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另一种天才:找到你不平凡的隐藏天赋 2024.7.4
1、所谓成长,是在不断被推翻三观、不断被颠覆认知的过程中发生的。2、知识就是知识,当你得到了它,你就得到了一小片自己世界观的拼图,你拼得越多,世界观就越完善,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种东西渐渐浮现,那就是你关于信息的直觉。3、放大时间尺度很重要。因为在足够长的时间尺度下,对你来说的“间歇性堕落”,都可以视为“短途休息”。4、每个蜕变式的进步,必将伴随着痛苦的“退步感”,瓶颈期是升级必备的路障。就像每个作家都必须要经历一段什么都写不出来的日子,电脑每更新或升级一次内容都需要关机重启,每个涅槃重生的人,也都必将经历一段至暗时光。
编辑于2024-07-24 16:33:23涵盖了阅读、学习、运动、健康、家庭、关系、旅行、社交、个人成长、写作与反思等多个方面。更勇敢、更顽强,更有力量承受人生的风风雨雨,走出自己的道路。
1、品质重于数量。对着装比较讲究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衣服的档次。如果你过去经常买200元一件的衬衣,那么建议你少买2件,直接花600元买一件就好,花的钱一样多,但是穿得更有品质。 2、工作时间可以设置4~6小时,学习时间至少设置2小时,以保证自己超越性地成长。 3、忙事业、忙赚钱,是一种能量的外放,如果持续外放,会让身体和意识的能量逐渐降低,而关注我们自己则是能量的内收。比如在太阳下散步,感受阳光穿透皮肤、补充身体能量的感觉;在海边眺望,感受大海的宽阔,聆听海浪的声音,从自然中获取能量补充给自己;静坐一会儿,放下所有的思绪,把忙乱的心收一收,慢慢地感受它;还有人会练习瑜伽、打坐、放空自己等,这些都是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在本我,是一种内收。这并不是说不要忙事业,恰恰相反,越多关注自己,会越有力量做更多的事,做更正确的事。
1、小说写作的技能训练旨在激活作者的写作潜能,培育和提升其叙述故事的冲动、感觉和能力。 2、作者用小说场景中某个人物的主观感知来描绘场景。因此,被描绘的小说场景已不是纯客观的场景,场景中的人物、事情和器物、景观等都被投射了该人物的意识和情感。 3、言说式展示是指作者借助人物的言说行为或言说内容来呈现该人物所处场景中的事件,引导读者从人物的言说活动了解小说场景中正在发生的事件,如同观众观看舞台上的演员表演剧情一样。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涵盖了阅读、学习、运动、健康、家庭、关系、旅行、社交、个人成长、写作与反思等多个方面。更勇敢、更顽强,更有力量承受人生的风风雨雨,走出自己的道路。
1、品质重于数量。对着装比较讲究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衣服的档次。如果你过去经常买200元一件的衬衣,那么建议你少买2件,直接花600元买一件就好,花的钱一样多,但是穿得更有品质。 2、工作时间可以设置4~6小时,学习时间至少设置2小时,以保证自己超越性地成长。 3、忙事业、忙赚钱,是一种能量的外放,如果持续外放,会让身体和意识的能量逐渐降低,而关注我们自己则是能量的内收。比如在太阳下散步,感受阳光穿透皮肤、补充身体能量的感觉;在海边眺望,感受大海的宽阔,聆听海浪的声音,从自然中获取能量补充给自己;静坐一会儿,放下所有的思绪,把忙乱的心收一收,慢慢地感受它;还有人会练习瑜伽、打坐、放空自己等,这些都是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在本我,是一种内收。这并不是说不要忙事业,恰恰相反,越多关注自己,会越有力量做更多的事,做更正确的事。
1、小说写作的技能训练旨在激活作者的写作潜能,培育和提升其叙述故事的冲动、感觉和能力。 2、作者用小说场景中某个人物的主观感知来描绘场景。因此,被描绘的小说场景已不是纯客观的场景,场景中的人物、事情和器物、景观等都被投射了该人物的意识和情感。 3、言说式展示是指作者借助人物的言说行为或言说内容来呈现该人物所处场景中的事件,引导读者从人物的言说活动了解小说场景中正在发生的事件,如同观众观看舞台上的演员表演剧情一样。
书名:另一种天才:找到你不平凡的隐藏天赋 作者:柴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3-09-25 ISBN:9787559657282
1
鸡汤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把看似复杂的现象,用简单到怀疑逻辑的语言,通过故事慢条斯理地告诉你,让你感受到思想被安抚的愉悦感。 而干货则需要你逆本能地不断抛弃和更新那些旧观念、旧思维、旧框架,最重要的是亲自践行,验证它到底对自己有没有用,实践过程很累,甚至扎心。 因为干货并不会试图去寻找你的痒点和痛点,它只找得到你的“病点”。 每个人基于个人的阅历和教育经历,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认知误区。每个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思维“病”都不一样,甚至许多人还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而治病,或者意识到自己得了什么病的过程是不好受的,我们会感到认知被颠覆的痛苦,改变固化思维的艰难,接受差异的矛盾……
其实正相反,虽然鸡汤有着诸多如刻意迎合情绪、消磨光阴的诟病之处,但也有一些不可替代的好处。 我最迷茫和焦虑的时候,每天都在简书上看鸡汤,今天看《牛羊才会成群,狮虎只会独行》,明天看《改变不了的事就别太在意,留不住的人就试着学会放弃》,可谓相当充实地糟蹋着时间。 但不得不说,它们作为廉价的“能量饲料”帮我挺过了那段黑暗的时光。 当一个人处在人生低谷的至暗时刻时,真的很难振作起来去专注地读一些需要深度思考、调用大量认知资源才能啃动的硬核书,此时如果有一篇朴实无华的鸡汤看,虽然不能真的指引我们活得更好更正确,但总可以拽着我们离深渊远一点儿。 尽管鸡汤文的简单套路和粗暴逻辑可能对我们产生误导,但它对于身陷迷途或者绝望中的人来说,或许也算一道模糊的光。曾经有一个读者从低谷爬出时,特地来跟我分享那本启发过他,让他振作起来的书,其实就是一本鸡汤书——《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鸡汤固然没有营养,但能让你苟活下去。止痛药固然不治病,但能让你咬住牙多熬一会儿
它有个既定的益处:能以煽动性的方式构成“触机”,以此触发我们想做某事、想努力的情感和信念
鸡汤本身并没有很糟,它毕竟为你提前设想了关于未来的美好愿景,给予你上进的动力。真正糟的是,沉迷于这种预支来的虚幻念想,而再难接受来自真实世界的认知痛苦。 鸡汤本身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格不独立。 如果一个人的精神价值的体现长期依附于外物而非自己,这才是最可怕的。 鸡汤x痛点 干货x病点 避免沉迷于鸡汤预支来的虚幻念想, 而要治疗真实的认知病痛
2
