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
宋代政治概况,介绍了宋代中央政府、相权之分割、君权之侵揽、谏垣与政府之水火以及地方政府等。考试制度:对宋代的考试制度进行了介绍。探讨了宋代的赋税制度,分析了宋代的兵役制度及其国防弱点。
这是一篇关于治史三书(二)的思维导图,《治史三书》实际上是由三本书合为一册,包括《治史经验谈》、《治史问答》和《钱穆宾四先生与我》。
严耕望先生对于历史研究方面的指导,《治史三书》是严耕望先生治学经验的结晶,对于历史学人及爱好者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它不仅提供了治史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还传递了治学的严谨态度和使命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四)对于明代政治的概述全面而深入,既揭示了明代政治制度的独特之处,也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
宋代
宋代制度之缺点,在散,在弱,不在专与暴
宋代政府组织
相劝衰落,中央集权 宋代的中央集权是军权集中,财权集中,而地方日趋贫弱
宋代中央政府
因循承袭,有形势推迁,而无制度建立
相权之分割
两府
政事堂
丞相
枢密院
负责军事
三司
财政
户部
盐铁
度支
管经济出纳
用人
审官院
先为考课院,后改之
东院:主文选
西院:主武选
三班院:铨衡一辈内廷供奉及殿直官
君权之侵揽
唐宋朝仪对比
唐:宰相得有座位,并赐茶
宋:站着不坐
据传为宰相为表忠诚,逊让不坐
皇帝诏书
唐:拟定稿送皇帝审批
宋:写劄子,提意见,由皇帝决定,再据皇帝意见拟旨
最高政令最终决定权在皇帝。皇帝有同意权及参加意见之权
谏垣与政府之水火
汉:御史大夫
外察百官,内察王室宫廷
唐:皇帝用宰相,宰相用谏官
谏官职责为专门谏诤皇帝
宋:谏垣独立,皇帝亲擢。形成与政府对立形势
不牵制皇帝反而牵制宰相
宋代地方政府
地方行政:汉代好,唐代比较好,宋代差
三级:路——州、府、军、监(中央官临时差遣)——县
监司官
非地方官,为中央排到地方来监临地方的
帅:安抚使,掌兵工民事,领军旅禁令,赏罚肃清
漕:转运使,掌财赋,领登耗上贡,经费储积
宪:提刑按察使,掌司法,领狱讼曲直,囚徒详复
仓:提举常平使,掌救恤,领常平义仓,水利敛散
宋代考试制度
沿袭唐代制度
影响与唐代不同
门第传统消失
门第可提前接触政治。宋白衣及第,对实际政治不免生疏
防弊制度严格
唐可看平日成绩,称公卷,不专评考试选拔。 考试防止严格,有时反得不到真才
及第即美仕
没有如唐代般还能保留得两汉以来一些切实历练之遗风美意
宋代赋税制度
沿袭两税制度:增收地方特产
差役法:地方举荐领袖领袖给地方供给
宋代兵役制度与国防弱点
宋代兵制算中国历史上最坏的兵制
禁军:中央军队,精壮之士,有专门的标准
定期换防
经费多而打仗一般
厢军:不上阵打仗,只在地方当杂差
驻扎在各地方城厢
三大怪象
养兵而不能打仗:建都开封,无险可守,跟辽国打仗只能胜不能败
不能打仗而又不得不养兵:全国未统一,要抵御外辱,不能裁兵复员
养兵又不重兵:提倡文治,裁抑军人跋扈
保甲制:黄河流域试行农民就地训练,临时需要编成军队
外在因素
前朝遗政,矫枉过正
国防资源:养马地被夺
国防条件:无内险可守