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事业的变迁笔记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事业的变迁笔记,包括中国特色新闻学、新新闻主义、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实践、新闻工作者、慢新闻、非虚构写作及其它新闻学理论等等。内容丰富,要点梳理,结构清晰,体系完整!非常值得学习!
编辑于2024-07-26 13:08:25关于新传的考研笔记,包括一些理论知识和一些案例、术语等等。知识点系统且全面,有助于学习者快速定位到关键信息,减少在海量资料中搜索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作为复习的参考资料,帮助学习者在考试前快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关于国际传播、对外传播的笔记。中国多姿多彩的地方文化对全球网民的巨大吸引力;强化国际传播意识,在情感市场的蓝海空间主动作为;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力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开创官方、精英、民间多层次话语圈同频共振、复调传播的新局面。
关于新技术、智能传播的笔记,包括5G、弹幕、区块链、人工智能、算法、信息茧房、智能机器人、智能媒介伦理等等的相关理论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关于新传的考研笔记,包括一些理论知识和一些案例、术语等等。知识点系统且全面,有助于学习者快速定位到关键信息,减少在海量资料中搜索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作为复习的参考资料,帮助学习者在考试前快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关于国际传播、对外传播的笔记。中国多姿多彩的地方文化对全球网民的巨大吸引力;强化国际传播意识,在情感市场的蓝海空间主动作为;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力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开创官方、精英、民间多层次话语圈同频共振、复调传播的新局面。
关于新技术、智能传播的笔记,包括5G、弹幕、区块链、人工智能、算法、信息茧房、智能机器人、智能媒介伦理等等的相关理论知识。
中国特色新闻学
当代传播特征
全球化、个人化、技术化、武器化、复杂化
媒介武器化现象:当代新闻传播行为主体的多样性带来传播动机的多样性,远远超越“新闻初心”,即报道事实。从微观新闻传播行为的动机看,个人工具重于社会公器,速度追求重于事实核查,情绪传播重于事实传播。从宏观新闻传播行为的动机看,企业间、国家间的舆论较量愈发重要,利用传播行为来打击对手成为隐性的手段。在国际传播体系中,话语权争夺日益激烈,而话语权小已经成为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软肋。
原因:在算法精准推送和自主选择信息的条件下,人们获取的信息内容与倾向越来越固化;“以假乱真”的数字技术越来越强,眼见不一定为实
中国特色新闻学
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实质
构建有主体性和学理性的中国新闻学。主体性强调中国特色新闻学要基于中国实践,提出有原创性的理论,服务中国发展;学理性强调新闻学有自身的学科规律,要遵循规律来推动中国新闻学发展
时代背景
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成熟
文化自信成为主旋律,全社会对中华文化的重视度和认可度大幅度提升
国际舆论面临大挑战,意识形态与新闻媒体成为武器
新闻学科需要新突破,新闻学的主体性建设有待提高
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起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指导意义集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另一方面,坚持科学的认识论
国别特色:在中国的新闻活动中,新闻是国家治理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组成,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不是批评者而是建设者
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内涵
人民性新闻立场:从“为人民服务”到 “以人民为中心”,成为“人民的报纸”始终是中国新闻人、新闻业追求的核心目标。eg:《解放日报》《新华日报》《人民日报》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都始终坚持把服务人民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体现了中国特色新闻学中人民性新闻立场的深刻内涵
有机性新闻参与:中国特色新闻学强调新闻媒体以及所有具有媒体属性的传播平台都是社会进步的有机组成,新闻与社会的关系、新闻与国家的关系不是分割的而是一体的。能够让新闻活动在社会治理、国家治理中发挥更加主动的作用,成为当代中国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着力点,也成为当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着点。
正向性新闻效果:舆论导向问题在中国特色新闻观念中至关重要。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决定了新闻舆论能否发挥积极的作用。要坚持“时、度、效”的统一,认识到不能“有闻必录”,不能一律求快,按照正向性的效果原则来把握“新闻、旧闻、不闻”。同时注意,并不意味着只有正面内容,正面和负面都有,公正、真实、公信力
伦理性新闻技术:技术作为驱动力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优势是新闻传播愈发快捷方便、新闻内容呈现愈发丰富生动,但也带来许多严峻挑战。中国特色新闻学强调算法技术、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字技术等新闻技术的使用要体现基本的新闻伦理,同时,从提升社会理性与社会团结的角度看,也要避免基于商业利益诉求的“信息茧房”问题,避免以技术来精准“包裹”受众,造成信息固化、观点极化、情绪恶化、社会分化。
人文性新闻文化:中国特色新闻学强调既要把新闻作为传播文化的方式,即新闻不仅是事实性、技术性的信息传播,也是文化建设、文化传播的载体,同时,也要把新闻自身视为文化的内容,在新闻的视角选择上体现人文感,在新闻的写作、拍摄、制作上体现文学性和美感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
坚持主体性与普遍性、学理性与政治性的结合,以宏观的历史视野和全球视野,把握人文主义、科学方法、技术驱动的“三驾马车”
(1)在深度全球化进程中推动中国特色新闻学发展,要关注全球新闻业界的新动态,关注中国与世界的对话性。
全球范围的新闻传播都面临着:主流媒体与主流民意的距离越来越大,个人化、技术化的信息传播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传播事实、传播理性、传播友好的作用,而武器化的传播更是让信息传播成为撕裂社会的利器。→传播方法的选择上要把握具有全球性的普遍原则。关键的是展现丰富而真实的中国,在选择报道对象时注意事实的多样性、概率性和引导性
(2)中国特色新闻学发展要与新闻传播实践紧密互动。
作为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新闻理论源于实践才有对新闻实践的说服力和指导性。
(3)在中国特色新闻学的课程设置中,要加大技术内容的力度。
对当代的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来说,从技术维度来思考,充分采用技术哲学、媒介理论等作为理论工具,是当代媒介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
(4)建设全球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新闻观念,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
(5)建设全球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新闻观念,要坚持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批判性
中国共产党新闻实践的“战斗性批判”与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学理性批判”
马克思笔下的批判从理论层面批判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谬论,也从实践出发批判资本主义现实
实践层面的批判是中国新闻学得以存在的重要基础。理论层面的批判则是中国新闻学得以发展和延续的重要工具
以实践发端:党报的“战斗性批判”
把报刊当作反封建主义、反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思想的战斗工具。毛泽东是这一实践传统的重要开启者,他十分重视报刊的战斗作用。延安时期,毛泽东多次强调报纸的重要职能是“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内容:对民族外部:反帝反殖;对民族内部:反资反封建;自我批评
学理上探索: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学理性批判”
第一次“学理性批判”:发端于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国内革命期间,党的新闻工作日趋复杂。把政治实际需要的新闻工作科学化是出发点
第一,否定仅仅作为政治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学的指导思想
第二,批判脱离实际 、教条主义的文风和新闻观 ,主张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的 “实事求是”为新闻原则 ,确立了新闻真实观
第三 ,明确无产阶级新闻的党性原则,把阶级、政治、政党纳入新闻工作的考量;确立“全党办报 ”的思想,明确新闻的“人民公仆”属性,明确实践与理论结合、联系群众、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1943 年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代表作 ,实现了从自由主义/专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向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建构的转向,明确了中国无产阶级党报“新闻为党的实际斗争服务”的方向,完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党报范式”的基本框架,“奠定了新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前提假设与研究路径。”
第二次“学理性批判”: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建国初期, 我国的新闻实践和新闻理论都学习苏联的新闻工作经验,推动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国营化和报刊的政治化,但也出现了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报道片面化严重,阻碍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批判的态度面对苏联的经验,根据中国的实践道路探索新闻规律,做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理性思考 “甘王之争”
第三次学理性批判:指的是改革开放之后新闻学研究进行的一系列正本清源和拨乱反正工作。这一次批判工作不仅是要恢复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科学面目,也要恢复新闻学的科学性。
