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一级造价工程师(一造)技术与计量——第四章施工技术
据环球网校武立叶老师课件编排,一图看懂全章节内容,知识点系统全面,无需死记硬背,框架式结构清晰明了,轻松掌握知识点。
编辑于2024-09-04 09:21:13四、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
土石方
分类
场地平整。确定场地设计标高→确定挖方、填方的平衡调配→选择土方施工机械→拟定施工方案
基坑(槽)开挖。①浅基坑(槽)<5m,②深基坑(槽)≥5m
准备与 辅助工作
土方边坡及其稳定。土方边坡坡度以其高度H与底宽度B之比表示,其倒数是“边坡系数”
基坑(槽)支护
横撑式支撑
水平挡土板式。分为间断式(湿度小的黏性土挖土深度<3m时)和连续式(松散、湿度大的土,挖土深度可达5m)
垂直挡土板式。对松散和湿度很高的土可用,其挖土深度不限
开挖较窄的沟槽 只挡土不挡水
重力式支护结构
如水泥土搅拌桩。开挖深度不宜大于7m
板式支护结构
由挡墙系统和支撑(或拉锚)两大系统组成,分为悬臂式和支撑式
既挡土又挡水
降水与排水
明排水法。①明排水法宜用于粗粒土层,也用于渗水量小的黏土层;②集水坑应设置在 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走向的上游
井点降水
轻射电管深
上图说明。①渗透系数。轻喷5~20、管深0.1~200;②电渗适用于淤泥和淤泥质黏土(土的透水性较差、持水性较强),需配合其他井点使用;③降低水位深度。喷射8~20m、管井适用于水多、每管一泵,深井是王者、15m以下不出山
轻型井点系统安装顺序:①挖井点沟槽、铺设集水总管;②冲孔,陈设井点管,灌填砂滤料;③弯联管将井点管与集水总管连接;④安装抽水设备;⑤试抽
机械化施工
推土机。经济运距在100m以内,以30~60m最佳;有下坡推土法、分批集中一次推送法、并列推土法、沟槽推土法和斜角推土法
铲运机。①常用于20°内的大面积场地平整,适宜运距为600~1500m,200~350m最佳;②有环形路线和8字形路线(地形起伏大、地段较长时可采用);③包括下坡铲土、跨铲法(预留土埂、间隔铲土的方法;土埂高度应≤300mm,宽度以≤拖拉机两履带间净距为宜)和助铲法(一般每3~4台铲运机配1台推土机)
单斗挖掘机。适用于场地起伏高差较大、土方运输距离超过1000m时;分为正铲(前进向上、强制切土,无水作业)、反铲(后退向下、强制切土,4m以内基坑)、拉铲(后退向下、自重切土,大型基坑及水下挖土)、抓铲(直上直下、自重切土,掘独立基坑、沉井,特别适于水下挖土)
正反强制、拉抓自重
填筑与压实
填方宜采用同类土填筑,如不同土时透水性宜上小下大以免形成水囊;振动压实机分层厚度250~350,每层压实3~4遍
①可作填方土料(碎石类土、砂土、爆破石渣、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黏性土)、②不能做填土(淤泥、冻土、膨胀土、有机物含量大于5%的土、硫酸盐含量大于5%的土)、③不宜做填土(含水量大的黏土)
压实方法
碾压法。碾压机械有平碾、羊足碾(一般用于碾压黏性土,不适于砂性土)和气胎碾;松土不宜用重型碾压机械直接滚压,否则土层有强烈起伏现象,效率不高
大面积
夯实法。主要是夯土,分人工夯实和机械夯实
小面积
振动压实法。对爆破石渣、碎石类土、杂填土和粉土等非黏性土效果较好
蹾豆子
地基与基础
基坑验槽
五方共验,要全面观察基坑(槽)的位置、断面尺寸、标高、边坡和土质等
土坡标断位
轻型动力触探(钎探),当贯入30cm锤击数>100击或贯入15cm锤击数>50击,可停止试验;触探孔要灌砂填实
地基加固处理
①换填地基法。灰土地基(1~4m厚的软弱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及作辅助防渗层)、砂和砂石地基(3m内的软弱、透水性强的淤泥、淤泥质土,不宜加固湿陷性黄土及黏性土)、粉煤灰地基(用作大面积地坪的垫层等)
换填垫层 按m³
②土工合成材料、④预压地基(预压荷载是其中的关键问题)、⑤振冲密实(不填料)
③夯实地基法。重锤夯实法(夯锤2~3t)在有效夯实深度内存在软黏土层时不宜采用,强夯法(夯锤8~30t)是我国目前最为常用和最经济的深层地基处理方法之一,用于“围海造地”地基、工业废渣、垃圾地基等的处理
按㎡
⑥碎石桩、砂桩和⑤振冲密实(填料)
体积可测的桩按m+m³
⑥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⑧深层搅拌桩、⑨柱锤冲扩桩、⑩高压喷射注浆桩
⑦土桩和灰土桩。人工复合地基,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或人工填土地基,地下水位以下或含水量超过25%的土不宜采用;土桩用于消除湿陷性、灰土桩用于提高承载力
体积不可测的按m
桩基础施工
钢砼预制桩
3714
砼灌注桩
①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⑴正循环钻孔灌注桩(桩径<1.5m、孔深≤50m);⑵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桩径<2m,孔深≤60m);⑶钻孔扩底灌注桩(孔深≤40m);⑷冲击成孔灌注桩(对厚砂层软塑~流塑状态的淤泥及淤泥质土应慎用)。灌注桩的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1.0m
