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儿科--心血管系统疾病
本篇主要介绍了儿童心脏疾病中的四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法洛四联症。本篇导图分别详细叙述了上述四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法等内容。 本系列导图均有参考执业医真题,可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复习参考。
编辑于2024-09-24 14:59:21本篇详细介绍了免疫功能在抗感染方面的作用机制、各类感染所引起的免疫防御机制及感染的不同结局,适用于临床医学研究生免疫课程的学习,与本科的医学免疫学内容有所交叉。
从免疫的角度看肿瘤治疗,本篇包括了肿瘤免疫的概念介绍、肿瘤的免疫基础、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等内容,部分参考了医学研究生第二版教材,适用于对免疫学科感兴趣的人群.
本篇根据2024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编写,主要包括了小儿泌尿系统发育特点、急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内容。详细介绍了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等内容。 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复习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篇详细介绍了免疫功能在抗感染方面的作用机制、各类感染所引起的免疫防御机制及感染的不同结局,适用于临床医学研究生免疫课程的学习,与本科的医学免疫学内容有所交叉。
从免疫的角度看肿瘤治疗,本篇包括了肿瘤免疫的概念介绍、肿瘤的免疫基础、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等内容,部分参考了医学研究生第二版教材,适用于对免疫学科感兴趣的人群.
本篇根据2024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编写,主要包括了小儿泌尿系统发育特点、急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内容。详细介绍了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等内容。 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复习参考。
儿科--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些总结
疾病
增大心腔
诊断特点
房间隔缺损
右房、右室大
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全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固定分裂
室间隔缺损
左、右心室、左心房大
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全收缩期杂音
动脉导管未闭
左心房、左心室扩大
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法洛四联症
右心室大
肺动脉段凹陷、心影呈"靴形"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
诊断
法洛四联症=小儿青紫+蹲踞现象+肺纹理减少
病理生理
法洛四联症由以下4种畸形组成: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
其中右心室流出道狭窄是决定患儿的病理生理、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主要因素
杂音由右心室流出道梗阻所致而非室间隔缺损所致
由于缺氧,刺激骨髓代偿性产生过多的红细胞,血液黏稠度高,血流缓慢,可引起脑血栓,若为细菌性血栓,则易形成脑脓肿
临床表现
青紫
为其主要表现,其程度和出现的早晚与肺动脉狭窄程度及动脉导管是否关闭有关
蹲踞症状
蹲踞时下肢屈曲,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减轻了心脏负荷,同时肢动脉受压,体循环阻力增加,使右向左分流量减少,缺氧症状暂时得以缓解
杵状指(趾)
长期缺氧使指(趾)端毛细血管扩张增生
阵发性缺氧发作
表现为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引起突然昏厥、抽搐,甚至死亡
其原因是由于在肺动脉漏斗部狭窄的基础上突然发生该处肌部痉挛,引起一时性肺动脉梗阻,使脑缺氧加重
心前区略隆起,胸骨左缘第2~4 肋间可闻及II ~ III级粗糙喷射性收缩期杂音,此为肺动脉狭窄所致,一般无收缩期震颤
常见的并发症为脑血栓、脑脓肿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辅助检查
X线
典型者前后位心影呈"靴状"
心尖圆钝上翘,肺动脉段凹陷,上纵隔较宽,肺门血管影缩小,两侧肺纹理减少,透亮度增加
心电图
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大,狭窄严重者往往出现心肌劳损,可见右心房肥大
超声心动图
右心室、右心房内径增大,左心室内径缩小
治疗
发作轻可取胸膝位,给予普蔡洛尔静脉注射,以缓解缺氧
缺氧发作的药物治疗:去氧上腺素、普萘洛尔,必要时也可皮下注射吗啡;纠正酸中毒,给予5%碳酸氢钠;以往有缺氧发作者,可口服普萘洛尔
手术治疗:轻症患者可考虑于5~9岁行一期根治手术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
诊断
