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参与感》读书笔记
作为小米联合创始人,本书作者黎万强,真诚有趣地向你讲述小米公司创业几年来的内部故事,从公司创立到产品开发,从产品设计到品牌建设,从日常运营到营销推广,从服务理念到公司理念,等等等等,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小细节、小故事,将外界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清晰透彻地道出其中的逻辑必然,并慷慨地将其独创的“参与感三三法则”和盘托出!
编辑于2024-07-24 17:55:39这本书从生活空间、时尚、健康、人际关系、财务计划、时间管理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出发,教会你“断舍离”的同时,帮你找到真正值得去珍惜,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在上面的东西,为你量身定制一套切实可行的“简而美”的生活提案!
作者结合个人多年教学、研究及学生调研经验,在本书中系统论述了中国中学生高效学习的底层逻辑。通过具体学习案例,为你剖析学习的核心原理,详解3种高效思维方法(结构化思维、流程思维、信息循环),解读高效学习的4大策略(记忆策略、时间策略、信息源管理、精力管理),助你在学习之路上不断进阶提升!
这是一本改变你工作、生活、金钱观的人生智慧书。在书中,罗杰斯将自己的财富经验以及人生智慧通过21条法则的形式陈述给自己的女儿,如坚信自己的想法,不要轻易受他人左右;学习历史、外语;真正认识自己等,旨在培养和提升年轻人关于人生、成长、金钱和财富等相关见识。年轻人只有不断培养自己的“财商”,提高自身的见识,才能摆脱庸碌,实现梦想,享有富足人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本书从生活空间、时尚、健康、人际关系、财务计划、时间管理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出发,教会你“断舍离”的同时,帮你找到真正值得去珍惜,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在上面的东西,为你量身定制一套切实可行的“简而美”的生活提案!
作者结合个人多年教学、研究及学生调研经验,在本书中系统论述了中国中学生高效学习的底层逻辑。通过具体学习案例,为你剖析学习的核心原理,详解3种高效思维方法(结构化思维、流程思维、信息循环),解读高效学习的4大策略(记忆策略、时间策略、信息源管理、精力管理),助你在学习之路上不断进阶提升!
这是一本改变你工作、生活、金钱观的人生智慧书。在书中,罗杰斯将自己的财富经验以及人生智慧通过21条法则的形式陈述给自己的女儿,如坚信自己的想法,不要轻易受他人左右;学习历史、外语;真正认识自己等,旨在培养和提升年轻人关于人生、成长、金钱和财富等相关见识。年轻人只有不断培养自己的“财商”,提高自身的见识,才能摆脱庸碌,实现梦想,享有富足人生!
《参与感》读书笔记
七、阿黎笔记
亚文化是产品经理的必修课
第一现场的参与感
到目标消费者聚集的地方去,到他们身边去了解他们的特性
变化的本质是消费需求
功能消费
品牌消费
体验消费
参与式消费
不断去琢磨做产品做品牌营销的流程,推敲怎样从开始设计的时候就能够方便用户去做二次创作,能够参与进来
然后根据用户参与的意见不断完善我们的产品,用户在参与过程中会不断获得成就感,这个链条会形成正向循环
科技要有慰藉人心的力量
科技生活化是生活的悦己
像艺术家创作般热爱
创业如创作,从开始第一步到最后冲刺,掌声与关注之外,更多的是寂寞的长跑,能支撑你咬牙坚持的,除了热爱,别无他途
烧摄影器材的口碑启示
最初爱你、赞赏你的,就是核心种子用户。这些发烧友是人群中的意见领袖,而在消费电子行业中,意见领袖的评价对普通用户的购买决定有很大影响力
企业互联网转型需要暴扁爽
产品策略产品结构一定要爆
组织结构要梳理,要扁平化
团队的激励,就是一个爽字,员工爽,就会自我燃烧
六、设计篇
一剑封喉
产品的文案策划和画面表达上两个要求
直接,讲大白话,让用户一听就明白
切中要害,可感知,能打动用户