消费观所影响的,远不仅仅是你的存款和流水,还有你的人生走向。 高中时,大家的日常都差不多,吃一样,学一起,穿一样丑的校服,父母也不多给生活费,彼此看不出多大的差距。 到了大学,从穿着和娱乐方式上能看出来谁是富二代,但大家仍然学在一起、住在一起,起跑线差不多,消费观还不会过多影响大家之间的关系。 毕业工作,有了自己的可支配收入后,消费观带来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了。 假设,毕业后入职同一家公司,每个月收入相同的两个人,扣除基本生活费,一个人平时会把钱花在买大牌包包鞋子,周末看电影和蹦迪的娱乐上,而另一个人平时会把钱花在买书、看展览、知识付费、深度旅行上。 一年下来,他俩流水相同,都没什么储蓄,但五年、十年之后,你觉得他们分别会有着什么样的储蓄,过着什么样的人生呢? 随着时间流逝,我们是能够感受到金钱的流动的。金钱的流动是有方向的,有的循环流动生生不息,有的则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 为知识付费的人,会感受到金钱经过时间的复利后,循环再回来反哺给他的智识、技能、眼界。对自己花出去的每一分钱,他心里都有数
温馨提示:购物七折立省30%,全都不买立省100%
简单来说,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内容,它就会给你推荐什么类型的内容。 我爸是个军事迷,他特爱在头条看国际军事频道,所以头条经常给他推荐一些新武器研发以及武装军力强大的文章……因为一直只看到我国的内容,缺乏别国资讯的参考对比,他现在很膨胀,觉得我们在军事方面已经是全球第一了。 如此下来,我们看到的信息就会越来越迎合个人喜好,而我们不喜欢的、违背自身固有价值观的信息就会被屏蔽掉。 渐渐地,人们会被这个自己创造的“茧”越裹越深,长期只接收单一维度的信息源,大脑也会逐渐走向狭隘。 这是杠精对自己那一套神逻辑深信不疑的原因,他们已经被算法驯化得过于自我中心化,只能看见自己眼中的世界了
逆火效应(the backfire effect):指当一个错误的信息被更正后,如果更正的信息与人原本的看法相违背,它反而会加深人对这条(原本)错误的信息的信任。 简单地说,逆火效应会让我们对自己的观点更自信。而且别人越是否定,我们就越相信自己是对的,一点儿没错! 为什么会有这种神奇的感觉呢? 因为人都有一点儿逆反心理,若是感觉到有无法彻底推翻自己的阻力,不仅不会变老实,反而会加深“我就是对的”这个观点。 就像你本来准备去收拾房间,突然你妈念叨你:“还不快去收拾房间?看你那儿乱成什么样了!”你反而就不想去了。 所以频繁的、不够强力的反面信息,不但不会改变你的观念,反而会进一步强化它。 因为一个观念在你的脑子里待久了,就会逐渐“内化”为你思想的一部分,你会习惯用它来思考、推理、判断,它也会继续滋长、壮大,越来越多地占据你的思想空间。 现在让你否定这个观点,就相当于让你否定自己身体中的、过往人生中的一部分,这是很痛苦的。所以越是年纪大的,像老一辈,思想就越顽固,因为他们已经用那一套观念过了很多年,逆火效应非常强劲,现在让他们改,就相当于让他们承认自己大半生都错了,他们自然是不愿意。 所以我建议,遇到杠精,要么就别搭理,让他一个人表演,要么就狠狠地杠他赢个彻底。 千万不要只杠到一半就“算了,不和杠精计较”,然后中途退出,那样杠精只会觉得这次的胜利更加证明自己的正确,然后杠得更欢
3
所谓成长,是在不断被推翻三观、不断被颠覆认知的过程中发生的
客观理性(白帽子)、感性直觉(红帽子)、乐观积极(黄帽子)、悲观消极(黑帽子)、脑洞创新(绿帽子)、总览全局(蓝帽子)
1.陈述问题(白帽子) 2.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绿帽子) 3.评估该方案的优点(黄帽子) 4.列举该方案的缺点(黑帽子) 5.对该方案进行直觉判断(红帽子) 6.总结陈述,做出决策(蓝帽子)
PS:谨防使用不当导致人格分裂,建议只在决策思考时使用
旅行的意义在于体验,你很难说清楚会有什么具象化的收获,因为你不是为了捞金,不是为了求知,只是单纯为了获得体验。 这种体验,可能是对历史遗迹的惊叹,对自然奇迹的敬畏,对人文风情的向往,等等,因人而异。城市那么大,无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画家还是数学家,不同的人会根据自己不同的阅历,从所见所闻的相同事物中,得到不同的体验。 而用这种方式读书,重要的就是体验。 读《活着》,你体验苦痛与生命力;读《白夜行》,你体验爱与救赎;读《月亮与六便士》,你体验桀骜与梦想…… 当代人过于吹捧“功利性读书”,却忽视了人最丰沛的感情在于体验感,这正是“威尼斯阅读”所能弥补的地方,那就是即使很难说你从这些书中学到了什么硬知识,是否实现认知升级,但这种从剧情而来的体验感,以及忽然之间某段话对你的启发,也会提高你认知世界的水平,让你对生活的变数更加从容,对命运的多样更加接纳。 而这些,都是功利性读书做不到的。 这种事也很玄妙——“你无法为了获得体验而去体验”。 因为体验本身发生在沿途随机的细节中,并十分依赖你的观察习惯,你没办法快马加鞭。追求效率的体验,就变成了走马观花,如果刻意去追求和寻找,它反而容易消失不见
甚至我们可以再划分细一点儿,说所有的技能类,比如写作、Python、Excel、PowerPoint等都算是功利的。但陶冶情操类,比如插花、绘画、音乐等就不算功利。 或许大部分人会觉得,技能类是功利的,而陶冶情操的兴趣爱好,就是非功利的。但其实严格意义来说,上面无论哪个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功利学习。 惯性思维暗示我们学习“有用的”就是功利的,学习“无用的”就是非功利的。但这是错误的,真正能区分“功利学习”与“非功利学习”的,并不在于你学的是什么,而是在于你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去学。 功利性学习,抱着的是“怎么做”的心态。比如:学这个有什么用?我要怎么学才能学会? ——功利学习寻求的是一个封闭式的答案,它无法衍生出支线价值,只能单线地解决问题。 而非功利性学习,抱着的是“为什么”的心态。比如:我为什么想学这个?它为什么会存在? ——非功利学习寻求的是一个开放式的答案,它可以衍生出支线价值,会将问题扩展成网状结构
4
可能有点儿抽象,举个例子: 学习某个是重要考点的物理公式,这个是非常学术性的东西,专为考试而生,或许你感觉学这个百分百是功利性学习。 的确,如果你想着“赶紧背下来期末要考”,把这个公式定义为一个考试解题的工具,那这就算是功利性学习。 因为你追求的是一个封闭式答案:把公式填到考试答题卡上,解出物理题,拿到分数。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价值。 但如果你开始想“为什么这个公式是这样的?它还能推理出什么?”,将公式衍生,再去推导其他的理论,这就不算功利学习了。 因为此时你追求的是一个开放式答案:这个公式在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再去发现什么规律,或者做一个小发明?于是这个公式就赋予了你网状扩散出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这两者能带来的价值,都是无上限的。 同理,哪怕是玩滑板,如果你想着“我喜欢这种挑战自我的极限感,滑板最棒了”,以此为目的,那就是非功利性学习。 但如果你还想着“滑出最流行的姿势去吸引别人的目光”,那这还是功利性学习。 或者如果看到这儿你开始想,知道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吗?——那你这就还是带着功利性学习的心态在看这篇文章
