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4注册会计师会计学科3-4章
这是一篇关于第三章固定资产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固定资产处置,固定资产后续计量,固定资产确认和初始计量。必备复习资料分享,方便大家备考时翻阅查看,提高复习效率,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4-07-02 14:48:22这是一篇关于第六章 长期股权投资与合营安排-企业合并方式形成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转换(减资),合营安排,转换(增资)60%:成本法核算长投30%、20%:权益法长投5%: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处置,后续计量(成本法),初始计量。
这是一篇关于第三章固定资产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固定资产处置,固定资产后续计量,固定资产确认和初始计量。必备复习资料分享,方便大家备考时翻阅查看,提高复习效率,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存货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存货期末计量和清查,发出存货的计量,确认及初始计量。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第六章 长期股权投资与合营安排-企业合并方式形成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转换(减资),合营安排,转换(增资)60%:成本法核算长投30%、20%:权益法长投5%: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处置,后续计量(成本法),初始计量。
这是一篇关于第三章固定资产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固定资产处置,固定资产后续计量,固定资产确认和初始计量。必备复习资料分享,方便大家备考时翻阅查看,提高复习效率,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存货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存货期末计量和清查,发出存货的计量,确认及初始计量。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第三章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确认和初始计量
外购固定资产入账成本=买价+相关税费(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车辆购置税、契税)+装卸费+运输费+专业人员服务费(区分培训费)
其他情形:1.打包购买 按照各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 2.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差额实际利率法摊销 借:固定资产(现值) 10000(本金) 借:长期应付款 4000 借:财务费用/在建工程 1000 未确认融资费用 2000 (利息)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000 贷:长期应付款 12000(本利和) 贷:银行存款 长期应付款账面价值=期初摊余成本*(1+实际利率)-本期付款=12000-2000-4000+1000=7000(类似于摊余成本计量) 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性质负债,是长期应付款备抵科目;借减贷增;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自营方式:入账价值按照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的必要支出确定。 注意!使用本企业自产产品或外购原材料时(按成本计价而不计收入/增值税)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按暂估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后按实际发生成本调整原来暂估价值,但不调整折旧(会计估计未来适用)
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毁损减去残值保险责任人赔偿后净损失计入所建工程成本;盘盈的工程物资或处置净损益冲减工程成本;
工程完工后发生的工程物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计入当期损益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建造期内,土地使用权摊销计入成本,借:在建工程 贷:累计摊销;建造结束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土地使用权摊销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为建造固定资产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无形资产
出包(有钱无人材机)工程建造固定资产:建造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建筑物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需分摊计入各固定资产的待摊支出)
试运行会计处理:1.测试固定资产可否正常运转(不包括评估固定资产财务业绩)发生支出属于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必要支出——固定资产成本 2.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或者研发过程中产出的产品对外销售的——试运行销售相关的收入成本分别进行会计处理计入当期损益(收入准则)
建造期和可使用状态前这个时间阶段为试运行阶段 假设发生100万支出 测试能否运转——20万(影响固定资产) 其他(按正常生产设计)——80万(生产时计入存货/销售时计入收入成本)
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
提取:借:制造费用/当期损益 贷:专项储备(所有者权益科目)
使用:费用性支出——冲减专项储备 形成固定资产——一次性全额计提折旧 借:专项储备 贷:累计折旧
其他方式取得
接受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先确认资产的价值而不是权益的价值
盘盈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处理前,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借:固定资产(重置成本)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未来结转留存收益) 区分盘盈存货——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处理后,冲减管理费用。
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
弃置费用现值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确认预计负债;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无成本项) 借:固定资产 贷:预计负债(弃置费用*(P/F i, n )) 借:财务费用 贷:预计负债(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项目 长期应付款 专项储备 预计负债 适用场景 分期付款 高危行业(煤矿) 弃置费用(或有事项) 科目性质 负债 权益 负债 折现 年金现值 × 复利现值 利息处理 资本化/费用化 × 费用化
固定资产后续计量
折旧
范围
不再计提折旧种类
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
单独计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更新改造期间固定资产
已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
账面无固定资产
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正常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方法: 当月增加,当月不计提,下月计提, 当月减少,当月仍计提,下月停止
年限平均法:年折旧额=(原值-残值)/预计使用寿命*时间权重
工作量法:同上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原值-折旧额)*2/预计使用寿命 最后两年: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残值)/2
年数总和法:年折旧额=(原值-残值)*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年数总和
会计年度与折旧年度不一致 先按照折旧年度计算整年,再按会计年度*时间权重
后续支出
资本化支出——“更新改造”“改扩建”“改良支出”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存在被替换资产的,需要将替换资产的账面价值从在建工程扣除。 借: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借:在建工程 借:银行存款等 营业外支出(净损失) 贷: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等 贷:在建工程(被替换部分账面价值) 转为固定资产后,重新确定新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不高估资产,体现谨慎性原则