广告的信息输出是需要编码的,到用户那里需要解码,中间会有干扰和损耗,最有效就是编码简单,解码直接,保真度最高
所谓营销,绝对不要讲一堆空话,把最能打动用户的话用最直接简单的方式说出来就可以了
图形设计也要一剑封喉
没人会喜欢塑料花,真实才最动人
设计有体温有情感才最打动人
从产品定义本身就开始考虑
案例: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视,消费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善用经典的生活场景或节日文化
案例:小米随身WIFI和5200毫安移动电源借力元旦和情人节活动
设计要有期待感
留白是一种设计上的选择、精粹、顿挫与控制,呈现的是最关键的核心元素,以隐喻的方式或表达情怀,或展现质感,留有足够意味的想象与期待
现场是检验设计的唯一标准
什么才是好的设计(3W+1H)
where在哪里
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向
关键在于要把设计放到场景里,设计是放在什么地方用,给谁看
who对谁说
what说什么
How如何说
一图胜千言
今天是个读图的时代,如果能用图片表达,就不要用文字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注意力及其稀缺,在海量碎片化的信息中让用户注意并停留,一张突出鲜明的图片胜过华丽的长篇大论
如何设计出一图胜千言的技巧
简单直接
可感知的情怀
适合移动设备阅读
一个视频胜千图
面试设计师的一看二问三PK
一看,看Ta穿什么,就是以“貌”取人了,看是否有范儿
二问,问Ta玩什么,问Ta看什么
三PK,PKTa做设计的作品细节,PKTa做设计的风格稳定性,最后PKTa做设计的态度
设计管理三板斧
坚持战略
明确自己的定位,定义战略
坚定不移的执行战略
死磕到底
不断地改,优化
解放团队
激活团队的生产力
五、服务篇
人比制度重要: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做客服
传统做客户服务都要强调制度、KPI,但是对于小米的客户服务,人比制度重要
KPI只做辅助的参考,真正重要的是和用户做朋友,让大家发自内心的去服务好用户比一切重要
尊重和信任员工,员工才会在服务用户的时候真心的把服务当成自己的工作
服务是商业模式的信条
服务就是核心竞争力
传统的企业里,客服的地位往往都不怎么高,但小米却把客服当作战略性投入
小米对服务的重视和投入
小米希望100%的客户服务员工都是自有员工
小米要求每一位做服务的员工和研发团队一样,先要成为小米产品的粉丝
用户在哪就到哪做服务
如何第一时间解决用户的问题
用户在哪就到哪做服务 ,随时在用户周边,甚至不用用户上门,而是主动找用户
迎合用户的时间、地址
如何在微博上做好客服
配套微博的客服品台
响应时间持续优化
一定要讲人话
把服务门店做成家
小米之家
微创新,点滴系统(服务改善的意见征集系统)
快是做好服务的根本
用户对服务的根本需求是什么
发货快
咨询相应快
售后解决问题快
标准之上的非标准化服务
面对面服务的感觉好不好,真诚最重要
提倡非标准化服务的本质是小米重视人的因素胜过重视制度
人是环境的孩子
好酒店要看厨房,好服务网点要看内库
人是环境的孩子,在一个对客户光鲜,对员工却将就的环境下,服务体系的员工难免把服务当成一份不得已去完成的工作罢了
四、新媒体篇
不是做广告,而是做自媒体
传统思路是做好媒介渠道,现在是做好内容,以前是找媒介,现在是媒介来找你,这其中,内容很关键
企业做自媒体的内容运营,要先做服务,再做营销
从用户角度做思考社会化媒体运营
与产品和服务 相关度越高的内容打开率越高
内容最重要讲人话
企业要花精力让自己成为能持续提供优质内容的自媒体,同时,也应该发动用户来产生内容
社会化媒体是主战场
用产品经理思维做营销,新媒体运营人员最重要懂产品
社会化营销4个核心通道
论坛
微博
QQ空间
微信
用户关系越弱,信任传递就越弱,参与感的口碑事件扩散效果就越弱
微博是社会化媒体第一站
微博运营方案
把微博账号当网站一样去运营
把微博话题当网站的频道一样去运营
一定不要刷屏
炫耀与存在感,这是后工业时代和数字时代交融期,在互联网上最显性的群体意识特征
互动是手段不是目的,要懂得营造用户的参与感,调动用户的情怀
借势
年轻人的QQ空间
空间的用户更年轻,比起微博用户喜欢发表观点,空间用户更喜欢点赞
