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二次成长 2024.7.2
1、心理韧性是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心理韧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并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心理韧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2、一件事情简单地让你开心或是难过,也许是一时的,但一旦你产生自卑的感受,它一定是戳中了你内心最重要的地方,那里有关于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的答案。3、自卑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感受,它黑暗、痛苦,但那才是真正能够开出花朵,并且能够长久开下去的地方。4、我一直以来有一个非常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不管过去发生了多么糟糕的事情,我们一定都在自我的能力范围内尽力了,而这个标准不是别人可以评价和定义的,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你自己才可以定义。
编辑于2024-07-24 15:57:55涵盖了阅读、学习、运动、健康、家庭、关系、旅行、社交、个人成长、写作与反思等多个方面。更勇敢、更顽强,更有力量承受人生的风风雨雨,走出自己的道路。
1、品质重于数量。对着装比较讲究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衣服的档次。如果你过去经常买200元一件的衬衣,那么建议你少买2件,直接花600元买一件就好,花的钱一样多,但是穿得更有品质。 2、工作时间可以设置4~6小时,学习时间至少设置2小时,以保证自己超越性地成长。 3、忙事业、忙赚钱,是一种能量的外放,如果持续外放,会让身体和意识的能量逐渐降低,而关注我们自己则是能量的内收。比如在太阳下散步,感受阳光穿透皮肤、补充身体能量的感觉;在海边眺望,感受大海的宽阔,聆听海浪的声音,从自然中获取能量补充给自己;静坐一会儿,放下所有的思绪,把忙乱的心收一收,慢慢地感受它;还有人会练习瑜伽、打坐、放空自己等,这些都是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在本我,是一种内收。这并不是说不要忙事业,恰恰相反,越多关注自己,会越有力量做更多的事,做更正确的事。
1、小说写作的技能训练旨在激活作者的写作潜能,培育和提升其叙述故事的冲动、感觉和能力。 2、作者用小说场景中某个人物的主观感知来描绘场景。因此,被描绘的小说场景已不是纯客观的场景,场景中的人物、事情和器物、景观等都被投射了该人物的意识和情感。 3、言说式展示是指作者借助人物的言说行为或言说内容来呈现该人物所处场景中的事件,引导读者从人物的言说活动了解小说场景中正在发生的事件,如同观众观看舞台上的演员表演剧情一样。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涵盖了阅读、学习、运动、健康、家庭、关系、旅行、社交、个人成长、写作与反思等多个方面。更勇敢、更顽强,更有力量承受人生的风风雨雨,走出自己的道路。
1、品质重于数量。对着装比较讲究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衣服的档次。如果你过去经常买200元一件的衬衣,那么建议你少买2件,直接花600元买一件就好,花的钱一样多,但是穿得更有品质。 2、工作时间可以设置4~6小时,学习时间至少设置2小时,以保证自己超越性地成长。 3、忙事业、忙赚钱,是一种能量的外放,如果持续外放,会让身体和意识的能量逐渐降低,而关注我们自己则是能量的内收。比如在太阳下散步,感受阳光穿透皮肤、补充身体能量的感觉;在海边眺望,感受大海的宽阔,聆听海浪的声音,从自然中获取能量补充给自己;静坐一会儿,放下所有的思绪,把忙乱的心收一收,慢慢地感受它;还有人会练习瑜伽、打坐、放空自己等,这些都是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在本我,是一种内收。这并不是说不要忙事业,恰恰相反,越多关注自己,会越有力量做更多的事,做更正确的事。
1、小说写作的技能训练旨在激活作者的写作潜能,培育和提升其叙述故事的冲动、感觉和能力。 2、作者用小说场景中某个人物的主观感知来描绘场景。因此,被描绘的小说场景已不是纯客观的场景,场景中的人物、事情和器物、景观等都被投射了该人物的意识和情感。 3、言说式展示是指作者借助人物的言说行为或言说内容来呈现该人物所处场景中的事件,引导读者从人物的言说活动了解小说场景中正在发生的事件,如同观众观看舞台上的演员表演剧情一样。
书名:二次成长(成人人格修补手册,B站人气UP主“安慰记心理小店”作品) 作者:王瑞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1-01 ISBN:9787522601335
1
对于任何一种缺失,不去试图掩盖或毁灭它,而是把它变成值得信任的伙伴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很多人的改变总是无疾而终,根本原因就在于改变的动力不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机会,而是为了摆脱和逃避当下的自我厌恶感。要实现人格重塑,最重要的就是要给自己时间和耐心,学会和自我厌恶感相处。我们听了太多关于变好的方法,却忽略了在变好之前,如果不能和自我厌恶感相处,所谓的变好,是不会实现的
自我重塑就像是自己做了一次自己的父母,用我们理想中的父母的样子对待自己、呵护自己,支持包容自己的每一步试错。很多时候,我们缺失的不是自我,而是理想的父母。很多人本能地想要从父母身上寻找这缺失的部分,但万万没想到,缺失的最后一块碎片只有从自己身上才能找到。完成自我重塑的一个信号是,有一天,你发现自己要独立面对未知和挑战,你也许会害怕,但你仍然选择继续往前走,因为你信任自己
如果父母能够真正懂得我们在成长中最需要的是无条件的爱和支持,而不是苛责和惩罚,我们的成长会更顺利、更幸福,人格也会发展得更完整
责怪父母是不是一种处理方式呢?当然是,但它是一种“伤敌八百,自损不止三千”的处理方式,是一种不同于小时候的被父母控制的方式。小时候,我们是因为太渴望被爱而屈从于父母的控制;长大后,我们是因为太渴望通过恨和报复来发泄而屈从于父母的控制。无论是哪种方式,它都削弱了你作为一个人的完整性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愤怒问题,我发现,愤怒的情绪中还层层包裹着很多复杂的情绪。我就像剥洋葱一样,一点点把它剥开,看到了隐藏多年的真相,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我还没有准备好去面对的真相
存在感
存在即被感知,也就是如果我发出一个信号,能够收到来自这个世界的回应,那么我就感受到存在了。 所以心理学上的存在感,是一种自我能够被看到、被察觉、被感知以及被回应的内心状态。而这种状态就是我们和这个世界以及对自己和他人建立信任的开始
大多数时候,我们感受到的存在感是有条件的,似乎只有自己很优秀,在人群中能够成为闪光点、有价值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存在感,否则自己就是不存在的,可以被忽略的,被大家遗忘和不在乎的。但真正的存在感是无条件的,不论一个人是什么性格,有多少优点和缺点,都值得拥有存在感
“你不需要额外做什么,你的存在就能够被注意到”。而在之前的环境中,我得到的所有优待和喜欢似乎都是因为“我是个成绩不错的学生”。我也能够感觉到身边的人会根据这个标准来选择是否要主动跟你交往,如果你成绩不好,似乎你就失去了主动被靠近的价值。而这种担心后来也真的发生了,高三的成绩波动很大,好像常常主动围绕在身边的那些人都消失了,换了新的靠近对象。不论这是事实,还是我主观的幻想,都似乎更加验证了“存在感是需要条件的”这个根深蒂固的信念
刚出生的时候,我们还不会说话,唯一和外界沟通的方式就是哭闹,这是婴儿向世界发出的第一个信号,这个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要去期待什么,这个世界是未知的,甚至是充满危险的。而且哭闹本身就只是一个声音,它可能并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不像我们成人后的哭泣大多都和悲伤难过的情绪有关,也不像熊孩子到一定年龄的耍脾气,会让人产生反感、厌烦等负面情绪。婴儿的啼哭也许打扰平静,但事实上它的本质是非常中立的信号,而且可能代表很多含义,可能是希望有人和自己说话、饿了,或者想排泄等需求,当然也可能是情绪。只是不管是哪种需求,最后都变成了哭喊这一种方式
信号传递出去之后,我们会等待,等待来自外界的回应,我们完全不知道等来的是什么,回应方式也将决定我们获得怎样的存在感。而且等待的过程,会让婴儿本能地产生不安和恐惧,一方面不知道会得到怎样的回应,另一方面根本无法预测是否会得到回应。于是可能会出现无助和绝望,最终这些情绪将会被如何对待呢?尤其是初期的互动,它决定着婴儿在下次啼哭的时候,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和期待。大家可以想象下,如果自己的灵魂困在了一个只会哭喊的婴儿的身体中,你该如何与外界进行联系呢?不用说,这将是一个异常困难的过程
大家看到了吗?就是一个这么简单的互动,在日积月累的重复中,变成了婴儿对这个世界的第一印象,可能是获得了健康的存在感,也可能是被剥夺了正常的存在感
健康的存在感的特点是,照料者在听到婴儿的声音时,能够及时地给出回应,也许这个回应并不那么完美,因为谁也没有办法准确判断出究竟婴儿是无聊了、饿了,还是拉肚子了。但是第一时间及时去一件一件确认,这个和婴儿互动的过程会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哦,原来我发出声音,是有人可以听到的,并且能够得到回应”,这就足够了
而不健康的存在感会让婴儿陷入一个怪圈,一开始正常音量的哭泣,发现没人搭理自己,也许照料者可能正在忙,或者嫌婴儿烦懒得管,总之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于是可能哭得更大声了,认为这样是不是就可以得到关注。可是照料者可能会更加恼火,于是继续用忽视或者责骂这种会让婴儿产生原始恐惧的方式进行回应。那么这个时间点,可能就是人生的分岔路口了
在婴儿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意味着什么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假设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发出声音之后就应该收到声音,结果并没有?!这种情况下就会经历第一次的内心崩塌体验或者自我破坏性体验,“为什么我持续发出声音,却得不到任何回应呢?”甚至有的照料者是心情好的时候给回应,心情不好时就不给回应,婴儿可能又会想,“怎么我有时候哭,会有人理我;有时候哭,就没人理我呢?区别是什么呢?是我哭的声音,还是我哭的方式?”一堆问号就会在还不会说话的婴儿脑子里蔓延,婴儿这个时候还不会说话,无法产生事实记忆,但情绪记忆在3岁前就已经开始发育了,他们会依稀记得一些“感觉的片段”…… 如果你现在的很多感觉说不上来具体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好像有记忆以来就有某种感觉的话,那么很可能就是这个阶段产生的。我们重点来说一下存在感,你回忆一下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没存在感的,如果有某个确定的时间,比如初中发生了一次被排挤的事情,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没有存在感,变成了班里的小透明,那么你的存在感确实就和后天的一个创伤事件有较大的关系。如果你发现自己好像没受到过什么创伤,人生也没有那么明显的坎坷或者挫折,也许就是在你没有事实记忆的阶段,已经有了一些情绪记忆的痕迹
究竟谁在“操控”谁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婴儿一哭就过去,那父母不就被他控制了,婴儿长大后还得了?曾经在一节案例课上,我们讨论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妈妈刚生下孩子没多久,是个男婴,妈妈发现她必须亲自抱着婴儿,他才能睡着,只要放下,就会开始哭。妈妈就评价这个婴儿是“会操控人的小恶魔”,可想而知,在以后的相处中,妈妈会带着这个评价来看待婴儿的每一个信号。婴儿真的会“操控”人吗?就像成年人之间的尔虞我诈那样,来到这个世界上没几天就开始操纵自己的妈妈? 答案是否定的。妈妈其实是将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转移到了婴儿身上,而他根本还不知道他刚到来的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只是在试探性地传递一些信号而已,但却被错误地解读了。于是这位妈妈后来会对婴儿进行“沉默处理”,不管婴儿哭得多厉害,也不会把他抱在怀里,而是让他自己一直哭到筋疲力尽。看似妈妈的方法奏效了,但婴儿在这段时间里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绝望和痛苦,可能永远也无法知晓了,随后,这种情绪记忆就变成了婴儿在成人时期里无法解释的不安和恐惧
模式遗传不同于生理上的基因遗传,并非父母那里有一个“爱发脾气”的基因,在我们出生的时候,也携带了一个爱发脾气的基因。模式遗传是在一个家庭中日积月累的语言习惯、情绪习惯、沟通习惯、思维习惯等习惯中互相影响、潜移默化而形成的
比如在前面的例子中,妈妈在还不了解自己刚出世的婴儿究竟有什么脾气秉性的时候,就判定他是会控制人的小恶魔,那么这种认知会一直伴随着婴儿后来的成长。婴儿在这种影响之下可能会变成像妈妈一样的人,因为这是他最早接触到的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他跟妈妈提需求,妈妈会责骂他自私,不为别人考虑;那么当他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在面对别人提出需求的时候,也会条件反射般地产生对方是不是也是一个只会利用别人的自私鬼。如此一来,模式遗传就产生了,而这个婴儿本来可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就变成了未知。同样的道理,妈妈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易怒的人呢?是不是同样受到了她在父母那里的影响呢?也许,妈妈究竟本来会是一个怎样的人,也是没有机会真正发展起来的
1
希望大家能够建立这样的一个意识,我们之所以追根溯源到一切开始的地方,不是为了找出罪魁祸首,找到承担责任的人,而是要找到自己形成现状的原因。每个人的原因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能够相对客观地理解自己,才是我们的初衷
也许我们没有办法一直追溯到那个起点,改变那个最先犯错的人,因为真的较起真儿来,一方面这个“错”可能需要追溯到你的祖父母辈,另一方面在这几代人的模式遗传中,有很多共同作用的因素,比如文化、社会等本来就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这些因素并非在找出犯错的人之后就会得到解决。我们在改变自己的时候,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困境是,我们只能解决在我们掌控范围里的问题,接纳了这个困境,改变才会开始,也才可能真正实现。所以接下来我们能做的是找到自己成长的起点,然后带着现在的智慧,重新书写自己的历史,然后期待更多的人的改变能够影响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和世界
提问内容 问题1:刚出生的第一年,我是被母乳喂养,还是其他的方式? 问题2:我当时是爱哭闹的婴儿吗? 问题3:在我哭闹的时候,一般是谁在照顾我?用什么方式?