动脉导管未闭=胸左缘第2肋间有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病理生理
由于主动脉在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压力均超过肺动脉,因而通过未闭的动脉导管左向右分流的血液连续不断,使肺循环及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的血流量明显增加
当肺动脉压超过主动脉压时,左向右分流明显减少或停止,产生肺动脉血流逆向分流入降主动脉,患儿呈现差异性发绀,下半身青紫,左上肢可有轻度青紫,而右上肢正常
临床表现
胸骨左缘上方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占整个收缩期与舒张期,常伴有震颤,杂音向左锁骨下、颈部和背部传导
由于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宽,可出现周围血管征,如水冲脉、枪击音、指甲床毛细血管搏动等
最常见并发症是充应性心衰
辅助检查
X线
大分流量者心胸比率增大,左心室增大,心尖向下延伸,左心房亦轻度增大
心导管检查
肺动脉血氧含量>右心室
治疗
①生后1周内可试用吲哚美辛治疗,以促使导管的关闭
②分流量较大者可以采用介入或手术治疗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
诊断
室间隔缺损=胸骨左缘第3~4肋间收缩期杂音
病理生理
大量左向右分流的血液可引起肺血管病变,随着肺血管病变进行性发展则渐变为不可逆的阻力性肺动脉高压
当右心室收缩压超过左心室收缩压时,左向右分流逆转为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出现发绀,即艾森曼格综合征
临床表现
心脏搏动活跃,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III~IV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向四周广泛传导,可触及收缩期震颤
有时因扩张的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
并发症
①反复肺炎,呼吸道感染;②生长发育滞后;③肺动脉高压和心衰、感染性心内膜炎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中型缺损心影轻度到中度增大,左、右心室增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主动脉弓影较小,肺动脉段扩张,肺野充血
大型缺损心影中度以上增大,左、右心室增大,多以右心室增大为主,肺动脉段明显突出,肺野明显充血
心导管检查
右心室含氧量>右心房含氧量
治疗
首选手术治疗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
诊断
房间隔缺损=胸骨左缘第2~3肋间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固定分裂
临床表现
由于右心室容量增加,收缩时喷射血流时间延长,肺动脉瓣关闭落后于主动脉瓣,且不受呼吸影响,因而第二心音呈固定分裂
由于右心室增大,大量的血流通过正常肺动脉瓣时形成相对狭窄,故在左第2肋间近胸骨旁可闻及2~3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由于肺循环血流增多而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严重者早期发生心力衰竭
辅助检查
X线
心脏外形轻至中度增大,以右心房及右心室为主,心胸比大于0.5
透视下可见肺动脉总干及分支随心脏搏动而一明一暗的"肺门舞蹈"征,心影略呈梨形
心电图
大多数有右心室增大伴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图形;电轴右偏,右心房和右心室肥大
心导管检查
右心房含氧量>上下腔静脉
治疗
小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有15%的自然闭合率,大多发生在4岁之前、特别是1岁以内
较大的缺损在成年后发生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的潜在风险,宜在儿童时期进行修补(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概述
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
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由于体循环压力高于肺循环,故血液从左向右分流而不出现青紫
当病情发展到梗阻性肺动脉高压时,则可发生"艾森曼格(Eisenmenger)综合征",此时右向左分流导致的青紫持续存在,是疾病晚期的表现
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
如法洛四联症、大动脉换位和三尖瓣闭锁等,由于右侧前向血流梗阻或大血管连接异常,右心大量静脉血流入体循环,出现持续性青紫
无分流型(无青紫型)
如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缩窄等,即左、右两侧或动、静脉之间无异常通路或分流
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
特点
胎儿体内绝大部分是混合血
只有肝由纯动脉血供应(供氧量最高)
血管:胎儿氧含量最高的是脐静脉;胎儿氧含量最低的是脐动脉
两个时间
①卵圆孔关闭时间:出生后5~7个月解剖上关闭
②动脉导管关闭时间:一般是3个月左右闭合;最晚1年内解剖上关闭
③脐血管则在血流停止后6~8周完全闭锁,形成韧带
六月卵圆八周脐, 三月导管一年闭
血压
收缩压=(年龄 x2)+80mmHg,舒张压=2/3收缩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