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风湿性疾病
人卫内科学第九版,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4-08-11 16:11:01风湿性疾病
风湿热RF
A组链球菌感染咽部→迟发、非化脓的后遗症,反复发作后形成风湿心
寒冷、潮湿是诱因,5~15岁最高发
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典型症状出现前1~6周,上感表现,发热、咽痛、上颌LN肿大、咳嗽
典型表现
关节炎:最常见。游走性、多发性、大关节,疼痛2周消,不留畸形
心脏炎
环形红斑:骤起,数小时消退
皮下结节:硬、无痛,关节伸侧、棘突处
舞蹈病:4~7岁儿童
检查
链球菌感染指标:ASO>1:400为近期GAS感染
急性期ESR、CRP↑
类风湿关节炎RA
自身免疫反应→侵蚀性、对称性、多发关节炎,全身自身免疫病。35~50岁,女性。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血管畸形→关节软骨和骨破坏→关节畸形
滑膜炎急性期:渗出,N浸润;慢性期:滑膜肥厚,绒毛样突起/血管翳侵蚀破坏骨质
绒毛=血管翳:增生的滑膜,巨噬细胞样A型C+成纤维细胞样B型C+滑膜下淋巴C
血管炎可累及任何组织,导致血管狭窄
关节表现
晨僵:活动后减轻,持续1小时有意义
关节酸胀痛、压痛:最早出现!对称性、持续性,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伴皮肤褐色沉着
关节肿胀、畸形:天鹅颈、纽扣花样表现,梭形肿胀
关节外表现
类风湿结节:吸烟、男性多见!中心为坏死,周围上皮样细胞,外肉芽组织,间有淋巴、浆细胞
类风湿血管炎
心包炎
肺间质病变、胸膜炎、结节
做CT
干眼症、口干、脱发、皮疹、淋巴结肿大
神经受压
正正贫血,程度与RA炎症程度有关
Felty综合征:类风关伴脾大、N减少,甚至贫血。PLT减少
类风湿因子RF、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CPA阳性,但也有15%的病人均阴性
DMARDs:缓解疾病进展的抗风湿药,首选甲氨蝶呤MTX治疗、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糖皮质激素、NSAIDS控制症状;生物制剂(IL抑制剂)
使用生物制剂要先排除肿瘤、感染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外来抗原,模拟自身成分→B细胞交叉反应→致病性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IC形成→血管炎症、坏死、狭窄,多系统损伤。20~40岁,女,汉族人
苏木紫小体(细胞核变性)、洋葱皮样病变(小动脉周围向心性纤维增生,心瓣膜赘生物)
抗dsDNA抗体、抗Smith抗体是诊断的特异性抗体,活动期出现。C3低。
全身表现:发热、乏力、食欲下降、体重下降、肌痛
鼻梁和颧部的蝶形红斑、盘状红斑,掌指部、甲周红斑,光过敏,面部、躯干部皮疹;口腔黏膜无痛溃疡;脱发
浆膜炎: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对称性关节痛、肿。Jaccoud关节病:可恢复的关节半脱位,无骨质破坏。肌痛、肌无力
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高血压
心包炎,疣状心内膜炎、心肌、冠脉
肺间质病变、弥漫性肺泡出血
神经精神狼疮
消化系统改变
血液系统在SLE活动期三系减少
APS可出现在SLE,但出现抗磷脂抗体不一定是APS
干燥综合征
眼部表现
成人Still病AOSD
不明原因发热是最突出的症状,持续性弛张热最多见
高热时出现、热退消失的橘红色斑疹+关节痛、关节炎+咽痛
外周血类白血病反应,N升高为主;血清铁蛋白↑,糖化铁蛋白↓;自身抗体阴性、病原阴性
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抗磷脂综合症APS
反复动静脉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习惯性自发性流产、死胎
非炎症,抗磷脂抗体持续中高滴度阳性
灾难性血管闭塞/恶性APS:1周之内,≥3个部位的血栓形成,且累及心脑肾肝等重要器官,出现MODS
脊柱关节炎SpA
累及脊柱、关节韧带、肌腱为主,炎症性,不同的SpA都:中轴关节,尤其骶髂炎症,下肢关节炎不对称,香肠指趾,HLA-B27阳性,皮肤、生殖器病变,眼、肠道炎,与先前的感染相关,对NSAID反应良好,家族史
前葡萄膜炎、银屑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强直性脊柱炎AS
骶髂关节最早受累,脊柱中是腰椎最早。方椎、竹节椎,韧带钙化
男女比例相同,男的更重。20~30岁
首发症状:下腰背痛伴晨僵。典型症状:炎性腰背痛。夜间痛,起床运动后改善,休息无缓解
干燥综合征
侵犯外分泌腺,泪腺、唾液腺为主,皮肤、呼吸道、胃肠道、肾小管也可被侵犯
B淋巴细胞异常增殖,组织淋巴细胞浸润,可能发展为淋巴瘤
口腔干燥症:口干;猖獗性龋齿;腮腺炎;镜面舌、舌痛、干裂、潮红
干燥性角结膜炎
高出皮面的下肢紫癜样皮疹,压之不褪色;关节痛;肾损害;呼吸道干;消化道黏膜萎缩;神;血;甲状腺
抗SSA 和(或)抗SSB 阳性
可原发,可继发于其他风湿病、肿瘤
原发性血管炎
一个病人同一根血管都可能存在不同的病理改变,血管壁的纤维素样坏死最特征
大动脉炎TA/无脉症/高安病
累及主动脉及其一级分支,慢性、肉芽肿性、全层动脉炎→增厚,狭窄,少数扩张、动脉瘤→缺血
“东方美女病”:亚洲、中东,30岁以内女性
临床表现分两期
全身期:炎症表现为主
无脉期:组织缺血为主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血管壁增厚、三层分界不清:通心粉征
诊断标准≥3条:发病≤40岁;间歇性跛行;肱动脉搏动减弱;双上肢收缩压差≥10mmHg;锁骨下动脉或腹主动脉区血管杂音;动脉造影确诊。
痛风
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障碍→血清尿酸升高,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关节畸形,尿酸肾结石,肾病
痛风石:长期尿酸盐结晶沉积→单核、上皮、巨噬细胞浸润,形成异物结节
40岁以上男性,更年期后女性,家族遗传史,常伴3高
三阶段
无症状期:高尿酸血症
急性关节炎期、间歇期: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炎症反应,午夜或清晨关节剧痛,单侧第一跖趾关节最常见,2周内自行缓解,可伴高尿酸血症,关节液和痛风石中发现尿酸盐结晶,秋水仙碱可迅速缓解症状,可伴发热
痛风石、慢性关节炎期:耳廓最常见,关节、鹰嘴滑囊、手指、跟腱也可,皮下灰白色结节,皮肤薄,破溃后排出粉笔屑样结晶
血尿酸正常成年男3.5~7mg/dl,限制嘌呤饮食5天后尿酸排出量>600mg/d为尿酸多。 高尿酸血症: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L(>7),绝经前女性高于360μmol/L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别嘌醇、非布司他 促进尿酸排泄:苯溴马隆、丙磺舒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
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
复发性多软骨炎
骨关节炎
纤维肌痛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