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明1017:宰相的顶级处事心法:“正办”之法
宋朝顶级宰相王旦,为什么说他有被讨厌的勇气?宰相王旦死后获得"文贞"谥号,后来改为"文正"。这个谥号不得了,是中国古代一个文臣能够得到的最顶级的谥号。历史上的“文正公”都有谁?范仲淹、司马光、曾国藩,等等。要不是公认的文臣典范,或者是跟皇帝本人有特殊的机缘,很难得到这个谥号。王旦到底是怎么做到顶级宰相的?
"如果穿越回古代,清朝百姓的自由度可能超乎你的想象!《文明之旅》第74期揭示:中国历史暗线正是普通人自由度的提升乾隆年间漕帮有20万船工,雍正取消度牒制让出家更自由,百姓还能闯关东、走西口甚至下南洋这种变化源于技术突破、文化融合与制度改良正如英国因蒸汽机普及而废除奴隶贸易罗振宇在得到APP主讲:我们正站在文明顶峰,享受着祖先难以企及的自由福祉"。
《文明之旅》第73期聚焦"权和利"的博弈:当变法之刀砍向富人,为何最终伤及平民?罗振宇拆解王安石"市易法"的困局表面是打击富商垄断,实则权力网络早已吞噬超额利润从汉武帝的强硬手段到宋朝皇权特权的隐秘分配,揭示中国古代商业的本质:所有市场主体都寄生在权力金字塔上阎步克《官阶制度引论》印证了这一残酷现实:大宋商业不过是权力游戏的棋盘,而变法者往往沦为触碰隐形网络的"屠龙少年"(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文明之旅》第72期探讨“无为红利”:为何统治者“不为”比“为”更关键?罗振宇从宋朝“垂拱而治”切入,揭示司马光困境下新法变质的根源制度固化导致特权反噬免役法案例展现变法派与保守派的核心分歧:决策机制比决策内容更重要索维尔《知识与决策》指出,纠错反馈才是治理核心宋朝经济繁荣印证:民生改善往往源于权力的克制,而非干预(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二十大报告知识地图(完整版)
小学语数外教学设计(含模板)
中国通史第一集
中国通史第2集
中国通史第3集
中国通史第4集
中国通史第5集
中国通史第6集
中国通史第7集
中国通史第8集
公元1006年,王旦代替寇准,登上了宰相位置
王旦自己努力的因素
看起来沉稳持重、才思敏捷、堪当大任的人
从他的父亲就开始编织的那个关系网
父亲
王祜,他在宋太祖的知制诰,就是皇帝的秘书,负责起草圣旨的
长袖善舞,好朋友的名单很长,其中有赵普,毕士安、吕端。
还主持过好几次科举考试,提拔了很多门生
他在太祖的时代就和宋太宗搞好了关系
老丈人
赵昌言,就是一个转运使,地方上的一个管财政的干部,是太平兴国三年进士的第三名
赵昌言的父亲,在宋太宗还没当皇帝的时候就跟着太宗;赵昌言的舅舅石熙载是宋太宗的铁杆亲信
“你有一张网,而且在经营这张网,那其他有网络,且在经营网络的人,就会默默地过来跟你强强联合。所谓网络效应,就是越用越强,越经营越大。”
就是时代给了他这样的机遇
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总共录取了119个人
王旦是乙科进士,他的成绩至少是排在23名以后
赶上了宋太宗要搞“崇文抑武”的时代红利,当上了官
王旦一生成就的基石
王旦
大名府莘县人,今天的山东聊城人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
北宋167年里的不间断做宰相时间最长的人
时代的王旦
王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宰相?为什么他在后世的存在感这么低呢?