其一,否定不尊重历史规律的新闻学范式,把实践重新放置于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本源的位置,主张尊重新闻的实践性,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总结新闻规律。
其二,否定新闻的政治性极化,否定以宣传为单一目的的新闻学范式,否报纸仅仅作为战斗武器的单一功能论,主张消除新闻学学术研究中的极左影响
其三,反思此前零散的、不深入的研究,重视新闻史和新闻体系的建构。甘惜分《新闻理论基础》和《新闻学原理纲要》,坚持“立足中国土,回到马克思”,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探索新闻制度的科学化
中国特色新闻学批判性的立场:基于中国道路的学术独立
坚持批判性,发现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探索新闻舆论活动如何能在国家体制、资本活动、技术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复杂结构中实现最大程度的公正和真实,发挥新闻舆论工作在国家治理中的最大正向作用
坚持批判性,凸显中国和平崛起的世界意义
要肩负国际责任,探索新人类文明视野下的国际关系准则,批判“凡强必霸”“凡霸必战”等“零和博弈”的旧思维
要肩负国家责任,以民族复兴为使命,以争取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为目标,批判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对话寻找契机
要肩负社会责任,以“安定团结”为思想核心,开展对新闻规律和新闻趋势的探索,批判新闻工作重蹈极端化的历史错误
坚持批判性,重拾中华文化的人文传统
坚持“以天下为己任”,不脱离世界,建设互利共赢的世界媒体合作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批判对象
批判资本主义国家对全球新闻秩序的霸凌式主导
批判资本对新闻权力和技术的操控
批判后真相时代的事实缺位
新新闻主义
定义
又称新吉纳主义。指用小说的笔法来写新闻故事的新闻报道形式。融合小说的创造想象力及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一反新闻界过分依赖新闻来源提供消息的传统,由记者对现场进行深入观察,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不遗余力地刻画细节,并作详尽分析。强调写作的风格及描述的品质。在这种新闻报道方式里,洋溢着浓郁的小说化气息和主观性色彩,甚至走着由事实转向虚构的道路。新新闻主义被认为是20 世纪实务新闻学最激进的一种报道理论。其发展的高峰出现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代表人物包括汤姆·沃尔夫 诺曼·梅勒、杜鲁门·卡珀帝和亨特·汤姆逊。这些人的作品主要发表在《纽约客》《乡村之声》和《老爷》等杂志上。
写作特点
注重主观真实,反对客观理性
注重记者的参与,多采用第三人视角
采用多画面、多细节、多角度的描述方式来安排和组织材料,设置戏剧性的场景,充分记录对话
多带有价值考量,反应社会现状
起源
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纽约客》杂志发表了莉莲· 罗斯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报道《影片》,这是较早发表的新新闻主义作品
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历史开始走进喧嚣与混乱。朝鲜战争失利,国内通货膨胀、失业率大增,青年学生反战反种族主义运动此起彼伏,各种罪案层出不穷,社会弥漫着一股反叛气息,存在主义开始盛行。存在主义对客观性、理性的批判和颠覆, 使得新新闻的主观性原则得以在新闻界占一席之地
20世纪70年代,一部分新新闻主义作品在报道和文章中使用大量主观臆想,失去了新闻报道的本质特征,新新闻主义一度销声匿迹。但其写作技巧作为一种风格,渗透到后来的调查新闻、新闻特稿、文学报告等中,发展为现在的“非虚构写作”
新新闻主义在中国
始于1930年代的左翼革命报告文学传统,以报告文学和长篇通讯为主要体裁来批判旧社会的一种文学新闻
1978年,普利策奖新闻类别中增设了“Feature Writing”类别,在我国译为“特稿”。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我国的新闻事业也实现了自身的拨乱反正。80年代深度报道崛起。1987 年《中国青年报》推出关于大兴安岭火灾的“三颜色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深度报道开始在我国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该年也被称为“深度报道年”,“完成了从纯新闻报道为重心到深度报道为重心的转变”
90年代,在《华尔街日报》、《纽约客》这类一新闻故事化和写作文学性见长的报道影响下,以及市场化经济的驱动,我国报纸的文本选择也开始向文学新闻倾斜,诸如《南方周末》和《冰点特刊》,寻求以记者的“判断性叙述”来表达“文明世界的共识”
1995年1月6日,中国青年报新设了“冰点特稿”栏目。冰点特稿成为90年代中国新闻报道的一股清流。南方报系成立特稿部。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举重冠军之死》《一块煤的利益之旅》《两个男人的20年“婚姻”》
2015年来,各大新闻平台成立“非虚构写作”平台。李海鹏接任《时尚先生》主编,时尚杂志开始向特稿转型。《时尚先生Esquire》的《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eg:故事硬核(2018年one实验室)、GQ实验室、谷雨实验室、正午故事、真实故事计划等
缺陷
为了追求写作技巧,新新闻写作容易较多地渗入主观因素,有的甚至采取合成人物的方法,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
新新闻主义的表现方式侧重于特写、深度报道等题材,不适于纯新闻写作
新新闻写作在采访和写作中花费成本较高,难以平衡媒介机构的商业属性,同时难以保证新闻传递的时效性
新时代的挑战与发展
挑战
传统媒体收到新媒体海量同质内容的冲击
对新闻从业者专业要求高
事实核查困难
难以平衡商业属性与公共属性
发展
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和可视化,多媒体交互,丰富了特稿的形式
eg:2012年《纽约时报》的多媒体报道特稿《雪崩Snow Fall》和2016年《华盛顿邮报》的《墙时代The New Age of the Walls》,以及腾讯新闻推出的《远洋梦魇:中国船员被海盗劫持的1671天》,以文字、图片、饮品、视频、动漫、数字建模、卫星地图等多媒体交互呈现
新闻专业主义
含义
19世纪末开始形成,强调传媒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子系统的收集、整理、传播信息的功能和责任。还包括一套关于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政治和经济权力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神和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
价值/特点
自由独立:新闻从业者是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而不是某一利益集团的宣传员;以实证科学的理性标准评判事实的真伪,服从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而不是臣服于任何政治权力或经济势力
客观真实: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情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最突出的特点:对新闻客观性的信念,相信可以摆脱党派和团体的立场准确地报道事实;客观性理念从整体上为新闻业提供了合法性依据,是媒介公信力的来源
公共服务:传媒具有社会公器的职能,新闻工作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而不仅限于服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明确了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的观察者、信息的传播者,担当服务公众的重要职能。
专业自律:他们受制于建立在上述原则之上的专业规范,接受专业社区的自律,而不接受在此之外的任何权力或权威的控制;塑造了专业社区内成员的专业意识,形成了他们对新闻业的归属感
新闻专业主义的限制因素
政治力量、专业知识、传统限制、职业与专业、商业力量
资本主义新闻自由和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比较
资产阶级
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垄断报团互相兼并、不损害资产阶级根本利益、受资阶全面控制
社会主义
公有制,归全体国民所有,绝大多数的自由,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断发展的
新闻专业主义的历史脉络
阶段一:19世纪末,独立报业时期,新闻成为职业
”个人新闻业“→独立化,分工细化,新闻成为职业
基本理念确立:事实为先,“简短”、“精确”、“清楚”、“及时”,记者的地位不断提高(普利策与奥克斯)新闻行业组织和新闻教育开始出现
阶段二:20世纪初,新闻成为专业
美国黄色新闻浪潮 广告业和公关业的兴起;职业变为专业 确定道德准则
阶段三:现代新闻业时期,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
李杜之争(李普曼与杜威);分歧:记者的专业角色
李普曼:精英主义新闻学:普通的民众缺乏民主决策的能力,社会的复杂性和民众自身的局限性(刻板成见)决定新闻需要承担普及知识的责任
杜威:民主需要公民的积极参与,记者的工作不是普及知识,而是促使公众参与到民主决策中(相对平等)
二战 战争宣传和商业化反思 1947年哈钦斯委员会:《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新闻专业主义的批判
新闻业从来没有形成真正的行业壁垒,而且这种壁垒虽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必要的,但未必是人类社会最好的选择
“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服务性行业的操作性价值伦理,它还涉及到人类的认知能力,因此面临着哲学层面的根本性挑战(客观性和真实)
新闻业不是一种自主的生产领域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
新闻专业主义不过是媒体精英社群的标准和理想,与普罗大众之间还存在脱节甚至是分裂,是媒体精英建构的乌托邦
新闻专业主义本土化
1919年到五四运动时期
受西影响 萌生专业意识、专业精神 开始本土化;徐宝璜、戈公振、黄远生、邵飘萍、张季鸾等,产生了“新闻本位”的观念;认识到了应该客观、真实、公正地报道新闻;明确了记者地位、职责、作用的重要性;意识到了开展新闻学研究、开办新闻学教育、培养新闻专业人才的重要作用
1927年后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共矛盾和日本侵华的双重压力,国民党实行统制新闻政策,言论自由遭到限制,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遭受严重挫折
1949—1979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以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管理新闻业,所有媒体收归国有,依行政级别划分等级,以党委宣传部管理同级媒体。媒体成为了党的喉舌,主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很长时间内,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1979年至今
改革开放不断解放 三次大讨论
20世纪80年代
新闻事业由“宣传本位”转向“新闻本位”,传媒功能由单一转向多元;信息传入我国
90年代
肯定了新闻的商品性,确立新闻事业“上层建筑、信息产业”的双重属性,推动了传媒业与市场的融合和大众化发展道路
新世纪
围绕传媒市场化负面影响的讨论
中国需要怎样的新闻专业主义?