比如我们交了一个新朋友,都希望对方永远不要背叛自己,甚至有些人真的认为只要做了朋友,就“不应该”发生背叛的事情,那是不能接受也是很难理解的。再比如我们谈了一段恋爱,就认为不管发生了什么,都应该相爱终身,白头偕老,一旦这个愿望被打破,就会产生对人生和对这个世界的怀疑。这样的时刻在生活中想必有很多,这些就是我们经历的“分裂时刻”
这种不完整感的原因就在于面对“不应该的时刻”“分裂时刻”,我们无能为力,我们没有学习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怎么做?自我的完整并非像我们的身体器官一样是与生俱来的,相反,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本就是不完整的。“自我”起初只是一个待发育的未破壳的蛋,这个自我之芽需要父母的呵护和滋养,才能顺利孵化
2
我在刚开始学习心理学的时候,面对一个个案例,我总是下意识地先去找这个家庭中到底出什么问题了,这样就可以解释一个人为什么会成长为现在的样子,为什么会有现在的问题。这在初期的时候,的确是奏效的。比如一个有强迫倾向的人,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个强势的、要求极端严格的爸爸或者妈妈;一个有边缘倾向的人,小时候都有缺爱的经历,父母很少给予情感上的满足;一个有讨好倾向的人,在家庭中很少受到重视,总是渴望向外界证明自己,得到认可……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发现每个人格的成长经历都是复杂的,没有办法真的实现一一对应,一个不够完善的人格就一定对应某一个创伤,我们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根本无法用一个原因来诠释
创伤体验是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不得不经历的必然体验,因为当我们面对未知的时候,创伤就已经产生了
医生会建议母亲在婴儿八个月到一岁之间断奶,超过这个时间,反而会影响婴儿的身体发育。心理学家同样也很重视断奶的过程。我在断奶的时候,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父母常常拿出来一起逗乐。我在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大概是一岁多,父母决定给我断奶,这个过程我不记得了,但是据父母的描述,我有点不适应,在院子里转来转去,结果一屁股坐在了仙人掌上。他们哭笑不得,开始一根一根给我拔屁股上的仙人掌刺,但也没有因此心软而延迟我断奶的时间。虽然在断奶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些小插曲,有些婴儿的反应可能会更强烈一些,但这就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家长要做的不是延迟这个时间,而是一起陪伴婴儿度过这个时间,婴儿感受到独立性的同时,也能够感觉到信任和支持。 相反,如果婴儿在开始培养独立性的时间还继续依赖母亲过度的照顾,会延迟婴儿的心理成长。一旦这种依赖形成模式,等母亲真的觉得婴儿应该长大成人的时候,就有点儿晚了。网络上常常能听到这样的事情,父母禁止孩子在18岁之前谈恋爱,但是一旦过了18岁,上了大学了,就马上让孩子寻找结婚对象。这其实就是一种教育的误区,真正的独立性应该是从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就在有意识慢慢培养的,并非以18岁为绝对界限,无法想象一个人昨天还是孩子,今天就奇迹般地长大成人了
提问内容 问题1:我是在几岁断奶的? 问题2:我断奶的时候,有什么不适应的表现吗? 问题3:在我有不适应的表现时,你们是如何处理和应对的?
完整性起点的延迟建立:如果你在两岁后还未断奶,而且断奶的过程由于父母不知道怎么处理你的不适应表现,并进行了延迟断奶的行为,那么可能会影响完整性开始建立的时间,婴儿对家人的依赖可能会增强,成人后无法顺利地开始独立生活;如果断奶并未延迟,但是父母面对你不适应的表现是苛刻严厉的,那么可能会增加你的不安全感
这其实是一个误会,因为爱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在你还是婴儿时,你能够感受到的爱是“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而随着你年龄的增长,爱会逐渐变成“帮助你独立”“帮助你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帮助你学会承担责任”等。如果你将爱囚禁在那唯一的婴儿般的定义里,你的自我也就没有机会发展起来,分裂时刻是必然的结果,而不是你获得爱的方式。 这一切都不必着急,如果现在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也不用强迫自己改变一直习惯的方式。你要做的只是理解自己就好,然后慢慢等待自己做好准备长大的时刻
3
安全感全部丧失的人是什么状态呢?我第一反应想到的是在战争中幸存下来,但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老兵。他们在战争中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不然下一秒死的就是自己,他们就是靠着这种极端的敏感度幸存下来的,但当他们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时,反而成了另一种“杀手”。如果有人从后面拍他们,想跟他们打招呼,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敌人,然后被误伤;如果有陌生人快速地从身边跑过,其他人都可以若无其事,但是他们可能会迅速想找地方躲起来,以为有人袭击自己;如果大街上有什么大的声响,比如节假日的烟花声,可能会让他们心跳过速,难以承受…… 这些并不只是老兵才会经历的,当普通人处在没有安全感的状态下时,就好似生活在一场无形的战争中,处处都是危险。正如我开头所说,没有安全感,在学校、公司、家庭中,都会产生应激反应,有些危险是真实存在的,但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曾经经历的创伤留下的幻影,把本没有危险的生活改造成了战场
但在心理学中,自恋其实是一个中性词,是描述对自己的一种依恋状态,不过的确有健康的自恋和不健康的自恋之分。 健康的自恋是这样一种状态:首先,你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不会觉得自己是可有可无的透明人;其次,你有一些自己的规则,用来判断人际关系和生活的环境;最后,当你的存在遇到一些挫折或者困难的时候,你可以依靠你的规则来应对,并且你喜欢和相信你的规则对你自己是有好处的,可以让你更好地生活。同时你也喜欢和认同自己这样一种存在的状态,让你可以认可、依赖。 而不健康的自恋是这样一种状态:首先,你有时觉得自己应该卑微到尘埃里,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也没关系,有时你又会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你的事情最重要,比天还要大,这个时候你的眼中也无法装下任何人。其次,你常常需要依赖别人的规则来帮助你做判断、做决定。在学校里,老师就是绝对的权威;在工作中,老板是绝对的权威;在感情中,伴侣是绝对的权威,如果没有他们的存在,你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还有可能是完全相反的面,也就是老师、老板和伴侣都是你的工具人,你无所谓他们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只需要实现你的目标就可以了。最后,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慌张、迷茫,要不就是赶紧抱住身边的人,作为你的救命稻草,要不就是牺牲掉你的工具人,不去承担任何责任
在一岁左右断奶前的时间,是我们几乎需要完全依赖外界来感受安全感的阶段,我们所有的生活需求都需要用哭喊的方式来获得外界的帮助,比如饥饿、排泄等。在这个阶段,我们期待饿了就能马上吃奶,排泄了马上就有人来清理干净……如果大部分的情况下,这些需求都被很好地照顾到了,那么原始的安全感也就形成了,偶尔没有被满足的情况,虽然会让婴儿经历一定的负面体验,但并不会影响安全感的建立。如果这个阶段的安全感初始值比较高,那么即便后来经历断奶、摔倒、尿裤子等早期挫折,我们也不容易受到心理上的伤害,能更好地进入独立阶段
冷漠型依恋(insecure-disorganized):这种依恋类型的不安全程度最高,多有被虐待或被忽视的经历,这类婴儿对母亲表现出持续的冷漠
4
焦虑型/痴迷型依恋(preoccupied):焦虑型的人有自己更偏好的依恋方式,如果别人不按自己期望的方式和自己亲密,就会不舒服。可能还会经常担心伴侣是不是真的想和自己在一起,担心被抛弃。如果试图和伴侣非常亲密,有时那种强烈程度会吓跑别人。 疏离/回避型依恋(dismissive):回避型的人和别人亲密会觉得有些不舒服,不能完全相信和依赖别人。当别人和自己太过亲密的时候,也会变得非常紧张;如果别人要求自己更亲密些的时候,也会感到不自在。 恐惧/混乱型依恋(fearful-avoidant):这是一种复杂的依恋类型,处在这种状态中的人,会同时期待亲密但又恐惧亲密。内心希望有人喜欢自己,但真的被表白的时候,可能又会被吓跑
也可以帮助你去理解自己的伴侣和你所处的关系状态,很多亲密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并非“哪儿不好,改了就行”这么简单,只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够理解有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因为那将代表着对一个人彻底的颠覆。希望这种理解可以使你自己或者你的感情生活多一些自我支持和互相支持,“解决”是一个很遥远的目标,而“理解”近在眼前,带着问题生活,学会掌控问题,而不是消灭问题,是我更倡导的一种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自我接纳
在婴儿期,这个需求是最强烈的,所以妈妈在婴儿出生的第一年,也确实是最辛苦的,要时刻围绕婴儿转。这个时候,整个家庭要把妈妈作为中心,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要围绕妈妈转,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固的“婴儿中心—妈妈中心—家庭支持系统”
信任感
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出生证明,我的姥姥在世的时候,曾在一次偶然的时机给我看过我的出生证明。那张纸皱皱巴巴的,上面有我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好像还有医院的名字,其他记不清了。当我回忆起那个画面的时候,我感受到我自己是真实存在的事实,而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似乎都是在依赖外界的反馈来感受自己的存在
因为在生命之初,得到来自外界的亲密的人的强有力反馈太少了,所以在长大的过程中,很难真正相信一个人,所有建立的关系都会隐约觉得是某种条件的交换才得以实现。比如老师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乖巧听话,同学喜欢自己是因为成绩好可以给他们讲题,而讽刺的地方在于,我并非时刻乖巧听话,也很少有同学来找我讲题,这种有条件的喜欢,其实是我的一种幻想,因为我并没有体会过“无条件的爱”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只能假设和猜测。当一个人总是用一种方式去做假设的时候,那么他的心理模式就产生了,心理模式一旦产生,已不再关乎事实究竟是怎样,我们就会被这种模式所控制。 比如你的伴侣只要不回复你信息,你就会觉得对方是不是不爱你了;如果看到你的朋友和其他人在分享些什么,你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要被抛弃了;你不能允许自己犯错,只要犯错就认为自己毫无价值可言……这些都是心理模式,某种被我们常常不加思考就相信的假设和幻想。而我们这么容易就被一个假设所左右,正是因为很难真的相信别人对我们有无条件的好意。这里并不是说所有人给我们呈现的好意都一定是无条件的、真诚的,而是我们根本不相信这世界上有这样的东西存在,那么这个时候可能会产生一个质疑:难道所有人都在虚假地活着?还是我们的信任系统出现了问题?如果能够探索到这一步,改变可能就已经在发生了,因为只有当你深信不疑地依靠幻想和假设来判断世界的规则发生了松动,新的模式才有可能发芽
探索欲
碰撞出自我的轮廓 每个人的人格轮廓都是在和这个世界的碰撞中逐渐形成的,你带着好奇心探索到的边界,就是你人格的边界。但你不是独自在进行这个过程,你在探索的路上会听到很多声音,大部分是来自你的父母或者其他常常照料你的家人。所以,他们是如何设计你的探索之路的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眼中自己的样子,也就是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探索欲的初现,就是自我形成的开始。成年人很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偶尔被刺激到了,就想要跳出来挑战一下自己,像是一种被迫的无奈之举。但在我们1~3岁的时候,我们却异常的勇敢,从来不想安分地只待在舒适圈里,而是喜欢到处摸索,看看有什么新鲜玩意儿。这个举动意义非凡,表面上我们只是到处瞎玩,但我们其实是在探究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这些新鲜玩意儿,究竟和我有什么关系?