抱着“怎么做”和“为什么”的心态去学,会有什么不同吗? 当然有。 因为你只要搞懂一个“为什么”,就能够游刃有余应对一百种“怎么做”。 我们能够熟练地用公式理论解题,却很难理解它的原理,将它真正地嵌入到自己的知识网络中,继而运用到现实
他能用他所学的理论知识解释幻想和现实,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这代表他是真正学到了“为什么”的境界,而不仅仅只会回答别人一个固定的理论该“怎么做”。 “怎么做”对应的只是流程,而“为什么”对应的才是原理
明白了原理,你就能发现,很多问题解决起来,都是换汤不换药的
看工具书,你获得的是功利性的、单一的理论模型;而看小说,你获得的却是对人生、对价值观的思考和领悟,以及看事物的多个视角,这就是非功利性学习所产生的网状支线价值。 而当你开始从工具层面的单一的“怎么做”,变成思考生活中的许多“为什么”,当你抱着“为什么”的心态去学习时,你会发现—— 居然有许多你曾经认为“没有用”的知识,都在某个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有了存在感
5
有一次,我看了蓝鲸的纪录片,了解到蓝鲸是哺乳动物。我兴奋地冲到我爸面前说:“爸爸你知道吗,不是所有的鱼繁殖都只产卵,蓝鲸居然是哺乳动物耶!” 还好,我爸也是个老小孩,没打击我说:“知道这个有什么用吗?”而是很感兴趣地对我说:“那你知道还有什么是哺乳动物吗?要不要去搜搜看?” 于是我搜了一下午“什么动物是哺乳动物”,即使我知道这个知识很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 后来我上了高中,有一篇很火的QQ空间日志刷屏,大意是说: 有一个女生,用了仓库里放的过期的卫生巾,这个卫生巾之前被老鼠做了窝,上面有很多老鼠卵,这个女生用了这些被污染的卫生巾之后就怀了老鼠崽…… 这篇日志被疯传,人们评论“太可怕了”“一定要检查自己的私人用品”等,但我看到的时候,下意识地就感觉到了不对劲,想了一会儿,我突然就明白了过来:老鼠明明是哺乳动物呀,哺乳动物是胎生的,怎么可能会产卵呢?这明明就是一个假得不能再假的谣言。 虽然当时没人信我,但我的确是依靠着曾经以为“没有用的知识”完成了一次对垃圾信息的自动过滤。 于是,当初我所以为的“毫无价值”的知识,就这样被嵌进了我的世界观里,并且成了我直觉的一部分
所以这个世界上,是没有真正无用的知识的。 即使你认为你这辈子都遇不到能用这个知识的场景,但它的确被内化和吸收进了你的潜意识,或许在未来你可能都不曾想过的某个地方,突然就迸发出存在感。 这个称为“世界观的拼图”。 知识就是知识,当你得到了它,你就得到了一小片自己世界观的拼图,你拼得越多,世界观就越完善,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种东西渐渐浮现,那就是你关于信息的直觉
保留自己“无偏见”的好奇心。 大家都知道好奇心,但“无偏见”的好奇心是什么呢? 其实,随着我们长大成熟,我们对许多东西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也会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此时,我们就可能会带着一种“偏见”去看自己没见过的东西。 当人构建了自己的价值观,也就懂得分辨在自我标尺内的“对错”,对自己价值观不认可的东西,条件反射地认为它在常理上有错误。 但其实,世间万物没有标准意义上的对错,只看你能不能不带偏见,试着去了解它,再接纳它。就像小时候,我们每天都向世界中的各种东西发问,但我们只想知道为什么,从来不会去批判对错。 这种童心,就是一种“无偏见”的好奇心
多学习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考虑用处。 喜欢插花?喜欢木工?想考个咖啡师?甚至喜欢从池塘里拔水草来鱼缸造景?那就去学吧,即使这些东西学了也不知道目前有什么用,也涨不了工资。 你要知道,那种从自己所热爱的东西中获得的欣喜、感动、满足,都会内化为你的气质和精神。一个被热爱的东西滋润着的人,是看得出来的。 多少人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有趣与特别,殊不知这只需要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
有人说,“出类拔萃”是功利学习的成果,而“博学多才”是非功利学习的专属。 或许,有些知识你不会将之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中,也难以将它作为高大上的谈资。 但你通过它,看见阿拉斯加的鳕鱼跃出水面,太平洋的海鸥从沿海城市上空飞过,北欧夜空绚丽的极光正在闪耀时,或许也能比纯粹欣赏美景的那些人多一份新的敬畏和感悟。 少带一些功利心去学习,你才能感受到真实世界的那一部分美好。 当然,功利性的学习是必需的,功利性学习很好的人,会成为一个工具大师、技术人才。 但或许,让你真正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正是非功利性学习的那些部分。 所以,别忘了为那些看似“没有用”的知识,始终都留出一点儿时间
6
“今年你给自己列的计划,放弃得怎么样了?” 这不是一个会冒犯别人的问法,这只是一个过于真实的问法。 在这个当代人普遍缺乏远视和耐心的年代,相比问实现了多少计划,直接问放弃了多少计划要更加现实
结果去上班后,我发现我想多了。现在回想起来的唯一感觉就是累,晚上回宿舍只想倒头就睡,连游戏都不想打了,还看书写作背单词? 许多人都有过下班后只想把自己扔床上瘫着玩手机,衣服不想洗,书也不想看的经历。因为下班之后的时间,看似是你可以自由支配的,但实际上,它应该是你身体用来休养生息、放松精神的。 要知道,忙完一天的那种累啊,不只是身体上累,还有精神上的消耗。请问这时还有多少人能对学习这种更烧脑的事提起劲头?如果勉强自己去学习,只会越发透支自己
根据脑科学理论,我们的大脑在起床醒来两三个小时里最清醒,正处在头脑技能最高的黄金时间段,工作效率可以提升到平均状态的两倍,甚至更多。 而心理学研究发现,早晨是做创造性工作的最佳时间,大脑在夜晚的深度睡眠中完成了对白日信息的整合与清扫,精力槽能够得到完全恢复。在早上,个体状态最好,意志力和创造力最充盈。 所以这21分钟,你要做最有创造力的工作。 你可以尝试写作、绘画、列计划表、写方案等,尽量只做输出,不做输入。 只有早起的时间才是你可控的、可固定的。老板不会在这个点召唤你,同事不会在这个点要什么文件,甲方也不会这个点突然回复你。你心无旁骛,这可能是唯一一段能匀给自己全身心投入的,安静、清醒的时间
等到下班时,你的这一天早就经历了太多,路上堵车,开会挨批,回家还可能和男朋友吵一架,并且还得时刻关注工作群……这些复杂的事件,都会导致你的晚间学习计划破产——或情绪,或冲突。 所以,晚上的时间不要拿去做学习创造类的工作,可以躺着发呆,好好休息一会儿,因为人在累的时候的确无法考虑其他。 同时你可以做一件轻量级的事情:做一个“明日预设”。 每晚睡前做一个明日预设,即提前在脑子里想一遍明天的学习计划。比如:“明天早上八点起床后,先练十五分钟的瑜伽,再看十分钟的书,把今天上课的课后作业完成。”这叫“预设动作”,即提前在大脑中埋下一颗“预约学习的种子”,等到这个预设的条件达成时,就会自动触发你的下一个动机