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理念,在操作上和组织上起到规范作用的原则,在道德上和精神上发挥召唤功能的信念
树立专业意识,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包括独立的精神、客观公正的理念、服务公众的意识、社会责任感等
完善行业、组织的专业规范和制度 (1)建立有效的行业自律组织和职业规范 (2)健全行业准入制度,提高从业者专业化水平 (3)媒体在组织内建立职业规范和奖惩制度
推进新闻体制改革
新传播生态下的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专业主义受到新媒体的冲击
职业观——“公民新闻”、“公民记者”对于新闻专业化的挑战
新闻观——网络舆论对新闻客观性的冲击
媒介观——独立媒介观的悖论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的新解读
受众观——“主动参与”中的“自由与责任”
道德观——公民知情权和隐私权的保证
算法人工智能技术下专业主义的思考
对新闻时效性的冲击与“慢新闻”理念
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人在20世纪中期便把新闻产品分为“快新闻"与"慢新闻"两种,“慢新闻"注入了记者的主观性阐释,是“有思想的新闻"
利用机器人辅助报道的技术协助为新闻生产提供更加深度、全面的背景材料,以更为人性化的分析、思考视角来深入理解与报道复杂的故事,或将成为当下“新闻"概念的分野与"人机协作"下媒体记者转型的方向;更具思想深度与人文厚度的新闻产品与以“短平快"见长的机器人新闻稿并存
eg:英国广播公司(BBC)新闻编辑部主任提出:我们并不想单纯为了追求速度而气喘吁吁地往前赶,而是想要精心打造一套成熟的编辑理念。我们需要慢节奏,需要更深入的“慢新闻”
对新闻客观性的冲击与“后真相”时代的来临
"后真相"一词,最初于 1992 年被美国《国家》杂志用以描述“水门事件”“伊朗门丑闻"和“海湾战争’等事件的共同特点,意为“情绪的影响力超过事实"的概念,因2016 年英国脱欧、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等系列“黑天鹅事件"成为大热词汇,并被选入2016 年《牛津词典》的年度英文词汇中
技术促进了人的延伸与连接,通过网络聚合相同兴趣、观点、情感、价值观的个体,并以此形成网络社群,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温床;人工智能技术“个人定制”的推荐系统,利用算法机制精准地生和推送信息,成为新的议程设置者和把关人,不仅满足用户个性化、社群化的信息兴趣和需求,而且还加固了社群,使成员生活在“信息茧房”之中,不断强化其各种认识偏见,最终进一步加剧了“后真相"时代特征
提供可靠的、系统的、“慢新闻”式的深度报道,不仅能够满足受众渴望“看清现实”的需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对新闻确定性的心理诉求
"后真相”时代的来临对新闻解读的专业度、权威性和公信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可以衍生出更高的公众参与度和媒体品牌忠诚度,也直接决定了用户为“真实有深度”的内容付费的意愿和花费在获取新闻内容上的时间
对新闻报道模式的改变与交互式新闻体验时代的来临
“我写你看”到信息时代双向传播到人工智能时代的交互式体验,不再仅仅是内容的呈现,还是体验的过程;沉浸在场的VR、AR
eg:2016 年百度新闻上线最新版的“聊新闻"APP,在这种“聊新闻”的人机交互模式通过人机“问、答"的互动来实现,人工智能甚至会在互动过程中不断收集用户感兴趣的内容信息,再根据其兴趣点进行更为精准、个性化的新闻分发与推送
对新闻专业主义价值观的冲击与人工智能算法价值的显现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定义背后,实际承载着新闻从业者本身所肩负的人文关怀、社会告知与权力监督等使命
人工智能的技术运作逻辑是“一切皆可量化”,数据为王、信息的精确性让位于数据的丰富性、强调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的“算法”逻辑思维下,“现实生活被剪裁”、“社会情境被忽视”“主体建构被抹杀”和“生活意义被取消”
人工智能只会根据新闻的阅读点击率去判断该新闻的热点价值和接下来的内容选取、生产与分发,而不会像传统新闻记者那样,会以秉承新闻作为“社会公器”的专业主义视角,去进行社会新闻的选取与生产
新传播生态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响
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解构
专业传媒机构的危机:权力分散
职业新闻机构与非职业化组织或个人的并存构成了新的传媒生态,职业新闻机构垄断式的新闻生产神话被击碎,基于新闻内容生产、发行和广告的运作模式也被打破
职业新闻人的身份焦虑:传受界限的消弭
媒体赋予人们不仅是信息接近权,更是信息发布权
新闻边界的滑动:新闻泛化
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客观、公正、不偏不倚遭遇困境。新闻边界发生位移,新闻的外延不断扩展
新闻伦理沦陷:参与式民主的悖论
新媒体向所有人开放,“理性交往空间”,承载民主和公共利益,满足公众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可能性;非专业人士背离基本的新闻伦理和职业操守。虚假新闻泛滥、新闻视角偏斜、知识产权问题严重
对新闻专业主义的重构
传媒业的集体转型:深度融合
深度融合:内容融合、形式融合、媒介组织融合
位置后移:从渠道控制走向内容提供
垂直定位:大众化走向真正的分众化
互动参与:从”封闭符码”向“开放符码”转变
职业新闻人身份的重构:新型“意见领袖”
专业新闻工作者成为新型的“意见领袖”,专司新闻信息的整合、筛选、管理及引导
新闻价值标准的重建:高品质、全时化、互动性
新传播生态下,职业新闻工作者的角色
践行者——职业从业者要以自己的行动,将新闻专业主义的规范转换为实践,以形成公共话语中直接体现民主价值和理性伦理的构成元素
采写、核查 坚持多元视角和多新闻源交叉印证、逻辑推理等程序,维护真理明确立场
示范者——意识到自己的实践行动传递着“元传播”的信息
阐释者——以理论和经验相结合,阐释新闻专业主义及其内涵中的民主和理性的观念
主持者——社交媒体和“自媒体”时代众说纷纭的开放的论坛中充当澄清事实、论证说理的主持者
新闻布展(curation)
“布展”,指的是艺术品展示的设计和编排,通过鉴别、编排和主题架构等手段,凸显作品内涵的价值或不同作品组合之后所获得的更深广的价值。通过点赞、推荐、评价、转载、事实澄清、抨击谣言或其它形式的虚假信息等,影响信息产品的分布,凸显事实,提供“当下的事实之整体”的视野
讨论的协调和规范的维护
自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
自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自媒体是指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下,媒体以平民化、自主化、私人化的趋势,定向的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平台。特征:内容多元化、传播交互性、传播实时性与范围广泛化
自媒体的社会责任内容
保证传播信息的真实性
同时扮演着信息的吸收与传播者的双重角色,为社会的稳定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力量,为塑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确保信息内容健康向上
正确引导网络舆论走向
强调对于隐私与信息安全的保护
无条件的信息共享机制,使得公众的个人信息受到侵犯
如何做
传播内容:加强自身作为媒体的道德素养,严格要求自己;减少并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强化新闻的质量,通过提升权威性来提高自身影响力
传播主题:保证传播主题的文化品位,防止网络共享内容低俗化;合法传播,为自身言论的真实性负责;对零散信息进行整合,形成科学系统的传播体系
“后真相”语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及其趋势
“后真相”时代信息传播的特征