这个幼稚的方式除了乱走,还有乱摸,父母说我很喜欢乱动东西,就好像是自己淘来了一个什么好玩的物件儿,总是没完没了地拿在手里把玩,有时候可能还很暴力,总想扔在地上测试一下它的结实程度。这完全就是把家当成自己的领地在为所欲为,好像不觉得自己需要承担什么后果。网络上广为诟病的“熊孩子”大概从这个时期就开始了,如何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可是一个技术活儿
我承认,后盾不好当,生气和打骂似乎来得更容易一些,在很多人眼里也是更合理的方式,但父母这个工作本就是复杂和辛苦的,自然不能用“哪个方式更简单就使用哪个方式”的原则,用正确的、科学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就是要尽全力去完成的必修课
想象第一个场景—— 一个开始会自己吃饭的小宝贝,突然觉得玩弄食物和餐具很有意思,“吧唧”把勺子扔在了地上,或者用勺子盛了一勺米饭,然后把米饭扔在地上,还觉得很有意思,咯咯咯地笑起来。 父母是阻碍——轻则大吼一声:“这是在干什么呢!谁教你的,这么不听话!坏孩子!”重则直接上手就是一巴掌,嘴里可能还念念有词:“让你浪费食物!让你扔东西!看你长不长记性!” 父母是后盾——蹲在孩子旁边,询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孩子可能会说:“好玩!咯咯咯。”父母接下来会继续引导:“好玩是吧,爸爸/妈妈也觉得挺好玩的,但是你看这个地面上沾上了黏糊糊的东西,待会儿都沾到你的脚丫上啦,来,爸爸/妈妈教你怎么把它们清理干净。”
想象第二个场景—— 一个孩子刚午睡醒来,想玩一会儿玩具,于是把家里的玩具都翻出来折腾,一会儿在地上各种摆弄,一会儿拿着玩具在屋里跑来跑去。孩子可能还时不时地会看看爸爸、妈妈是不是在看自己,甚至可能强行把父母拉入自己的游戏世界。 父母是阻碍——轻则在孩子玩的时候,总是在旁边训斥:“要玩就好好玩,别乱扔,别乱跑!”在孩子想让父母陪同玩耍的时候,会不耐烦地说:“我忙着呢,自己玩去!”重则如果孩子把屋子弄乱了,马上就剥夺孩子玩游戏的权利,可能还会伴随一些责骂。 父母是后盾——孩子在玩的时候,就尽情让孩子玩,如果不是涉及有危险的情况,轻易不出场干涉孩子的游戏时间;每次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看向父母的时候,都会发现父母的眼光在注视着他们,一般如果满足这种情况,他们其实并不会强行将父母拉入游戏中,自己就足够享受了。但如果父母没有太留神孩子时,孩子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也会尽可能参与一下,满足孩子被关注的需求
不管大家是否懂心理学的概念和知识,肯定也都会觉得父母是阻碍的时候,感受是不舒服的,而父母是后盾的时候,会有充盈的安全感。这个区别的内核究竟是什么呢?是羞耻感。小孩子在对这个世界进行初期的探索时,会做出很多不符合社会价值观的、不那么道德的、不守规矩的行为,比如场景一中出现的浪费食物、破坏餐具,以及场景二中出现的破坏环境整洁、打扰父母等。当我们以一个成人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的行为时,肯定是难以理解和不能容忍的,自己的孩子怎么能做这种事情呢?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可能就会像“父母是阻碍”中那样表现,上一秒还觉得世界安好、自己还很无辜的孩子,下一秒就突然承受了某种难以言说和消化的羞耻感、被嫌弃的感觉。 也许从表面上来看,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好像什么影响都没有发生,但事实上,一个创伤的小口子可能就在这里撕开了。大家想象一下在自己只是两三岁时,做了一件自认为合理的事情,却突然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体验到了羞耻感,又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迫应对了羞耻感。羞耻感一旦产生,探索欲就会逐渐萎缩,因为在我们的小小的脑袋里,会不断堆积问号,同时开始滋生恐惧。我们不知道一件事情能做或者不能做的标准是什么,因为父母没有给我们讲明白,但我们为了应对未来类似的恐慌,就会本能地用察言观色来面对。这样一来,我们学习到的第一条在这个世界里自处的规则就是:让父母心情好的事就是可以做的事,让父母不开心或者生气的事就是不可以做的事。这条规则可能会在长大的过程中逐渐蔓延到生活里的各种人际关系中,做让别人开心的事,才是对的事、应该的事,反之就是不应该的事、应该自我谴责的事。我想,对于这条规则,大家应该再熟悉不过了,但大家有没有想到过它竟然是从这里开始的呢?
1
我们先来看下面的场景—— 一个两岁的孩子坐在地上摆弄手边的玩具,这个玩具的玩法是要把不同形状的小部件分别放到形状匹配的凹槽里,三角形的部件放在三角形的凹槽里,正方形的部件放在正方形的凹槽里。刚开始尝试时,孩子大概率是乱放的,一旦发现放不进去时,就遇到了一个困难。 自我之神在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它可能会在这个孩子耳边说:“这是个什么奇怪的游戏,不好玩,砸烂它更好玩。”于是,孩子开始拿其中一个部件“咣咣咣”地猛砸向凹槽底座;自我之神也可能会在孩子耳边说:“这个放不进去,试试下一个行不行,一直试,也许就行了。”于是,孩子把刚才不匹配的部件拿出来,又放了一个新的进去,又不合适,又放了一个新的进去,直到放对了为止。 我想大家经常会经历这种“内心的自我对话”,好像脑子里会产生一些声音,指导你做一些事情,这些就是自我的声音
自我的声音有你与生俱来的成分,没什么道理,你就是天然地会这样或那样思考问题或做事;同时自我的声音也有对外界声音的内化,是你听来的,然后就深深记在心里,好像就是你自己的一部分,而这个部分往往是有很大的改变空间的,也是我们二次成长的机会
现在的自我轮廓
维度说明
自我的接纳度:不论自己做什么,对自己的第一反应是怀疑、苛责的,还是包容、接纳的。 决策的坚定度:在做决策的时候,是容易陷入选择困难,还是比较坚定,不容易后悔
成功的配得度:在做对一件事情或得到认可时,是否认为自己配得上这份成功。 失败的接受度:做事失败或者遇到挫折时,是否会攻击自己。 情绪的稳定度:情绪容易起起落落、失去掌控,还是相对平稳。 压力的承受度:面对压力时,容易被击垮,还是能够和压力共处
社交的广度:社交是让自己恐惧,还是能够从容应对。(这里稍微注意一下,如果是内向型的人,本身对于社交的意愿不强,而非恐惧的话,并不在这个维度的讨论范围里。) 孤独的耐受度:一个人独处时,是能够安心做自己的事情,还是内心无法安静下来,对外界充满渴求
从图2-3中可以看出,影响我的自我形状大小的维度主要集中在孤独的耐受度、压力的承受度和失败的接受度上,由于当时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新的挑战,远远超出了我的舒适区,所以自我的功能出现了一些异常反应,说明我在这些维度上的自我还没有发展得足够好
羞耻感
大部分都因为各种情况,必然或者偶然地体验到了羞耻感。一旦体验到之后,这份羞耻感就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如此重要的情绪,值得我们深入探索。这个情绪掌控得好,我们可以有效摆脱枷锁和束缚,更轻松自在地面对生活;掌握得不好,我们会一直被羞耻感控制,无法用自己真正的样子去生活
深入研究各种情绪的心理学博士罗伯特·奥古斯都·马斯特斯,曾在书中指出“羞耻暗示的是害怕被羞辱”,因为感到丢人而发烫的脸颊、极其痛苦的紧缩、让人无处可藏的难以忍受的暴露。当我看到他对羞耻的定义和解读时,在托儿所时的画面瞬间浮现在脑海,不禁感叹:这不正是我当时经历的心理状态吗!原来有这么科学的解释过程,我并没有犯下一个不可饶恕的罪过。我至今也无法给出当时产生这种情绪的外在原因,它似乎就是我们本能中存在的一种与生俱来的情绪,只是在特定的情境下会被激发出来。 当然很多时候,羞耻感的种子是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种下的,比如下面这些表达,不知你是否听起来很耳熟呢? 你怎么这么不要脸! 你怎么什么都做不好?! 你怎么这么笨! 你这么能做这样的事?太让人失望了!
