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概论
这是一个关于滴定分析(容量分析)概论的思维导图。概览了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常见方法及其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领域
参考分析化学第8版的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思维导图是根据电化学法的逻辑自行编的导图,没有按照书上小节的顺序。这样子更清晰明了,各种关系一目了然。
这是一个关于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的思维导图。详细阐述了在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过程中识别、评估及减少误差的方法,同时介绍了多种高效的数据处理策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马克思主义原理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概论
滴定分析法
常量组分(>1%;>0.1g)
化学计量点sp
滴定终点ep
滴定误差TE
影响因素
反应完全程度
指示剂选择
相对误差
滴定曲线
纵坐标(被测组分浓度有关)
pH
酸碱滴定
pM
沉淀、配位
电极电位
氧化还原
横坐标
加入滴定剂体积
滴定百分数
特点
起点——被滴定物:浓度↑,起点↓
平缓与否/变化速度,与被滴定物性质、平衡常数有关
化学计量点后,趋于平缓,变化趋势主要决定于滴定剂浓度
计量点前后0.1%(滴定分析允许误差),滴定突跃
选择指示剂依据
反映了反应完全程度
平衡常数↑,完全,突越↑,准确
指示剂(有机)
理论变色点
两种型体浓度相等
变色范围
浓度比1/10-10
选择原则
变色点接近化学计量点//变色范围全部/部分落在突越范围
滴定方式
直接滴定
条件
确切的化学计量关系
定量,反应完全99.9%
Kt≥10^6
反应类型
反应物浓度
反应速度快
适当方法确定终点
K2Cr2O7——Fe2+
返滴定(回滴定、剩余滴定)
准确加入过量标准溶液→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余标准溶液
反应速度慢:Al3+——EDTA——Zn2+/Cu2+
被测物是不溶性固体eg:ZnO——HCl——NaOH
指示剂:Cl-——AgNO3——NH4SCN淡红色沉淀(Fe3+)
置换滴定
适当试剂与被测组分反应→定量置换→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置换物
无确定的计量关系
有副反应:强氧化剂:K2Cr2O7——KI~I2——Na2S2O3
间接滴定
不能与滴定剂直接反应:Ca→CaC2O4→H2SO4~C2O4→KMnO4
基准物质
纯金属/纯化合物
直接配置标准溶液/滴定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组成与化学式一致
纯度99.9%,杂质不影响准确度
较大的M→减小称量相对误差
按反应式定量进行,无副反应
标准溶液
配置
直接法
标定法
浓度表示方法
物质的量浓度C=n/V
滴定度T标准溶液/被测
T(T/B)=m(B)/V(T)
计算
浓度
C=m/(VM)
cT=t/b ·(mB/MB·VT)
cB=b/t ·(cT ·VT/VB)
物质的量浓度-滴定度换算
cT=t/b ·(10³×T/MB)
T=b/t ·(cT ·MB/10³)
被测物质量、质量分数(含量)
w =mB/m =b/t ·(cT·VT·MB/m)
化学计量关系,10³:mL→L
化学平衡
相数
均相平衡
酸碱平衡
配位平衡
氧化还原平衡
多项平衡
沉淀平衡
守恒
质量平衡/物料平衡
分析浓度=各型体的平衡浓度之和
常用
电荷平衡
正电荷数=负电荷数
系数等于所带电荷数 eg:2×CO3
不包括中性分子
质子平衡
酸碱平衡时,酸失去的质子数=碱得到的质子数
系数=得到/失去的H +数
分析浓度
各平衡浓度之和——c
平衡浓度/型体浓度
平衡状态溶质各型体浓度——【】
分布系数
某型体平衡浓度/溶质总浓度
酸碱/配合物性质
溶液酸度
游离配体浓度
无关:总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