尿液自动流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绝经后妇女中饭发生率高达50%
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悬吊带术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悬吊带术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微创术式。
原理
手术原理与目的 经耻骨后尿道中段悬吊术通过提高膀胱颈及后尿道,增大膀胱尿道后角,伸长尿道,以增强尿道阻力,从而达到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目的。
手术步骤简介 手术包括麻醉、切口选择、游离膀胱颈及后尿道、放置悬吊带、调整悬吊带张力、关闭切口等步骤。整个手术过程中需精细操作,以确保手术效果。
适应症 适用于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尤其是经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
适用于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尤其是经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
禁忌症 包括急性泌尿系统感染、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此外,对于术前评估存在严重手术风险的患者,也应慎重考虑手术。
术前护理
评估:评估残余尿以及患者外阴皮肤是否存在尿布疹、失禁相关性皮炎等外阴皮肤问题并积极治疗。指导并协助患者完成排尿日记、尿垫试验。
心理准备:部分尿失禁患者会出现烦躁、窘迫及自卑情绪,应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
皮肤准备:术前一晚(或更早),应使用抗菌/非抗菌肥皂或消毒剂进行淋浴,用肥皂和水清洗手术区域皮肤。最新证据表明,不应使用剃刀刮除拟行手术部位的毛发,必须备皮时可使用推剪刀或脱毛剂。
阴道无菌准备:术前3天使用500mg/L稀释PVP-I溶液进行阴道冲洗,经期或阴道有血性分泌物慎用,碘过敏患者可选择生理盐水或氯己定进行阴道冲洗。
术后护理
常规护理:术后患者体位、病情观察、术后早期活动、会阴皮肤护理、饮食指导同一般手术护理。
阴道伤口护理:术后均要阴道填塞碘仿纱条或其他压迫纱布,一般放置250mg/L的稀释碘仿纱条1~2根,目的是压迫止血和保持阴道清洁无菌状态,术后24~48小时拔除,拔除后即可开始规律阴道坐浴。
术后评估:评估残余尿量,导尿管拔除后应详尽了解患者的排尿情况,患者蹲位排尿易受悬吊线牵张,改为坐位排尿可明显减轻悬吊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B超残余尿测定,<50ml可出院。拔除后不能排尿或残余>50ml,建议重新留置导尿管,1周后拔除,多数患者3周后恢复。
并发症
尿潴留
排尿障碍发生 暂时性尿潴留在吊带术后相当常见,耻骨后尿道中段悬吊术后报道的排尿障碍发生率为19.7%~47%。
处理方法 1、残余尿量大于150ml,继续留置尿管,每3~4天做一次排尿试验直至排尿后残余尿量小于150ml。2、进行间歇导尿,患者每次排尿后自行导尿,记录排尿后残余尿量。残余尿量始终小于150ml时,停止导尿。
疼痛综合征
发生时间 在TVT-E术后2~3周,多数患者在直立时会出现腹部切口上方一侧或两侧疼痛。
疼痛特点 是当外展或内收腿部时腹股沟区疼痛,常发生在肌肉的深部而不是表浅的皮肤部位。
处理方式 指导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并告知患者随着时间推移会有所改善。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处理或应用腕踝针治疗。
盆腔血肿:如出现下腹部或腹股沟胀痛不适,行走疼痛,可行盆腔B超或盆腔CT明确诊断,确诊后,及时切开引流。
伤口感染:如体温升高、伤口红肿、渗出,应及时行血、尿常规检查,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治疗,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每日伤口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膀胱穿孔 如发生血尿,盆腔内积液,应给予留置尿管,观察尿液颜色、性质变化。
出院宣教
术口
穿刺部位 耻骨上穿刺点,需要注意与医师沟通是否需要拆线、伤口换药及患者疼痛的处理。
会阴部
1、经常清洗会阴部,勤换尿布。
2、坐浴:患者阴道填塞碘仿纱条或其他压迫纱布拔除后即可开始即可开始规律坐浴。
3、可使用硼酸粉、高锰酸钾溶液等坐浴用品,阴道伤口愈合期间建议每日2次,一次10~15分钟,阴道伤口愈合后(术后10~14天后)建议一日一次。
健康指导
饮食指导
1、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易消化的饮食,保持排便通畅。
2、每日2000ml以上,达到内冲洗的目的,防止尿路感染及促使排尿功能早日康复。
3、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引起的腹内压增加。
活动指导
1、患者出院两周后恢复正常活动,5~6周避免用力的活动,术后3~4周避免性生活。
2、避免长时间站立,下蹲动作,避免增加腹压的行为方式。
恢复迅速
患者术后恢复较快,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康复训练指导
定时排尿 以固定的时间间隔排尿来管理尿失禁患者的方法。通过规律排尿,减少尿失禁次数,还可以 保持患者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
膀胱训练 通过增加两次排尿的间期,来辅助治疗尿失禁的常用方法。它包括患者教育,正强化以及计划排尿。膀胱训练适用于认知能力和身体能力无障碍的人群。
盆底肌训练 生物反馈与电刺激是常见的PFMT辅助治疗方式
术后随访
6周内随访
1、术后6周内至少进行1次随访,主要了解并记录近期并发症。
2、近期并发症常见有出血、血肿形成、感染、膀胱尿道损伤、尿生殖道瘘、神经损伤和排空障碍、大腿内侧疼痛等。
6周后随访
1、6周以后主要了解和记录远期并发症及手术疗效。
2、远期并发症有:新发尿急、继发泌尿生殖器官脱垂、耻骨上疼痛、性交痛、尿失禁复发、慢性尿潴留及吊带侵蚀等。
随访内容和指标
1、连续72小时排尿日记和1小时尿垫试验;推荐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
2、指标包括尿失禁次数和量、生活质量评分等;可选尿动力学检查,尤其是无创检查,如尿流率;B超测定剩余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