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活动与现实脱离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的、严重的精神障碍
流行病学:1.男性好发年龄10-25,女性25-35岁 2.女性整体预后好与男性
Ⅰ型: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 Ⅱ型:阴性症状为主(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
药物分类
经典抗精神分裂症药(第一代)
酚噻嗪类:氯丙嗪(冬眠灵)【1952,第一个抗精神病药物】
体内过程
吸收:po慢而规则、Tmax为3h、半衰期约8-35h
分布:90%与血浆蛋白结合,分布于全身,脂溶性高,易积蓄于脂肪组织,故停药后数w尿中仍可检测到其代谢产物
消除(肝脏代谢、肾脏排泄):不同个体po相同剂量的氯丙嗪后血药浓度相差10倍,故主张剂量个体化
药理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神经安定作用):1.正常人:活动↓/情感淡漠 2.精神病者: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状态,继续使用6周-6月能消除幻觉、妄想症状,使患者理智恢复,生活自理
治疗精神分裂症:Ⅰ型阳性症状(急性精神分裂症):效果好;Ⅱ型阴性(慢性):无效,甚至加重
镇吐作用(强大):小剂量:抑制催吐化学感受区(CTZ)的D2受体;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另外,其抑制延脑和CTZ旁呃逆的中枢调节部位,对顽固性呃逆有效
呕吐和顽固性呃逆:多种药物(强心苷、吗啡、四环素等)及各种疾病(尿毒症、恶行肿瘤)引起的呕吐。现临床已少用(选择性5-HT3受体阻断剂昂丹1司琼) 对晕动症所致的呕吐无效(因前庭刺激→晕动症,应用H1阻断剂)
对体温调节的影响:1)抑下丘脑体调中调节能力,体温调节失灵 2)使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 3)既可降低发热体温,也略降正常体温 (与解热镇痛抗炎药区别)
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不良反应)
阻断M受体:口干/便秘/排尿困难/视力模糊等(阿托品引起的中枢兴奋)
病因:1、生物学因素:遗传/大脑结构/妊娠问题 2、个性特征/社会/环境/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