更新改造后入账价值=更新改造前账面价值+更新改造支出-被替换部分账面价值
后续化支出——“大修理”
受益分摊原则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制造费用)
与存货的生产和加工相关的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按照存货成本确定原则进行处理(制造费用)Eg生产设备发生的日常维修费用应计入存货成本
固定资产处置
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等
借:原材料(残料入库) 银行存款(残料变价) 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责任人赔偿)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贷:资产处置损益(出售、转让等) 营业外收支(报废或损毁-丧失使用功能、自然灾害等)
借:银行存款(收到价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差额:资产处置损益 营业外收支
清查
盘盈
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批准处理后: 借:其他应收款 营业外支出(无论何种原因均计入此科目区分存货)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项目 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清理 待处理财产损溢 核算内容 购入安装 终止确认 存货清查 自行建造 处置 固定资产盘亏 更新改造等资本化 转入科目 固定资产(预定可使用) 损益:出售/转让—资产处置损益 其他应收款 毁损报废—营业外收支 营业外收支 管理费用(存货盘亏管理不善)
第四章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确认和初始计量
没有实物形态+可辨认(商誉与企业整体相关,不具有可辨认性)+非货币性资产
可辨认性: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划分出来并能够单独用于出售或转让等或者产生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
内容: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和土地使用权等 不属于:客户关系、客户名单、人力资源、商誉、自创内部品牌、报刊名;(企业合并形成商誉确认为一项资产,在合并报表中确认计量)
外购无形资产成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不可抵扣增值税、契税、注册登记费)+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初始成本确认不包括为引入新产品进行宣传发生的广告费、管理费用及其他间接费用+达到预定用途以后发生的费用
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期限(1年)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成本以价款现值为基础-差额(未确认融资费用)
资本化的资本化
费用化—实际利率法—当期损益
投资者投入初始计量
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按照公允价值
借:无形资产(公允价值先确认)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股本(在注册资本中享有份额)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差额)
政府补助取得初始计量
按公允价值计量,无法可靠取得其公允价值的按名义金额(1元)计量
土地使用税会计处理
性质 分类 自用土地使用权/建造办公楼的土地 无形资产 房开企业建造对外出售房屋建筑物的土地使用权 存货(开发成本) 价款包含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 可以合理分配的,分别作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无法合理分配,全部固定资产。 已出租或持有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投资性房地产
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相关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不转入在建工程,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计提摊销和折旧。 但在建造厂房不动产期间,满足资本化条件应将摊销金额计入工程成本
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
研究阶段全部费用化
发生时: 期末结转: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期末,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列报为利润表“研发费用”项目
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
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后
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期末,尚未研发完毕, 需要将“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列报为资产负债表“开发支出”项目
研发完毕: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期末列报“无形资产”项目
无法区分研究阶段还是开发阶段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谨慎性原则
计入当期损益的相关研发支出包括:其他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间接费用、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可辨认的无效和初始运作损失、为运行无形资产发生的培训支出。
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在尚未达到预定用途前,由于具有重大不确定性,应于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
自行研发无形资产会计处理图解
委托外单位研发无形资产会计处理
视同自主研发:委托方承担一切风险,并对研发结果拥有所有权。
视同外购:委托方仅就受托方研发后的成果支付研发费,并针对研发成果拥有所有权
无形资产后续计量
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
熟短原则
【合同权利、法定权利、使用寿命】
到期延续不需付出重大成本时,续约期才包含在使用寿命中
摊销
摊销期:当月增加,当月摊销;当月减少,当月不摊销;
摊销方法 针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不摊销
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
应摊销金额=无形资产成本-残值-减值准备
减值后,重新判断使用寿命等
摊销方法反映该无形资产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
无法可靠确定预期消耗方式的
直线法摊销
特殊情况以经济活动产生收入为基础进行摊销
勘探黄金特许权,且特许权在销售黄金收入达到某固定总额时失效
确凿证据表明收入的金额和经济利益的消耗高度相关
企业采用车流量法对高速公路经营权进行摊销的,不属于以包括使用无形资产在内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收入为基础的摊销方法
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特定产品生产)/ 管理费用(自用)/其他业务成本(出租) 贷:累计摊销
复核
使用寿命有限
每年年度终了复核使用寿命,有证据表明与以前估计不同的,改变摊销期限——会计估计变更
减值:有迹象时进行减值测试
使用寿命不确定
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有限的,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会计估计变更
减值:每个会计期间/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本身就不摊销金额)
谨慎性原则
每年年度终了复核摊销方法,有证据表明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改变摊销方法——会计估计变更
使用寿命有限且存在残值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至少每年年末对残值进行复核
无形资产处置
出售 对外出租 报废、对外捐赠 借:银行存款 借:其他业务成本 借:营业外支出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贷: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
数据资源
企业外购数据资源应根据数据资源的持有目的、形成方式、业务模式,以及与数据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等,对数据资源相关交易和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满足存货条件的确认为存货,满足无形资产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不满足资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应当根据用途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内部数据资源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