我们不应该去管理时间,而应该去管理我们的精力。精力才是决定你在单位时间里的产出和利用率的关键因素。 在精力最好的时间做最重要的工作,多做一点儿。精力不好时,意思意思就行,不强求自己按计划完成。 这个比例我建议是5∶2,不用细化时间段,视精力情况安排这个比例怎么分配就行。 状态一般时,就平均到分钟,学习50分钟休息20分钟。 状态好的时候,就平均到小时,直接连续学习五个小时,再休息两小时。或者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烦的时候,就干脆直接休息两天,之后好好学习五天。 我们的双休日也是这么设置的,工作了五天,周末就好好休息两天,5∶2是很科学的精力管理比例。 别天天都休息就行,那就不是精力管理了,是懒
最后,也想给你灌输一下鸡汤,放大时间尺度很重要。 因为在足够长的时间尺度下,对你来说的“间歇性堕落”,都可以视为“短途休息”
你无须为自己的堕落而后悔,也不需要有负罪感,因为你牺牲了一小部分的时间,却获得了更好的精神状态,在之后的学习中更高效、更专注。 这是相当划算的一笔生意。 你要原谅自己的“堕落”,要允许自己不完美,允许自己慢一点儿
7
我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产品升级,事关公司核心竞争力,每天压力都比较大。但有一天老板突然对我说:“你对自己每天的要求都太高了,我希望你能把它放低一点儿。” 我当时很无语:“老板不都是希望下属卖命的吗,怎么你还让我放低对自己的要求?” 他说: 因为作用不大—— 我的理想是在未来把公司做成伟大的公司。 我今天上班堵车不小心迟到了20分钟,但它会影响我未来把公司做成伟大的公司吗?我觉得不会。因为这不是我故意的,我的态度始终是认真的,之后我也会再抽时间弥补这部分失误带来的损失,但一般来说并不会太多。 我的老板也是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但他没有要求自己每时每刻都要做到最好。细节决定成败固然有道理,但从另一角度来说,成大事者也不拘小节。 真正影响你实现目标的,并非当下节奏被打乱时耽误的那点儿进度,而是被打乱节奏后你的心态,影响了你原本专注的状态
总之就是,不要把自己当成一根火柴棍,要把自己当成一根橡皮筋,“弹性”很重要。 要赋予自己一份弹性,今天状态好,就多做一点儿,今天睡过了头,就多休息一会儿。这并不是堕落,只是一种弹性
对计划保留一份弹性才能让人得以放松和喘息,不至于崩溃在每天的变数之中。 毕竟,人不是机器,人会出错也会脆弱,那些每天为自己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日程表看似充实,那些因为高强度学习带来的崩溃看似悲壮,但都是不合理规划、不珍惜自己的体现。 人需要休息,人更需要原谅自己,允许自己偶尔懒惰
我之前健身学到了一个概念叫“欺骗日”(Cheat Day),是说坚持运动和饮食控制的人群通常每周选择一餐正常饮食,随便吃你自己想吃的东西。 虽然可能会小小地反弹一两斤,但从减脂三个月的周期来看,这一两斤微不足道,而且恢复健身后又会很快消失。 但重要的是,如果没有欺骗日,大多数人连三个月都坚持不到。 身体和精神都一样,我们可以送自己一个看似是“堕落”的欺骗日,但你要清楚,这是为了让自己走得更远。 快速地得到想要的东西是一个诅咒,缓慢地得到想要的东西是一种恩赐。希望你的间歇性堕落,都是为了你的持续性努力
其实进步与退步的关系,就像发育和衰老一样。我们以为30岁之后才开始慢慢老去,但其实,从出生起衰老与发育就在同步发生,每一刻都有旧的细胞死亡,又有新的细胞诞生。 孩童到青少年时期,个体发育的变化相当显眼,从而掩盖了衰老的痕迹。直到年龄渐长,细胞新生的速度慢慢低于死亡的速度,新陈代谢逐渐滞后,于是人看着才开始老去。但衰老和发育仍然是同时发生的,只是不同时期的速度不同而已。 放在进步和退步上,也一样。 当你为自己在新环境中交到了新朋友而开心时,你其实也在和曾经的老朋友一个个淡去联系。 当你进入社会开始学习应用型专业技能,人际交往、人情往来时,你在学校里学的那些理论层面的知识也在慢慢被遗忘。 当你在进步的时候,同时也会在某方面退步。当你在退步的时候,另一方面也一直在进步。只是最后呈现出的状态,是看你进步的步子跨得大一点儿,还是退步的步子跨得大一点儿而已
当你进步了一点点的时候,往往会看到自己更多的“无知”
8
鲜有人会告诉你,退步也是必须的。感受必要的退步更是一条必经之路
每个蜕变式的进步,必将伴随着痛苦的“退步感”,瓶颈期是升级必备的路障。就像每个作家都必须要经历一段什么都写不出来的日子,电脑每更新或升级一次内容都需要关机重启,每个涅槃重生的人,也都必将经历一段至暗时光
我大学时开始写作,平均每3个月就会陷入一次灵感瓶颈期。 我的师父告诉我,瓶颈期不要做任何输出的动作,出去旅游,或静下心看书看电影,不要写哪怕一个字。 于是,每写作3个月,我都会腾出一周去旅行或看电影。在身体得到放松,精神也得到了新的填充物后,我的写作状态也更加饱满了。 在短时间来看,似乎退步总像是“滞后”或“逃避”后的结果,但长期来看,退步恰恰是“以退为进”策略的一个前置步骤。 或许你可以这样理解: 我们达成目标的路径,并非一条直线,而是一个圆。我们处于这个圆上的某一点,希望到达圆内的另一点。 当无法朝着一个方向直线前进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转个身,退后几步,从另一个方向跨越障碍,到达目的地
知识让我们拥有了“预测未来”的能力,却也剥夺了我们“活在当下”的能力
越是长大,就越难再像小时候那样单纯地交朋友,而会想他未来是否能给自己带来价值,为人逐渐变得功利
学得越多,就越难再乐在其中,而会越来越在意学这个东西有没有用,考试考不考,变得短视
水是生命之源,喝水的好处众所周知,但哪怕是生命之源,喝过多也会水中毒。 你不能想要追求光明,又不愿看到影子。 求知同样如此。 当你想要向前迈进一步时,请为退步保留必要的空间
9
你需要明白,刚开始学习或接触新东西时的你,仅仅处在“量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你只需关注量,而无须求质。 因为,先有量变才能产生质变
你作为一个初学者的思考方向应该是,先尽量多做,做不好时,你只需要告诉自己:“现在的我只求多,不求好。”
所以无论干什么,都先别想着做出成绩来,应该先想如何让自己处于那种容易做出成绩的状态里并稳住,指不定哪天突然顿悟或者突破瓶颈,就能做出成绩
而我之所以能心平气和地度过这个垃圾期,都是因为我在不断地纠正自己的完美主义惯性:“没关系,我现在在量变期,先画就好,不用关注画得怎么样。” 过早地求质,只能让自己有一种“为什么我怎么都做不好”的挫败感。但如果先求量,你可以通过不断地做,不断地看见自己的进步,进而获得坚持积累的自信
不过,哪怕是为了量的积累,也不能一直去做一些没有意义的机械性的输出和学习
他们或许记笔记非常认真,写了许多字,但只抄书本上的知识点是没有用的。复习的目的是考试,最重要的是做对题,会套用公式计算,摸清楚出题的套路。至于抄在本子上的字迹是不是美观,排列是不是工整,对于解题能力的提升不会有一点儿影响。 所以在记笔记这件事上的“量”,并不能反映到学习能力上
在这个领域大量地输出,但不能只做动作,而是要去思考和内化,形成积累。 你在做的过程中有没有思考内化,反刍上一次的经验?你是在做重复性动作还是在进行积累?