反的好
②干作业成孔、③人工挖孔、④套管成孔、⑤爆破成孔(又称爆扩桩,是由桩柱和扩大头组成)
钢管桩、钻孔压浆桩(以m和根计)、灌注桩后压浆(本身不是桩基础,按孔计)
主体结构 (预应力砼)
采取各种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预应力的松弛损失,按张拉钢筋的先后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
先张法
①通过预应力筋与砼的黏结力,使砼产生预压应力;②多用于预制中小型构件和预应力桥跨结构等;③预应力筋放张时≥砼强度的75%且≥30MPa
先张靠黏结
后张法
①预应力的传递主要靠两端的锚具(其永远留在构件上、不能重复使用);②用于现场生产大型预应力构件、特种结构和构筑物,可作为预应力预制构件拼装的一种手段;③分为有黏结和无黏结(优点是不需要预留孔道和灌浆,张拉时摩阻力较小适用于曲线配筋的结构);④灌浆孔的间距对预埋金属螺旋管不宜大于30m,对抽芯成型孔道不宜大于12m;⑤张拉预应力筋时≥砼强度的75%且梁≥7d、板≥5d;⑥孔道灌浆宜先下后上
后张靠模具
防水
屋面
基本要求。大坡找结构(≥3%)、小坡找材料(≥2%),分格缝(可兼做排气道,排汽道间距6m,每36㎡设一个排汽孔)宽5~20、间距≤6m,养护≥7d
卷材。①有重物覆盖或基层变形较大时墙边800内以及叠层之间应满粘;②满粘法分隔缝处宜空铺(每边100);③立面或大坡面时应满粘并减少短边搭接;④热熔工艺(明火施工)不得用于密闭空间、通风不畅、易燃材料附近;⑤铺贴顺序先细部再大面、先低再高,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同一层错缝≥500mm、上下层≥1/3幅宽;⑥热熔法和焊接法≥-10℃、冷粘法和热粘法≥5℃、自粘法≥10℃
涂膜。①先高后低、先远后近、先细部后大面;②两遍涂料涂布方向应相互垂直(全章唯一);③胎体增强材料屋面坡度<15%平行屋脊、>15%垂直铺设,两层时不得相互垂直铺设;④最上面的涂膜厚度不应小于1.0
地下
防水砼。①常用的有普通防水砼、外加剂或掺和料防水砼和膨胀水泥防水砼;②不应低于C25,试配抗渗应提高一个等级;③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140,坍落度每小时损失≤20、总损失值≤40mm;④自落高度≤1.5m,养护≥14d;⑤喷射砼终凝2h后应采取喷水养护且气温不得≤5℃;⑥后浇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由施工方案定);⑦施工缝选300;⑧保护贯穿铁件的砼厚度≥250
表面防水层防水
内防水
外防水。外贴法和构筑物一体,不均匀沉降时影响小,修补方便但工期长、占地面积大,底板与墙身接头处卷材易受损;内贴法和保护墙一体,施工方便占地面积小,但不均匀沉降时影响大,漏水较难修补(保护墙稳定性差)
外贴贴内 内贴贴外
节能、装饰装修
道路、桥梁与涵洞
道路
路基(一般路基土方)
路堤填筑
填筑前应据基底的土质、水文、坡度、植被和填土高度进行处理
①松土或耕地应先清表150,土质湿软深厚按软土地基处理;②密实稳定的,横坡缓于1:10且填方>0.5m可不清表(唯一),横坡陡于1:5的设坡度向内并>2%、宽度≥1m的台阶,其他均需清表;③强度不合格应换填≥300,高一二级公路压实度≥90%
④填料选择按石亚黏粉;⑤填筑方法分为水平分层(基本方法)、纵向分层(纵坡>12%且距离较短)、竖向填筑法(纵坡>12%深谷陡坡,选用高效能压实机械)、混合填筑法(因地形限制或堤身较高时可用、避免不同土混填)
路堑开挖
分为单层(浅且短)和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深且短)——①横向挖掘法
沿短边
分为分层纵挖法(较长路堑)、通道纵挖(路堑较长、较深、两端地面纵坡较小)、分段纵挖法(路堑过长)——②纵向挖掘法
沿长边 多用机械
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和通道纵挖法混用,纵向长度和挖深都很大——③混合式挖掘法
筑路机械
压实机械
所有压实机械均可压实黏性土
①光轮压路机。轻型(6~8t)用于城市道路、简易公路、临时场地压实及公路养护,中型(8~10t、10~12t)其中三轮二轴式用于初压铺砌层,重型(12~15t以上)用于最终压实;②轮胎压路机。用于压平砾石、碎石、沥青砼路面——静力压路机
沥青砼路面初压和终压适宜静压,复压时使用振动碾压;新型压路机有①轮胎驱动光轮式振动压路机、②轮胎驱动凸块式振动压路机(两者均适用于各种土质的碾压,压实厚度可达1.5m),还有手扶振动压路机(狭窄地段)、平斜面两用振动压路机(黏土坝坝面板压实)——振动压路机
夯实厚度可达到1~1.5m——夯实机械
沥青摊铺机
拖式
自行式
不平度敏感性差、很少打滑——履带式
机动性好但易打滑——轮胎式
除发动机外,主要由布料机、捣实机、平整机、表面修光机组成——水泥摊铺机
桥梁 上部结构
承载结构的 8种施工方法
预制费用低 现浇费用高
①、③悬臂浇筑、⑥非预制
就地浇筑、不需大型起吊、运输设备,桥梁整体性好;但工期长,施工中模板耗用量大、施工费用高、质量不易控制,预应力损失较大,影响排洪、通航——①支架现浇法
质量好、工期短、造价低、速度快、变形小——②预制安装法
架桥机施工都好!