健康的羞耻感是与生俱来的,但不健康的羞耻感并非先天固有的情绪,而是我们后天强加给羞耻感的负担
健康的羞耻感:羞耻感的对象是“事”,而不是“人”。比如我不小心在托儿所打碎了同伴的水杯,却没有告诉对方,并撒谎说是另外一个小伙伴打碎的,那么我会因此对这件事情感到羞耻,但不会否认自己存在的意义
不健康的羞耻感:羞耻感的对象是“人”,却不是“事”。比如还是我打碎了水杯,撒了谎,我似乎并没有太关注这件事情本身,而是陷入了一种对我人格的怀疑和对整个人存在的否定当中,那就是不健康的信号了
健康的羞耻感触发的是我们的良知,不健康的羞耻感触发的是我们的内在批评家,而这个批评家时常伪装成良知。还是参考上面的例子,如果我打碎了水杯,还撒了谎,在健康的羞耻感下,这很容易触发我们的良知,大概率我能够做到主动承认错误,为对方的损失承担责任,赔偿一个等价甚至更高价格的水杯作为补偿;在不健康的羞耻感下,我可能永远也不会说,而且还不停拿这件事情来向内自我攻击:“你看你做了什么!坏人!没有人想跟你做朋友!你不配得到任何好东西!你就不应该存在!应该消失,消失了就不会给别人带来麻烦了!”
当羞耻感出现时,我们完全不需要用逃避的方式来对待它,而是先要区分这份羞耻感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如果是健康的羞耻感,那么大可将它分享给自己信任的人,这个过程不仅不会让我们受到伤害,反而能够打开我们的内心;如果是不健康的羞耻感,就要引起注意了,它可能是我们已经遭受到创伤的一种表现和信号,说明我们的内心可能已经开始慢慢封闭。如果不把它慢慢调整成健康的羞耻感,这种封闭会继续紧缩下去,让我们内心的城墙越来越厚,到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我们想出出不去,别人想进进不来,我们的内心成了一座孤岛
测试一(测试对象,女性):经期意外提前来到,你身穿白色的裙子,裙子上沾染了一处血迹,陌生人看到后善意提醒,那一瞬间你产生了怎样的情绪,以及你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 测试二(测试对象,男性):老同学聚会时,你的室友们都是开车前往,只有你是乘坐地铁出行,因为还没攒够买车的钱,当大家问及你怎么没开车来的时候,那一瞬间你产生了怎样的情绪,以及你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 请大家先根据自己的第一感受进行回答,有了答案后,再阅读下面的讲解。 测试一解读:健康的羞耻感表现为当下瞬间的尴尬和不好意思,并能够对对方的善意提醒表示感谢;不健康的羞耻感表现为可能当下的一瞬间,连话都讲不出,虽然想赶紧逃走,但是却愣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像是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或者是耻辱,甚至可能痛恨为什么自己是女人,为什么要经历这样的羞辱。当然,你也可能毫无感觉,说明能引起你羞耻感的范围是有限的,并未波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者羞耻感的承受力较强,是值得自己认可的地方,没准儿是你都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 测试二解读:健康的羞耻感表现为看到当初睡在一个宿舍的兄弟们,在经济上和事业上都有更好的发展,自己却有些捉襟见肘,难免担心会被大家嘲笑,可能在回答的时候有些支支吾吾,或者不够自信,但并不会影响继续和他们聚会交谈的原计划;不健康的羞耻感表现为,无法把这个无心的问题当成是一个无伤大雅的小插曲,认为自己没有车就不配和那些更有成就的人坐在一起吃饭聊天,当下可能就产生了想要离开聚会,并发誓再也不参加这样的活动的极端想法。当然,你也可能根本不会想这么多,只认为是大家日常的对话而已,那么说明你的自我还是比较打开的,没有因为羞耻感而封闭起来
你一个人的时候,羞耻感带来的痛苦可能不那么明显,因为它的本质是被外界的眼光和评价所刺激,但当你处在亲近的关系中,尤其是亲密关系中时,它便无处可逃了
如果你现在正处在一段亲密关系中,那么请试着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当你的伴侣做了一件让你嫌弃的事情时,比如在一次聚会中丢人了,可能是说了一个冷笑话,也可能是出现了一个情商低的表现,那么你是瞧不起对方做的那件事情呢,还是明显感觉到你瞧不起的是那个人? 如果你的答案是前者,那么不用担心,是健康的羞耻感;如果你的答案是后者,那么你产生的这种情绪可能和你自己有关,是你内心的不健康的羞耻感的一种投射,投射在一个让你有安全感的人身上。所以换句话说,当你打心眼里看不起你的伴侣的时候,可能并不意味着你的伴侣非常糟糕,而是因为对方给了你足够充盈的安全感,安全到你敢把自己内心的羞耻感暴露出来。因为你还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羞耻感,所以你用了投射的方式,也就是把自己羞耻感的影子像幻灯片一样,投射在了对方的身上。这是在用间接的方式来面对脆弱,听起来是个不错的方式,但对方无疑会在这个过程当中受到伤害。 在感情中一直和和气气的,可能是虚假的表现,但争吵不断似乎也不能代表感情就是真实的。感情中的冲突一定是在所难免的,学会吵架确实可以增进感情,这里边的关键就在于羞耻感的健康与否。很多情侣或夫妻在吵架的时候,都喜欢人身攻击,似乎吵架的目的就是为了打败对方,获得胜利。如果人身攻击常常出现在你和伴侣的争吵中,那就需要注意了,被人身攻击的一方未必是受害者,但总是用人身攻击的方式来试图战胜对方的一方,一定陷入了不健康的羞耻感的困境。伴侣间本应该是彼此信任支持的关系,如何在亲密关系的支持下化解不健康的羞耻感呢?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面对面地来一次羞耻感对话! 这个方法使用的条件,一定是在你和伴侣是互相信任的情况下进行,如果不满足这个条件,我不建议使用这个方法,因为可能会带来一些潜在的伤害。如果是这种情况,或者现在是单身,也可以选择你信任的朋友进行这个方法的练习,可以有同样的练习效果
第一步:面对面,将羞耻感讲出来。 和伴侣或朋友面对面相视而坐,然后轮流叙述自己对对方做过的让自己感到羞耻的事情,这个过程中保持和对方的眼神接触,并保持身体坐直,尽可能待在你在叙述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脆弱状态中。 第二步:消化和面对羞耻感。 当两人讲完之后,在你们原来相距距离的基础上,坐得再更靠近些,紧握彼此的双手,闭上眼睛两分钟,有意识地深呼吸。然后睁开眼睛,彼此凝视对方的眼睛两分钟。 第三步:分享欣赏。 最后和对方分享“欣赏之情”,你可以表达对任何对象的欣赏,对对方的欣赏、对自己的欣赏、对任何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细节的欣赏
我发现有仪式感的过程会把一些隐藏起来的东西暴露出来,虽然暴露的过程会不太舒服,但这真的是发现深层自我的一种方式。另外就是对我自己的欣赏,像你说的,我确实也没想到自己能说出来,但现在我们讨论这个话题的环境很安全,不自觉就想更坦诚一些,如果在平时,确实很难讲
第一步:确定羞耻感事件。 首先找到一个事件,你几乎从未和任何人提起过,哪怕是面对自己,也只是在脑海中出现过,但从未真正地面对过它。当你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你是有羞耻感的,会觉得是丢人的、难以启齿的,等等。 第二步:选择日光浴的方式。 这个事件你可以尝试用文字的方式、语音的方式、隔空对话等方式进行表达,不用为难自己,哪种方式是自己现在的阶段可以承受的,就采用哪种方式。比如文字的方式是把你的羞耻感事件写出来,这样你自己可以真实地看到那些文字,这是一种面对的方式。再比如语音的方式,你可以用有记录声音功能的软件把羞耻感事件用语音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你可以真切地听到自己的声音,这也是一种面对的方式。 如果你不希望留下任何痕迹,想完全保证隐私,也可以使用隔空对话的方式,假设坐在对面的是你自己,然后想象着和自己对话的样子,把你内心压抑许久的想法都表达出来。不管用哪种方式,在日光浴的过程中,你可能会产生各种强烈的情绪,不用压抑,就借用这个机会和空间让它们都释放出来,如果出现了非常不适的身体反应,要选择马上暂停,这说明你现在正在练习的方式超出了你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这是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的信号。 第三步:结束仪式。 在表达完羞耻感事件后,一定要对自己表达感谢或认可,并且要说清楚具体感谢或者认可的地方是什么。只要你鼓起勇气实践了,你就一定有机会感受到连自己都感到意外的力量。
自我怀疑
比如他们家的洗衣机声音特别大,每次搅动的声音都会把小姑娘吓一跳,以致后来看到洗衣机,哪怕并没有在洗衣服,她都会有恐惧的情绪,抱着妈妈说自己很害怕。到这里,一切都是正常合理的情况,有的孩子可能害怕打雷、闪电,有的孩子可能害怕机器的噪音,但接下来父母怎么做,就很关键了。 有的父母会指责孩子:“洗衣机有什么好怕的,真胆小!”或者在孩子被一些噪音吓哭的时候大声呵斥:“至于吗?哭什么哭!”这部分父母肯定以为这样回应,孩子以后就不会害怕了,就会勇敢起来,这是大错特错的,这种负面反馈反而增加了害怕情绪的程度,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孩子的恐惧和焦虑的程度会更高,甚至泛化到更多的事情上。自我怀疑就在这个过程中悄悄出现了,孩子也会不可避免地想:对呀,为什么别人不害怕呢?是不是我自己有什么问题?可是这样想并不能解决害怕的情绪,反而是在害怕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怀疑的情绪,负担更重了
朋友很接纳小姑娘的情绪,而且理解这可能确实是孩子天性敏感的一种表现,所以不会指责孩子,而是在努力创造一种让孩子感到安全的环境。比如带着孩子一起把洗衣机关掉,让她意识到哪怕出现一些让自己害怕的情绪,自己也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可以做些什么的。这样做显而易见有两个好处:一是没有否定孩子的情绪,其实出现任何情绪都是合理的,都是没关系的;二是让孩子有机会挖掘自己的信心和潜力,不管遇到什么问题,自己都有机会和空间做些什么,是建立自我主见的基础
表达对怀疑的怀疑
只有一个要点,那就是要停止关于怀疑的任何内容,去质疑你之前的怀疑是否真的那么真实可信
我们可以给这种声音一个表达的机会。其实我们在遇到一些重大挑战时,会产生自我怀疑和不确定的不安感,这是很正常的,但自我肯定的自信的声音也应该同时存在,来稳定我们的状态。很多时候我们被自我怀疑击垮,就是因为这些声音从来没有机会被听到,希望通过这样的练习能让大家感受到自我肯定声音的存在,虽然很微小,但只要我们给它机会,就能够慢慢成长起来,自我怀疑和自我肯定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自己
没有主见
对于心理学感兴趣的初学者,特别适合用这种以小见大的方式来作为入门,其实一件小事情就有很多值得分析的地方,因为人格是具有各个维度上的稳定性的,意思是,你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时表现出来的特质,和你在做一件小事时表现出来的特质,是有非常高度的相似性的。不仅如此,你在和不同人相处的时候,也会有人格的稳定性,也许在一些人面前你会更放松,一些人面前会更紧张,但遇到你真正敏感的事情时,你内心反应的倾向性都是一致的,只是程度的区别
因为这个平衡实在很难把握,不管,孩子可能会越发失控;过度管教,孩子可能会丧失自主性,变得胆小怯弱、没有主见,盲目服从权威。 对于一个两岁的孩子,通过这样“极具破坏性”的行为,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效能感才得以发展,这可能就是所谓的“乱世出英雄”。如果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都很乖、很听话,那么就失去了锻炼调节能力的机会。一个孩子只有无所畏惧地进行各种危险尝试,才能够尽早地感受到边界。我记得我小时候很喜欢把手插进家里任何带眼儿的地方,其中最危险的就是电源插孔,我记得我在进行第一次尝试时,被父母吼了一声:“哎,干吗呢?!”就下意识地缩回了手。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尝试过,因为那声大吼给了我边界,从而产生了调节意识。不再触摸电源插孔,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调节,更重要的调节是对负面情绪的调节,这个部分的能力往往是通过“讨好父母”来实现的