信息技术更新:传播形态的多极性和复杂化
信息传播路径和传播机制复杂,技术层面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造成信息本身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加强
社交媒体兴起:传播方式的互动性和交织化
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信息的传递循环互动;信息传播方式的交织化和传播内容的重复性
自媒体时代:传播主体的草根性和平民化
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首次提出“WeMedia(自媒体)”的概念;传播主体的草根性和平民化凸显;普通大众对职业力量的信任度下降也塑造了自媒体时代的“后真相”语境
后真相语境下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做法)
以真实性原则为主导:记者在进行报的过程中客观公正,不夹杂个人情感和偏向,不刻意放大某种情绪,更不能刻意制造意见和情绪上的冲突和对立
全面报道和平衡报道:全面报道5w,第三人称报道,至少报道两面
针对热点事件,保持理性和专业化,不被舆论绑架,从建设性的、监督性和专业性角度出发
“后真相”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新趋势
“液态新闻业”中新闻业主义
意味着尊重每个社会成员利用新闻参与公共生活的权利,社会成员的参与也推动着新闻业的延伸
拓展:液态新闻业
著名社会学家鲍曼在《流动的现代性》一书中用“液态的”或“流动的”来描述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陆晔教授借用齐格蒙特·鲍曼在《流动的现代性》中使用的“流动的"或“液态的”概念将当前的新闻业概括为“液态的新闻业”
本质特征
记者身份的“液化”
新闻的用户或消费者同时也是公共信息生产者,记者的身份和角色不是稳定的,职业记者、公民记者、社会大众之间不断转换
新闻职业共同体的“液化”
新闻信息与信息控制的边界正在液化、弥散;职业与非职业社区在从新闻生产到协作性新闻策展的变化过程中
新闻业身处“液态现代社会”当中
尊重每一个社会成员以自己的式生产和使用新闻并借此参与公共生活的权利,公众的参与也反过来极大地推动新闻业;詹姆斯·凯瑞所说的公共交流的扩音器角色
“液态新闻业”视角下新闻业的变迁
体制层面:资本大鳄进驻媒体分一份羹,以混合所有制为标志的传媒新体制基本成型
媒介层面:影响力矩阵重组,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传播新格局已经形成
内容层面:“制播分离”新模式出现,传统新闻媒体沦为“内容提供商”的风险;融合新闻成为主流;新闻话语方式面临重组
生产层面:多生产主体、多媒介渠道初具雏形
传播者层面:信息采集者向信息核查及深度挖掘者转变,从业者自身素质要求更高
受众层面:受众转向用户,自主性得以开发,中间阶层和新生代的舆论诉求日趋强烈
传播效果层面:新闻的整体传播效果得以提升,但信息茧房、新闻失实等问题也成为困扰传者与受者的问题
大数据背景下的新闻专业主义
目标为全部数据而不是部分样本,这样就减少了影响新闻客观性的人为因素
科学的大数据分析还能更加有效地发现事件发展的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
大数据通过整合、分析相关权威专家的意见,得出更加精确的结果
做法
离职新闻记者的专业主义挽歌
新闻行业人才的流失,从事新闻内容生产的知识分子日益边缘化
新闻实践
报道策划
定义:提前对新闻的报道活动进行设计和谋划,使某些新闻报道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新闻报道策划能够在报道的过程中不断接收信息反馈,不断修正新闻报道,以此最大程度的、精确的传达新闻信息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报道策划的特点
媒介融合的新闻报道策划形式
更加丰富的新闻资源与报道手段
更加注重互动性的新闻报道策划
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更加分众化
整合新闻资源,统一配置信息,精确定位,积极地使新闻内容分众化
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策划的发展路径
创新新闻报道策划意识
内容创新、方向创新、形式创新,数字化创新;结合新媒体丰富的传播符号、多向非线性的传播方式、海量信息与广阔的渠道
加强新闻选题策划,分析筛选信息
策划趋于同质化→深入的研究调查,强化新闻策划的选题
注重数字化媒介形态
报道方式和媒介形态的创新
新闻策展
通过策划选题,从网络平台汇集和筛选信息,并赋予意义,将相关新闻信息整合展示给用户的活动。职业新闻人、消息来源、公众等角色在新闻的发布、选择、排序、评价各个环节即时互动的协作,多个文本连同评论不断叠加甚至相互质疑、冲突,构成新闻内容的多个面向。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策展人发挥着关键作用。对用户创造内容的再次开发,重视用户互动的体现,将用户纳入内容生产体系,开辟了新的内容生产渠道,释放了互联网数字平台的内容生产力。
特点
主体可以是用户,新闻策展的操作环节主要包括选题策划、素材搜集、筛选过滤、信息升华与内容汇聚
伴随着社群媒体的诞生与发展应运而生
混合的创造
新闻业务融合的过程
有助于扩展媒体目标用户,增强新闻影响力
新闻采访
微视频时代新闻采访
微视频时代新闻采访工作现状
采访思维相对陈旧
记者职业素养滞后
采访技术相对落后
采访深度力度不够
微视频时代新闻采访工作创新
能力升级
技术创新
思路创新
坚持”内容为王”的思路,将新闻采访工作向纵深方向推进,从而引导人们透视社会现象,深入新闻事件的本质,从而形成强势的新闻效应;培育健康、理性的新闻舆论场
隐性采访
是采访者不将真实身份告诉采访对象,或者虽告之真实身份但不告之采访意图的采访"。隐性采访的出现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舆论监督功能伴随着社会发逐渐突显,在业内有了越来越多的运用 eg: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读》为主的法制性栏目
优越性
独家、很大价值
针对社会上比较有深度和影响力的事件,可读性
避开人为障碍
增强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缺陷
个人职业道德与素养的参差不齐,侵权
滥用采访权,危害公共秩序
给记者带来危险
如何规范应用
在法律框架内行使权利,遵循“合法“与”正当”原则
建立完善的媒体自律体系,遵守公共利益原则、公正原则、善意原则、真实原则、适度原则
在技术层面上规范化操作
可视化报道
可视化新闻是以数据为核心,以信息为支撑,以可视化为基本载体的跨媒体新闻报道形式。顺应现今受众的多元需要,并且在数据新闻的报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可视化新闻的特点
以高效为传播目的
图片、视觉效果,互动式的设计和有声有形有音,兴趣、高效率
eg:比如在70 周年阅兵前后,腾讯和人民网合作了“我的年代照”,拉开了国庆H5 爆款频出的序幕
以多样为传播形态
动静相结合;注重受众的互动性;增加了新闻的趣味性;从更多方面表现新闻的内容
以数据为核心支撑
可视化新闻的内容分析
叙事策略:以简洁呈现理念
降低了新闻主题的报道和呈现维度,节省受众的阅读成本和理解成本,更加符合融合媒体时代新闻的呈现理念;让议题变得有趣
Eg:在《纽约时报》对国债收益率的可视化作品中,通过一个可视化图表的呈现方式,让国债收益电在短期和长期内的变化一目了然
报道内容:以数据构建价值
eg:新冠肺炎疫情,丁香园关于疫情的实时动态,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以常规的地图形式为主,呈现出不同地域之间疫情的发展情况,帮助受众更直观地了解疫情发展的情况,降低受众搜索信息的时间成本。
视角层面:以故事贴近现实
新闻报道选取故事性和人文化;主体视角贴近社会生活、公众利益、受众诉求
Eg:RUC 新闻坊对400多万条的微博数据进行提取,最终提取并核实了1183条新冠患者的求救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为求救者进行了画像——《1183位求助者的数据画像:不是弱者,而是你我》。从人文向度进行报道,从生命出发进行报道,更能牵动大众的情绪和引起受众的关注。
只要是数据/技术+人文/人的价值都可以用!