大宋
改年号
大赦天下;凡是朝廷能做的,能减轻老百姓负担的事儿,今年都做了。
过去9年,大中祥符年间朝廷搞的那些烧香拜神的活动,在信用上破产了
“大中祥符”
老天爷肯定给咱们吉祥,咱有天书,有“符”为证
“天禧”
现在谦虚点,求老天爷给个吉祥。
老宰相王旦去世
王旦病重时,真宗亲自给王旦熬药,去登门看望
王旦死后,朝廷也给了极高的荣誉-谥号文贞
“文贞”是中国古代一个文臣能够得到的最顶级的谥号
宋朝人对王旦的评价也极高
仁宗继位后,让王旦配享真宗。
世界
意大利南部爆发反抗拜占庭帝国的叛乱
克努特大帝将英格兰划分为四个伯爵领地
印度朱拉王朝征服了斯里兰卡
法兰克卡佩王朝再次出现父子国王共治
大宋天禧元年,大辽开泰六年
内容来源 | 得到APP
主讲人 | 罗振宇
制作 | 絮起
《文明之旅》第18期
文明1017:宰相的顶级处事心法:“正办”之法
楔子:1017
我们经常被困扰,我到底是应该坚持原则呢?还是应该得饶人处且饶人呢?
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尊重规则,但与此同时,想方设法地、竭尽全力地帮助每一个被规则难住、困住的人。
我们应该是:面对规则,就尊重规则;面对人,就帮助人,并看到这二者其实可以并行不悖。
王旦生命的最后一刻
反省自己没有及时劝谏停下那场天书封禅的闹剧
王旦在临死前,非常决绝地留下遗言,要剃光头发,穿着和尚的黑色僧衣入葬
对于王旦来说,该怎样,就怎样,我不会因为感念皇恩,就把自己没有按住天书封禅的事给糊弄过去。
人很多时候会面对左右两难、局面混沌的情况,这个时候,“正办”两个字会帮特别大的忙。
王旦不也支持配合天书封禅吗
王旦支持和配合的地方,都是宰相的职责所在
当天书使,每次举行大典,行礼如仪是可以的,但是,不高兴,还是挂在脸上的
有个支持真宗搞迷信的人上书,文件流转到王旦这儿,王旦猜测,不过是报告祥瑞谋个升官提拔,他就能闭着眼睛把文件封上,坚决不看
正办
晚清和民国时候的书里经常会用到的一个词
什么是“正办”?就是这个事,最正大光明、最理该如此的处理方法,就是“正办”。
“正办”的精神 : 我搞不清楚情况,没关系,我有正大光明、本来如此的应对方法,虽然占不到便宜,但也不至于破了底线,吃了大亏。
“课题分离”的能力
什么是课题分离
你操心你的事,我操心我的事。别裹在一起想。
怎么分辨什么是你的事,什么是我的事?谁承担这件事的后果,就是谁的事。
很多人间烦恼,都是因为把别人的事和自己的事,把自己的两件不同的事儿裹在一起想,越想越乱。
一码是一码,该怎样就怎样。
王旦怎么推荐人才
如果他听说某个人不错,他会在几个月之后,找机会跟这个人见一面,聊聊天,考察他一下
如果发现这人确实有才能,就向皇上举荐。但是这些被举荐人,再想见王旦一面,抱歉,不见
我跟你聊天,是为了发现人才。这是我的事,我该做的。你现在回来找我,是看见机会了,想往上爬,或者想感谢我,这是你的事,是不应该做的。
他像是一块铁板,挡在自己的每一个角色和角色之间,也挡在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人之间,甚至是挡在每一个场景和每一个场景之间,针扎不漏,水泼不进。
换个角度看王旦
王旦作为一名宰相,他把什么是自己的权力和责任,什么是对方的权力和责任,以及不同场合下、不同角色之间,这种权力和责任的转换,分得清清楚楚。
寇准找王旦来要官当
你寇准有这个权力要官儿当吗?没有。我有权力答应你的要求吗?也没有。所以,我一口回绝。
但面对真宗皇帝,王旦有义务建议最合理的处理方式。寇准这样的人,给个虚衔的宰相,是合适的处理办法。
王曾指责王旦假传圣旨
王旦能不能把得到皇帝授权这事告诉王曾,洗刷自己的冤枉呢?
不该啊。因为皇帝授权我处理事儿,但是没有授权我把这个授权告诉你们
这么活着,实在憋屈,为了皇帝的好印象,自己活成了一个受气包?
做事风格
不拿朝廷的官位去做人情,把一切雷霆雨露都归功于皇帝
好名声不往身上揽,坏名声也不往外面推,你们爱怎么想怎么想,反正我就是这样
真宗皇帝对王旦越来越信任
该怎样,就怎样
王旦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