当我们期待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赞同时,就会按照他们的期望行事,孩子小小的脑瓜里就会吸收各种父母给出的信息,然后“读出”父母对自己各种行为的情绪反应,作为自己做事的判断标准。调节能力的出现也催生了自我效能感,这是一种对自己有能力控制挑战和获得目标的一种感觉。如果孩子在讨好父母的过程中总是遭遇挫败,那么自我效能感就会变得不容易建立起来,然后出现刚才讨论的自我怀疑,自我怀疑一旦出现,主见就像建在沙漠上的空中楼阁,只能漂浮在期待和幻想中,永远无法落在地面上。自我效能感是自信的鼻祖,自信是对自己整个人的态度,而这个稳固的态度最开始就是从做每一件事时给自己带来的自我效能感而来的。比如一次成功的如厕训练、一次成功的情绪调节,都能让孩子产生自我效能感,越早体验的自我效能感,就越能深深地扎在我们心底,并成为我们内在的自信。 调节能力、自我效能感的获得和发展,表面上看起来是孩子在讨好父母,其实是父母在引导孩子如何应对生活。这个阶段虽然有挑战,但是心理学家们还是研究出了很多应对“可怕的两岁”的指导方式,这些指导方式,翻译成适合成人的版本,就是我们重新成长的说明书
方法工具箱:做自己的“父母”
成人其实就是披着成熟外衣的孩子,我们小时候没有得到的东西,会变成另外一种形式,跟随我们长大。很多心理学家在育儿书中分享的方法,其实对成人仍然是适用的
至少能理解曾经幼小的自己是多么无助,但又多么勇敢
孩子版:要允许孩子的与众不同和特殊需求。孩子不是非得和别人家的一样才是对的。 成人版:要允许自己的与众不同和特殊需求。别人说的不一定是对的,找到自己的节奏和特殊的好恶,那就是你独特的样子
孩子版:把自己当作一个“安全岛”,并且设立一些关于安全的合理的规则,孩子能够从这个“安全岛”出发去外面探索世界;当遇到危险时,孩子可以随时回到这个“安全岛”来获得支持。 成人版:建立你自己的“安全岛”,这个“安全岛”可以是你信任的人,可以是你自己喜欢的一样东西,可以是你的某种信念。从这个地方出发,你可以去面对任何挑战;当疲倦时,你可以随时回到这个“安全岛”,补充能量后重新出发
孩子版:拒绝体罚,因为无效。 成人版:不要伤害自己的身体,因为那不是你应得的
孩子版:提供可选择的机会。哪怕这个选择很有限,但能够帮助孩子体验到控制感。比如孩子今天在外面玩,身上很脏,睡觉前是一定要洗澡的,那么可以提供的选项就十分有限,可能只有“现在洗”或者“玩一会儿玩具再洗”。但即便只有两个选项,也能达到给孩子提供掌控感的目的。 成人版:要给自己选择。世界上不是只有一种方式成功,也不是只有一种方式定义成功。如果在内卷的学习和工作中,已经迷失自己了,要给自己休息的选项,即便只能短暂休息,这也是你的权利,你可以掌控自己生活的权利
孩子版:如果不是有什么危险或者绝对的必要,不要打扰孩子。要等到孩子自己转移注意力,这样可以让孩子有机会体验自己调节状态的感觉。 成人版:如果不是截止日期迫在眉睫,不做就会失学或者失业,不要打扰自己。给自己机会自然地转移注意力,找到自我调节的那个转折点
孩子版:建议而不是命令。我们总是以为孩子不会想那么多,让孩子照着自己说的做就行了,他们那么小,什么也不懂。但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同样丰富的,只是跟我们的形式不同,所以千万不要低估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感悟,哪怕年纪再小的孩子,都一定会有自己的思考,所以当我们跟他们沟通时,要用建议的方式,要尊重他们虽然可能不成熟但非常自主的想法。命令的出现,可能会剥夺孩子孕育自我意识的潜力,会让他们在还没来得及向内探索、向这个世界展示自己的魅力时,就已经失去了对自我的好奇,这实在是太令人悲伤。 成人版:建议而不是命令。不要命令自己、逼迫自己、压抑自己,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你有自己的想法,长大了同样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更复杂、更混乱、更迷茫,暂时还做不到一些事情,不要贬低自己、放弃自己,建议也是需要时间去消化和实现的
孩子版:当孩子的行为变得令人讨厌时,不要责骂,而是可以提议其他的活动,比如当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推搡的时候,可以说:“咱们去荡秋千吧,你看那边没人,现在正是好机会。”这是我觉得非常巧妙的一个方法,一方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另一方面又非常有效地实现了对孩子令人讨厌行为的制止。 成人版:当不接纳自己的时候,不要攻击自己,而是可以主动让自己去体验那些能给自己带来自信和自我接纳的事情,这是对自己的理解和包容。很多人在不接纳自己的时候都喜欢虐待自己,就好像自己不值得休息和享受,只有持续地保持在痛苦状态中,才是合理的,但这只会让对自己的不接纳变得更加恶劣
孩子版:采用“暂停”和“非惩罚”的方式结束冲突。这是受用终身的应对冲突的方式,尤其是“非惩罚”这个关键词,很多成人在处理冲突的时候,常常会自我攻击、责怪自己,这是一种惩罚,大概率是在成长过程中第一次遇到冲突的时候,就是被这样对待的。 成人版:一定不要因为任何理由惩罚自己,即使犯错,我们可以承担责任,可以改正错误,但惩罚永远不是你应得的被对待的方式。包括你自己,也没有权利这样对待自己
我们逐渐有了模糊的记忆,自我开始觉醒,开始有了探索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能力,开始学会说“不”,也开始经历和体验更复杂的情绪和心理过程——羞耻和怀疑。只要稍加引导,我们就能获得巨大的能量来应对新的挑战;即便没有那么幸运,在成人后,我们也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实现重塑
自尊
当我们觉得自身条件不如别人的时候,被别人的光环所掩盖的时候,自己又会缩成一个小人儿,对方的光芒越强,自己就会缩得越小,甚至无地自容,认为自己不应该存在。这个时候,自尊又变成了伤害自己的武器,并且神话了对面的人,使我们无法客观地看待别人和自己
也许你会认为,人际关系从来就是不平等的,但只要我能够处在高位,就平安无事了。但事实上,如果你的自尊是空中楼阁,无论你实际所处的地位如何,最终都会被你内心给自己设定的心理地位所影响。毕竟人生并不能总是一帆风顺,一旦面临地位的挑战,虚无的空中楼阁是无法支撑一个人的信心的,高自尊的泡沫会突然裂开,然后将你重重地摔在地上,这种落差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很难承受的
真正的自尊是可以看到自我的,是无论外界产生什么样的变化都相对稳定的。比如你是学生,见到专业里的一位“大神”;或者你已经工作,面对崭露锋芒的同事,你可能会羡慕、钦佩、受到鼓舞,当然你可能也觉得和你毫无关系,但你不会觉得自我因此而消失了。不管在多么耀眼的人面前,他们的光芒都不会抹杀你的存在,你仍然能分得清别人和自己的界限。同样地,当你和世俗条件不如自己的人相处时,你不会觉得自己是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们,你不会带着鄙夷的目光审视他们的存在。所以真正的自尊不仅能看到自我,也能看到并认可别人的存在
什么叫条件性依附于成功呢?就是说我有没有自尊取决于我是不是做成了一件事情,如果失败了,就会认为这是对自己价值的否定。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因果关系呢?可能很大程度上和父母或者老师等长辈在孩子失败的时候给出的反馈有关,比如考试没考好,长辈给出了非常负面的评价,“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就是学不好”等,这样一来,失败就迅速在孩子的心里建立了一种和低价值感相关的条件反射。相反,如果孩子考出好成绩,就一味地夸赞,“孩子真棒”“真聪明”,那么这两种巨大的反差就会在孩子心里形成这样一种模式——我的价值感和是否有好成绩是直接相关的,有好成绩,我就是最棒的;没有好成绩,我就要承受一无是处的低价值感
可是这些外在的评价,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并没有给孩子带来指导性的价值,孩子体验到的更多的是无助,因为“笨”或是“聪明”似乎并不是自己能控制的,所以孩子并不知道如何面对这次失败,或者也不知道如何理解这次成功,同时更不知道下一次可以怎样做得更好
我在四五岁时正好也经历过一件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无助事件,分享给大家,也许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当时我应该是在上幼儿园,有一天老师给家长留了一个教孩子认表的作业,就是家长在表盘上随意摆弄几个位置,让孩子来认是几点钟。老师之前并没有教过我们,完全是让家长来开始这个过程,我的父亲当时承担了这个任务,他从单位给我拿回来一个非常漂亮的闹钟,金色的外观,银色的指针。我当时开心极了,兴高采烈地开始学习,结果我的父亲就教了我一遍长针和短针还有表盘上数字的关系,就说学习到此为止,然后开始考核我。给我拨了几个指针的位置,我都说错了,当时我父亲就勃然大怒,把漂亮的闹钟摔在了地上,并大声怒斥我:“这么简单个事儿,我都教你一遍了,怎么还不明白?!”我当时很蒙、很无助,在心里有两个声音,一个声音说,我是不是太笨了,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学不会;另一个声音说,为什么父亲不再教我一遍呢,我有很多问题想要问,还有很多地方不是很理解。 后面发生了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脑海里只留存了这一个画面,当时的无助感是很强烈的,这个无助感来自我从这次的经历中似乎无法提取出有效的能够用在下一次经历中的方法,我只得到了“我太笨了”“学东西就要一次学会”“没有表达不理解和发问的权利”“我现在还是不会认表,我该怎么办呀”这样几个信息。所以,在后来作为学生身份的十几年生涯里,我都会经历起起伏伏的自尊变化,考了第一我就是全班最厉害的人,没有考第一那么一定是我不够聪明的特点暴露出来了,无法掩饰了。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有机会告诉我的父亲如何教育一个各方面心智水平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孩子的话,我会告诉他,在教了孩子一遍新的知识之后,可能还需要问问孩子:“刚才爸爸讲的东西,你是不是明白了呀?如果不明白,现在是提问时间,什么问题都可以问。”这样一来,孩子在之后不管遇到多困难的任务、多复杂的知识,都会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一开始不明白没关系,我可以通过提问来逐步获取对这个新东西的探索和理解。只要教给孩子在无助的时候可以怎么做,孩子就不会向内攻击自己的自尊,全盘否定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在孩子的视角里,世界将变得多元和丰富起来,一件事情的结果不是只有成功和失败两种,我们还可以讨论分析一件事情,从中总结一些经验,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而这些都不是用简单的成功和失败就可以定义和概括的。克服无助感,我们才能在充满挑战的生活中顺利前行
内疚感
当我们处于没有目标的年纪,看见什么玩什么,没有什么目标,一切都是自发随机的,自然也很少体验到挫败。但当我们主动开始想要完成些什么的时候,就有了期待,如果没有完成目标,我们就会产生各种各样复杂的情绪,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内疚感
孩子出现这种看起来无理取闹的行为,是非常正常和合理的,他们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比较挫折的阶段,第一次经历这种强烈的挫折感,所以有一些过激的表现,是很自然的,不要因此而判定孩子有问题,马上给他贴上“坏孩子”的标签