QQ空间用户内容里的外部链接的点击率更高
微信的新玩法
基于天然的通讯录好友关系,微信更适合做服务平台而不是营销平台
策划大活动能够集中带来微信公众号的粉丝
形式重复的活动会使粉丝增长的效率迅速下降
持续创新,设计好玩的活动形式
做社交媒体的运营,要尽可能贴合社交媒体自身的属性
例:知乎的问答品台,需要技术范的干货贴
小米论坛是老用户的家
微博是广场,论坛是俱乐部
超2000万用户的论坛用户关系应该是金字塔形的,主要是让用户帮助去管理用户,官方团队在背后辅助核心用户团队
要让用户的参与感落到实处,就一定要给用户特权
参与感式的发布会直播
书籍信息
作者: 黎万强
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
新营销旗手,参与感、手机控、F码、米粉节等互联网热词的创造者
副标题: 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4-8
一、参与感篇
互联网思维就是口碑为王
专注、极致、口碑、快
专注和极致,是产品目标
快,是行动准则
口碑,是整个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信息传播的转变
信息从不对称转变为对称
信息传播速度暴增,影响范围扩大
互联网信息是去中心化的传播,通过社会化媒体,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的节点,都有可能成为意见领袖
口碑的铁三角
发动机:产品
产品品质是1,营销都是后面的0
明确产品的口碑节点(快、好看、开放)
加速器:社会化媒体
好口碑需要更多的人更快的知道,需要善用社会化媒体
把好产品输出为精彩的故事和话题
高效的传播渠道:微博、抖音
关系链:用户关系
用户为什么要认可你的产品
认可了你的产品之后,用户为什么要主动帮你传播
社交网络的建立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信息的流动是信任的传递,企业建立的用户关系信任度越高,口碑传播越广
和用户做朋友
参与感三三法则
三个战略
做爆品(产品战略)
产品规划阶段要有魄力只做一个,做到这个品类的市场第一
产品线不聚焦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资源太分散会导致参与感难以展开
做粉丝(用户战略)
信任背书
让用户获益
荣誉和利益
做自媒体(内容战略)
每个员工与用户为产品代言
内容运营思路
有用
信息要有用,避免信息过载
情感
个性化情感输出
互动
用户参与互动、扩散
三个战术
开放参与节点
把做产品、服务、品牌、销售 的过程开放
筛选出让企业和用户双方获益的节点,双方获益的参与互动才可持续
设计互动方式
简单、获益、有趣、真实的设计思路
互动方式要像做产品一样持续改进
扩散口碑事件
先筛选出第一批对产品最大的认同者,小范围发酵参与感
小范围互动产生的内容做成可传播的事件,让口碑产生裂变,影响更多人参与
二、产品篇
用户模式大于一切工程模式
我们设计了“橙色星期五”的互联网开发模式
核心是MIUI团队在论坛和用户互动,系统每周更新
我们在内部设置了“爆米花奖”
根据用户对新功能的投票产生上周做得最好的项目,然后给员工奖励
奖品就是一桶爆米花,以及被称为“大神”的荣誉感
参与感三三法则
优先处理浮出水面的需求
优先处理浮出水面的需求
第一时间公示需求改进计划
让团队结构也碎片化
快速迭代,错了也不要紧,很快就能纠正过来,只要大方向不出错
不适合对外测试,就做内测
用户体验的核心是为谁设计
为谁设计是用户体验设计的原点,它确定之后,设计坐标系统才能确定下来
如果没有他,就无法确定产品好用,好看的努力方向,因为不同用户的需求可能千差万别
好用,好用与好看取舍,好用永远是第1位的
好看
活动产品化,产品活动化
产品:小米网是精品电商,产品是爆品策略,每一款爆品自身就是拉流量的广告商品
让每次开放购买活动成为话题,通过社会化媒体传播
活动产品化,把活动当做产品来设计运营,持续优化
产品活动化,运营思维 把一些活动的环节植入设计成为产品的可能
例1:升级视频教程,看完视频论坛交流
例2:系统升级重启后消息引导用户去微博炫耀分享
极致就是先把自己逼疯
正确的方向
极大的投入,千锤百炼改出来
产品第二,团队第一
找专业的人
让用户来激励团队
创业有时候更通俗来说就是热爱,如何持续 激发团队的热爱?
