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
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2.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衡价格3.生产和成本理论4.市场结构理论5.生产要素市场理论6.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7.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8.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9.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10.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编辑于2024-07-27 20:09:01经济基础
分值分布
目录
经济学基础
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市场需求、 供给和均衡价格
3.生产和成本理论
4.市场结构理论
5.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6.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7.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8.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9.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10.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财政
货币与金融
统计
会计
法律
第一章:经济学基础
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内涵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
1.所有制或产权制度 既决定了经济决策的主体,也决定了收入分配的方式
2.收入分配制度 决定了社会生产成果归谁占有和支配
3.资源配置的方式 就是通过什么机制来分配资源或生产要素
【注意】在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社会生产各个环节中,生产环 节挥着决定性作用。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居于核心 地位。
地位和作用
(1)地位: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 支柱,“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作用
2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涵、基本形式、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形式及其作用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3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
内涵
如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的含义及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和特征
2.市场需求、 供给和均衡价格 价格:price 数量:quantity
1.市场需求
需求:1,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愿意+能够;
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个人收入
产品价格
关键因素
替代品价格
互补品价格
消费者预期
预期上涨,提前购买; 预期下降,推迟购买。
其他因素
需求函数、 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1.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影响该需求量的各种因素之馆 的相互关系。假定价格之外的其他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函数表 明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2.需求规律: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
3.需求曲线:反映需求和价格的对应关系,向右下方倾斜。
4.市场需求曲线:所有个别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
需求变动的两种情形
价格=需求量 非价格=需求变化
2.市场供给
1.供给的含义: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影响因素
产品价格
生产成本
生产技术
预期
相关产品价格
其他因素
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
3.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
1.最高限价 (重点):由政府规定一个具体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价格之下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 宜短期或局部地区实行,不应长期化
2.保护价格分析 (重点):只宜在粮食等少数农产品上实行;保护生产者的利益;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总结:
4.弹性
需求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完全无弹性(perfectly inelastic):需求量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如某些必需品。 缺乏弹性(inelastic或relatively inelastic):需求量的变化小于价格的变化,如某些奢侈品。 单位弹性(unit elastic):需求量的变化与价格的变化成比例,即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 富有弹性(elastic或relatively elastic):需求量的变化大于价格的变化,如某些可选消费品。 无限弹性(perfectly elastic):理论上的情况,表示价格的任何小幅度变动都会导致需求量的无限变化,实际上很少出现。
奢侈品缺乏弹性; 廉价品弹性高。
吉芬商品:低档品的特例
供给价格:影响弹性,比如口罩
需求
恩格尔
供给
3.生产和成本理论 劳动:laborers

1.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企业理论
1.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1937年发表 《企业的本质》一书,他认为企业 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作 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2.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考点5: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曲线 边际产量:新加入同学的成绩 如果边际产量MP大于平均,平均产量拉高 如果边际产量=平均,平均产量拉低
边际产量:增加1单位投入所带来的生产增量;边际产量之和等于总产量
就像农村施肥,施肥过量,土地会烧掉。 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1.规模报酬----研究企业长期生产决策问题(非重点) 规模报酬(规模收益)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企业只有在长期中才能改变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进而影响生产规模。
3.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1.成本的相关概念(次重点)
经济利润(即超额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总收益-显成本-隐成本(含正常利润)
成本函数
短期成本函数 边际成本=可变成本变化
子主题
短期成本曲线
一钩穿三线,一条倾斜两条弯
可以把平均总成本想象成一个水池的水位,而边际成本就像是往水池中加入水的流量。当流量适中时,水位保持在最低点;流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水位上升或下降。
决定短期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
4.市场结构理论
1.市场结构的类型
常见的垄断竞争市场例子包括:
完全竞争市场
·农产品市场:如大米、小麦等农产品市场,由于产品同质化程度高,竞争较为充分。 ·外汇市场:由于交易者众多且信息透明,外汇市场也接近完全竞争市场。
没有定价权
垄断竞争市场
- 餐饮行业:不同餐馆提供不同风味和服务的餐饮,吸引不同消费者。 - 服装行业:品牌、款式、质量等差异使得各个服装品牌有一定的价格制定权。 - 美容和个人护理产品:品牌、功能、包装等差异使得市场上有众多选择。 总结来说,垄断竞争市场结合了垄断和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通过产品差异化和自由进入退出机制,形成了一个既有竞争又有一定市场权力的市场结构。
完全垄断市场
公共事业:如电力、水务、天然气等,通常由政府授予独家经营权。 专利药品:制药公司在专利期内对某种药品拥有垄断权。 铁路运输:在一些地区,铁路运输可能由单一公司控制。 完全垄断(公用事业、如电力、固定电话)
完全垄断形成的原因(次重点)
自然垄断
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有效率地进行生产,或一个企业能以低 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产品。与规模经济 有着密切的关系
资源垄断
政府垄断(政府凭借其特殊地位,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目的,而对某一 行业实行完全垄断,我国邮政企业对国务院规定范围内的信件寄递业务)
专利垄断
需求曲线
寡头垄断市场
航空公司 汽车制造 智能手机 电信服务 能源 饮料 半导体 快消品 钢铁
卡特尔经济是寡头垄断市场,但我国企业之间实施共谋或卡特尔是一种违法行为,受到反垄断法的严格禁止。
考点11:价格歧视(3+2+1)
四种类型
完全竞争
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完全竞争市场行业的供求曲线及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
考点5: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
(2)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企业处于MR=MC时是最优的产量, MR=MC是利润最大化或亏损最小的均衡条件。
完全垄断
3.完全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为什么 MR = MC 是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1. 如果 MR > MC: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增加生产来获得更多的利润,因为每增加一单位的生产,企业获得的额外收益大于额外成本。因此,企业会继续增加生产,直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2. 如果 MR < MC: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企业会减少生产,因为每增加一单位的生产,企业的额外成本大于额外收益。因此,企业会减少生产,直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ED=需求价格弹性
垄断竞争
考点12:垄断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3.短期均衡分析(次重点)
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市场价格形成的模型
协议价格制
价格领袖制
5.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6.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7.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8.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9.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10.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1.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形象的理解就是,通过增加一个工人或一台机器: 看看能多生产多少产品(MPP) 以及这些多生产的产品能带来多少额外的收益(MRP)
需求性质
引致需求=派生需求=间接需求:消费者发现需求,生产者生产相应的产品。
联合需求=复合需求
①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赖性,各种生产要素要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生产最终产品; ②各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互补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
2.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边际要素成本=平均要素成本=要素价格
要素供给曲线
要素需求曲线
生产要素供给的一般分析
3.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收入效应:愿意增加闲暇减少劳动 替代效应:愿意增加劳动替代闲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