可视化新闻的未来发展趋势
新闻内容上
互动性会产生来自受众的反馈信息,扩展新闻报道的内容
操作理念上
具有采集、分析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对新闻敏感、数据敏感
新闻作用上
本身拥有自己的价值和作用,扩大了新闻可以报道的范围
数字技术对新闻生态的影响
数字技术对新闻生态的影响
可供性:包括信息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三方面,可供性的提高与数字技术在内容产业中应用的不断演进及深化息息相关
媒介边界的淡化,以及传媒业与其他产业的相互融合:业务融合、机构融合、形式融合、用户融合、传播形态融合
数字技术对新闻参与的影响
新闻生产门槛的降低,以及社会化媒体构建的生产平台,全民参与、万众皆媒的景观:偶然的非制度化的参与、自媒体形式进行的持续的参与
数字技术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分布式、碎片化、进行时式的开放性机制。个体成为网络中的节点,因而具有信息生产、传播与消费三重角色
公共传播活动与私人传播(包括群体和个人)活动的混合
数字时代新闻生态的优化
平台是内容到达用户的多元路径、复合生态。数字新闻生态的优化需要建立在平台优化的基础之上
媒体更需要依靠专业水准与专业声誉再筑“专业之壁”
调查性报道
定义
调查性报道就是报道那些被掩盖的信息,调查对象包括腐化的政治家,政治组织,公司企业和慈善机构等
从采写过程概括调查性报道:强调新闻记者的独立性和原创性
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写作教程》中写调查性报道是一种更为详尽,更带有分析性,更要花时间的报道
特点
揭示性:调查新闻背后的新闻,更深层次的揭示和暴露事务的真实面目
相对独立性:选题和采访由新闻媒体独立进行
科学性:通过一套科学系统的新闻采访方法来完成调查性报道
艰危性:艰难、费时、费力、费钱,有时记者还要面对死亡威胁
显著性:一经报道往往产生轰动效应。《华盛顿邮报》的《水门事件》
职业素养
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曾经这样评价调查记者:“最崇高的职业是记者,最优秀的记者是调查记者,最出色的调查记者,是让害人者难受的记者”
调查性报道记者的知识素养:首先调查记者要靠法律法规知识来判断哪些行为是违法的或者是非正义的。其次熟悉法律法规也是调查记者自我保护的屏障。最后熟悉法律法规可以避免调查记者滥用新闻权利
调查记者的品格修养:不畏艰险
调查记者的责任:一是为公众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二是进行舆论监督,三是促进公平正义
调查记者的业务素养:调查取证的能力、隐性采访的能力、独特的思维方式,存疑思维、求解思维、逻辑思维、平衡客观的意识
典型报道
典型报道,也称经验消息,是对某一典型人物、事件、问题、经验的剖析和报道,教育人民,指导工作。典型报道多数是正面宣扬先进的人和事
为什么典型报道在我国会成为常态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媒体针对某一战线、单位、个人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所做的比较面或系统的报道,塑造了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许多先进人物形象,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发挥了典型的示范作用,为我国的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典型报道所处的新环境
“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媒介的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通过多媒体对人物或事件进行从内到外全方位包装,直观性强,比传统媒体单一的文字声音或图像传播要形象和深刻,加之新媒体新传播门槛低,市场被占领
“互联网+”时代,受众逐渐形成多元价值观
受众的价值倾向趋于多元化,对新闻接受和判断更加理性;丰富的新闻信息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逐渐影响了受众对典型信息的接受效果
“互联网+”时代,新闻事业结构不断重构随着传媒市场化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以“党媒”为核心的媒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以“党媒”为核心的传媒体系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受到严重挑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媒体本身为了迎合受众,使新闻信息不断向娱乐化发展
典型报道的困境
典型报道的规模逐渐下降
新媒体的报道更是以碎片化信息来满足受众需求,大量长篇幅的典型报道少之又少
典型报道的传播社会效果也远不如前
接受信息更加理性,价值观趋于多元化,传统的为政治服务具有强烈宜传味道的典型报道,逐渐让受众产生逆反心理
典型报道如何创新
报道观念创新
典型报道自产生至今,不同的时代都孕育着不同特色的典型,曾经给我们以鼓励,催人奋进→创新个体观念、体现时代特色、重视分众趋势、以人为本、报道立体化
形式创新
拓宽传播渠道,增强互动传播
Eg:“感动中国”的报道: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多媒体联动,使“感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要丰富报道方式
新闻小故事;根据互联网媒体的特点,采用文字、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元立体的传播方式,使典型报道更加丰富,更具活力
善用白描手法
言风格上要让受众易看、易懂,平民化的视角,用生活中活生生的事实塑造典型
内容创新
内容的真实和客观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新媒体时代,典型报道的内容既不能合理想象,更不能夸大;否则,将严重影响典型报道的传播效果;选材上,应摆脱过去非好即坏的单一化选材模式,使典型更加平民化
深度报道
定义
深度报道是指运用解释、分析和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溯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地提供新闻事件的背景,用客观形式解释和分析来延伸和拓展新闻领域的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融合创新的体现
内容生产融合
创新的融合信息源与数据工具可以在信源抓取、线索收集、信息整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赋能深度报道,并与记者的专业分析和深入论证相结合,提升报道质量、分析深度与生产效率,使深度报道的视角更广、触角更深
传播方式融合
融合的技术呈现可进一步推动报道创新,让深度报道更有冲击力,使受众感受更为真实、生动
新闻分发
算法新闻分发存在的问题
“信息茧房”效应
个性化的算法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人们在信息消费中付出的成本,但这种“填食”方式也有可能能来人们的疲劳与厌食,最终使人们进入信息茧房,成为单向度的人
沦为“工具奴隶”
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送,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让用户不经意间沦为“工具奴隶”丧失了自由和自主选择的权利,不断被“格式化”、“工具化”,算法背后的主导权是资本和效率的价值体系,在资本逻辑的垄断下,可能导致算法霸权与人的本质能力的退化
道德伦理问题
拥抱算法这一“热”趋势的同时要进行“冷”思考,考虑算法分发对用户信息消费的实际影响如隐私侵犯、算法偏见、人文价值缺失等,甚至有可能带来一个全面监控、人类被数据化的时代
可以在结尾用到
水军营造虚假的信息环境
社会化媒体改变了信息筛选机制,职业媒体人的把关能力弱化,而用户的鼠标投票成为了新闻“上头条”的核心要素之一,而多数人不一定指向正确的方向,炒作、水军、自动发帖机等干扰营造了假的信息环境,不利于公共领域的建立
未来的新闻分发方向预测
规模化用户的聚集和维系:新闻分发需要稳定的用户规模,维持用户活跃度,促进社群发展
多元化内容生产的汇聚:集聚更多内容生产者,保证信息环境的均衡
内容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匹配:提供内容生产与消费匹配的恰当算法或手段,兼具个性需求和公共价值
多重新闻体验环境的营造:对于不同的内容,打造不同的体验手段,多重体验提高用户粘性
内容与其他互联网服务的关联:增加内容、社交与其他互联网服务之间的关联度,有助于内容产品的价值挖掘,也有助于形成新的盈利模式
内容真实性、信息平衡性的保持:抑制企业利益对公共信息传播的干扰
新闻生产与媒介产品