让员工成为粉丝
让员工的朋友成为用户
要和用户做朋友
做出有爱的产品 ,用户就会回报予爱,用户的爱会持续 激励团队
三、品牌篇
不是劈开脑海,而是潜入大脑
定位:经典定位理论是指开创并主导一个新品类 ,如何在潜在用户心智中与众不同
品类:小米做所有产品,会先考虑它的品类逻辑;因为用户在做选择时,他的内心是先选品类,再选品牌,小米手机开创了一个新品类(互联网手机)
潜入脑海是口碑推荐,让用户参与进来
用户群从最核心不断地扩散
以前是竞品思维,现在是产品思维
先做忠诚度,再做知名度
知名度意味着能让用户听见,美誉度意味着走到了用户身边,忠诚度代表着走到了用户心里
先做忠诚度,再做美誉度,最后做知名度
粉丝效应让猪也能飞
粉丝效应都是从一个小族群开始,大家因为某个兴趣共同聚在一起,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未来将分化出无数的兴趣族群
粉丝效应不可设计,但可因势利导,应给他们更多可参与的互动方式
每个用户都是明星
小米和很多传统品牌最大的不同:和用户一起玩,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什么时候,我们都在想,怎样让用户参与进来,让他们和小米团队一起,成为产品改进、品牌传播的大明星
做品牌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创业的第一步 是确定产品是什么,要解决什么样的痛点
第二步 才会思考公司名字、域名、品牌宣言和吉祥物等
如何起一个好名字
中文名要易记易传播
配套的顶级域名可获得
商标可注册
便于国际化推广
生活中早已熟悉,本身带有色彩感和富于情绪
为发烧而生
创业的产品能够成功的前提是先挠自己的痒处
好的品牌宣言和愿景要简单纯粹,表达自己内心的愿景,也能激发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例1: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例2: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
吉祥物
基础素材是传播的生命线
每个用户都是产品专家
因为一句精美的广告词就购买产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要求营销的同事对产品和技术的了解要不亚于工程师,这样才能将技术语言翻译给用户听,也能从这个过程中·挖掘到真正对用户有价值的特点
小米营销是口碑传播,口碑本源是产品,所以基于产品的卖点和如何表达卖点的基本素材是传播的生命线
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技巧(少花钱,办大事)
创办初期,如何创建品牌信任度
讲明星创业团队
讲跟苹果一样的供应商
讲我们产品性能(不服跑个分)
传播
正面发布会跟媒体讲品质
侧面拍了很多娱乐的视频和段子
互联网反对高大全,欢迎有趣
每个产品都要有自己的木盒子
需要找到自己的爆破点
能找到爆破点的产品才是好产品,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爆破点是对差异化品质感和功能的梳理,是对于产品特质和品质最有效的展示
办一场剧场式的发布会
有热点才能做发布会
发布会最重要的元素是产品本身
做有沉浸感的剧场式发布会
现场布置简洁
座椅一致
时长<90分钟(疲劳阈值)
场内简洁干练,元素集中,场外多一些丰富的互动设计
发布会的核心是产品,关键表现形式是演示文稿(5分钟一个尖叫点,全程无尿点)
用互联网思维做电视广告
全网互动,把电视广告本身当作产品二次传播
到电视上做广告,信息越简单越好,做品牌而不是做功能广告
电视资源选择上,选最大平台集中爆破
抢首发,上头条
做产品,噱头成不了卖点
做市场,段子成不了头条
社会化营销第1单:小米跟新浪微博举行小米手机2的线上专场销售
双十一四项第一
产品和营销的关系是1和0的关系
互联网公关要练不生气功
传播途中的不同声音因势利导抓主流
开放透明,用事实说话
讲究娱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