面对同样的表现,父母的反馈变得至关重要。当孩子主动想实现什么目标但是失败的时候,会产生内疚感,因为自己的想法没有被允许,被拒绝了。内疚感是一种非常强烈复杂的情绪,会让人的身体一下就产生很大的反应,比如哭喊、打滚等。第一个案例中的妥协,会让孩子以为内疚感是可以通过无理取闹转移(转移到妈妈的尴尬上)并且化解(自己最后开开心心的)掉的;但第二个案例中的对抗,就能够让孩子学会接纳内疚感这种情绪,即使产生了内疚感,并且做出了一些过激的行为,爸爸还是尊重我的、爱我的,并且愿意陪伴我,给我时间度过这个糟糕的过程。与此同时,在后面的这个沟通环节,父母可以教给孩子至少两个人生知识:愿望没达成,生活还是会继续,以及下次在沟通自己的愿望时,可以选择更加平静和优雅的方式
健康的羞耻感(内心活动):“天哪,我怎么会这么不小心,弄坏了朋友的电脑,真是给朋友带来麻烦了,我现在要想一下怎么能尽量处理好这件事情。”(行为)“我现在赶快联系朋友,告知对方这件事情,并表示愿意一起去修电脑,或者如果修不好了,我愿意承担电脑的费用。” 不健康的羞耻感(内心活动):“天哪,我竟然犯了这么大的错误,真没用,朋友肯定不喜欢我了,之后也不会借我东西,甚至可能都不想跟我做朋友了,这可怎么办呀!”(行为)“我现在没有勇气告诉朋友这件事情,我可能什么都不说就把电脑还给对方,如果朋友发现了再说吧。”
内疚感和羞耻感虽然不是同一回事,但是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攻击是我们对愤怒情绪的处理,鄙视是对厌恶情绪的处理一样,内疚感是对羞耻感的处理,也就是内疚感试图在停止羞耻感的继续。但这种停止,并非把羞耻感打散了,让它消失了,而是冻住了它。如果冻住的是健康的羞耻感,就可能错失让良知出现的机会;如果冻住的是不健康的羞耻感,那么就进一步加重了我们的内在批评家,让它藏进内心更深的地方
区别解读:在健康的羞耻感和不健康的羞耻感中,都产生了内疚感,但第一种内疚感是伴随良知的;而第二种内疚感是伴随谎言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内疚感锁定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前者锁定了良知,那么当我们想要消除羞耻感和内疚感的时候,就会顺着良知做出某种行为,即承担责任;而后者锁住了自我否定和批判,那么同样地,当我们想要消除羞耻感和内疚感时,就会在自我批评的压力之下,做出让自己不要再继续被曝光的行为,比如谎言,甚至在有些情境中,还会出现栽赃(比如职场中的“甩锅”)。因此,如果内疚感包裹着不健康的羞耻感出现,那么这样的行为还会再次发生,因为自我否定的声音还会再次出现,而我们会再次妥协
除了羞耻感,内疚感还会夹杂着恐惧,这个恐惧也正是由羞耻感带来的。羞耻感最大的特点是“害怕被曝光”,不管是健康的羞耻感还是不健康的羞耻感,我们的这种恐惧都是存在的。可是如果我们害怕的东西并未发生,它会反过来带来一种刺激的兴奋感,比如很多人其实胆子不大,但是很喜欢看恐怖片,反而真的胆子够大的人,会觉得恐怖片挺无聊的。那么在羞耻感带来的恐惧发生之后,如果自己不会被发现,那么情绪的大起大落就会让人感到兴奋和刺激,就像是坐过山车的时候哇哇乱叫,但结束之后却意犹未尽的感受
当时我大概10岁,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一般,所以我没有办法太过自由地购买我想阅读的课外读物,于是我就经常跑去附近的新华书店过眼瘾,一读就是一下午。我很羡慕我的同学们可以在家写完作业之后,惬意地一边吃着水果或者冰激凌,一边阅读漫画书的画面。有一天我灵机一动,从家里带了一个小垫子,然后在家门口小卖部买了一个火炬冰激凌,满怀期待地跑到书店,找了一个角落,坐在垫子上,拆开冰激凌,打开一本书,假装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享受着惬意时光。没翻两页,化了的冰激凌就滴在了书的中缝里,我当时吓坏了,赶紧把书合上,放回原处,扔了冰激凌,然后拿着小垫子一溜烟儿跑了。事后我一直在想,监控摄像头不会拍到我了吧,书店管理员会不会报警找到我家,然后把我带走
这个时候的情绪是我们刚才提到的恐惧,接下来“伪装的良知”就登场了。它驱使着我总想要回去做些什么补偿,我把我存的几块钱零花钱全拿出来了,然后来到了书店。我在满书店找我能负担得起的最便宜的书,我想我的冰激凌只搞坏了沾到奶油的那两页,剩下的部分是完好的,所以我只需要买一本最便宜的书,就算是弥补自己的错误了。但最少的都要十几块,我看到在收银台旁边有一堆白色的薄薄的小册子,没标价签,我想这么薄,应该不是很贵吧,于是拿了一本鼓起勇气问前台的阿姨这个多少钱,阿姨笑了一下说,这个是免费发放的,不要钱。我当时脸涨得通红,拿了一本小册子就跑出去了。于是我又安慰自己,自己已经做过努力了,谁叫书店没有几块钱的书呢,那就不能怪我了。等这个事件带给我的冲击过去之后,我又拿着冰激凌去书店看书了……
羞耻感、恐惧和伪装的良知,被内疚感这个糖衣炮弹包裹,最终还是射向了自己,如果不把这个糖衣炮弹拆开,好好研究一下里面的构造,就会一直被内疚感攻击,而不能真正地从内疚感中学会良知和责任,最终就无法真正地长大
情绪性进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同时具有照顾自己和惩罚自己的功能。当一个人情绪非常糟糕时,可能会突然暴饮暴食,摄入比平时多出几倍的饭量,怎么也停不下来,哪怕吃到反胃、呕吐,想要继续进食的冲动也无法停止。一方面,当我们的在进食的时候,会被我们自己的身体感知成是一种自我喂养,而喂养是一种照料和关心的行为,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安慰的作用。比如大家可能经常会有心情不好,出去吃顿好的来安慰自己的情况,这是非常合理和健康的一种自我关怀。但另一方面,食物也可能变成一种惩罚,那就是当它过量的时候,就是在违背我们身体的需求,是对我们自己进行的一种虐待。因为在胃部撑满的状态下继续进食,会产生痛苦的身体反应,这是一种伤害的行为。当进食的自我照料的属性(我内疚,好难过,要安慰自己)和自我伤害的属性(我内疚,做错事了,对不起别人,要惩罚自己)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会带来更加复杂和强烈的产生愉悦感的情绪反应——被安慰,很温暖;被惩罚,很安心,这样一来就导致进食无法停止
责任感
真正克服内疚感的方式是做出承担责任的努力,我相信没有谁的人生目标是“我就是要成为一个无法承担责任的甩锅或逃避之人”,我们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一种是父母会把撒泼打滚的孩子留在原地,头也不回地离开,这种方式也许会起到让孩子停止哭闹的效果,但却可能在孩子心里种下了一颗被抛弃感和无助感的种子。孩子会觉得,原来自己做了让父母不高兴的事情时,是可能被丢下的、被抛弃的,一旦产生了这样的念头,就会进入一种无助状态——我对现实是无能为力的,我只能依附于父母而存在,他们离开了,我什么都不是。在这种状态下,人很难负责,因为负责需要至少我们是有一定自我能量的,一旦没有人可以让自己依赖,那么自己就无法产生能量。比如有些人的恋爱对象频繁更换,一个接着一个,从来不让自己进入空窗期,其实就是一种无法对自己负责的状态,只有让自己在恋爱关系中依附于另一半而存在,才能生活下去,否则自己就什么都不是
令人迷惑的是,在感情中不负责任的人,在学习或者工作中可能完全是另一种状态,比如会按时完成作业或者对于自己承担的工作极其上心,这其中的区别就在于责任是否与核心情绪挂钩。学习和工作一般情况下不会刺激到一个人有创伤历史的核心情绪,因为我们大多数的挫败经历都是在更早期的时候,在和照料者的互动关系中就已经体验过了。甚至有的人的回避表现会强烈到根本不会让自己开始或进入一段感情,总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推掉或拒绝潜在的关系,这是一种终极的无法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咨询师一般都会有做个人体验的要求,也就是说咨询师也会有自己的咨询师,所谓“医者不自医”,咨询师在用自己的专业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的同时,自己的个人生活同样会遇到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有自己的咨询师
在刚开始做咨询的时候,我每个月的工资只有5000元,但我仍旧坚持拿出1000左右的工资用来做咨询,因为我的事业有一个巨大的瓶颈,那就是我没有办法进行团队合作,总认为只有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项目是最舒适、最安全的。可是后来有越来越多的工作,我自己是无法胜任的,非常需要团队的支持,但我无法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于是求助了咨询师。在大概咨询了一年之后,我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害怕团队合作,表面上看起来我是很独立的类型,但深层次原因却恰恰相反,我是害怕依赖团队,然后削弱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我开始寻觅合作伙伴,项目很顺利地越做越大
我自己的经济独立很早就实现了,比如起初的5000块,虽然挣得不多,但是仍旧能负担在北京这么大的城市的生活。可是我的心理独立却一直没有得到重视,所以经济上一直无法提升,反过来加重了心理独立的负担;心理上有负担的情况下,我们的学习或者工作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的,我们的潜力会被极大地限制,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希望大家都能够开始重视自己的心理独立能力,真正释放自己的潜力,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
如果意愿足够强烈,只是缺乏能力提升的方法,那么有一个可重复使用的方法推荐给大家,名字叫做“我想想办法”。害怕承担责任或者害怕独立的人,在面对事情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反应是无能为力的绝望,总觉得一件事情发生了,就再无回旋的机会,这种绝望感是让人想远离责任感的一个核心原因。那么一个非常实用的办法是,当你产生绝望感的时候,对自己说一句简单的话,也许就可以扭转乾坤,那就是“我想想办法”。这句话的暗示力量非常强,你甚至未必需要真的想出什么办法,就能够一下子把你从负面的恶性循环里拉回到并非真的绝望的现实中。这短短的几句话可以向你的大脑传递很多信息: 别怕,我还在想着你呢…… 别担心,你是有能力想出办法的…… 嘿,事情还没结束呢……
价值感
先来看主线条,信任感→主见→价值感。只有当我们对生存的世界有最基础的信任感,我们才能够放心地和它互动,并在互动的过程中有机会建立主见,主见的形成又会促使我们完成更多的任务和目标,从而体验到价值感;反之,如果我们的信任感不足,我们是没有办法相信自己可以被这个世界无条件地爱着的,那么在各种人际关系中,我们可能无法形成自己的主见,总是会担心和别人关系的破裂,如履薄冰地生活。如果连基本的生活状态都是紧张的,我们就会排斥去挑战和探索这个世界,回避做很多事情,那价值感就很难建立起来,因为我们需要通过在做事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和价值
大家一定要警惕世俗价值观的非良性诱惑,我们需要钱,也可以在乎我们的外形,努力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也无可厚非,但千万不要把这些就当成是自己价值感的全部。因为它们是空中楼阁,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需要这些东西,获得了这些东西如何让它们为你自己真正的目标服务,你就会再次陷入迷茫,这种迷茫会架空你的自我,内心越发被掏空,成为一具空壳
有灵感了就多关注一下,疲惫或者遇到太大的困难时就歇一歇。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负担,好像不解决这个问题,自己都不配去做任何事情
无论你认为自己多么糟糕,你都有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和做事的权利
多维度自我