墩、梁可临时固结,机具设备种类较多,不影响通航或桥下交通;悬臂浇筑(挂篮)>100m,拼装浇筑<100m;梁体分四大部分浇筑:墩顶梁段(0号块)、0号块两侧对称悬浇梁段、边孔支架现浇梁段、主梁跨中合龙段;预应力砼连续梁按先边跨、后次跨、最后中跨合龙——③悬臂施工法
利用地形预制,不断航、不断车流,装置简单、节省用料,减少高空作业,奇数跨(单跨和三跨),可建在深水、峡谷,是大跨及特大路桥施工有力的竞争方案——④转体施工法
简单的设备建造长大桥梁,施工费用低、无噪声;连续作业、结构整体性好,施工长度10~20m;避免高空作业,模板、设备可周转但用钢量较高;以500~600m等截面梁为宜——⑤顶推法
一套模架周转、具有预制的优点(但不是预制);不影响通航或桥下交通;节省劳力、降低劳动强度,可平行作业、缩短工期;设备投资大、操作复杂;用于跨径<50m的多跨长桥——⑥移动模架逐孔施工法
正常通车线路上的换梁——⑦横移法施工
竖向施工,地面适宜、有一定承载力,该结构平衡,有大型浮运设备——⑧提升与浮运施工
涵洞
地下工程
建筑工程深基坑
地下连续墙
防渗 挡土 承重
广泛用于地下基础、深基坑支护结构、地下车库、地下铁道、地下城、地下电站及水坝防渗等
优点
①施工全盘机械化,速度快、精度高、振动小、噪声低,适于城市密集建筑群及夜间施工;②用途多、适应性强;③土方量小,可低温施工、缩短工期;④用触变泥浆保护孔壁和止水,不会造成周围地基沉降;⑤可与“逆作法”施工结合
缺点
①接头(薄弱点)质量较难控制;②墙面粗糙;③技术要求高;④易造成现场泥泞和污染
施工工艺
①筑导墙
导墙可作挡土墙、测量基准、重物支承及存储泥浆,可防雨水等流入槽内,>C20、埋深>1.5m
②挖槽
宜尽量长些以减少接头、提高防水性能。方法有多头钻法(软土:黏性土、沙质土、沙砾层及淤泥等);钻抓式法(黏性土和N值<30的砂性土、不适用于软黏土;冲击式法(硬土:老黏性土、硬土和夹有孤石等)
挖槽多软抓冲硬
③泥浆护壁
泥浆能护壁(为主)、携砂、冷却和润滑,泥浆循环反的好!
→→④清底→→接头→→⑤吊笼→→
⑥砼浇筑
砼强度C30~C40,水与胶凝材料比≤0.55,水泥≥400kg/m³,入槽坍落度≥180;导管数量与槽段长度成正比(4~6m用两根),内径为粗骨料的4~8倍;导管底部与槽底相距200;浇筑时导管埋入2~4m,近顶时可减为1m;砼顶高度>设计0.5m
隧道 (山岭)
钻爆法
坚硬完整、软弱破碎围岩均可;通风要求高,独头推进不能超2km、城市人口密集地区不能采用
钻孔、出渣和支护是主要工序。机械有手风钻(最简单)、气腿风钻(用得多)、钻车(较先进);装药与放炮量掏槽孔>中间塌落孔>周边孔;我国大多工地用压入式通风(柔性风管),而吸出式需刚性风管
掘进机法 TBM
①全断面掘进机(通风要求低适合打长洞、洞壁光滑破坏小有利围岩稳定、超挖少衬砌回填少);②独臂钻(挖软岩,不适开挖地下水较多、围岩不太稳定地层);③天井钻(专门挖竖井或斜井);④带盾构的TBM掘进法(适用于围岩是软弱破碎带时)
喷射砼
喷射机分为干式(价格较低但施工粉尘多,回弹较严重)和湿式;喷射段宽1.5~2.0m,水平坑道喷射顺序为先墙后拱、自下而上;侧墙应自墙基开始,拱应自拱脚开始,封拱区宜沿轴线由前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