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米的发展历程
下图分析小米的发展历程与思考白电的发展战略,内容涵盖了底层商业模式及逻辑、小米模式的增长瓶颈、小米生态链投资、小米对我们的启示。
22年mcn发展及起源,社媒平台特点及当下品牌主的预算分配情况整理,内容来源于公开资料汇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项目时间管理6大步骤
项目管理的五个步骤
单身原因鱼骨图
电商部人员工作结构
电费水费思维导图
D服务费结算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暮尚正常运转导图
批判性思维导图
产品经理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小米十年, 0 到 3000 亿的奇迹
底层商业 模式及逻辑
“小米式增长奇迹”的本质是“粉丝”和“粉丝价值”的乘数效应
DTC(直面消费者) 模式,粉丝经济:收入 = 粉丝数量 X 粉丝价值。 p
粉丝数量幂效应
手机吸粉
智能设备吸粉
以酷玩爆品生态产品“养粉丝”, 以全屋万物互联“留粉丝” p
互联网服务
以广告和游戏等方式抢占粉丝的时间和钱包
AIoT等生态硬件留粉养粉,利润低于1%
p
小米模式的增长瓶颈
增长的核心在于 1)粉丝数量是否能持续增长? 2) 粉丝价值是否能被持续挖掘?
粉丝数量增长必定面临瓶颈
在中国其粉丝数量已经触顶
海外的经营复杂度急剧上升
“极致性价比”的品牌主张, 使得触达高端圈层困难重重
粉丝价值的挖掘已至边界
通过品类拓展挖掘粉丝价值已面临极大挑战
AIoT并无互联网服务的变现手段
电动汽车将助力小米创造新的乘数效应。电动汽车这个既具备智能终端属性(可类比手机) 又具备空间属性(可类比家居)) 的载体中复制前十年的成功。电动汽车将成为小米新的核心载体,更大程度地扩充粉圈和生态品类, 实现另一个“粉丝数量 x 粉丝贡献”的乘数效应, “车+AIoT”将成为小米新的增长点。
小米生态链投资-通过投资补强中后端供应链和制造能力以帮助迅速扩品圈粉
通过小股权投资具备产品力的公司获取关键的生产制造能力 p
小米投资家族: p企业体内 - 小米战略投资部是小米生态链投资的核心,以补充增强业务能力为导向,部门 KPI只有三个: 1)被投企业的规模, 2)被投企业的利润, 3)被头企业是否成功推出了爆品潮玩,财务收益并不在 KPI 范围内。
小米生态链投资的心路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小米的布道者式生态链投后赋能整合
小米生态链企业与小米的强战略协同体
对传统做硬件的团队进行价值观宣导,输入短期以亏损换规模,先规模后利 润,远期以数据/内容等软件利润反补硬件利润等互联网思维。
1) 统一的视觉/工业/产品设计形成套系化,同时共享营销和渠道资源,为小米生态链企业导入销量,也迅速扩充小米牌和米家品类,不断圈粉,依托粉丝模型实现持续增长
2) 获取生态链企业推出的爆品酷玩带来的流量与背书,强调科技感属性,占领消费者心智,让消费者想到搜科技周边家居周边产品时第一时间会打开小米有品,与新零售形成正向循环
3) 被投企业中佼佼者的成长上市给双方带来的财务回报
小米对我们的启示
粉丝是品牌存在的唯一理由 – 以多个品牌、 差异化产品直达更多圈层
粉丝思维
利用多品牌精准触达多圈层的“粉丝”, 形成多个品牌私域,多次、高频触达客户,以满足不同粉丝的多元诉求,获取差异化的高附加价值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在其《价值》对消费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双重维度的本质理解,“消费的本质是消费者与世界和自我达成和解的过程,选择怎样的消费方式和品质是消费者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映照
美的的 AIoT 数智化是实现无感化智能,不可也无需跟随复制小米的 AIoT 模式
白电的核心仍然是功能化
白电的核心仍然是功能化,应该做的数智化路径的终局不是单纯的连接,也不是营销宣传的需要,是要实现更高阶的无感化的交互方式和跨终端的无缝体验,即每个白电都是一个具备边缘计算能力的智能终端,可以实现互相的通信、 数据收集、 判断决策以及自学习能力。
所有白电公司中,美的是产品力最强、 产品品类最全、 最有可能抓住机遇实现无感化智能的企业。我们需要的是对 AIOT 以及数智化的深度理解,和对数智化战略的顶层设计,以及这一战略在公司产品端的战略分解和实施。
尝试投资新消费新品牌以补充美的欠缺的前台营销品牌和用户数据洞察能力
生态链投资与产业链投资不同
美的当前的投资偏重产业链投资
我们需要逆向思考,学习小米通过投资补能力的商业策略,我们需要补充什么能力,需要什么力量改变我们,我们就 投什么。
科技领先为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唯一动力
美的需要持续在产品创新的研发投入
持续投资未来,最终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从单技术、单品类到多代技术、多品类的全面产品的突破,占领产品先进性的高地,打造出一批先进性智能电器产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加快美的海外市场向 OBM 智能化转型,以防范小米在全球市场对我们冲击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 供应链成熟度不断提升, 面向大众的“存量”业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需要我们从单品大规模制造思维跳脱出来, 关注发觉个性化消费的“增量”的变化, 建立以粉丝为中心的“单客经济”运营思维和组织架构,建立多维度、动态的 DTC 商业模式。 小米的商业模式和未来增长都有局限性;也有其特定的企业基因和大时代背景;其主攻领域黑电与白电并不形成正面战场竞争;因此白电不必效仿跟随,虽然它实现粉丝经济模式的路径和完成高速增长的手段不一定适合白电企业,但我们仍可以通过学习其模式的优劣,找到自己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