一般情况下,6~11岁是我们的小学阶段,所以大家在理解这个阶段的时候可以把我们的视角带回到小学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还不太会问“自己是谁”这个问题,更像是一个章鱼,把触角任性地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好像什么都和自己有关系,什么都想插上一脚。我想大部分人经历的小学课堂都是非常热闹的,每当老师提个问题,底下的小手都举得高高的,生怕老师看不到自己似的。爱表现是这个阶段的一个特点,而且很多让我们现在想起来会不好意思的事情,那个时候都会自告奋勇去做——绝对不能把自己落下。这是一个多维度的自我绽放的年纪,在我们还没有给自己定位的时候,可以自由地探索自我,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年纪的孩子总是给人一种疯疯闹闹的感觉。但自由需要限度,否则会变成失控和危险
我朋友的一个侄子,正上小学五年级,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问他:“你在学校喜欢上什么课呀?”他是这样回答的—— 我喜欢上语文课,喜欢写作文,老师经常夸我作文写得好,让我觉得自己特别厉害。但是很多男生都喜欢数学,上奥数什么的,每次考试都拿100分,我觉得自己有点笨。可是我真的不喜欢数学,没意思,所以也不重要,60分就行了,哈哈。 这真的是一个心理发展很顺利的孩子,通过这段话我就能感觉到,他不仅能够关注到多个维度的自己,对于自己的弱势也不苛责,也说明孩子的父母对他的教育还是很温和的。有很多父母听到孩子这样说可能就着急了:“就这么点出息?60分就行了?考不好还有脸说?!”这样的教育下,孩子的多维度发展可能就会受到影响,认为评判自己好坏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考100分,不然就是没脸的、没出息的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孩子的多维度自我,因为随着长大,孩子对自我的定位会逐渐趋向单一,如果之前建立了认为某种单一的标准就是好的的观念,而且这并不是自己发展成的样子,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在确定自我的同时,又攻击自我,而且这个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很多父母认为如果自己不把标准定得高一些、严格一些,孩子就会长歪、变坏。但事实是,如果父母制定的标准和孩子的特点是毫无关系的,那么孩子最终还是会在自己天性的引导下找到自己,只是徒增了厌恶自己的烦恼
“知道自己按照世俗的标准没那么优秀,但还是喜欢自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那就是你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现实自我是怎样的,你没有高估或者低估自己,与此同时,你也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把你认为重要的东西都放进理想自我中,这个理想自我可能和你的现实自我有差距,但你能够分清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意识,能够让你找到完整看待自己的视角,而这种完整感就会让你产生喜欢的感觉,因为喜欢的本质是接纳。很多时候,我们的不接纳都是因为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总是能以比别人更快的速度发现自己身上哪里不够好,然后无限放大它在我们自我中的比重,也就是理想自我过于单一。比如小时候父母总是强调考到第一才是好孩子,才是优秀的孩子,长大之后,这种价值观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不能有任何差错自己才有价值,自己各方面都是完美的才值得别人喜欢……
小学的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更多地在学校中学习和生活,父母要开始把控制权慢慢地从自己手中放出来,然后转到孩子的手中,这个阶段叫做“共同约束”,父母和孩子共享控制权。父母负责监督,孩子则享有自我调节的权力。比如这个时候非常令父母头疼的一个问题是,孩子经常和谁一起玩,交朋友的问题。我记得我上小学时常常会听到很多父母让他们的孩子多和学习成绩好的孩子玩,远离那些爱闹腾的、成绩不好的孩子。父母的想法不无道理,毕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总是和品行不端的孩子在一起玩,可能会更容易养成一些坏习惯。但是生硬地告诉孩子,甚至强迫孩子要和谁玩、不准和谁玩,孩子是不信服的,他们需要参与到这个决策的过程当中,并且父母也需要保留一定的空间给孩子做决策,也就是自己虽然是更有经验的一方,但确实不代表放在孩子身上就一定是最正确的。 凡事都给孩子一个商量的氛围,当他们感觉到公平时,他们会更倾向于遵循父母的意愿。当然也千万不能太放任,毕竟他们的认知水平还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多维度自我的特点下,他们脑袋瓜里的奇思妙想可是层出不穷,有些可能是危险的,就非常需要父母的约束。但如果平时没有把这个温和的权威形象建立起来,那就是“真到用时方恨少”了
权威型:对孩子有高要求和高控制,同时对孩子的需求又是高度接纳和响应的。比如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的母亲既会教育他生活的规则和做人的原则,也会格外爱护他的心理敏感。当孩子遇到麻烦的时候,会和孩子一起讨论,然后一起想出解决的办法。 专制型:对孩子只有高要求和高控制,不听孩子提出的需求。比如很多国产影视剧中,母亲常常会被塑造成专制的形象,用孝顺来绑架孩子的付出。那么这样的父母在孩子遇到麻烦的时候,会把孩子甩在一边,然后用自己认为更好的方式,替孩子摆平一切,完全不在乎孩子是怎么想的。 放任型:没啥要求和控制,但是孩子有需求会第一时间出现。这种父母类型让我想起了我高中的一个老师,他从来不管儿子是不是电脑游戏玩多了或者作业写没写,但是只要儿子想买什么限量版球鞋之类的,毫不犹豫地就给买了。这样的父母可能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很难主动发现,如果孩子不说的话,就这么忽略掉了。 忽视型:孩子基本没有存在感。比如美剧《老友记》中,莫妮卡的父母眼里只有哥哥罗斯,自己无论怎么努力,在父母眼里都是透明的。这样的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重视,比如校方如果联系到父母想一起商量怎么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父母可能根本不会出现。 如果孩子的边界没有健康地建立起来,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就会更容易用原始的本能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也就更容易卷入校园暴力的漩涡中。容易导致校园暴力行为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多为专制型和忽视型,因为这两类的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是不会找父母求助的,就更容易接触到错误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从而陷入困境。很多时候校园暴力未必是非常触目惊心的场面,可能就是生活中非常小的细节,但长时间积累下来,会对一个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侵蚀性的影响,甚至没有参与的旁观者也会在无意中成为帮凶
比如我记得曾经初中的时候,有一个男生的头颅棱角非常分明,当时历史课正在讲北京猿人的特点,班上就有调皮的男生给他起了一个北京猿人的外号,叫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其他同学,包括我在内,从来没叫过,但是我们会觉得好笑。一年后,我们升到高一个年级的时候,没有再看到他,听班主任说他留级了,因为我们班的风气非常不好。当时没有人在意这件事情,但不知道为什么我自从学了心理学之后常常想起这件事情,那件事情的本质其实就是校园暴力,我也一直在想如果当时可以有不同的反应和做法,也许那个男生就不用再耽误一年的时间。而自我边界是一个很重要也很容易遗漏的教育议题,是家长、学校和社会需要承担起来的重要责任,没有一个孩子应该成为任何暴力形式的牺牲品
方法工具箱:去掉人设
但一旦某种人设变成了枷锁,比如我是一个讨好者,或者我是一个小透明,当我们做出不符合这种人设的时候,会面临社交圈子中的人际压力,大家会不适应,我们为了避免这种压力,又会缩进自己并不喜欢的人设中。要想真正打开自己,我们需要一个“去掉人设”的方法
兴趣
这是我在小时候遇到烦心事儿来安慰自己的方式,但只能偷偷画,因为父母认为只有学习才是正经事儿,其他的事情都是在浪费时间。但兴趣伙伴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同时肩负着给孩子提供自我发展和安全感两种重要的职能,尤其有很多孩子是偏回避型的人格,可能没有办法用外露的语言沟通来表达很多内心的想法,但他们仍旧是需要一个通道来释放自己的情绪和压力的,那么拥有一个适合自己表达的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我身边有一个回避型的男性好朋友,平时有很多沟通,但当他真的碰到比较大的情绪问题时,他的第一选择就是带着自己的篮球去球场和陌生人打篮球。篮球就是他的伙伴,他不止一次跟我表达过他对篮球的拟人态度。让他真正和篮球成为如此信任的伙伴,也是因为初中时家庭曾经出现过的一次经济危机,中午饭常常没有着落,为了不让身边的同学发觉,自己就会去球场打球,他很感谢篮球陪伴他度过了那段很辛苦、也很无助的人生阶段。 兴趣伙伴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给我们带来的安全感程度是最高的,因为他们是属于我们的,不像是真正的人际关系,总是多多少少要担心被抛弃和对方可能会离开的可能性。所以兴趣伙伴是一种终极的安全感伙伴——你有绝对的话语权,也有绝对的支配自由
真正的兴趣伙伴是可以让你跟自己有一个相处和对话的时间,给到你安慰和支持,而不是掏空你、让你持续地逃避现实、让你上瘾无法自拔的消耗品。如何判断一个兴趣是不是你的伙伴呢?很简单,你只需要在做完一个兴趣后感受一下自己的状态是放松的、充实的还是空虚的、焦虑的就可以了。如果是前者,恭喜你,有一个一直陪伴你的兴趣伙伴
动物伙伴会对孩子的“基本信任”产生影响,并且对孩子获得勤奋的技能非常有帮助。儿童很容易和动物建立信任型依恋,进而转化为对儿童的情感支持,这样的关系还能伴随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学会承担和照顾他人,慢慢地完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感知方式向更社会化的互动方式转变
还有一个重要的议题是在动物伙伴关系中可以让孩子来学习和体验的,那就是死亡。比如小鸡、小鸭、金鱼等,初期养的时候,很容易因为没有经验,让它们过早地离开世界,这个时候孩子就有机会经历和面对死亡。不要把死亡看作非常可怕的事情,及时地让孩子感受到生命周期,能够让他们更早地建立对人生完整的基础认识
怕失败。人都是善于自我欺骗的动物,明知自己能力有限,但是只要像鸵鸟一样把脑袋放在沙子里似乎就可以不用承认自己有限的能力。拖延就是这堆沙子,我不做,那就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我能力差了,所以能拖多久拖多久
当有一个兴趣能够让你产生陪伴感、支持感、安慰感时,那么它就是你的兴趣伙伴了。不用一开始就选定某一个兴趣,非它不可,你可以在后面尝试的过程中感受它和你的关系,不合适就进行更换,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
我的墓志铭(2021~):葬在这里的人,为中国的心理健康社会化的功能完善和发展,一生努力着
胜任感
要向自己邀功呀