“新闻实践正在从一种相对封闭的新闻生产体系向一种更加开放的体系转变,这种体系中的新闻来自公众的观察和数据,并实现了以前所不可能实现的信息和评论流动”
“体验”成为内容价值的判断
内容生产方式的路径
传统媒体必须迈入一个全新的内容生产时代,内容即是产品、即是入口,需要比任何时候都关注新闻内容产品所带给读者/用户的“体验”,并寻求更加多样化的路径
应转变冗余资讯生产的局面
记者从“信息提供者”转变为“问题求解者”。海量信息时代,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公信力和影响力,肩负时代和历史责任、推动社会发展的担当意识和社会功能仍然具有广泛的认知度,记者具有较高的新闻职业素养。记者角色的转变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性,并能区别于“轻、快、灵”特点的新媒体内容,突出自身特色
将“本地化”做到极致
腾讯网媒体拓展部总监王辉将做新媒体内容的最高境界定义为“情怀”。本地化报道勾连的是当地人的大事小情、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更有当地人的情怀
应保持节奏,有效分配时效
在内容生产上可尝试O2O模式
麦克卢汉著名的洞见感知比率,说的是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要在生活中平衡,如果一两种感知优先,会使人无意中拼命追求其他感知。网络有丰富的视听感受,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目前尚不能提供。
新闻工作者
新闻记者的综合素养
1.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养
2.较强的新闻报道写作能力:全面掌握网络技术,具有超文本写作能力
3.深度报道能力
4.深入挖掘新闻视角的能力
5.专业的新闻采访能力
自媒体与公民记者
公民记者概念的解析与界定
公民记者最早起源于美国,伴随着公民新闻的产生而产生的。1998年,一个叫德拉吉的美国人以一名普通公民的身份率先报道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性丑闻”事件,德拉吉因此被称为世界公民记者第一人,由此公民记者的概念产生了。公民记者报道角度与主流媒体不同,敢于涉及传统媒体所不便报道的事情,将新闻事件的后续比较完整地报道出来。公民记者往往置身于新闻现场,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所见所闻及时发布出来;影响力与舆论监督的时效性;公民记者和职业记者作为记者虽在专业上存在区别,但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现公民记者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身专业素质匮乏
(2)新闻职业道德缺失
(3)信息传播局限明显:一方面,信息种类混杂,误导了一些不明真相的受众,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受众在浏览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时,无暇去认真辨别、分析新闻的真伪。公民记者发布信息的渠道一般是网络平台,给用户带来选择的负担。
(4)缺乏法律约束和道德监管
措施和建议
(1)提升公民记者的素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社会中大范围的普及媒介教育
(2)加强新闻信息法律方面的建设
(3)提高公民记者对自身道德的约束力
(4)加大信息监管力度和透明度
(5)拓展传播媒介的方式与渠道
新闻学理论
数据新闻
定义
是大数据与新闻业相结合催生出的一种全新的新闻报道形式;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工具,通过对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从中提出有价值的信息,然后通过可视化技术将新闻事实呈现出来。数据新闻以数据为驱动,要有专业的结构化数据作为支撑,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客性和真实性。具有描述、判断、预测、信息定制等功能。
应用案例
最早呈现在公众视野是《卫报》的维基解密报道,使之大放异彩始于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美国的《纽约时报》的《雪崩》
中国的发展
财新网的“数字说”、搜狐的“数字之道”、新浪新闻的图解天下、网易新闻的“数独”
扎根理论
定义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最早由格拉泽和施特劳斯提出。强调从经验到理论的归纳逻辑,不预立任何假设,出于实证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和素材,对其进行编码,提炼概念,再加以理论抽象,以达到更高级的概念,直到理论饱和,进而提出理论。本质上不是理论而是一种研究方法。两种分类,客观主义扎根理论:主张把文本变成数据和变量,去“发现”理论;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目的是要自下而上地“建构”出一个理论来,而不是去“发现”一个现成的理论。优点:从经验事实抽象出了新概念的和新思想,实用主义,较好的延展性推广性;缺点:事后解释,缺乏必然的可信度。
范式
客观主义扎根理论:主张把文本变成数据和变量,去“发现”理论
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目的是要自下而上地“建构”出一个理论来,而不是去“发现”一个现成的理论
二者的共同点
都具有实用主义的流动性和开放性,都注重在实质领域的应用
逻辑都能够达到实质领域,进而进入形式理论的范围
可以覆盖相当的经验情境范围,具备较好的延展性和推广性
旨在发现/建构中观理论,而非宏大理论
操作
数据搜集→编码(初始编码、聚焦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撰写备忘录→理论抽样→重构理论→撰写草稿→反思研究
扎根理论对中国新闻学研究的适用性
在研究逻辑上,当代中国新闻学原创性研究主要以归纳逻辑为主,从实践中总结出观点,但缺乏演绎逻辑,很难对观点进行验证。扎根理论是“归纳和演绎逻辑的混合”,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论证不足的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当代中国新闻学研究大多以质化研究方法为主,科学性、可信性、有用性等方面并不突出,规范性不足;量化研究则缺乏理论深度;扎根理论要求研究者抛却质化与量化二元对立的思维,提升新闻学研究中实证研究的比重
在理论建构上,当代中国新闻学的理论研究脉络大多自上而下,整体上缺乏建构感,缺乏中观理论和微观理论支撑,以宏观论述为主。而扎根理论则是自下而上的研究脉络,可以在建构新闻学的中观理论和实质理论方面提供有益的视角
在适应场景上,当代中国新闻学研究缺少具体场景和场景的多样性,而扎根理论目前已在社会学、政治学、医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广泛应用,场景适应性较强
在指导实践上,中国理论达不到指导实践的要求。扎根理论流动性、开放性特征明显,关注意义和过程,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对经验实践产生更加有效的指导
在国际影响上,中国新闻学研究在国际上缺乏有影响力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原创性、标识性概念提炼不够。扎根理论在国际上普遍应用,有较强的理论形成能力,可以基于中国特色的新闻实践,提供富有想象力和解释力的理论框架
和平新闻
和平新闻学(Peace Journalism)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挪威社会学家约翰·加尔通的国际新闻结构研究。“建设性新闻”的分支,重新定义和建构了专门报道冲突事件记者的角色。和平新闻学与战争新闻学各具有四重导向:战争新闻是暴力/宣传/精英/胜利导向的,而和平新闻是以和平/真相/人文/解决(问题)为导向的。
冲突理论
和平新闻奠基人约翰·加尔通提出的冲突形成三角形结构,包括了冲突行为者的态度(A)、行为(B)、矛盾(C)三个顶点,三个因素间可以引发相互作用,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成为冲突的起点
具身传播
具身性:最早源自于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并集中体现在其具身的主体性,具身性( embodiment) 是指知觉、理智等精神现象与具体的身体密切相关,它们是基于身体、涉及身体的,人的认知以具体的身体结构和身体活动为基础
具身传播
是将具身性引入传播与身体研究中的传播类型,身体成为传播媒介的一个部分。具身既是我们的身体向周围世界的外化,也是周围世界向我们身体的内化。具身传播不是简单的技术或情感加诸于身体,而是人在某一活动中达到一种与周围环境相融的物我合一的传播类型。在早期传播中,人的动作、表情、讲话等身体语言就是传播的主要形式。如今人类经验越来越依赖技术媒介与世界发生关系,具身传播不仅是技术对身体经验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从人—技术媒介—世界关系的相关性揭示了媒介技术的生存论转向。