10
许多人从小到大,听得最多的话就是:“怎么又在玩?还不快去学习!” 当代“熊孩子”也花招百出,把语文书的封皮拆了包在小说上佯装阅读,或者在面前摊一本数学习题,有这种仪式感护身,哪怕发一个小时呆都不翻一页书也不会被说。 所以很多孩子养成了一种思维上的条件反射——“不管学的是什么,学得有多慢,只要看着是在学习就不会被说。” “学习”不知不觉成为一种“存在即合理”的代言。 而这种学习模式也逐渐衍生出了一种跑偏了的风气,我把它叫作:“行为艺术学习法”。 “行为艺术学习法”:指出于刻意对监督者展示的目的,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由个人或群体“假装在学习/沉思”的行为所构成的一种学习流派,一般归为表演艺术。但此学习法正逐渐影响到实施者的认知
因为,学习效率的高低与否并不是时间管理的问题,而是认知效率的问题。 认知效率:认知收益和时间精力之比,认知效率越高,学习效果越好
同样的认知资源投入,不同的人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它代表了你在学习时吸收与内化知识的效率。一个认知效率高的人和一个认知效率低的人,同样在三天内看完同一本书,认知效率高的人能够汲取到的知识和感受一定是比认知效率低的人多得多的
所谓认知效率,其实就是“看你在单位时间里对某件事物所投入的注意力资源”
直接把记忆外置储存,大脑只用来调用某些知识的底层逻辑与方法论,集中认知资源思考
储存多少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养成习惯,随时随地地记录、索引、整理、调用
推荐几个外置记忆的工具: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百度网盘、为知笔记
比尔·盖茨13岁开始学编程,不是为了成为世界首富,而是发现了自己在IT业的天赋,想大展拳脚。 赚钱只是追寻梦想的附属品和验证过程,如果你直接奔着赚钱去努力,一是容易迷茫,赚钱的路子那么多自己该选哪个;二是没什么主见,容易被营销号画着“××天赚回学费”的大饼割韭菜。 此时的拖延与其说是困扰,它更像是一种自救:醒醒,这不是你真正想要的,快找到立刻能让自己动力满满的目标努力啊
11
仅仅是会一点儿,但不精通,没什么成就和作品,别人就始终无法注意到你,你也就永远无法通过“兴趣”在现实中兑换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作品才能体现你的创意,你的才华,你的深度。只有成为一个靠作品来证明兴趣的人,才能兑换到真正的现实价值
最后,也是最遗憾的一点:不精通一样东西,就永远享受不到“深入红利”
比如写作,有的人就靠疯狂看名著专业领域论文来突破瓶颈期,而也有人去做了一个优势分析测试后直接转型。头部美妆穿搭公众号“深夜发媸”的创始人徐老师曾经只在这个公众号推送一些自己的日常,之后才转型到如今的美妆穿搭领域,当然转型的过程是痛苦的。 可以这么说:只有突破了瓶颈期,你才和那些肤浅学习的人真正拉开了差距。 而突破瓶颈期以后,会发生什么呢?——“深入红利”出现了。 你会发现,你看世界的角度不一样了
不懂国际象棋的人,只能看到一盘被胡乱摆放在棋盘上的棋子。但高手只需看一眼就能感受到棋盘上的惊险和刺激,看见战略和布局。 你会发现,你处世的态度不一样了。 那些浅尝辄止的人,在遇到困难时更容易一直,一开始只是心态上不愿意深入,后来就逐渐变成深入能力的缺乏,面对任何新挑战都倾向于叫难。 而愿意深入的人,不断接受挑战的经历会让他们习惯于自我突破,他们明白在跨越黑暗之后定会有更加耀眼的深入红利,于是会更加沉得住气,稳住心态,等待跨越里程碑时机的出现。 所以,那些享受过深入某个领域而带来的“深入红利”的人,走的是不一样的人生模式。年岁渐长,环境变化时,这两种人的差距就此拉开
此处就是别处。 学霸和学神的区别,在于学霸学什么都能很努力,而学神是学什么都能很轻松。而这之间的差距在于,学神一定有一个自己极度擅长和精通的领域。 数学学得极好的人,往往学起物理和化学也相当轻松;啃得下某本著作的人,往往学起英语和语文也得心应手,连交往中的逻辑表达能力也能得到极大的赋能。 这其实就是,世间之事,只要你足够深入,就能发现它们之间有许多共通之处。你做这件事跟那件事,尽管表面上是不同的两件事,但是它们的解决逻辑是一致的。 比如一个很懂金融的人,他去做营销或者运营也会相当厉害,因为对金融了解到一定地步,就会明白所有推动经济的本质都是人性
12
我们不妨从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切入: 你会用卫生纸擦屁股吗? 我猜你会。 那么,你愿意教别人用卫生纸擦屁股吗? 我猜你也会。 那么你为什么愿意教他用卫生纸擦屁股呢? 因为这件事情极其简单,你的教授成本很低,他的回报周期也短,可以说是个人就学得会。 而且这是一个刚需技能,你不教,别人也愿意教,那为何不把这个人情卖给他呢?没准他下次愿意教你用一些别的东西呢! 那么我们换一种问法: 你会开美式F-4鬼怪二代战斗机吗? 先假设你会。 那么,你愿意教别人开美式F-4鬼怪二代战斗机吗? 我猜你不会。 为什么不愿意教? 原因很简单:你觉得以他现阶段的水平根本学不会,还可能急于求成跟你学出事来,并且学出事后他七大姑八大姨还会来声讨你,讹你的钱。 并且这不是一个刚需技能,你不教他,其他人也教不了他。就算你教了,这个人情成本卖得太大,你总不能指望他下次能教你开俄罗斯台风级潜艇吧?