胜任感和归因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怎么解释一件成功的事情或一件失败的事情和自己的关系,就是归因方式。如果归因方式出现了问题,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一个公司里,你做了所有的活儿,但是别人抢在你前面和老板邀功,老板就以为你什么都没做,把你做的事情带来的成绩、奖励和荣誉都给了那个邀功的人。这听起来好像自己傻傻的,是不是?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么对待自己的,明明曾经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但自己从不向自己邀功,导致我们根本不知道原来自己是很厉害、很优秀的。这一节,让我们好好聊聊这个“不邀功的坏家伙”
那么对于失败的事情,比如某一门课总是考不好,如果认为是自己天赋能力不行,那多学无益,就不想再多付出努力,因为觉得怎么学都学不好的,就会更容易放弃;但如果认为是老师教得不好,自己还是可以再拯救一下的,那么可能会有动力去报课外班继续学习
再来讨论胜任感过强的表现,即“工作狂”。同样地,只要这种状态是自己的主动选择,并且愿意承受随时而来的代价,也不失为精彩的人生,比如很多大企业家都是这种类型,每天睡眠时间很短,所有的时间都会周转于不同的公务间,即使身体亮了红灯也不愿停下来。虽然这样的状态在很多人看起来可能是不健康的,甚至是病态的,但还是那句话,一个人是否正常或者健康,本人的个人意愿和对其的影响程度才是最终的判断标准(达到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除外)
独立能力缺乏,就要给自己创造一个人做事情的机会;过分独立,就一定要和自己信任的人一个感受到自己情绪的机会
让我们在状态好的时候做一些储备、准备一些面对不擅长的事情时需要的工具,这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自卑感
如果一件事情跟别人没有关系,是不会引发我们的自卑感的
啊?你们家没有冰箱? 啊?你们家没有空调? 啊?你们家没有微波炉? 啊?你们家没有电脑? …… 我当时也真的在想,对呀,我们家怎么什么都没有,是不是不太正常,当这个想法产生的时候,自卑感也就随之产生了。而在此之前,在没有同龄人反馈这些信息的情况下,我并没有觉得没有这些东西对我的生活造成过任何影响,更没有自卑的感觉。可见,朋辈压力的力量真的是非常强大的
当某一个问题超出个体的适应程度或能力范围,并且承认绝对无力解决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自卑情结。我分享的目的其实是想重新为自卑这件事情正名,自卑其实就是在描述一种人人都可能会遇到的现实状态,是我们的基本情绪之一,不应该把它妖魔化或者贬低化,好像自卑是一种负面的概念。它其实就像我们受到伤害的时候会悲伤难过一样,不是因为缺陷而致,就是一种正常的、合理的情绪。有了这种情绪,也不要发誓消灭它,而是要像难过悲伤时一样,学会寻求支持,学会安慰自己。而自卑这种情绪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应对起来要更简单,那就是理解它,理解我们究竟在什么地方遇到了困难,仅此而已
心理韧性是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心理韧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并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心理韧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
我的理解是心理韧性是一种不会让负面经历改变自己人格的能力,也就是遇到灾难或者是重大创伤,我们会沉浸在难过、痛苦,甚至是自责、愧疚中,但我们并不会把自己的人格撕碎,然后交换出去或者赔偿出去
大家可以把自卑想象成是一种“我到底在乎什么”的检测器,你有没有注意到究竟是哪些方面更容易触发你的自卑,哪些方面其实丝毫不会影响到你?或者你有没有注意到你自卑的方面并非关于你自己的全部?比如有些人在意外表,有些人在意能力,有些人在意幽默……如果别人的评价和反馈都会对我们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那为什么是某些方面更容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注意呢?这些你在意的地方,可能就和你自己的独特个性有关。比如曾经在小学的时候,和同学相比,家境虽然是会让我感到自卑的因素,但其实对我的困扰并没有多大;如今,即使在有了经济条件购买更多的东西来充盈我的生活的情况下,我对这些也没有太大的动力。但是当时的另外一个因素似乎对我来说有更深的意义和影响,那就是学习成绩。我明显感觉到这两个不同的因素带来的自卑感是有差异的,家境带来的自卑感是短暂的刺痛,很快就会过去,完全忘掉;但是如果偶尔考砸,给我带来的自卑感是持久的,甚至下一次的好成绩,也没有办法抹掉上一次考砸的成绩带来的情绪
一件事情简单地让你开心或是难过,也许是一时的,但一旦你产生自卑的感受,它一定是戳中了你内心最重要的地方,那里有关于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的答案
自卑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感受,它黑暗、痛苦,但那才是真正能够开出花朵,并且能够长久开下去的地方。不要试图把自卑连根拔起,否则我们就真的只剩下一副躯壳
个性
大家曾有过哪些特点呢?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些不成熟的思维并不是错误,而是我们在这个阶段会经历的特点,在没有被特别教育的情况下,谁都会有,无一例外,因为这是我们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的表现。这些不成熟的思维会让我们对自己的缺失更加敏感,但同时又让我们不具备成熟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其次,如果这些特点现在还存在,则说明我们的心理成长有一部分还停留在青春期,有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和解决。所以,当我们说一个成年人不太成熟,还有些幼稚,那么这个人的行为和想法大概率符合上面列举的这些特点
我一直以来有一个非常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不管过去发生了多么糟糕的事情,我们一定都在自我的能力范围内尽力了,而这个标准不是别人可以评价和定义的,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你自己才可以定义
爱,确实让人完整
事例二:这就是我要找的人,所以对方怎么样都可以。如果对于恋爱的幻想在恋爱之前就已经产生,那么当一个外形上或感觉上符合之前既定幻想的人出现时,就会马上套进自己的故事,然后试图把接下来相处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都以这个故事为蓝本进行理解,甚至会一次次地原谅对方犯下的挑战你底线的错误
对于同一性早闭的人来说,如果能有一个自己信服的绝对权威来引领自己,也是很开心的,比如家庭中有一位强势的母亲或者父亲,那么会很愿意听从他们的安排,即便自己有不同的想法,也绝对不会在表面上表现出来。但当自己心里有其他想要选择的方向,而父母一定会反对的情况下,就会在极力避免被权威发现的情况下,偷偷去做。这样一来,对于任何可能发生的冲突,都会倾向于用逃避的方式来面对和处理。 优势:只要生活中有权威的形象存在,那么自己的生活就会比较简单舒适,不会被太多的事情烦恼,不容易焦虑。如果这个权威的形象是家人,那么家庭关系会非常亲密、紧密,其乐融融,自己也会因此开心和自信。 劣势:如果和权威角色之间总是充满不可避免的冲突,就会不断压抑自己,直到不能忍耐而爆发,这会极大程度上破坏自己生活的稳定性,而且较难恢复。而且在没有人可以依赖的情况下,自己无法独立做出决定,会容易陷入纠结和矛盾中。 误区及注意事项:同一性早闭的人似乎在遇到大风大浪之前就已经做了某种决定,比如早早就做了不婚或者丁克的决定,但这些决定可能是某种为了不再继续顺从,或者为了不再引发新的冲突和焦虑而做出的逃避行为的结果。一旦生活中出现一个足够大的刺激,可能会冲破这个早就做好的决定,陷入危机。这个危机可能是好事,可能是机会,但在这个危机出现的时候,一定要获得能够促进同一性的资源,比如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或者专业的帮助,等等,否则会因为同一性尝试失败,再次回到逃避状态,而且由于之前的应激反应,再次进入逃避状态的程度可能会更深
什么是个性呢?就是你独有的且坚定的一种风格,这种风格可能表现在各个方面——人际关系、学习方式、工作方式、阅读方式、独处方式、穿衣风格、装修风格……在同一性获得的情况下,一个人的个性可以更稳定更长久地保持,同时较少地受到来自外界的挑战,或者即使有外界挑战,也不容易被动摇或者摧毁
之所以再次提到心理独立,是因为真正的心理独立很难实现,即便你做到了经济独立,并且能够为自己的生活做决定,但只要别人的评价能够影响你的情绪,这就可能是心理独立还没有实现的一个信号
评价
比如,在我的视频科普栏目中,我曾经收到过这样的投稿:投稿人说自己在宿舍被一个非常强势的人排挤了,常常被对方评价自己不合群、内向。其实,在遇到这个强势的人之前,投稿人说自己并没有觉得内向是什么不好的性格,但在对方反复的强势评价之下,真的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什么性格缺陷
评价的摧毁性极强,尤其是当我们真的开始相信这个评价的时候。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忽略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人不遗余力地要去表达带有攻击性的评价呢?答案是,评价者自身可能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较为深层次的自我认同的危机。这种自我认同的危机往往也是在青春期时期形成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学时期的校园暴力相较于其他时期更为突出的原因。当我们处在自我认同的危机中时,会非常害怕那些能够激起自我否定和怀疑的对象,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往往是因为在被施暴者身上看到了和自己相似的但自己无法接纳的部分的影子,所以想通过暴力来消除那种自我厌恶和恐惧。带攻击性的评价和肢体施暴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都反映了评价者自身的脆弱和自我攻击的情绪
回到刚才那位投稿人的案例中,强势的评价者对自我的接纳程度是较低的,可能在投稿人表现出来的表象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却又特别担心别人会看透这一点,所以需要通过这种反复的评价来撇清自己和这个影子的关系。在这种不断的重复评价中,投稿人就中了评价者的圈套,误以为自己真的像评价者说的那样不堪。跳出这个圈套的关键就是识破它充满迷惑性的表象,学习区分一个人表达出来的话语究竟是对自己的客观评价,还是自身情绪的宣泄。区分的方法非常简单—— 客观评价:当一个人给出评价时,你感觉到对方是想和自己沟通,而不是单方面下判决,不是剥夺自己说话的权利的,就是客观评价。 情绪宣泄:当一个人给出评价时,是充满压迫性的,并且对你的回应毫无兴趣,甚至是打压你的回应,就是情绪宣泄。在这种情况下,要特别小心,对方的表达内容都是自己内心不安的外露,也就是说,这个评价可能不仅和你毫无关系,而且恰恰相反,是评价者的自评,是他在自己心里的样子。 这个区分看起来似乎简单,但真正实践练习的时候需要一点点慢慢消化和提升。每当我们受到他人评价时,可以想象脑子里有一个镜头,之前,在评价发生时,镜头是对准自己的;现在,试着把镜头对准评价者,去审视对方和评价的关系,从而切断评价和自己的关系。当评价者发现我们并不会因为他的评价而陷入圈套,就会丧失那种攻击性和伪装出来的力量感,这个时候,自我就真正独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