提出具身传播的意义
离身性传播研究面临困境
一方面,既有的传播理论对新传媒技术及其传播实践的解释力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由技术(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场景、人机互动界面等)所激发的身体参与获得了足够的重视
新技术召唤“身体”的回归
随着VR、AI等新技术普遍应用于传播领域,以及可穿戴设备等与人体的深入结合,后人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身体”这一曾经被传播学研究忽略的概念被新技术召唤回归。
智能传播中的具身传播
智能媒介与身体的普遍结合提供了媒介化的具身经验,具身关系在认识论上超越了传统上人与技术机械化二元对立的思维,使得主体不局限于成为一个技术化的物体。
三重意义
智能媒介技术持续地参与身体的改造、强化,使得身体持续不断地重建自身的边界;身体与技术越来越结合为一个异质的反馈系统
在感知层面,对身体的技术改造落实于感官和知觉系统,具身主体不仅拥有物理边界和代谢系统,而且拥有具身感觉和具身性情
在意识层面,通过人机互动,身体—技术实践经验构成的技术记忆,成为主体依赖具身进行再实践的基础
新闻转向具身体验
内容转向: 从真相披露到感知体验
报道对象具身化,从外在发生的事实到内在感知的现象
不再仅仅强调新闻真相,而是将用户感知投入和信息的分享性也作为内容的组成部分
表现手段具身化,从抽象认知到互动感知
eg:澎湃的H5新闻“天渠”,将黄大发的故事通过移动端的手绘画面呈现,声画合一,随水流竖屏纵览和屏端体感互动,给用户不一样的体验
报道方向具身化,从深入挖掘到瞬时感应
eg:新华社的“现场新闻”在无人机上加装虚拟现实摄像设备,让受众的感官直接接入新闻现场,沉浸体验身临其境
生产重心转向: 主体生产到用户接受
生产主体构成转向: 从文字生产转向多媒体互动
技术优势转向: 从质量提升转向推送能力
生产重心转移: 从生产实践探索转向接受者研究探索
报道效果转向: 从理性再现说服到体验
从融合新闻的用户构成来看,年轻人和下沉人口成为主体
新型融合新闻的效果评判从显性转向隐性
用户接受方式也因此发生变化: 从批判性采纳到体验转发
具身传播的业界实验
人人参与的众播模式
Web2.0 阶段,逐渐打破了传统信息单点广播的传播模式,把身处不同地域、所在不同时点的人连接起来,形成人人参与的信息传播机制
身临其境的浸播体验
各媒体纷纷采用VR直播技术,进行全场景式的VR视频直播;采用VR集成技术,设计开发全息报纸,扩展报端展示形态;采用三维720度VR全景平台,结合重大主题报道设计制作全景VR图景新闻
隔空交流的云播场景
eg:2020年全国两会的采访报道,一改往年的集中采访方式转为云端采访,真身记者与影像嘉宾同框隔空实时交流访谈,形成人景合一的“云访谈”
触达感知的感播形式
数据可视、文字可听、界面可触
媒介融合与具身传播
融合转型中主流媒体需要树立具身思维
用户思维
越来越细分的圈层,主流媒体需要细分内容供给,设立不同的“工作室”“兴趣组”“实验室”,深化新闻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技术思维
借助互联网技术解决大规模共性问题,让技术解决系统化问题,人机融合的工作方式
场景思维
场景五力: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 “移动设备”“传感器”“社交网络”“定位系统” “大数据”
网络思维
舆论引导、社会治理、新媒体运营
融合转型中主流媒体需要融入具身技术
通过大数据技术改变媒体生产传播方式
热点监测、传播分析、主题聚类;形成大数据新闻和智库分析产品;大规模用户多样性需求的内容供给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媒体内容供给能力
机器写稿、智能分发、智能审核、智能生产
通过 5G 融媒体技术提升用户体验水平
大带宽、广连接、低时延特点;VR、AI MR、XR、全景、全屏、全息技术
通过智能设备延展媒体传播渠道
智能手机、智能穿戴、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场景化具身性传播
游戏传播
提出
最早把游戏与传播明确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威廉·斯蒂芬森,从人类心理机制的角度来讨论游戏与传播的关系。承认传播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同时,强调传播活动本身就是目的,因为它能够给人带来快乐。以往忽略了传播的实际完成是与它对于内容的组织形式、场景和载体的匹配等等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
游戏传播论
“传播快乐"与“传播痛苦
《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传播就是一种主观性的游戏,传播是在“传播快乐”
“游戏性传播”与“工作性传播”
“选择性聚神”与“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视作指向"传播痛苦”,而将“选择性聚神“视作是指向“传播快乐”
强调人的主体性与选择性
数媒时代的传播游戏研究
“沉浸传播”:游戏化的传媒体验
喻国明:游戏传播有望成为“过剩传播”时代人类传播的主导性实践范式; VR/AR 等虚拟现实技术的扩散普及,高度感官沉浸式的、体感交互性的、全要素的场号传播,可以跳脱出日常生活的框限桎梏,全身心投人到传播的游戏中
“新闻游戏”:新闻叙事游戏化
eg:乌拉圭的弗拉斯卡团队在 2003年创办了第一家新闻游戏网
符合新闻不断娱乐化发展的趋势,拓展了新闻可能作为游戏的潜质属性,将以往线性的新闻报道方式转换为非线性的游戏叙事
玩工:游戏与工作边界的模糊
库克里奇最早提出了“玩工“(play-bour)的概念;其实是自愿利用休闲游戏的时间为资本家进行资本生产与累积的数字劳工
媒介化与游戏化
网络文化使传媒文化整体性地游戏化,从而重塑了大众文化
游戏传播的主要特征
现代社会的生产力盈余,和互联网对个人资源的激活,让人们对游戏的欲望得到了充分释放。游戏是盈余时代的有效传播
参与式传播
沉浸式传播
互动式传播
参与式新闻
定义
“参与式新闻”这一概念源起于美国,又被称为“公民新闻、“草根报道”。丹·吉尔默在《we the Media》一书中,把参与式新闻定义为:“一个或一群公民,搜集、报道、分析、散播新闻和信息的积极行动,目的在提供民主所需的独立的、可信的、准确的、广泛的、切合需求的信息。““用户生成内容”为核心特征,弥补了传统专业新闻生产的不足
参与式新闻的发展条件
传播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发展
“在互联网的创造性劳动中,人们将获得更多的荣誉、认同,以及财富和地位。”
推崇民主、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
新闻自身的公共属性要求参与
现代新闻价值:有用、有益、有效
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与能力提升
eg:维基百科:按照自组织的模式运作,通过网络用户的参与迅速发展,最终形成了超大规模的网络百科全书,目前已涵盖了人类所有知识领域
慢传播/慢新闻
慢新闻
定义
慢新闻(Slow journalism)是一个新闻学理念,强调新闻质量、深度和准确性重于新闻速度,认为记者需要时间和空间来完成其工作,需要走出办公室,建立联系,培养信任,阅读资料并进行反思。“慢新闻”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 20 年代。美国《时代》周刊创始人卢斯将深度调查性报道和能够引发读者深入思考的报道都归为“慢新闻”,旨在修复新闻商业化和媒体市场化对新闻报道品质所产生的破坏性作用。
eg:荷兰的《通讯员》(De Correspondent)是最为知名的慢新闻媒体之一,其宗旨就是要“告别无所不在的突发新闻”,并为其提供“解药”。
慢新闻的基本原则
真实,力求比快新闻更贴近真相;
新鲜,包括别人抢先发出的新闻没有讲到的,或者纠正别人讲错的;
尽量注意时效,“慢新闻”要把发出稿件那个时刻的新情况写进去,以求呈现“新近发生事实”
重新发掘“慢新闻”的积极意义/做法
生产上:摒弃“速度至上”的原则,以提升内容品质和思想深度为要义
效果上:培养网民和用户慢速、深入阅读高品质新闻的习惯,从而降低直至消除由“快传播”所导致的“新闻规避”和“错失恐惧症”等负面效应
社会加速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第四代领军人物罗萨首先提出,人类已经进入了“高速社会”。他将“社会加速”视为一种“现代性症候”,即在经济增长、技术逻辑和竞争机制的主导下,整个社会进入一种高速运转的流动性状态之中。在这种高速状态下,以“快餐”、“快闪”“打卡”为代表的即时化、效率至上的生活理念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潮流
社会加速带来其他领域的停滞
信息超载所带来的“选择困难”与“抉择失误”之中,真正有价值的内容被淹没于海量冗余的信息洪流之中
可以用在5G的答题里面!
