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二章产品成本计算
CPA财管学习笔记,包含成本的分类、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等内容,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一个关于CPA财管的知识点整理。主要涵盖了基本原理、财务报表分析及财务预测、价值评估基础、投资项目资本预算、期权价值评估、资本成本、长期筹资、股利分配、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企业价值评估、资本结构、产品成本计算、运营资本管理、标准成本法等知识点,帮助顺利通过CPA考试。
CPA财管学习笔记,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CPA财管学习笔记,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substantive procedures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会计科目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第六章 合同的保全
固定资产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存货
初级会计实务思维导图
应收及预付款项
产品成本计算
成本的分类
直接成本:与成本对象直接相关的、可以用经济合理的方式直接追溯到成本对象的部分
间接成本:与成本对象相关联的成本中不能用一种经济合理的方式追溯到成本对象、不适宜直接计入的部分
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基本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分配率=待分配费用/分配的标准合计数(大概就是按比例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直接分配法
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分配率)=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总耗用量-其他辅助部门耗用量)
各部门应分配费用=分配率*各部门耗用量
优点:计算简单;缺点:辅助车间互相供应差距较大时,分配结果与实际不符
一次交互分配法
第一次分配:在各辅助车间内交互分配
对内分配率=该辅助车间总费用/该车间总耗用量
该辅助车间实际费用=该辅助车间总费用-其他辅助车间分配转出费用+该车间分配转入费用
大概就是减掉对内分配率*其他车间耗用+其他车间分配率*本车间耗用
第二次分配:在各非辅助部门分配
类同直接分配法,用上面计算得到的实际费用算
优点:提供分配结果准确性;缺点:增加了计算工作量
后面计算各步骤加工成本时,不要忘了加辅助费用这一部分
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扣除分配法(倒推)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0,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月初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4)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比例分配法(加权平均)
(3)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原料费用计算
原材料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费用)/(月末在产品量+本月完工产品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原材料分配率*月末在产品量
(5)定额比例法
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本月完工产品定额)
月末在产品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定额
约当产量法:指在产品按完成程度约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加权平均法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费用)/(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月完工产品量)
完工程度计算
累计工时法
某道工序完工程度=(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定额*本工序平均完工程度)/总定额之和
原材料完工程度法
公式同上,工时换成原材料消耗就行
先进先出法
月初在产品本月加工约当产量=月初在产品数量*(1-已完工比例)
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产量=本月全部完工数量-月初在产品数量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完工比例
分配率=本月发生费用/(月初在产品本月加工约当产量+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完工产品成本可以倒推出来
注:如果标明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性投入,则分摊成本时,月初在产品成本不进行分摊
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
联产品
分离点:指在联产品生产中,投入相同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分离为各种联产品的时点。在分离点以前发生的成本,称为联合成本
分离点售价法
联合成本分配率=联合成本/(A产品分离点总售价+B产品分离点总售价)
可变现净值法
联合成本分配率=联合成本/(A产品可变现净值+B产品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售价-后续单独加工成本
实物数量法
同上,按产品数量分
副产品:可以按固定单价确定成本,直接从总成本中扣除
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
品种法(常用)
以产品品种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或是生产按流水线组织、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
特点:计算对象是产品品种;下一般定期(每月月末)计算产品成本;如果企业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分批法
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或一般企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
特点:计算对象是产品批次;计算是不定期的,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分步法
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
特点:产品生产可以分为若干个生产步骤,管理上既要求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又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成本
逐步结转分步法(按加工顺序)
综合结转
上一步骤转入下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以“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项目综合列入下一步骤的成本计算单中
成本还原
(1)计算分配率=最终产成品直接材料消耗成本/半成品转出总成本
(2)还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分配率*半成品对应转出成本
(3)还原后直接材料成本=还原直接材料成本;还原后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还原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最终产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大概就是把产成品的半成品消耗分解成直接材料消耗、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再和最终产成品成本各项相加
分项结转
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按原始成本项目分别转入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相应的成本项目内
大概就是一个总数加到后面,一个分项加到后面
适用于大量大批连续式复杂生产的企业,有的不仅将最终产成品对外销售,而且生产步骤所产半成品也经常作为商品对外销售
平行结转分步法
大概就是各步骤各算各的,最后加一起
完工产品=最终完工产成品*消耗本步骤成品量
本步骤在产品(计算用)=本步骤在产品*完工程度+下一步骤在产品*消耗本步骤成品量(例第二步一件消耗第一步两件,那第一步计算时乘2,第二步计算时不管)
优点:不用进行成本还原;缺点:不能提供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不能反映各步骤生产耗费水平
计算时注意计算各步骤的在产品和完工产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