人们不愿意心甘情愿地教授自己的所学,其根本原因在于两点: 1.这个技能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刚需的,就算教了也没有强应用场景,所以大部分人并不会全心投入进去,也不会花费大量时间用心钻研,甚至可能只是三分钟热度觉得好玩。 说白了就是觉得你学不明白。 2.教授的人情成本太大,无法接受被白嫖,认为对方现阶段还拿不出可兑换的资源来,也看不到未来能报答自己的可能性。 说白了就是觉得你还不配
你大可换位思考一下,你花了三年时间阅读了上百本名著,写了不下几十万字后,终于在写作方面引用典故得心应手,文笔表达流畅自如。 此时一个只有三个关注的粉丝私信你,说:“很喜欢你的文笔,教我写作呗?” 又或者你花了三年时间观影上千、阅片无数,独自在深夜扛过PR(Adobe Premiere Pro,一种视频剪辑软件)的无数次崩溃,终于在剪辑方面成为特效王者、节奏大师,对素材片段渠道来源了如指掌。 此时你室友下来吃饭,看了你的一个混剪,说:“你这个视频做得好燃,教我剪辑呗?” 换成你,你想不想教?
人是喜欢被尊重的,一个在公交车上给他人让座的普通人尚且希望得到尊重,更别说那些花费了大量时间钻研某领域的专家、学者。 相比之下,那些办了健身卡一年都去不了一次,知识付费了某课程却一次不学的人是真的好得多。至少他们在金钱上尊重了别人的劳动成果
但钱不是最重要的,知识付费、拍马屁、买礼物、发毒誓等态度上的诚意也都是次要的,想让大佬倾囊相授,最先要做的是: 展示自己能够承接他的精华,对其消化并加以强化,再反哺给他的能力。 很多人不愿意将自己所学教给别人,真的不是因为自私或麻烦,而是不想浪费自己和别人的时间。 正因为他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所以他能轻松地看出来你现阶段的水平,你对这个领域究竟是三分钟热度还是持续热爱,你是否有度过无知期和瓶颈期的耐性,或者你是否有足够的天赋悟性,适不适合学这个。 在这些条件都不达标的情况下,直接劝你早点儿放弃总显得有些不礼貌,把知识经验全盘托出你也无法承接,最后,也只能拍拍你的肩说声“加油”
13
若是你真的有心求学,第一步就要向他证明,自己是一个能用好他知识的人。 你一定不能让他感觉出,你对这个东西只想浅尝辄止,只是一时兴起;或者你的性格过于懒惰和丧气,之前干啥啥不行,你学了这个也不知道想干啥,诸如此类。 不能让大佬认为:“拿了我的青龙偃月刀,你居然只想上山当个马匪?”
有一个概念叫“思考的颗粒度”,即思考问题的细分程度。当你只能提出一个很空很泛的问题时,你的思考颗粒度就是大的。而当你能提出一个细分聚焦的问题时,你的思考颗粒度就是小的
知乎有个经典问题:“为什么学霸不喜欢给学渣讲题?”下面很多回答都很贴合这种情况。 学霸:“连一下,A和B相等,懂了没?” 连基础都没打好的学渣,一脸蒙地摇摇头。 学霸心想:这都明显得不行了,怎么还不理解? 学渣:“为啥连那里?” 学霸:“这不是××定理嘛?” 学渣:“呃,××定理是啥呀?” 学霸:…… 学霸喜欢给哪种人讲题呢? “你看,这里连一下。”(抛给对方一个讲完了的眼神。) “啊……”对方看了几秒,“哦哦!我懂了!这方法妙啊!” 学霸会心一笑。
刚刚我还强调了一个词——反哺。 在这一步,人品也很重要。偷师学完艺,直接跳槽去做师父的竞品这种事,在商界屡见不鲜。 除了慈善家,很少会有人真的不求回报,更别提将自己的多年所学倾心相授了。 一个人,如果愿意成为你的贵人,要么是相信你在未来会对他有用,要么就是他是被你爸拜托在他走后要好好照顾你的亲戚。 所以,你要展示自己未来的可能性。 不只是能力成长上的可能性,还有人品上的可靠性。你现在所受的指教,在未来你都能反哺给他
希望你让自己成为一个配得上的人,也希望你能遇到那个让你心甘情愿教东西的人,共勉。 “配得上”的潜规则 我的剑,只传给能挥舞它的人
在英雄之旅模型中,有一个决定了剧情是否有说服力与避免主角光环过度支配的环节,叫作“严峻的考验”——此环节中,主角必须面临某种严峻的、有颠覆性的考验,可能是面对敌人力量压制的濒死体验,亦可能是挚爱之人(一般都是导师和亲人)的逝去
14
无不需要先令某个主角在绝望的处境出现,才能使其潜力觉醒从而推进故事向高潮发展,乃至浴火重生
或许你会怀疑,电影如此设计的动机纯粹是为了票房和口碑,但事实上,一切虚构作品的灵感往往都取自真实生活,才能在屏幕上将之合理化地夸张和呈现
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至暗时光
今天你刚中了500万的彩票,结果出门就被车撞了;今天你刚求婚成功,婚礼那天老婆就上了前男友的保时捷。小说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但现实远比小说要精彩。 单单几个经验是没办法得出客观规律的,许多事情性质都不一样。就像水一百度会开,人一百度会死。 总之,每个人的人生函数都不可能是一根直线,而是一条曲线。也许是一根不断震荡的S形曲线,也许是一根上下波动的波浪线,还有可能是一个剧烈滑落,然后再迅猛增长的曲线
而几乎每个人的人生曲线,都无可避免地有过至少一段“剧烈滑落”的区间,那就是每个人都必然会经历的“至暗时光”
15
强大的人就诞生于此。 在这段剧烈滑落的波谷中,有人爬了上来,有人却再也没有,他的自信与勇气在被“至暗时光”彻底击碎后,就再也没能回来。在这里,他需要经历的远比他尚未成熟的心灵想象的更多,比如,世界观的重构,三观的崩坏,不公平的碾压,自我怀疑的低谷…… 但如果存活于此,就会得到一种“黑色生命力”(black vitality)。 黑色生命力:经历过巨大的压力、逆境或创伤,并渡过、幸存下来的人,最终展现出来的一种力量。 它是在人不断地被痛苦压倒在地,又不断地翻身给予反击,是在这个互相搏击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这种黑色生命力会扩大人的情绪体验: 经历过重大创伤的人,除了日常的喜怒哀乐之外,他们还体验过极端的负面情绪,因此比一般人拥有更复杂、更广泛的情绪体验,他们能感受到相比普通人更多样的情绪。 而同时,他们能对负面情绪有更强的理解和处理能力,面对那些会让从未经历过重大创伤的普通人崩溃的情绪,他们更加懂得如何与这些悲痛、失望等负面情绪共存,乃至治愈自己。 心理学家阿鲁斯(Arous)等人研究发现,痛苦的人比快乐的人共情能力更强,更能真切地对他人的情绪感同身受。 这种黑色生命力还会加深人的认知高度: 在认知方面,他们会有一种对复杂现实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对真实世界的狗血和魔幻,他们的认知会高于一般人。人在第一次面对自己难以理解的、和自己固有认知相悖的现实时,总是最痛苦的