对于大众传播而言,个体的认知水平也难以跟上社会加速的节奏,信息化时代媒体饱和与信息超载愈发严重,网络新闻特有的“累进更新”模式使得新闻业在讲求速度的同时,失去了广度和深度
联想迭代新闻
慢直播
定义
慢直播是一种以原生镜头呈现现场的直播模式,无剪辑、后期制作与加工,原生态的呈现事物发展,为受众提供真实的“现场感”。是一种“去仪式化”的视觉传播形式,关注新闻事件中的细微末节和各类日常生活实践。慢直播最早可以追溯到挪威广播公司的纪录片《卑尔根铁路:分分秒秒》;类型:有央视网“熊猫频道”(iPanda)为代表的“监控视频式”和由专业媒体人士主导的“纪录片式”等两种类型
慢传播的意义
体验意义:慢生活理念注重感官体验和随之而来的愉悦感,这与慢传播强调内容和品质、突出受众的“沉浸式”体验和“代入感”的诉求相符
纠偏意义:慢新闻与慢直播的整个产消流程都在强调人类社会与生活的减速,这显然是对当下社会化新闻“短平快”“浅空薄”等弊端的纠偏
在社交媒体时代的“纠偏”作用:
慢新闻旨在恢复传统媒体时代聚焦于“昨日新闻”的传统,整合新闻事件的“碎片”化细节,仔细核查信源,最大限度地抵御政治和商业势力对于新闻业的侵蚀
慢直播抓住了现代生活节奏下受众逃离信息焦虑的痛点,帮助受众避开外界干扰,重塑被社交平台所破坏的注意力,并试图通过复兴新闻事件的“场景价值”来纾解“社会加速”时代的心理焦虑
强调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受众开始拥有较大的话语权。以往的直播节目中主播是画面中的表演主体。但在疫情火神山、雷神山建设等慢直播中,受众需要调动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经验来对于物体进行编码和解码,从而进行符号化的定义与解读,画面中物体的身份、地位、命名都掌握在受众手中
公共福祉的建设性作用日益凸显,如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等,通过拉近受众与现实问题的距离,提升其对于公共议题的关注度
价值意义:慢传播所推崇的“客理中”的价值导向可以帮助受众从无休止的党派纷争和政治偏见中解脱出来,从而让受众聚焦于新闻事件的全貌和纵深发展
慢传播的挑战
慢传播并非单纯“降速”,其终极目标是提升新闻传播的包容性、合作性和建设性,借助于互联网和社交平台的“延展性”让公众深度参与到新闻媒体的内容生产和流通的“全链条再造”
慢传播具有高度的本地化倾向,受到疫情冲击、难以破圈
随着前沿科技与融合传播的发展走向深入,5G、VR、AR 等新兴传播技术的普及为慢新闻与慢直播的产品创新提供了诸多可能性
慢传播的实践探索/怎么做
慢传播通过“跨媒体叙事”的模式,由新闻机构与分布于不同平台之中的原生用户共同参与内容生产,在提升新闻品质的同时拓展盈利渠道
多个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呈现,蕴含着对新闻内容质量进行“多重把关”“多次核查”的生产逻辑
盈利上,慢新闻媒体遵循“反对所有广告”的原则,把众筹和付费墙模式作为其收入来源,并通过开展线下展览等活动和二次传播,多渠道筹措项目资金
Eg:《索契方案》跨度长达 7 年,以交互式纪录片、报纸、数字出版物和线下展览等多种形式全景式再现 2014 年冬奥会的举办历程。
慢传播聚焦于细分化垂直领域,开发与媒体消费场景高度适配的内容产品
在财经、健康领域深耕,打造差异化特色内容板块
Eg:挪威电视台的慢直播节目正是发掘了“银发一族”的老龄群体,选择符合其接受习惯的产品主题
非虚构写作
定义
非虚构写作是基于真实发生的事件,采用文学写作的手法,利用讲故事的叙事方式将事件重新结构化的一种新闻写作方式,注重人物的语言、心理以及行为等细节描写。小说《冷血》的作者杜鲁门·卡波特,被认为是非虚构写作的先驱人物,开创了“非虚构写作”的先河。1979年《凯利太太的妖怪》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的特稿写作奖之后,非虚构写作也逐渐受到美国业界和民众的认可,继而其影响力逐渐扩散至全球。20世纪80年代初,始自美国的非虚构写作潮流被中国文坛与学界以译介和研究的方式引入国内,但并没有形成大的潮流。《人物》《冰点周刊》以及《人民文学》非虚构写作栏目等专业的媒体都在推动着中国非虚构写作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对于传统受众的赋权,在网络平台上,非虚构写作迎来了空前繁盛的状态
特征
英国文学评论家芭芭拉·劳恩斯伯里在《事实的艺术》中阐明了非虚构写作的四个特征
记录性:非虚构作品来自于真实世界的“事实”记录
详尽的研究:通过观察、调查、采访和文献的验证来建立叙事的可信性
场景
细致的写作
非虚构写作的特点
内容真实性
是非虚构写作的首要特点和基本标准
表达文学性
借助叙事和修辞的写作策略和方法,重视对话、场景、细节和心理描写,以增强作品的可体验性和可理解性
形式叙事性
通常都具有良好甚者完美的故事性文本特征、非虚构写作利用一些叙事策略来报道人物和事件,包括第一人称叙述、人物和对话的发展、冲突与张力的构建、对事件场景的重现以及对语言的重视
浸入式采访
严谨的非虚构写作活动要求写作者要有扎实、详实的采访过程 eg:霍华德·格里芬为了写作《像我这样的黑人》乔装成一个黑人,多次乘坐公共汽车穿越密西西比、阿拉巴马州和乔治亚州等种族主义区域
题材边缘性
重视宏大叙事下忽略的一些边远题材,喜欢写作主流媒体忽视的焦点
互联网时代下的特征
叙事主体扩大化
平民化趋势,媒体平台鼓励普通人提起笔杆,写出日常生活中的戏剧冲突 eg:“真实故事计划”除了有专业记者进行写作外,还长期向公众征稿
观照复杂的公共议题
媒介环境和社会思潮助推了个体的表达空间,转型期的中国为写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成为了以个体经验表达公共经验的“社会公器”
多样的呈现方式
迅速迭代的互联网传播技术当下的叙事方式提供了拓展的可能性,各个平台可以生产更加多维立体、互动融合的非虚构作品。eg:2012年,《纽约时报》推出的经典融合新闻报道《雪崩:特纳尔溪事故》成为新闻叙事多媒体呈现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非虚构写作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剧烈的社会变革浪潮为非虚构写作提供社会条件
现实主义文学与报告文学的功能缺位
读者对传统新闻写作方式与风格的厌弃
国内外写作思潮的互动影响
非虚构写作的大众参与性
新媒体非虚构写作的崛起和发展
eg:界面的“正午”栏目(NoonStory)、网易的《人间》栏目、腾讯的“谷雨”项目和微信公众号“每日人物“
微信公众号是主要传播渠道
eg:2016年2月22日发布在《智族GQ》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的特稿《失败者李晓峰》,只用了一天时间便得到广泛传播;但它首发于《智族GQ》一月份的杂志
内容的广度扩大,叙事呈现多样化
特稿走向了非虚构写作,不再止于新闻报道范畴;非虚构写作的叙事方式多媒体化,从单纯的文字形式,走向文字、音频和影像(摄影和视频)的互动融合,具体形式包括报道、随笔、影像集和纪录片等
eg:《时尚先生Esquire》特稿实验室实施了“黑镜实验”——7×24小时断网直播
入驻知名写作者,并通过项目资助广泛招募优秀写作者
优秀的写作者是优秀作品的源泉。知名写作者能够保证作品水准,并吸引其他优秀人才;优势在于能够提供专项创业基金、强势的传播平台以及充裕的创作周期
与资本市场接轨
eg:《时尚先生Esquire》特稿实验室出品的《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卖出IP(知识产权),获得百万级收入,实现“内容直接变现”
“非虚构写作”对传统新闻生产的冲击
“非虚构写作”对文学化表达方式的强调与对文学价值的追求,与传统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价值理念产生冲突
对新闻生产目标的影响
追求文学价值和可读性,是否会导致对细节的过分加工甚至编造,是否会导致新闻在表达呈现信息时的低效
对新闻生产过程的影响
记者的采访写作过程会向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田野观察靠拢,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新闻报道追逐时效和热点的弊端,但记者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对记者本身的素质能力和对材料的核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新闻客观性的影响
非虚构写作给予了记者更多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主动深入采访,通过报道展示真实的社会生活,反而反映社会真实;但注意把握韦伯提出的“价值无涉”原则,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能有任何偏见
发展存在的问题
传播逻辑凌驾新闻逻辑
在流量逻辑当道的新媒体时代,非虚构写作也面临着在选题逻辑上过度追求传播度的问题;将目光聚焦在奇闻异事、凶杀犯罪、情感纠纷等冲突色彩强烈的话题
以商业价值为导向的叙事策略
变现方式有限,通过贩卖影视版权盈利。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考虑作品的“卖相”,普遍采用影视化的强情节推动方式,但也容易让叙事结构落入套路化的窠臼
作者的主体性对真实的影响
叙事主体的在场与离场。在任何纪实内容的生产过程中,客观世界都必须经由个人体验才能呈现,很难达到绝对真实,但真实性仍然是非虚构作品的追求目标
非虚构写作的未来
深度介入反映时代变革的题材
更富社会责任感的选题策略,娱乐化、消费主义和架空历史的快餐文学所不能描述;承担起反映时代变革的责任,在可读性和深刻性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更好地发挥作品的公共性
重视信息量
足够充实的细节和写作素材,才能对故事本质进行最大程度的还原
拥有跨学科的视角
非虚构本就处于文学、新闻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的交叉地带,涵盖着图片摄影、影像记录等多种艺术形式,要求写作者能在不同的疆域中进行探索,在方法、内容和形式上做出跨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