而他们在经历创伤的过程中早已承受了这种不一致。他们能够接纳现实的矛盾性,思维不再非黑即白,对复杂的状况能够随时做好准备。 像“世界上我最爱的人却抛弃了我”,“我这么努力了却还是没有回报”等,这种换一般人可能会哭天抢地的事情,他们不再会太过意外。 他们更懂得从不同的视角看待现实。当别人都在抱怨“为什么是我”的时候,他们已经能自我安慰:“为什么不能是我?” 所以拥有黑色生命力的人在面对不可控的变数,面对未来挫折时几乎是无敌的,说得中二一点,他们就像是“从地狱回来的人”。 当然,在经历创伤的过程中,他们也曾感到绝望或愤怒,但最终他们的生命还是消化了这种不一致和它所承载的情绪,也形成了更加多元的价值观,为再次迎接世界的复杂做好准备
因为,在度过创伤的日子里,他们体会到自己比想象中更强大,更相信自己是可以依靠的。小说中那些“将自己从黑暗中拉出来的恩人”真的都是稀有情况,其实只要经历过一次,你就会发现唯一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这个过程中,人的自我效能感与价值感会提升,只有这些才能成为支撑人度过人生中更多坎坷的力量
心理学家指出,认知重评是“控制和管理艰难情境”最有效的策略。你应该抛开感性,站在第三者的视角去分析这件事的影响,在不否认这件事本身的悲剧性的前提上,努力以积极的方式思考自己从这段经历中获得了什么
有些东西在顺境中是无法感知到的,只有在逆境之中,你才会真正认识自己,看清身边的人。这种认知上的提升,是真正的财富,虽然是用痛苦换来的,但可能比以前你得到的任何经验和技能都更有用。 人其实并不是害怕痛苦,而是害怕毫无意义的痛苦。当人在经历一件事感受到煎熬时,如果能懂得这件事的动机和意义,其实就不会那么无法接受了。此时你要为自己建立一个明确的愿景,比如“三年后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再评价这次逆境在你实现愿景的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带来的意义
要相信你经历的一切痛苦都是有意义的,它能够让你获得穿越逆境的黑色生命力,让你变得更加有韧性,更加坚强
而面临绝境的两难选择,摇摆不定的人性矛盾,从失败和创伤中苦苦挣扎后的蜕变,才更加吸引人
16
人往往不会对一帆风顺的主角产生共鸣,但会对用尽全力却又一败涂地的创伤感同身受。 只有创伤才会让人印象深刻,曾经经历过的创伤会形成一道伤疤,它同时也是一枚勋章,提醒着你曾经有过的抗争以及最终取得的胜利。 请相信,面对黑暗,你仍然有穿越它并获得力量的勇气。 汲取黑色生命力 伤疤亦是勋章,面对黑暗, 你仍然有穿越它并获得力量的权利
但神奇的是,对人来说,偶尔来点儿压力却能够增强生命力和活力。当然不是持续性且强度很大的压力,是偶尔的一些压力。而每次的压力过后,都会形成对下一次压力的适应性。 就像我们只吃钙片对骨头加固作用不大一样,我们还需要跑步和其他锻炼,定期对骨结构施加一点儿压力,骨头才能变得更强韧。锻炼肌肉也是,我们要每次举重举到肌肉酸痛,肌肉纤维撕裂后它才能生长。 压力能够促使人完成许多闲暇时无心去完成的工作,甚至有一部分人还会刻意拖到deadline前几天才开始工作,因为享受压力所激发自己潜能的感觉
一部分人感受到的压力是:“怎么办?我从来没演讲过,我肯定会丢人的,以后我还怎么在班里混,不去行不行啊?” ——在这种情境下,他感受到的压力源就是“会丢人,混不下去”。于是他会百般拒绝,坚决不上
永远不要试图做欺骗自己的事情,对压力也是如此。想要与什么和解,唯一的方法就是坦诚
正是死亡赋予了时间的意义。 因为死亡,我们才会珍惜时间,想要活好当下。 我们害怕压力,而死亡又何尝不是一种被一辈子时光稀释了的压力。但我们总不能因为畏惧死亡就不去专注当下,就不去思考与创造,不去追求所爱所想。死亡无法回避,压力亦然,所以,与压力和解,也与自己和解,不用消除,而是与它共存。 快乐与压力都是这个世界加于我们身上的属性,也是我们注定要接纳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抗压力,其实就是与它真正地握手言和,再不逃避
它有一个绝对优势:演化天生就与不确定性为伍。 恐龙曾经是地球的霸主,当极度弱势的哺乳动物如今一跃成为世界的主宰,这谁之前也不敢想。许多看着就像奇迹的事情,其实是时间的复利和顺应环境变化的自然结果。 有一万个不确定性就代表你有一万个进化的方向,我们已无须为生存而小心翼翼,这一万种选择你都可尝试。你只需要一个个解决掉眼前的问题,反复试错,总会有那么一次,你就刚好得到了最有竞争优势的那个性状。 所以,当你对不了解、不确定的未来感到迷茫时,就采取演化思维,先去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有竞争力与挑战性的环境中,然后等着你的求生欲带你不断适应、演化、前进就好
17
你既要及时和外界保持距离,也不能和它切断联系,保证自己接收足够全面的多元信息,再用理性的大脑客观审视,才能稳稳立足于混乱的信息洪流,保持自己独立的判断
但你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就能明显地发现这些信息之间有矛盾或者相悖的地方,也有些高度一致的地方。此时你需要对自相矛盾的信息存疑,对高度一致的信息进一步求证,自然也就更容易摸索到真实可信的内容了,而在得到真相之前,沉默是金
2020年疫情初期一片混乱,各种言论满天飞,今天刚通告明天又辟谣,那么你就要及时意识到你处在一个信息不再可靠的大环境中,要演化成“鸭子”,小心谨慎暗中观察,而不是演化成“大鹅”,逮谁咬谁毫无风度。 那时有一个很有趣的提问:当疫情通报结束,可以出门了的时候,你最该做什么? 其实不是喝奶茶也不是吃火锅,而是——继续在家再等一天。 不然万一又辟谣了呢?
虽说人生中的意外肯定会影响到情绪心情,但有一种情况下,人会直接崩溃,那就是生活支点单一,情绪抓手不稳固。 如果爱情是你的全部,那失恋就很容易让你陷入崩溃。 如果工作是你的全部,那失业就很容易让你陷入崩溃。 如果游戏是你的全部,那掉分也很容易让你陷入崩溃。 发现了吗?人之所以在应对复杂变化时很容易崩溃,是因为自己拥有的太单一了,当自己唯一拥有的东西受到波及,就会感觉天都塌下来了。这就是“脆弱”。拥有的东西太少太脆,导致极易破裂,进而影响人的稳固生存能力。 所以,我们都该学会“反脆弱生存”。增加你的人生支点,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把希望寄托在一件事上
如果你的生活圈很大,只要对象换得快,没有悲伤只有爱。 如果你同时做着一份副业,那失业就当是自己炒了公司。 如果你同时玩着王者荣耀、堡垒之夜、塞尔达,那掉分……好吧,还是很气,我一定要举报对面
增加“支点”,做着plan A的同时,发展plan B,再酝酿一个plan C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多因素构成的,亲密关系、职业发展、个人成长、兴趣爱好等,但人的惰性本能地只倾向于做自己熟悉的那一件事。若是个人生活太单一,就像意志力只有一个支点,遭遇挫折时就会很脆弱
建议用ABC三支点的方法,也就是,plan A作为你现在带来稳定收入的本职工作,同时再用业余时间学习精进一个能带来附加价值的plan B,将它作为副业培养起来,同时再寻找兴趣爱好利用空闲时间去了解和尝试,将之作为有发展潜力的plan C
18
设置“灯塔”,给自己设置一个长期目标,当被意外打垮或遭遇逆境,就看看这个灯塔,重新给自己指引前进的方向,不随波逐流
面对一些意外的黑天鹅事件,许多人的现有计划都会被打乱,无所适从,或者干脆破罐子破摔,此时能够让你稳定下来,重回规律的就是一个长期固定的目标。 一个有长期目标的人的抗风险能力会更强,因为目标对你长期暗示,“现在的任何变动,都不应该影响我未来的人生计划”,能让你很快清醒,从而调整自我状态,回归到计划好的路线之中。 拥有一个明确的长期目标,就相当于是获得了“内在稳定性”
哆啦A梦就是“反脆弱”的典型代表,每次它遭遇危机的时候就在兜里掏啊掏,先拿出A道具来试一下,不行又掏出B道具。它的兜兜里不仅有plan A、plan B,还有N多种不同的道具,甚至还能组合使用。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是大雄,也没有哆啦A梦,我们只有靠自己
KPI强调的是“要我做的事,定了就要一步步完成”,而OKR则致力于“监控我要做的事,只要能达成目的,管你怎么完成”。 换句话说,OKR就是演化后的KPI
你想成为一个口才好的人,一开始你给自己定了OKR:每个月看完2本书,一年内看完24本书。 但半年后,你发现看书不如听演讲课,所以你把OKR改成了每天听两堂演讲课。 你想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一开始你给自己定了OKR:每天背30个单词,一年掌握1 0000个词。 但两个月后,你发现背单词不如直接做阅读,所以你把OKR改成了每天做三篇阅读。 即使你并没有完成自己一开始制定的OKR,甚至还“半途而废”了,但其实,你仍然在不断地向你的目标靠拢。 同理,人生和未来这种充满变数的东西,根本不能定KPI,而应该定OKR
如果想要适应这个复杂的世界,就要学会演化,如果想要学会演化,就要时刻摄取信息理解情景,同时保持生存敏感。 鸟不是为了飞才演化出翅膀的,因为人家当时都不知道飞是啥。 曾经的papi酱、半佛仙人也并没有想到未来会有短视频和公众号,更不知道“网红”“大V”这些词的存在。 但他们都做了一件事:“顺应时代变化,不断演化自身。” 这就是适应这个复杂世界的真谛。 找到一个演化箱 摄取信息理解情景, 保持生存敏感,顺应时代,演化自身
19
对于社会风向,开启“创造者视角”后也会有不一样的洞见。 作为从大学到现在写了上百万字的互联网作者,我对文字的敏感度也是远超于常人的。盛行于互联网世界的各种体裁:软文、干货、鸡汤……作者究竟是真情实感流露,还是有意而为,是想煽动情绪,抑或是真诚共鸣,我大概都能从行文间感知一二。 所以,我不会轻易被网上的一些过度解读和歪曲解说的文章所煽动,或者被风言风语的短期谣言所误导,因为我始终保持着“创造者”的敏感度,不会单纯地被文字本身所诱导,而是会去仔细观察这段文字带给人的情感波动,以及思考作者究竟是怎么设计,从而诱导别人产生这种波动的。 即使内容不可取,但表达手法可以适当借鉴。 这或许可以称为一种“祛魅”。 当你站在消费者视角时,你所看到的一切东西,永远都是别人希望你看到的。 只有站在创造者视角时,你才能看透这些东西肤浅的表面背后,映射出的真相和本质
我们需要读书,但我们可以质疑,我内心真正想学的是什么,这些书是不是适合我读的。 我们需要找工作,但我们可以质疑,我的学历真的会决定我的工作吗?我可不可以去往其他方面提升自我价值呢? 让自己觉察到规则的存在,意识到它对我们的塑造和影响,再反过来去审视它,或许,你会摆脱规则所带来的思维惯性,找到另一种生活方式
当你看到了一篇优秀的文章,花费时间去阅读。但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也按照这篇文章的结构和手法,去创造一篇文章呢? 当你看到了一部很精彩的悬疑电影,花费注意力去观看。但你有没有想过去主动拆解作者埋伏笔和设线索的手法,去做一期电影解析呢?
如果你有了感兴趣的东西,试着不要只是去消费它,而是去参与创造它。 这是一个需要调动深度思考能力和执行力的过程,也是厉害的人和普通人的本质区别。 当你开始创造时,你会感受到比你单纯停留在“消费”时更高层级、更丰富的体验感。当你能够以创造者视角去俯瞰一切问题,解构一切逻辑,此时,世界开放,答案铺开,问题早已不再是问题。 作为一个创造者去思考与解析,或许面对一切复杂的现实你都不再会茫然与无措
以前知识一直都被少数人垄断,我们只能从学校的教材、书店里的书和电视播放的科教节目里学知识。但这些知识也都是被那些“少数人”给筛选过的,选择呈现给我们看的标准化知识。 光读统一印刷的教材,看不知道被剪了多少的电视节目,是很难看到真正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有多大?有什么样的人?大家都有着什么样的价值观?在信息被互联网变得透明化之前,我们都没机会知道。 但人在不断地摄入信息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被智能算法归类,被剖析,乃至被控制。 人越离不开某样东西,也就越容易被其操控
而人类理解世界的核心方式,远不止识别,还有“想象”“感觉”“意义”。 金庸小说《白马啸西风》中有一句话:“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AI能够从多个维度、多个标准识别出“好”与“更好”,却唯独无法识别“喜欢”与“不喜欢”。 李开复认为,正因为AI没有感情,思维方式也相对单一,所以只有关爱型工作和创意型工作不会被取代。 这两类工作具体分为这几个方面:创意性工作、战略性工作、灵敏性工作、需要适应全新或者未知环境的工作、同理心及人性化工作。 这些无法被取代的特征,恰恰才是身为人的真正价值
我现在也更倾向于去做创造类的工作,发展有创意性的兴趣。 比如写作,虽然AI也可以当一个无情的打字机器,但它写不出有灵魂的文章。 比如坚持手绘,虽然AI可以智能绘插画,但它画不出有风格的、有纸质感的画。 我有时也会借助大数据去分析一下自己文章的阅读量、关注增长数、趋势变化等。 但是我只是把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来辅助分析,而不是让它来统治我,代替我思考
有一个需要自己专注的兴趣爱好。 并非所有兴趣爱好都拥有抵制电子病毒的能力,只有能够让你高度专注的兴趣爱好,才能让你进入一种“心流”状态,远离一切短期刺激性诱惑。 我最近有了一个新爱好,就是拼装高达模型,不是直接购买成品,而是有好几百个小零件,需要自己动手拼。每天全神贯注拼装模型,给我带来的成就感都是刷手机所无法比拟的。 有一个需要自己专注的兴趣,会让你对自己的生活幸福感和掌控感提升。多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而非寻求外界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